图书介绍

两周编钟音列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两周编钟音列研究
  • 孔义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0396472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编钟-音列-研究-中国-周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周编钟音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编钟音列研究的历时性描述1

二、既往成果及其研究方法4

三、既往成果的价值及整体研究的意义9

第一章 西周编钟音列分析15

第一节 甬钟音列的探索期与周人的数理意识15

一、成编甬钟音列的音高与音程关系15

二、底部音程的分歧与等分框架内的不同等份前提28

第二节 甬钟音列的定型期及其设置规范47

一、弦长六等分制取音法的确定47

二、晋侯稣钟音列的释读52

三、调音在钟与取音在弦58

第三节 早期编镈的音乐性能与音列设置的象征性62

一、眉县杨家村编镈测音数据的三问题62

二、形制限制与音列设置63

第二章 西周甬钟的数理渊源71

第一节 四声定式及其渊源71

一、四声定式71

二、晚商编铙测音资料的整理74

三、晚商编铙的音列分析及推测83

四、三套编铙的特性及产生原因86

五、南方制式与商铙数理的二重性89

第二节 早期的感性选择对数理提炼的意义92

一、早期的乐音选择与多声形态92

二、早期多声与钟铙四声的差异及原因104

三、四声八律109

第三章 钮钟的出现与正鼓音列的转制115

第一节 春秋早期正鼓音列的两种形态115

一、西周晚期甬钟音列设置规律在春秋早期的延续115

二、正鼓音列设置的转制120

三、一弦、五弦与五声128

第二节 春秋中期正鼓音列设置的五声定式136

一、正鼓音列设置的五声定式136

二、郑国10件组编钟正鼓音列特点144

第四章 定式的突破与音列的接合157

第一节 定式的突破157

一、五声设置的延续157

二、正鼓音列对变声的安排167

第二节 与钮钟、甬钟相接合的编镈音列形态186

一、4件与9、10件的接合187

二、8件与9件的接合192

第三节 正鼓音列的律制倾向、取音轨迹与音系特点208

一、正鼓音列的律制倾向209

二、正鼓音列的取音轨迹210

三、正鼓音列的音系特点213

第五章 侧鼓音及相关问题217

第一节 侧鼓音的设置与五弦取音217

一、侧鼓音位设置的多样与统一217

二、五弦取音229

第二节 数理的传承与发展237

一、正、侧鼓音的音系特点238

二、音阶的完善与旋宫的发展240

第三节 关于音高偏离的认识253

一、理论音高与音高偏离253

二、音高偏离的分析255

结论258

一、四声音列与一弦等份节点258

二、正鼓五声与五弦等份节点259

三、正鼓变声与音列接合259

四、侧鼓音位的有序设置与旋宫转调的逐步实现260

附录265

附录一 中国存见乐钟一览表265

附录二 古琴正调五弦各徽分弦长比例及音分数284

参考文献289

后记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