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 临床执业医师 下 (2009最新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 临床执业医师 下 (2009最新修订版)
  • 医师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专家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053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522页
  • 文件大小:228MB
  • 文件页数:722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师-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 临床执业医师 下 (2009最新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部分 基础综合1

第一章 生物化学1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7

第三节 酶12

第四节 糖代谢19

第五节 生物氧化23

第六节 脂类代谢25

第七节 氨基酸的代谢31

第八节 核苷酸代谢34

第九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35

第十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41

第十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44

第十二节 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转导46

第十三节 重组DNA技术48

第十四节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50

第十五节 血液生化51

第十六节 肝胆生化55

第二章 生理学60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60

第二节 血液65

第三节 血液循环71

第四节 呼吸85

第五节 消化和吸收92

第六节 能量代谢和体温96

第七节 尿的生成和排出99

第八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103

第九节 内分泌113

第十节 生殖119

第三章 医学微生物学122

第一节 微生物基本概念122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22

第三节 细菌的生理125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127

第五节 噬菌体129

第六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29

第七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31

第八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34

第九节 病原性球菌137

第十节 肠道杆菌140

第十一节 弧菌属143

第十二节 厌氧性杆菌143

第十三节 棒状杆菌属145

第十四节 分枝杆菌属146

第十五节 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147

第十六节 动物源性细菌147

第十七节 其他细菌149

第十八节 枝原体(支原体)151

第十九节 立克次氏体152

第二十节 衣原体152

第二十一节 螺旋体153

第二十二节 真菌154

第二十三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156

第二十四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57

第二十五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61

第二十六节 呼吸道病毒163

第二十七节 肠道病毒165

第二十八节 肝炎病毒166

第二十九节 虫媒病毒(黄病毒属)173

第三十节 出血热病毒174

第三十一节 疤疹病毒174

第三十二节 逆转录病毒176

第三十三节 其他病毒178

第三十四节 亚病毒179

第四章 医学免疫学180

第一节 绪论180

第二节 抗原182

第三节 免疫器官184

第四节 免疫细胞186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193

第六节 补体系统197

第七节 细胞因子200

第八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204

第九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206

第十节 免疫应答209

第十一节 黏膜免疫系统216

第十二节 免疫耐受218

第十三节 抗感染免疫220

第十四节 超敏反应222

第十五节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227

第十六节 免疫缺陷病230

第十七节 肿瘤免疫232

第十八节 移植免疫234

第十九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238

第二十节 免疫学防治243

第五章 病理学248

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248

第二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54

第三节 炎症258

第四节 肿瘤263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272

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275

第七节 消化系统疾病278

第八节 泌尿系统疾病282

第九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284

第十节 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287

第十一节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289

第十二节 性传播疾病295

第六章 药理学298

第一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298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300

