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法研究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权法研究 修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0138545.jpg)
- 陈华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9154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83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600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中国-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权法研究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德国物权法的沿革与形成1
第一节 日耳曼法中的物权制度与物权观念(公元5—9世纪)1
一、日耳曼法概述1
二、古日耳曼的土地制度素描3
三、土地总有权制度7
四、日耳曼法的占有(Gewere)8
五、日耳曼法的所有权观念11
第二节 中世纪(Mittelalter)时期的物权制度与物权观念14
第三节 中世纪以降至1896年德国民法典成立前的物权制度与物权观念17
一、1794年普鲁士普通邦法和1811年奥地利民法典17
二、德意志同盟时代19
三、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帝国的立法和民法典的制定——德国形式意义的物权法的形成19
第四节 德国民法典物权法编的体系构造及其特色20
一、德国民法典物权法编的体系构造20
二、物权限定主义(物权法定主义)与物权的类型体系21
三、德国民法典物权法编体系构造上的特色22
第五节 德国物权法的性质25
一、资本主义的性质25
二、物权法的封建色彩27
三、非个人主义和非资本主义的倾向28
第二章 日本与德国民法典上的物权总则30
第一节 日本民法典上的物权总则30
一、概要30
二、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采意思主义38
三、物权变动的公示(对抗要件)41
第二节 德国民法典上的物权总则(一)48
一、概说48
二、关于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49
三、物权的推定59
第三节 德国民法典上的物权总则(二)59
一、物权的善意取得59
二、物权的顺位64
三、物权的混同65
第三章十九世纪德国普通法学围绕所有权的移转而对尤里安和乌尔比安的法言的解读66
第一节 关于物权行为的独立性的罗马法的法言的解释论68
一、格鲁克的解读68
二、萨维尼的解读70
三、普希塔的解读76
第二节 围绕所有权的移转而对尤里安的法言的无因性解读83
一、格鲁克的解读84
二、萨维尼的解读86
三、普希塔的解读89
第三节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权移转的无因性91
第四节 围绕所有权的移转而对尤里安的法言的有因性解读93
第五节 结语98
第四章 物权契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01
第一节 萨维尼《现代罗马法体系》与《债权法》问世以前的物权契约思想102
第二节《现代罗马法体系》、《债权法》与物权契约理论109
一、《现代罗马法体系》、《债权法》与物权契约理论的公开发表109
二、萨维尼的物权契约理论与17、18世纪启蒙时代自然法学者的物权契约思想110
三、萨维尼物权契约理论的影响110
第三节 1872年普鲁士土地所有权取得法与物权契约和无因性理论112
第四节 德国民法典的制定与物权契约和无因性理论114
一、约霍夫起草的德国民法典物权法草案114
二、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中的物权契约115
三、德国民法典第二草案与物权契约和无因性理论124
四、德国民法典126
第五节 德国民法典施行后物权契约理论的发展轨迹132
第六节 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瑞士民法是否承认有独立的物权契约139
一、围绕物权行为独立性而展开的议论:以不动产所有权的让与为中心140
二、关于动产所有权让与中的“物权契约”问题144
第五章 罗马法的traditio、stipulatio与物权契约的无因性和无因债务146
第一节 概说146
第二节 无因性——近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概念147
第三节 罗马法的traditio与物权契约的无因性150
第四节 罗马法的stipulatio与无因债务152
第五节 结语156
第六章 德国与瑞士的登记制度159
第一节 概述159
第二节 德国和瑞士登记簿册的物的编成主义161
一、德国的物的编成主义161
二、瑞士的物的编成主义165
三、德国和瑞士土地登记簿册的构成166
第三节 登记的种类——以异议登记和预告登记为中心167
一、德国法的临时登记(预记登记)——异议登记和预告登记168
二、瑞士民法的预记登记(Vormerkung)——预告登记和异议登记170
三、德国与瑞士登记制度的差异(兼及日本的登记制度)173
第四节 关于物权变动的要件的登记(登记簿册的设权效力)175
一、概说175
二、德国法和瑞士法上的各种登记分析179
三、抵押权的变动与登记182
第五节 登记的公信力186
一、概说186
二、采取公信力的前提188
三、登记官吏的审查义务——登记的实质审查主义与形式审查主义188
四、国家赔偿制度195
五、受公信力保护的条件196
六、公信力的效果197
七、抵押权与公信力198
第七章 瑞士与德国的相邻关系法202
第一节 瑞士的相邻关系法202
一、概述202
二、瑞士民法典相邻关系规定的特色203
三、不可量物侵害制度208
第二节 德国的相邻关系法213
一、概要213
二、不可量物侵害法(无形侵害法,Immissionsrecht)214
三、逾越自己土地的疆界而建构建筑物218
四、围绕地(Notweg)通行权219
