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介入放射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介入放射学
  • 申宝忠,杨建勇主编;郑传胜,肖恩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6809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介入性放射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介入放射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介入放射学简史与展望1

一、开篇1

二、发展2

三、结语4

四、展望5

第二章 仪器与器械7

第一节 仪器7

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7

二、超声8

三、CT8

四、磁共振9

五、射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冷冻治疗仪10

第二节 器材11

一、操作器械12

二、置入材料14

第三章 基本技术17

第一节 血管造影17

一、X线透视或摄片17

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7

三、路图功能17

四、血管造影的设备和器械17

五、对比剂20

六、其他造影中需要使用的药物22

七、血管造影的表现23

第二节 灌注术29

一、概述29

二、基本原理30

三、灌注方法31

四、灌注术的副作用、并发症及处理33

五、临床应用与进展34

第三节 溶栓术40

一、概述40

二、动脉溶栓的机制40

三、溶栓策略42

四、临床应用43

第四节 血管栓塞48

一、概述48

二、栓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48

三、栓塞技术及疗效评价50

四、研究热点和趋势51

第五节 引流术52

一、概述52

二、器材52

三、方法53

四、适用范围53

五、典型疾病临床应用54

第六节 管腔成形术57

一、概述57

二、器材57

三、临床应用58

四、回顾与展望61

第七节 活检术62

一、概述62

二、引导设备及特点63

三、活检器械63

四、介入治疗方法(原理)64

五、适应证65

六、禁忌证65

七、疗效分析66

八、回顾与展望66

第四章 胸部介入放射学69

第一节 肺恶性肿瘤69

一、概述69

二、病因与病理69

三、临床表现69

四、肺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69

五、肺癌并发症的介入治疗73

六、回顾与展望73

第二节 咯血74

一、概述74

二、病因和诊断74

三、介入治疗74

四、回顾与展望76

第三节 气管狭窄77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77

二、介入治疗方法77

三、适应证78

四、禁忌证78

五、疗效分析79

六、回顾与展望79

第四节 肺栓塞79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79

二、介入治疗方法82

三、适应证83

四、禁忌证83

五、疗效分析83

六、回顾与展望83

第五节 冠心病84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84

二、介入治疗方法85

三、适应证90

四、回顾与展望90

第六节 先心病93

一、分类及病理生理93

二、介入治疗方法93

三、回顾与展望98

第七节 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98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98

二、介入治疗方法99

三、适应证100

四、禁忌证100

五、疗效分析100

六、回顾与展望100

第五章 消化系统104

第一节 肝脏恶性肿瘤104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04

二、介入治疗方法104

三、适应证105

四、禁忌证105

五、疗效分析105

六、回顾与展望106

第二节 肝血管瘤108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08

二、介入治疗方法109

三、适应证109

四、禁忌证109

五、疗效分析109

六、回顾与展望109

第三节 门静脉高压110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10

二、介入治疗方法111

三、适应证111

四、禁忌证112

五、疗效分析112

六、回顾与展望112

第四节 脾功能亢进115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15

二、介入治疗方法115

三、适应证115

四、禁忌证115

五、疗效分析115

六、回顾与展望116

第五节 胰腺恶性肿瘤117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17

二、晚期胰腺癌常用介入手段118

三、展望125

第六节 胆管系统疾病126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26

二、介入治疗方法(原理)127

三、适应证127

四、禁忌证128

五、疗效分析128

六、回顾与展望129

第七节 消化道狭窄129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29

二、介入治疗方法130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131

四、疗效分析131

五、回顾与展望132

第八节 消化道出血133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33

二、介入治疗方法(技术要点)134

三、适应证135

四、禁忌证135

五、疗效分析135

六、回顾与展望135

第六章 神经系统140

第一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40

一、概述140

二、病因与病理140

三、临床表现140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介入治疗141

五、疗效分析143

六、回顾与展望144

第二节 颅内动脉狭窄144

一、概述144

二、病因与病理144

三、临床表现145

四、介入治疗145

五、疗效分析147

六、回顾与展望148

第三节 颅内动脉瘤148

一、概述148

二、未破裂动脉瘤的筛查及处理151

三、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154

四、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评价及随访157

五、外科手术后残余/复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158

第四节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58

一、临床概述158

二、介入治疗160

第五节 脑动静脉畸形166

一、临床概述166

二、介入治疗169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173

第一节 肾癌173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73

二、介入治疗方法173

三、回顾与展望175

第二节 肾-输尿管梗阻176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76

二、介入治疗方法(原理)176

三、适应证176

四、禁忌证177

五、疗效分析177

六、回顾与展望177

第三节 肾外伤出血177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77

二、介入治疗方法(原理)177

三、疗效分析177

四、回顾与展望178

第四节 精索静脉曲张179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79

二、介入治疗方法(原理)179

三、疗效分析180

四、回顾与展望181

第五节 子宫肌瘤181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81

二、介入治疗方法181

三、适应证183

四、禁忌证183

五、疗效分析183

六、回顾与展望183

第六节 女性生殖系统出血184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84

二、介入治疗方法185

三、适应证186

四、禁忌证186

五、疗效分析186

六、回顾与展望186

第七节 膀胱癌187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87

二、介入治疗方法187

三、回顾与展望189

第八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89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189