第三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302

第四节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303

第五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305

第六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307

第七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10

第八节 局部麻醉药312

第九节 镇静催眠药313

第十节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314

第十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315

第十二节 抗精神失常药316

第十三节 镇痛药319

第十四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321

第十五节 钙拮抗药323

第十六节 抗心律失常药324

第十七节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326

第十八节 抗心绞痛药328

第十九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329

第二十节 抗高血压药330

第二十一节 利尿药331

第二十二节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334

第二十三节 组胺受体阻断药337

第二十四节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337

第二十五节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338

第二十六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339

第二十七节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341

第二十八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342

第二十九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344

第三十节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345

第三十一节 氨基苷类抗生素346

第三十二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347

第三十三节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348

第三十四节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350

第三十五节 抗结核病药350

第三十六节 抗疟药352

第三十七节 抗恶性肿瘤药353

第七章 医学心理学355

第一节 绪论355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基础358

第三节 心理卫生366

第四节 心身疾病368

第五节 心理评估371

第六节 心理治疗376

第七节 医患关系385

第八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387

第八章 医学伦理学392

第一节 绪论392

第二节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396

第三节 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道德401

第四节 预防医学道德407

第五节 临床医学实践道德409

第六节 医学科研的道德416

第七节 医学高科技伦理421

第八节 医学道德的修养和评价428

第九章 预防医学430

第一节 绪论430

第二节 医学统计学方法431

第三节 人群健康研究中的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458

第四节 临床预防服务471

第五节 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481

第六节 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499

第十章 卫生法规505

第一节 执业医师法505

第二节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509

第三节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511

第四节 母婴保健法519

第五节 传染病防治法523

第六节 艾滋病防治条例529

第七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531

第八节 药品管理法532

第九节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534

第十节 处方管理办法536

第十一节 献血法539

第二部分 专业综合543

第十一章 症状与体征543

一、发热543

二、咳嗽与咳痰543

三、咯血543

四、发绀544

五、呼吸困难545

六、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变化546

七、语音震颤547

八、叩诊音547

九、呼吸音547

十、啰音547

十一、胸膜摩擦音548

十二、水肿548

十三、心悸549

十四、胸痛551

十五、晕厥551

十六、颈静脉怒张553

十七、心前区震颤554

十八、心界554

十九、心音555

二十、心音分裂557

二十一、额外心音557

二十二、心脏杂音559

二十三、心包摩擦音564

二十四、周围血管征564

二十五、恶心与呕吐565

二十六、进食哽噎、疼痛,吞咽困难566

二十七、腹痛567

二十八、腹泻570

二十九、呕血及便血570

三十、便秘574

三十一、蜘蛛痣574

三十二、腹壁静脉曲张575

三十三、黄疸575

三十四、腹水575

三十五、肝大577

三十六、脾大578

三十七、腹部肿块578

三十八、排尿异常580

三十九、尿路刺激征580

四十、异常白带581

四十一、异常阴道流血582

四十二、外阴瘙痒583

四十三、淋巴结肿大584

四十四、紫癜584

四十五、意识障碍584

四十六、头痛588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590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90

第二节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594

一、继发性肺动脉高压594

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595

三、肺源性心脏病597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600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608

第五节 肺炎610

一、概述610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613

三、葡萄球菌肺炎615

四、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616

五、肺炎支原体肺炎617

六、病毒性肺炎618

七、真菌性肺炎618

第六节 肺脓肿619

第七节 肺结核622

第八节 肺癌632

一、病理与临床表现63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633

第九节 肺血栓栓塞症636

第十节 呼吸衰竭639

一、急性呼吸衰竭642

二、慢性呼吸衰竭644

第十一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45

一、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45

二、呼吸支持技术648

三、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49

第十二节 胸腔积液、脓胸650

一、胸腔积液650

二、急、慢性脓胸654

第十三节 胸部损伤655

一、损伤性气胸655

二、损伤性血胸657

三、肋骨骨折658

第十四节 原发性纵隔肿瘤659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661

第一节 心力衰竭661

一、基本知识661

二、慢性心力衰竭662

三、急性心力衰竭667

第二节 心律失常668

一、窦性心律失常668

二、室上性心律失常669

三、室性心律失常671

四、心脏传导阻滞673

第三节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674

第四节 高血压678

原发性高血压678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86

第六节 心脏瓣膜病702

一、二尖瓣狭窄702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705

三、主动脉瓣狭窄708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11

第七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713

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IE)714

第八节 心肌疾病717

一、心肌疾病717

二、扩张型心肌病718

三、肥厚型心肌病719

四、心肌炎720

第九节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721

急性心包炎721

第十节 休克724

一、概论724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729

三、感染性休克729

四、过敏性休克731

第十一节 周围血管疾病732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732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33

三、下肢静脉疾病735

第十四章 消化系统740

第一节 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740

一、胃食管反流病740

二、食管癌743

三、胃、十二指肠的解剖746

四、急性胃炎747

五、慢性胃炎748

六、消化性溃疡病750

七、胃癌755

第二节 肝脏疾病758

一、肝硬化758

二、门静脉高压症762

三、肝性脑病764

四、肝脓肿767

五、肝癌769

第三节 胆道疾病772

一、解剖772

二、胆囊结石772

三、急性胆囊炎773

四、肝外胆管结石774

五、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775

六、胆管癌776

第四节 胰腺疾病777

一、急性胰腺炎777

二、胰头癌与壶腹癌782

第五节 肠道疾病784

一、克罗恩病784

二、溃疡性结肠炎788

三、肠易激综合征791

四、肠梗阻792

五、结肠癌795

六、肠结核797

七、结、直肠息肉799

第六节 阑尾炎800

第七节 直肠肛管疾病803

一、解剖803

二、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804

三、直肠癌805

第八节 消化道大出血806

一、上消化道出血807

二、下消化道出血811

第九节 腹膜炎814

一、急性化脓性腹膜炎814

二、腹腔脓肿816

三、结核性腹膜炎817

第十节 腹外疝820

一、腹股沟区解剖820

二、腹股沟疝820

三、股疝823

第十一节 腹部损伤824

一、概论824

二、常见腹部内脏损伤826

下册829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829

第一节 尿液检查829

一、血尿829

二、蛋白尿829

三、管型尿829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830

一、概述830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831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833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834

