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 2012-2016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 2012-2016版
  • 徐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9584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科学考察;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科学考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 2012-201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概况1

1.1 长江源区概况1

1.1.1 区域位置1

1.1.2 河湖水系2

1.1.3 水文站网7

1.2 澜沧江源区概况8

1.2.1 区域位置8

1.2.2 河湖水系10

1.2.3 水文站网11

参考文献12

第2章 科学考察基本情况13

2.1 概述13

2.2 历年考察情况14

2.2.1 2012年考察情况14

2.2.2 2013年考察情况16

2.2.3 2014年考察情况16

2.2.4 2015年考察情况18

2.2.5 2016年考察情况22

参考文献24

第3章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地质地貌及环境岩土25

3.1 地质历史成因25

3.1.1 多旋回构造沉积25

3.1.2 青藏高原的隆升27

3.1.3 地壳物质的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28

3.2 地质概况28

3.2.1 地质构造28

3.2.2 地层岩性30

3.3 地形地貌概况32

3.3.1 地形地貌类型33

3.3.2 地形地貌演化的外部地质营力作用现象37

3.4 岩石物理化学性质40

3.4.1 岩样定名40

3.4.2 岩样化学成分分析45

3.4.3 岩样物理指标测定45

3.5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46

3.5.1 土样颗粒组成分析47

3.5.2 土样矿物成分分析48

3.5.3 土样化学成分分析48

3.6 环境岩土问题49

参考文献52

第4章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气象要素演变53

4.1 长江源区气象要素演变53

4.1.1 气温及其变化54

4.1.2 降水量及其变化58

4.1.3 水面蒸发量及其变化68

4.1.4 干旱指数及其变化73

4.2 澜沧江源区气象要素演变75

4.2.1 气温及其变化75

4.2.2 降水量及其变化77

4.2.3 水面蒸发量及其变化83

4.2.4 干旱指数及其变化87

参考文献88

第5章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水资源演变89

5.1 长江源区水资源演变89

5.1.1 地表水资源及其演变89

5.1.2 地下水资源99

5.1.3 水资源总量102

5.1.4 枯水径流102

5.2 澜沧江源区水资源演变105

5.2.1 地表水资源及其演变105

5.2.2 地下水资源111

5.2.3 水资源总量113

5.2.4 枯水径流113

参考文献115

第6章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河流泥沙特性116

6.1 长江源区河流泥沙特性116

6.1.1 各河段水沙基本参数116

6.1.2 河流基本特性130

6.2 澜沧江源区河流泥沙特性165

6.2.1 各河段水沙基本参数165

6.2.2 河流基本特性172

参考文献179

第7章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水环境特征181

7.1 考察范围与内容181

7.1.1 采样点182

7.1.2 监测指标184

7.2 长江源区水环境特征184

7.2.1 现场监测指标185

7.2.2 常规水质指标对比分析186

7.2.3 水体有机物分析187

7.2.4 水体(类)金属分析188

7.2.5 底泥(类)金属分析190

7.2.6 水体与底泥(类)金属含量分布特征190

7.3 澜沧江源区水环境特征192

7.3.1 现场监测指标192

7.3.2 常规水质指标对比分析193

7.3.3 水体有机物分析193

7.3.4 水体(类)金属分析194

7.3.5 底泥(类)金属分析195

7.3.6 水体与底泥(类)金属含量分布特征196

参考文献197

第8章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水生生物特征198

8.1 长江源区水生生物特征198

8.1.1 长江源区浮游植物特征198

8.1.2 长江源区底栖动物特征205

8.2 澜沧江源区水生生物特征209

8.2.1 澜沧江源区浮游植物特征209

8.2.2 澜沧江源区底栖动物特征213

8.3 长江三大源区及澜沧江源区水生生物特征比较214

8.3.1 长江三大源区及澜沧江源区浮游植物特征比较214

8.3.2 长江三大源区及澜沧江源区底栖动物特征比较219

参考文献224

第9章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植被生态特征226

9.1 长江源区植被生态调查226

9.1.1 长江南源区域植被生态227

9.1.2 长江正源区和北源(含可可西里)区域植被生态234

9.2 澜沧江源区植被生态调查241

9.2.1 澜沧江源区植被生态242

9.2.2 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适应248

9.3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植被生态保护与发展建议250

参考文献251

第10章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水土保持253

10.1 长江源区水土保持253

10.1.1 长江源区水土流失现状253

10.1.2 长江源区土壤侵蚀类型及危害254

10.1.3 长江源区水土流失成因259

10.1.4 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防治261

10.2 澜沧江源区水土保持263

10.2.1 澜沧江源区水土流失现状263

10.2.2 澜沧江源区土壤侵蚀类型及危害264

10.2.3 澜沧江源区水土流失成因266

10.2.4 澜沧江源区水土流失防治268

参考文献270

第11章 江源区河流湖泊立体监测与信息提取271

11.1 研究背景271

11.2 立体监测系统273

11.2.1 卫星遥感数据获取系统274

11.2.2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275

11.2.3 地面原位监测系统276

11.2.4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277

11.2.5 无人船观测系统278

11.2.6 多波束水下地形探测系统279

11.2.7 江源区立体监测数据集成信息平台280

11.3 河网水系信息提取与分析281

11.4 湖泊水体信息提取与分析283

11.4.1 可可西里湖泊群基本情况284

11.4.2 可可西里高原湖泊群水体面积变化遥感监测285

11.5 典型高原河湖水体碳立体监测287

11.5.1 河湖水体碳循环研究背景288

11.5.2 研究区域与试验方法288

11.5.3 结果与讨论290

11.6 可可西里库赛湖水体碳信息与水环境分析299

11.6.1 库赛湖基本情况299

11.6.2 水体采样点分布299

11.6.3 实验室水样测试分析方法300

11.6.4 库赛湖水体碳及关键水质参数空间分布301

11.6.5 库赛湖水体碳及关键水质参数垂直分布305

参考文献308

附表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