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 李克绍医学全集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克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2140042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伤寒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 李克绍医学全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太阳病1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2
一、太阳病提纲2
二、太阳中风脉证2
三、太阳伤寒脉证2
第二节 太阳病的传变3
一、诊断太阳受邪后传与不传3
二、太阳病自愈的道理及预防传经的措施4
三、伤寒由表传里的诊断4
第三节 太阳经证5
一、桂枝汤证5
二、麻黄汤证15
三、麻桂复方证20
四、禁汗证23
五、辨证26
第四节 太阳腑证34
一、蓄水证34
二、蓄血证37
第五节 太阳变证40
一、变虚40
二、变实48
三、栀子豉汤证50
四、结胸证54
五、痞证61
六、火逆证69
第六节 温病、风湿、停痰75
一、温病的脉症和误治的变证75
二、风湿的证治76
三、风湿流注关节的证治77
四、胸中停痰的证治78
第二章 阳明病79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80
一、阳明病的提纲80
二、阳明外证提纲80
三、原发的阳明病,开始可能有轻微短暂的恶寒80
四、承上条说明恶寒自罢的道理81
五、原发阳明病的脉象81
六、胃家实的三种类型及其来源81
七、大便难的成因82
八、正阳阳明,由太阳转属者82
九、伤寒转属阳明的特征82
十、太阴转属阳明83
第二节 阳明病治法84
一、清法84
二、下法88
三、润法与导法100
四、忌攻下证102
第三节 阳明辨证104
一、辨中寒104
二、辨久虚106
三、辨谵语106
四、辨潮热108
五、辨热在经络109
六、辨心下痞硬110
七、辨腹满111
八、辨邪气的发展趋向112
第四节 阳明兼证114
一、兼太少未罢114
二、兼发黄116
三、兼瘀血及热陷血分119
四、热入血室120
第三章 少阳病122
第一节 少阳病纲要123
一、太阳病提纲123
二、少阳中风的症状及治禁123
三、少阳伤寒的症状和治禁123
四、病入少阳,宜小柴胡汤124
五、太阳病自愈的脉象124
六、根据胃气的强弱,辨三阴是否受邪124
第二节 少阳病治法125
一、小柴胡汤证125
二、大柴胡汤证129
三、柴胡汤加减法130
四、热入血室134
第三节 柴胡汤辨证135
一、少阳兼里虚,先补后散135
二、阳微结和纯阴结的辨证136
三、误下里虚与柴胡汤的辨证137
四、太阳病脉浮细的转归137
五、辨上热下寒的腹痛欲呕138
六、极吐下后的辨证138
第四节 合病并病140
一、合病140
二、并病142
第四章 太阴病146
第一节 太阴病纲要146
一、太阴病提纲146
二、伤寒系在太阴的转归147
三、太阴中风的症状和自愈的机转147
四、伤寒转入太阴下利的先兆148
第二节 太阴病治法148
一、伤寒系在太阴的治法148
二、太阴脏寒的证治148
第三节 误下转属太阴149
一、误下转属太阴的证治149
二、胃弱者,大黄、芍药慎用150
第五章 少阴病151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151
一、少阴病提纲151
二、少阴里寒证152
三、寒由太阳直转少阴的脉证152
第二节 少阴兼表153
一、少阴兼表的证治153
二、少阴表证与里寒俱轻的证治154
第三节 少阴寒化证治155
一、少阴寒化证的治则155
二、少阴里寒和胸中痰实的鉴别155
三、阳虚寒湿不化,背恶寒的证治155
四、寒湿内阻,身痛、骨节痛的证治156
五、少阴阳虚有水气的证治156
六、少阴下利的治法157
七、服白通汤寒热格拒的证治158
八、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的证治158