五、肾病综合征835

六、IgA肾病838

第三节 泌尿、男生殖器感染838

一、急性肾盂肾炎838

二、慢性肾盂肾炎839

三、急性膀胱炎839

四、无症状细菌尿840

五、前列腺炎840

第四节 肾结核841

第五节 尿路结石844

一、概述844

二、上尿路结石845

三、膀胱结石847

第六节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848

一、肾癌848

二、肾盂癌849

三、肾母细胞瘤850

四、膀胱肿瘤850

五、前列腺癌851

六、睾丸肿瘤852

第七节 泌尿系统梗阻853

一、概论853

二、肾积水854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855

四、急性尿潴留857

第八节 泌尿系统损伤858

一、肾损伤858

二、球部尿道损伤859

三、后尿道损伤860

第九节 泌尿、男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及其他疾病861

一、隐睾861

二、鞘膜积液862

第十节 肾功能不全863

一、急性肾衰竭863

二、慢性肾衰竭864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868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868

一、外生殖器868

二、内生殖器868

三、女性生殖器官血管、淋巴和神经870

四、骨盆871

五、骨盆底872

六、邻近器官872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873

一、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873

二、卵巢功能与卵巢周期性变化874

三、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月经875

四、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876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877

第三节 妊娠生理878

一、妊娠概念878

二、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878

三、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879

四、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880

五、妊娠期母体变化882

第四节 妊娠诊断885

一、妊娠分期885

二、早期妊娠的诊断885

三、中晚期妊娠的诊断886

四、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887

第五节 孕期监护与孕期保健888

一、围生医学概念888

二、孕妇监护888

三、孕妇管理890

四、胎儿监护890

五、孕期用药892

第六节 正常分娩893

一、影响分娩的因素893

二、枕先露的分娩机制895

三、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896

四、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896

第七节 正常产褥899

一、产褥期899

二、产褥期母体变化899

三、产褥期临床表现900

四、产褥期处理及保健901

第八节 病理妊娠902

一、流产902

二、早产904

三、过期妊娠905

四、异位妊娠907

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10

六、妊娠剧吐914

七、胎盘早剥915

八、前置胎盘917

九、双胎妊娠919

十、巨大胎儿及肩难产920

十一、羊水过多921

十二、羊水过少922

十三、胎儿生长受限923

十四、死胎924

十五、胎膜早破925

十六、胎儿窘迫926

第九节 妊娠并发症927

一、妊娠合并心脏病927

二、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929

三、妊娠合并糖尿病930

第十节 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931

第十一节 异常分娩933

一、产力异常933

二、产道异常935

三、胎位异常937

四、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939

第十二节 分娩期并发症940

一、子宫破裂940

二、产后出血941

三、羊水栓塞942

四、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943

第十三节 异常产褥944

一、产褥感染944

二、晚期产后出血946

三、产褥中暑947

第十四节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948

一、生殖道生理防御机制948

二、细菌性阴道病948

三、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假丝酵母菌病)949

四、滴虫阴道炎950

五、萎缩性阴道炎950

六、宫颈炎症951

七、盆腔炎症952

第十五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953

第十六节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955

一、外阴癌955

二、宫颈癌956

三、子宫肌瘤959

四、子宫内膜癌962

五、卵巢肿瘤964

第十七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967

一、葡萄胎967

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969

第十八节 生殖内分泌疾病972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72

二、闭经975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976

四、绝经综合征978

第十九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979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979

二、子宫腺肌病982

第二十节 女性生殖器损伤性疾病983

一、子宫脱垂983

二、尿瘘984

第二十一节 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985

第二十二节 计划生育987

一、计划生育概念987

二、宫内节育器避孕988

三、甾体激素药物避孕989

四、屏障避孕991

五、其他避孕方法991

六、输卵管绝育术992

七、人工流产术992

八、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993

第二十三节 妇女保健994

第十七章 血液系统997

第一节 贫血997

一、贫血概述997

二、缺铁性贫血999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1000

四、溶血性贫血1002

第二节 白血病1005

一、急性白血病1005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07

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008

第三节 淋巴瘤1010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1012

一、概述1012

二、过敏性紫癜1017

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18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021

