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联网公德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互联网公德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135087.jpg)
- 史南飞著 著
- 出版社: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8023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道德规范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互联网公德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网德求索 天下为公1
一、从“天下为公”的空想到公平正义的道规2
二、社会化人类的公共道德的诉求3
三、世界进步思想家对社会主义公德的认同5
四、市场经济平等交易的公共规范7
五、党的十七大形成的道德思维的新高度9
六、新世纪党中央对互联网的道义引导11
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系统工程13
八、互联网时代问题的信息群及其随时变化14
第一章 迎接挑战 逢机创新17
第一节 千禧年的挑战和机遇17
一、划时代的新生事物17
二、网络公害的严峻挑战19
三、网害挑战中孕育公德机制发展的新契机20
第二节 从本质层面上认知“双刃剑”22
一、网络公益是网络公德的基础22
二、网络公害的本质属性24
三、治理网害的德控机制29
第三节 把握机遇的辩证法31
一、上网公德的人类普遍性32
二、虚拟社区公共规范的特殊性34
三、网络公德对全社区的覆盖效应37
第二章 以人为本 服务公民40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40
一、为全体公民服务的现代理念41
二、“义公天下利”的传统美德41
三、在互联网上体现“共同富裕”原则43
第二节 服务全体公民的新型利器45
一、面向全人类的信息服务器45
二、惠及全民的网络公益50
三、电子政务为公为民51
第三节 判断“双刃剑”的公共标准55
一、判断“网益”与“网害”的民众着眼点56
二、评价互联网是非利害的公共准则58
三、公德大道理管私利小道理60
第三章 理想引道 和谐建网63
第一节 大同理想引道 建设和谐小康63
一、小康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大同社会64
二、“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境界65
三、互联网立足于“小康和谐”的现实基础67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网络平台69
一、尊重每个人的自由70
二、联合体对个体自由的公共规范74
三、互联网的多样化基础的和谐77
第三节 沟通世界的和谐桥梁79
一、“金桥”芯连五洲四海79
二、互联网协调“全球化”81
三、互联网的国际义务83
第四章 把握潮流 “因势善导”87
第一节 义利关系的辩证法87
一、“利导”与“善导”的价值可转换性87
二、“善导”的“因势”的客观前提90
三、“善”的目的的制导功能92
第二节 顺应全球化中的进步大势93
一、网络公德应该代表全球化的健康势力93
二、人心所向决定网络进步大势95
三、互联网推进全球化的进步力量97
第三节 善于引领进步潮流的公德理念99
一、公德是推进人类进步的正面力量99
二、择善固执导势的心存大道102
三、以积极态度趋利避害、“因势善导”105
第五章 规范责权利 礼法相鼎力107
第一节 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规范原则107
一、虚拟社区的公共责任规范108
二、网民的权益纠纷促生礼法规范110
三、判断网络纠纷是非的礼法准则112
第二节 礼仪制度的硬性约束114
一、“身不由己”的社会束缚115
二、礼仪风气软制度的强大力量117
三、义务制度强调对行为结果的责任追究121
第三节 网络礼制和法治的相互鼎力123
一、公德的底线是立法的依据123
二、法治系统是德治的硬性保障体系125
三、网络德治与法治相统一原理127
第六章 诚信道义 网德基石129
第一节 网络交流的信誉“瓶颈”129
一、虚拟社区的无标识特征引起的失信泛滥130
二、假消息在网上满天飞132
三、网上言过其实也是造假行为133
第二节 网民诚信的责任义务135
一、“与网友交往有信”的礼仪规范135
二、对网上信息源的可靠性负责核实137
三、“防欺之心不可无”的公德意义138
第三节 保障真诚的监控系统140
一、建立网络防伪监控体系141
二、完善网上“问责制”143
三、加强电子政务的公信力145
四、提高侦破互联网上欺诈的智能技术148
第七章 关心青少年 健康网上行152
第一节 网“毒”猛于虎152
一、“黄毒”在网上泛滥成灾153
二、“网络暴力”毒如蛇蝎155
三、在“网游”中迷失自我的青少年158
第二节 科学引导“网瘾少年”161
一、确认青少年上网的主流161
二、削弱“网瘾”但不杜绝上网163
三、把青少年“网瘾”变成一种创新资源166
第三节 建立健康的网络精神家园167
一、明达节制:中庸和谐的方针167
二、积极组织健康的网上科技活动168
三、分散青少年对网络的专注169
第八章 红色主旋律 舆论抢阵地173
第一节 弘扬主旋律的新阵地173
一、道德教育的新阵地173
二、红色主题占领网络新阵地176
三、红网:“铁肩担道义”的光荣使命177
第二节 主旋律要适应平民化网络平台180
一、平民百姓自由选择“注视”的文化平台180
二、适应网民多样化的口味183
三、网上主旋律兴旺表明公道自在人心185
第三节 “妙手著文章”的美感要求186
一、舵手艺术:“善导”群情的以人为本的态度187
二、感动人心的激情和真诚190
三、“美善相乐”的道义真理境界193
第九章 中华美德 网上弘扬195
第一节 中华美德的现存价值195
一、在全球化中固本民族精神196
二、“和谐世界”善导全球化198
三、自强不息地推进科技和文化创新200
第二节 从全球视野准确定位中华文明201
一、中华文明要积极融入世界文明201
二、和而不同: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联合方针203
三、本土汉文化在互联网上扩展的全球化理由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