二、介入治疗原理与方法189

三、适应证191

四、禁忌证191

五、并发症191

六、疗效分析191

七、回顾与展望192

第八章 血管疾病介入治疗194

第一节 主动脉疾患194

一、胸主动脉夹层194

二、腹主动脉瘤196

三、主动脉狭窄198

第二节 颈动脉狭窄199

一、临床简介199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99

三、介入技术及操作方法199

四、并发症及其防治200

五、疗效评价200

六、回顾与展望201

第三节 肾动脉狭窄201

一、临床简介201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202

三、介入治疗202

四、疗效203

五、并发症及其防治203

六、回顾与展望203

第四节 下肢动脉疾病204

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4

二、下肢动脉假性动脉瘤208

第五节 肠缺血性肠病210

一、肠系膜上动脉梗阻(血栓形成或继发栓塞)210

二、肠系膜上动脉痉挛211

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12

四、肠系膜上动脉夹层213

五、其他原因缺血性肠病214

第六节 下肢静脉疾病215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215

二、髂静脉压迫综合征219

第七节 布加综合征221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221

二、介入治疗方法221

三、适应证223

四、禁忌证223

五、疗效分析224

六、回顾与展望224

第八节 血液透析管通路的维护224

一、概述224

二、技术要点225

三、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233

第九章 介入放射学的其他应用238

第一节 经皮椎体强化术238

一、概述238

二、治疗机制238

三、适应证238

四、禁忌证239

五、术前准备239

六、手术操作过程240

七、术后处理242

八、并发症及处理242

九、疗效评价243

十、回顾与展望243

第二节 经皮脊柱外骨强化术243

一、概述243

二、治疗机制244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244

四、术前准备244

五、手术操作过程244

六、术后处理245

七、并发症及预防245

八、疗效评价246

九、回顾与展望246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治疗249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249

二、介入治疗方法250

三、适应证252

四、禁忌证252

五、临床疗效评价253

六、回顾与展望253

第四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3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253

二、介入治疗方法254

三、适应证255

四、禁忌证255

五、疗效分析256

六、回顾与展望256

第五节 骨肿瘤的血管介入诊疗257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257

二、介入治疗方法(原理)257

三、介入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258

四、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258

五、回顾与展望258

第六节 骨样骨瘤259

一、临床与病理259

二、影像学表现25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61

四、临床治疗262

第七节 癌性疼痛介入治疗262

一、神经系统药物释放262

二、神经传输通路的损毁263

三、神经阻滞263

四、消除肿瘤对神经的侵犯和刺激263

五、经皮椎体成型术263

第十章 磁共振介入267

第一节 磁共振介入概况267

一、介入性磁共振设备267

二、磁共振介入成像序列与示踪技术268

三、磁共振介入兼容性手术器械及相关因素272

第二节 磁共振介入的临床应用274

一、MR引导病理组织学活检275

二、MR引导穿刺引流术276

三、诊断性注射和治疗279

四、MR引导下经皮肿瘤消融治疗术282

五、血管内MR与介入性MRA286

六、磁共振介入的不足与展望286

第三节 磁共振介入手术室的建立与技术人员要求287

一、IMR外科手术室的建立287

二、IMR手术室的建立287

三、综合治疗室的建立288

四、技术人员的要求288

第十一章 消融治疗的应用291

第一节 消融技术分类及原理291

一、肿瘤消融术的分类291

二、肿瘤消融的基本原理291

第二节 冷消融的临床应用294

一、脑肿瘤294

二、胸部肿瘤294

三、肝癌和肝转移瘤294

四、肾肿瘤294

五、盆腔肿瘤294

六、骨肿瘤294

七、软组织肿瘤294

第三节 热消融的临床应用295

一、热消融在肝癌中的应用295

二、热消融在肺癌中的应用295

三、热消融在肾癌中的应用298

四、热消融在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299

五、热消融在骨肿瘤中的应用299

第四节 热消融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和处理300

一、并发症定义和分类300

二、常见并发症的防治301

第五节 超声聚焦刀的应用309

一、原理及简介309

二、临床意义、适应证和禁忌证310

三、术前准备310

四、操作方法310

五、监控手段及疗效评价311

六、并发症311

七、典型病例312

八、评价312

第十二章 组织间近距离内放射治疗的应用316

第一节 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316

一、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的物理学基础316

二、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生物学效应317

三、基本概念317

第二节 临床应用318

一、常用器械318

二、影像引导技术318

三、应用范围319

四、常见临床应用320

五、应用前景与展望325

第三节 放射性用品管理及防护326

一、放射性核素的管理326

二、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的放射防护326

第十三章 分子介入放射学327

一、分子介入放射学的产生327

二、分子介入放射学应用现状328

三、分子介入放射学的发展33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