第五节 血细胞数量的改变1023

一、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粒细胞缺乏1023

二、中性粒细胞增多1024

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024

四、淋巴细胞增多1025

五、红细胞增多1025

六、血小板增多1025

第六节 输血1026

一、概述1026

二、合理输血1027

三、安全输血1031

第十八章 内分泌系统1035

第一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1035

一、内分泌系统、器官和组织1035

二、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037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疾病1039

一、垂体腺瘤1039

二、腺垂体功能减退症1043

三、中枢性尿崩症1045

第三节 甲状腺疾病1048

一、解剖和生理1048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49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1055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58

五、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059

六、亚急性甲状腺炎1060

七、单纯性甲状腺肿1060

八、甲状腺肿瘤1060

九、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1062

第四节 肾上腺疾病1063

一、库欣综合征1063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65

三、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066

四、嗜铬细胞瘤1068

第五节 糖尿病与低血糖症1070

一、糖尿病1070

二、低血糖症1077

第六节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1078

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1079

二、血钾的异常1081

三、酸碱平衡的失调1082

四、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1084

第十九章 神经、精神系统1086

第一节 神经病学概论1086

一、运动系统1086

二、感觉系统1089

三、脑神经1090

第二节 周围神经病1092

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092

二、三叉神经痛1093

三、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1094

第三节 脊髓病变1096

一、脊髓压迫症1096

二、急性脊髓炎1097

第四节 颅脑损伤1098

一、头皮损伤的治疗原则1098

二、颅骨骨折1099

三、脑损伤1099

四、颅内血肿1100

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1102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02