五、将要发生危险的设备、挖掘、越界的根和枝等219
六、日照权(Lichtrecht)219
七、创制窗户的权利(Fensterrecht)220
八、关于建筑物等工作物和疆界(土地的边界)的距离220
第八章 日本与德国民法典上的用益物权制度221
第一节 日本民法典上的用益物权221
一、地上权222
二、永佃权232
三、地役权238
四、入会权242
第二节 德国民法典上的用益物权246
一、地上权246
二、永佃权252
三、役权252
四、先买权264
五、物上负担267
六、长期居住权和长期使用权271
第九章 德国的担保物权与人的担保制度273
第一节 概述273
第二节 不动产担保权——抵押权、土地债务和定期土地债务277
一、概述277
二、抵押权(一)——流通抵押权279
三、抵押权(二)——保全抵押权282
四、土地债务288
五、特殊的不动产担保权293
第三节 质权(Pfandrecht)295
一、概说295
二、动产质权(Pfandrecht an beweglichen Sachen)296
三、权利质权(Pfandrecht an Rechten)304
四、债权质权(Pfandrecht an Forderungen)305
五、有价证券质权(Pfandrecht an Wertpapieren)306
第四节 人的担保307
一、普通保证307
二、特殊保证309
三、与保证相类似的制度313
第十章 德国不动产担保权的演进史:从保全抵押权到投资抵押权316
第一节 德国不动产担保权(土地担保权)发展史的素描(一)——继受罗马法以前的不动产担保权与普通法时期的抵押权317
一、继受罗马法以前的不动产担保权317
二、德国普通法时期的抵押权321
第二节 德国不动产担保权(土地担保权)发展史的素描(二)——抵押权制度的改革时期323
一、德国普通法上的抵押权的缺陷及其改革323
二、普鲁士1722年抵押权与破产令324
三、金融转换时期的抵押权立法——投资抵押权(流通抵押权)的萌芽325
四、土地银行(旧土地银行)的设立326
五、18世纪后期的投资抵押权(流通抵押权)立法328
第三节 德国不动产担保权(土地担保权)发展史的素描(三)——流通(投资)抵押权立法的最终完成331
一、19世纪中叶的抵押权改革运动与1872年普鲁士土地所有权取得法331
二、新担保权理论的提倡335
三、德国民法典337
第四节 投资抵押权的本质与特征338
一、投资抵押权的本质338
二、投资抵押权的特质与本质特征——抵押权的流通性345
第五节 投资抵押权与现代抵押权论347
一、现代抵押权论的概念347
二、现代抵押权论提出的社会背景348
三、对“现代抵押权论”的评述349
第六节 结语350
第十一章 所有人抵押权353
第一节 各国民法上的所有人抵押权353
一、罗马法353
二、德国法354
三、瑞士法356
四、奥地利法356
五、法国法357
六、日本民法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357
第二节 所有人抵押权的法律构成360
一、各种学说分析360
二、所有人抵押权的本质365
三、所有人抵押权的发展趋向367
第三节 所有人抵押权与民法诸原则的关系368
一、所有人抵押权和混同原则368
二、所有人抵押权和抵押权的附从性369
三、所有人抵押权和顺位固定主义369
四、所有人抵押权和对自己之物的权利370
五、顺位保留372
第四节 所有人抵押权的形态与成立373
一、所有人抵押权的形态373
二、所有人抵押权的成立373
第十二章 瑞士的不动产担保权法379
第一节 瑞士不动产担保权的缘起与形成380
一、地租证券(Gult)380
二、抵押债务证券(Schuldbrief)384
三、登记担保权(Grundpfandverschreibung)386
第二节 瑞士民法典对不动产担保权的统一387
一、统一不动产担保权的背景与要达成的目标387
二、瑞士民法典关于不动产担保权的规定及其特征389
第三节 瑞士不动产担保权的特质393
一、瑞士不动产担保权的共同特质393
二、地租证券和抵押债务证券的共同特质396
第四节 结语398
第十三章 债权的消灭时效与担保物权的效力402
第一节 德国法402
一、请求权的消灭时效402
二、消灭时效的效力405
三、被担保债权的消灭时效与担保物权的关系406
四、被担保债权的消灭时效与留置权407
第二节 法国法407
一、消灭时效的种类407
二、消灭时效的效果409
三、被担保债权罹于消灭时效时担保物权的效力410
第三节 英国法415
一、出诉期限(消灭时效)的概念415
二、契约法上的出诉期限415
三、被担保债权的出诉期限与担保物权的关系416
第四节 日本法418
一、被担保债权的消灭时效和留置权418
二、被担保债权的消灭时效与质权419
三、被担保债权的消灭时效与抵押权419
第五节 我国台湾地区“法”419
第六节 我国民法学说与民法典的应有立场及对《物权法》第202条的批判421
一、我国民法学说与未来民法典的应有立场421
二、对《物权法》第202条的批判422
第十四章 日本、德国及瑞士民法典上的占有制度424
第一节 日本民法典上的占有制度426
一、占有的概念、性质及周边426
二、占有权的成立与形态428
三、占有权的取得431
四、占有权的效力433
五、善意占有人的孳息收取权与恶意占有人的孳息返还义务435
六、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的权利义务436
七、依占有而取得家畜以外的动物437
八、占有诉权438
九、占有权的消灭443
十、准占有443
第二节 德国民法典上的占有制度445
一、占有的概念与功能446
二、占有的种类448
三、占有的取得与丧失450
四、侵害占有的保护451
五、前占有人的请求权453
第三节 瑞士民法典上的占有制度454
一、占有的概念与分类454
二、占有的移转(让与):交付及其形态455
三、占有的保护455
四、善意取得456
五、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的权利义务456
六、占有的合并457
附录一 十九、二十世纪的德国民法学说史458
附录二 潘德克吞体系的形成与发展474
附录三 瑞士民法典的制定与特色485
附录四 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物权行为与无因性理论研究508
主要参考文献572
后记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