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民说 民法学的新发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民说 民法学的新发现](https://www.shukui.net/cover/9/31321620.jpg)
- 孙永生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980863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民说 民法学的新发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民法学的新发现1
导言 民法知识的假伪现象1
第一章 债权请求权说证伪10
第一节 关于请求权概念的质疑及评析10
第二节 接受权——债权的真实含义12
第三节 接受与请求——结果与手段的关系18
第四节 接受权能21
第五节 权利及对权利的主张权——请求权概念的意义生成24
第六节 给付义务与依请求给付义务——债权非请求权的实证法依据29
第二章 物权请求权、人身权请求权证伪36
第一节 原权与请求权——权利的基本结构36
第二节 物权即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39
第三章 诉权请求权证伪44
第一节 请求权与受护权的拆分以及诉权的含义44
第二节 客观之债与理解之债——权利的存在方式49
第三节 诉权理论评析52
第四节 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程序权利的真正含义58
第四章 请求权诉讼标的说证伪62
第一节 目标事实与原因事实——诉讼标的的识别62
第二节 权利“位体”关系与请求权竞合66
第五章 担保物权及抵押权物权说证伪72
第一节 权利作为权利的客体——权利客体的终极含义72
第二节 抵押权物权及担保物权概念的荒诞74
第三节 受偿权概念的怪论与优先受偿的债权76
第四节 权利转让与“变量共有”——抵押关系的真相78
第五节 让与担保与抵押关系的等同81
第六章 用益物权概念证伪90
第一节 用益权抑或用益物权90
第二节 分离权能的实体性追问92
第三节 占有权概念对用益权概念的改造96
第七章 所有权概念修正100
第一节 所有权定义解析100
第二节 占有权与占有权的支配权——所有权的立体结构104
第三节 无限支配关系与当下支配关系107
第四节 权能与所有权分离的逻辑机理110
第八章 占有权的逻辑证明及实证法实例116
第一节 占有权的逻辑证明116
第二节 信托关系与占有权119
第三节 所有权保留买卖与占有权125
第四节 抵押关系与占有权129
第五节租赁权与占有权132
第九章 占有事实说证伪136
第一节 权利与事实的冲突136
第二节 间接占有概念的玄机143
第十章 物权概念证伪150
第一节 民法上的“小语种”——物权概念实证法上的地位和处境150
第二节 担保物权与用益物权概念的谎言152
第三节 物权定义的谬论156
第四节 物权、债权关系的错乱与对物权(物权)、对人权关系的本义159
第五节 债权对应所有权——财产权的基本分类164
第十一章 法人团体人格、财产人格说证伪168
第一节 人格权定义——作为人格的权利与支配人格的权利168
第二节 作为目的的权利172
第十二章 请求权与支配权分类原理证伪178
第一节 请求权的救济权与支配权本质178
第二节 支配权概念证伪180
第十三章 权利的定义及分类188
第一节 权利的定义——自由意志的定在与行为正当性的资格188
第二节 支配权与作为目的的权利——权利的基本分类195
第三节 时间维度下的将来权利与当下权利199
第四节 完整权与期待权分类原理证伪201
第五节 对众权与对世权——绝对权与相对权分类原理证伪205
第十四章 法人否认说证成210
第一节 组织作为规范对象——民法规范的基本主题210
第二节 法人概念规范功能假象的戳破213
第三节 对主体的规范——关于民法结构的“经典”谬论216
第四节 民法典立法设计:主体、法人概念的质疑218
第十五章 自然人的法律人性质222
第一节 自然人作为法律人的定义222
第二节 自然人、法人分类的语病225
第三节 意志实体——自然人、组织的实体性质228
第四节 个体与团体的关系以及主体概念的含义231
第五节 财团法人概念的怪论234
第十六章 物与权利权客体概念的乱象239
第十七章 法律行为概念证伪244
第一节 规范抑或事实——法律行为的定性244
第二节 意思表示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246
第三节 “造法行为”——私法自治精神的神韵249
第四节 法律上的行为与伦理上的行为的区分——法律行为概念的简单含义252
第五节 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成立256
第六节 “事件行为”——事实行为的名称修正260
第七节 自然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对应264
第八节 附条件、期限法律行为概念的陷阱270
第十八章 代理权权力说证伪274
第一节 代理权的含义——“本权”与代理权的区分274
第二节 授权意思表示概念的建立277
第三节 无因理论的真相283
第十九章 诉讼时效概念证伪294
第一节 请求权消灭——时效的功能与含义294
第二节 请求权效力延展——时效概念的对立解构297
第三节 抗辩权概念的伪说299
第二十章 民法概念证伪304
第一节 国内法及“法全体”——民法的罗马法原义304
第二节 行为规范种类——划分部门法域的本质根据309
第三节 “民刑法”与“民权法”——刑法与民法的应然名称311
第四节 民法与刑法调整对象的等同317
第二十一章 民法与民法学的关系324
第一节 问题的发现:民法与民法学的关系与区别324
第二节 自然存在作为规范对象——民法规范的结构与表达形式325
第三节 民法概念抑或是民法学概念——法人、法律行为概念的性质追问328
第四节 规范与对规范的认知——民法与民法学关系理论的创立330
第五节 民事法律关系、权利主体概念的民法学属性332
第六节 概念定义的认知本质与《德国民法典》的定义缺失现象336
第七节 民法基本原则的疑问340
第八节 民法与民法学区分范式下民法总则的含义与意义345
第二十二章 民法哲学——民法知识的希望350
第一节 民法哲学——正确的民法原理350
第二节 哲学对民法知识的改造353
后记一 智力超度361
后记二 孟师开创的中国学派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