二、脑血栓形成1103

三、脑栓塞1107

四、脑出血1107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1109

第六节 颅内感染1111

单纯疱疹性脑炎1111

第七节 颅内肿瘤1112

大脑半球肿瘤临床表现1112

第八节 颅内压增高1113

第九节 脑疝1114

一、病因及其分类1114

二、小脑幕切迹疝1115

三、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1115

四、脑疝的处理原则和方法1116

第十节 帕金森病1116

第十一节 偏头痛1118

第十二节 癫痫1119

第十三节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1123

一、重症肌无力1123

二、周期性瘫痪1125

第十四节 精神疾病1126

一、精神病学概述1126

二、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127

三、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1127

第十五节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128

第十六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130

第十七节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132

一、概述1132

二、药物依赖1133

三、酒所致精神障碍1134

第十八节 精神分裂症1136

第十九节 心境障碍1139

一、概述1139

二、抑郁症1139

三、躁狂症1143

第二十节 神经症及癔症1146

一、神经症概述1146

二、焦虑症1148

三、强迫症1149

四、躯体形式障碍1150

五、神经衰弱1151

六、癔症1153

第二十一节 应激相关障碍1154

一、概述1154

二、临床表现115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155

四、处理原则1156

第二十二节 心理生理障碍1156

一、进食障碍1156

二、睡眠障碍1158

第二十章 运动系统1161

第一节 骨折概论1161

一、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1161

二、骨折的并发症1161

三、骨折的急救及治疗1163

四、骨折的愈合1165

第二节 上肢骨折1166

一、锁骨骨折1166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1166

三、肱骨干骨折1167

四、肱骨髁上骨折1167

五、桡骨下端骨折1167

第三节 下肢骨折1168

一、股骨颈骨折1168

二、股骨干骨折1169

三、胫骨平台骨折1170

四、胫腓骨骨折1170

第四节 脊柱和骨盆1171

一、脊柱骨折1171

二、脊髓损伤1172

三、骨盆骨折1174

第五节 关节脱位1175

一、肩关节脱位1175

二、肘关节脱位1175

三、桡骨头半脱位1175

四、髋关节脱位1176

第六节 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1177

一、手外伤1177

二、断肢(指)再植1178

第七节 周围神经损伤1179

一、上肢神经损伤1179

二、下肢神经损伤1179

第八节 运动系统慢性疾病1180

一、肩关节周围炎1180

二、肱骨外上髁炎1180

三、手部狭窄性腱鞘炎1181

四、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81

五、胫骨结节骨软骨病1183

六、颈椎病1183

七、腰椎间盘突出症1184

第九节 非化脓性关节炎1186

一、骨关节炎1186

二、强直性脊柱炎1187

三、类风湿关节炎1189

四、痛风1191

第十节 骨与关节感染1193

一、化脓性感染1193

二、结核1195

第十一节 骨肿瘤1197

一、良性骨肿瘤1197

二、瘤样病损1198

三、潜在恶性骨肿瘤1198

四、恶性骨肿瘤1199

五、转移性骨肿瘤1200

第二十一章 儿科1201

第一节 绪论1201

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1201

第二节 生长发育1202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202

二、体格生长1203

三、运动和语言发育1204

第三节 儿童保健1205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1205

第四节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1206

一、儿童营养基础1206

二、婴儿喂养1208

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210

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1212

五、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214

第五节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216

一、新生儿特点与护理1216

二、新生儿窒息1219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21

四、新生儿黄疸1223

五、新生儿溶血病1225

六、新生儿败血症1227

七、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1228

第六节 遗传性疾病1230

一、21-三体综合征1230

二、苯丙酮尿症1231

第七节 免疫与风湿性疾病1232

一、小儿免疫系统特点1232

二、风湿热1233

三、川崎病1236

第八节 感染性疾病1238

一、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1238

二、中毒型细菌性痢疾1242

第九节 结核病1243

一、结核病概述1243

二、原发型肺结核1244

三、结核性脑膜炎1246

第十节 消化系统疾病1248

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48

二、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248

三、先天性巨结肠1250

四、小儿腹泻病1251

第十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1259

一、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59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60

三、支气管哮喘1262

四、肺炎1265

第十二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1271

一、小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1271

二、先天性心脏病概述1272

三、房间隔缺损1274

四、室间隔缺损1275

五、动脉导管未闭1276

六、法洛四联症1277

第十三节 泌尿系统疾病1279

一、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79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1280

三、肾病综合征1283

第十四节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1286

一、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1286

二、小儿贫血概述1287

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288

四、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1290

第十五节 神经系统疾病1293

一、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1293

二、热性惊厥1293

三、化脓性脑膜炎1295

第十六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1299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299

第二十二章 传染病、性病1302

第一节 总论1302

第二节 常见疾病1308

一、病毒性肝炎1308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1312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1315

四、钩端螺旋体病1318

五、伤寒1320

六、细菌性痢疾1322

七、霍乱1323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325

九、疟疾1327

十、日本血吸虫病1329

十一、囊尾蚴病1332

十二、艾滋病1334

第三节 性传播疾病1337

一、淋病1337

二、梅毒1338

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339

四、生殖道病毒感染1340

五、尖锐湿疣1342

第二十三章 其他1343

第一节 无菌技术1343

第二节 围手术期处理1345

一、术前准备1345

二、术后处理1347

三、术后主要并发症1349

第三节 外科患者的营养代谢1351

一、外科患者的营养需求1351

二、外科患者的营养补充1352

第四节 外科感染1355

一、概论1355

二、浅部组织与手的急性化脓性感染1358

三、全身性外科感染1360

四、特殊性细菌感染1361

第五节 创伤和战伤1363

一、概论1364

二、火器伤的救治原则1367

第六节 烧伤1368

一、热烧伤1368

二、电烧伤1371

第七节 肿瘤1372

一、概论1372

二、恶性肿瘤1373

第八节 乳房疾病1378

一、乳房解剖、生理和检查1378

二、急性乳腺炎1380

三、乳腺囊性增生病1381

四、乳腺纤维腺瘤1381

五、乳腺癌1382

第九节 风湿性疾病概论1386

第十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1389

第十一节 中毒1392

一、总论1392

二、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1394

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397

第三部分 实践综合1401

一、发热1401

二、胸痛1405

三、咳嗽与咳痰1407

四、咯血1411

五、呼吸困难1413

六、水肿1417

七、腹痛1420

八、恶心与呕吐1424

九、腹泻1426

十、黄疸1428

十一、淋巴结肿大1432

十二、发绀1435

十三、头痛1437

十四、意识障碍1440

十五、抽搐1444

十六、呕血、便血1447

十七、紫癜1452

十八、苍白乏力1456

十九、进食哽噎、疼痛,吞咽困难1460

二十、晕厥1461

二十一、心脏杂音1465

二十二、心悸1468

二十三、甲状腺肿大1471

二十四、肝大1475

二十五、脾大1477

二十六、腹水1480

二十七、腹部肿块1483

二十八、瘫痪1487

二十九、精神障碍1491

三十、颈肩痛1504

三十一、关节痛1508

三十二、腰腿痛1512

三十三、异常阴道流血1516

三十四、血尿15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