九、少阴病,下利便脓血的证治159
十、桃花汤的典型症状160
十一、少阴病下利脓血,可用刺法治疗160
十二、津虚阳陷的证治160
第四节 少阴热化证161
一、少阴热化证治161
二、热在膀胱的症状和预后161
第五节 类少阴病162
一、下焦湿热,心烦不得眠的证治162
二、阳被湿郁的证治162
三、寒浊阻塞,吐利烦躁的证治163
四、燥屎宿食、口燥咽干的证治163
五、宿食内结,自利清水的证治164
六、无水舟停,燥屎内结的证治164
第六节 少阴咽痛165
一、下利伤阴,虚火上亢,心烦咽痛的证治165
二、少阴客热咽痛的证治165
三、咽中伤生疮的证治166
四、少阴客寒咽痛的证治167
第七节 少阴病治禁167
一、数脉与沉细并见者忌汗167
二、少阴忌汗忌下的脉象167
三、少阴火劫发汗的变证168
四、强发少阴之汗,导致坏病168
第八节 少阴病预后169
一、阳长阴消者自愈169
二、脾阳未绝者可治169
三、君火之气恢复者可治169
四、少阴热化证欲愈的脉象170
五、少阴病,吐利脉不至的预后和治法170
六、脾阳绝者死170
七、阴阳离绝者死170
八、阴竭阳脱,自冒者死171
九、神气消亡,不烦而躁者死171
十、肾不纳气者死171
十一、少阴失治,阴阳离绝者死172
第六章 厥阴病173
第一节 厥阴病纲要173
一、厥阴病提纲173
二、消渴转为渴欲饮水者为欲愈174
三、厥的病机和症状174
第二节 寒热错杂174
一、蛔厥的辨证与治法174
二、伤寒误下,寒热错杂的证治176
三、伤寒误下,寒格的证治176
第三节 寒热胜负177
一、厥热对于下利的关系177
二、厥热平者,自愈177
三、热多厥少,有自愈和便脓血的二种后果178
四、寒厥阳复太过,有喉痹和便脓血的两种可能178
五、厥多于热为病进178
第四节 厥阴寒证及诸寒厥179
一、寒厥的治禁179
二、肝气挟胃寒上逆的证治179
三、脉促厥逆,用灸法通阳179
四、血虚厥寒的证治179
五、血虚厥逆,兼内有久寒的治法180
六、冷结下焦厥逆181
七、大汗大下,导致厥逆的证治181
八、大汗亡阳厥逆的举例181
九、郁冒作汗致厥182
十、阴盛格阳,汗出而厥的证治182
十一、呕而小便利,正气不支之厥难治182
十二、亡血厥逆183
十三、阳虚停水致厥的证治183
十四、痰结厥逆的证治183
十五、胃冷致哕的原因183
第五节 厥阴热证及诸热厥184
一、热厥的病机、特征和治禁184
二、热厥的两种转归185
三、厥阴热利证治185
四、热利的另一辨证法185
五、厥阴转出少阳的证治186
六、虚烦的证治186
七、热结在里致厥的治法186
八、热结旁流,下利谵语的证治186
第六节 厥阴病辨证187
一、实证哕逆的辨证和治法187
二、除中的症状和预后187
三、厥热胜负的预后和除中的辨证188
四、因痈脓而致呕,不可治呕188
第七节 厥阴病预后189
一、厥阴中风,欲愈的脉象189
二、阴寒下利,正复邪退者,自愈189
三、阳进阴退,当愈,阳太过,必便脓血189
四、下利由里出表的诊断190
五、从脉象推测下利的预后190
六、下利真脏脉见者死190
七、下利热伤血分的脉象190
八、热厥,邪热下陷者,难治190
九、有阴无阳者死191
十、阴极阳脱者死191
十一、下利,胃阳绝者死191
十二、灸后厥不回者死191
十三、灸后脉不还者死192
十四、利止脉绝,脉还者生,不还者死192
第七章 霍乱194
第一节 霍乱病纲要194
一、霍乱的症状194
二、霍乱兼有表证及里和表不解的症状194
第二节 霍乱后又患伤寒195
霍乱后患伤寒的脉象和预后195
第三节 霍乱证治196
一、霍乱寒热的辨证和治法196
二、霍乱亡阳脱液的证治197
三、霍乱里寒外热,阳气外亡的证治197
四、阴竭利止的治法197
五、阴阳俱竭的证治198
六、里和表不解,当斟酌和解其外198
七、病愈后应注意饮食199
第八章 阴阳易及瘥后劳复200
第一节 阴阳易200
第二节 劳复食复的证治201
一、劳复的治法201
二、脾胃弱不能消谷的症状和处理方法202
三、瘥后复热的治法202
第三节 瘥后诸病203
一、病后脾胃虚寒,喜唾的证治203
二、伤寒余热未清,气虚津少的证治203
三、病后实性水肿的治法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