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誉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段建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714596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诚实-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誉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誉综述1
1.1信誉概念界说1
对信誉的认知1
信誉的历史起源10
中西方信誉的产生和发展特点14
信誉与信誉经济时代18
世界贸易组织(WT0)与国际信誉23
1.2信誉的价值和功能24
诚信、信任和信用的辨析24
信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33
信誉的经济功能39
第二章 信誉管理51
2.1信誉管理的起源与兴起51
信誉管理的历史沿革51
信誉管理内在机理与体系53
2.2信誉管理的基础分析56
信誉管理的依存基础——信息56
信誉管理的动力基础——经济利益59
信誉管理的保证基础——制度66
2.3信誉管理的力量分析74
信誉与市场74
信誉能力及其实现81
2.4信誉管理的环境分析84
信誉环境对信誉管理的影响85
制度环境对信誉管理的影响87
科技信息环境对信誉管理的影响93
文化环境对信誉管理的影响96
第三章 个人信誉管理104
3.1不同主体的辨析104
信誉主体、市场主体与产权主体104
可置信承诺与履约能力106
交易性互动的决定性因素108
有恒产者有信誉109
3.2个人信誉与产权111
个人在交易性互动中的角色111
个人信誉与产权安排114
个人信誉与股权激励116
3.3个人信誉制度的建立119
建立我国个人信誉制度的前提119
建立个人信誉制度的设想122
建立个人信誉制度的步骤123
3.4个人信誉制度建设的经验介绍124
美国的个人信誉机制124
美国大学中的“信誉规则”制度125
发达国家的人口管理127
北京个人信誉制度迈新步129
走近上海“信用身份证”130
推动我国个人信誉消费发展需要做好的工作132
第四章 企业信誉管理135
4.1信誉与企业135
企业信誉的产生135
企业信誉是企业生存的基础136
企业信誉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138
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本要素139
信誉资产的优化配置能为企业带来长远利益142
4.2企业信誉与产权144
企业信誉主体的理解144
企业信誉与企业控制者145
企业信誉与稳定预期146
4.3从创立品牌到构建信誉149
对企业品牌的理解149
对企业形象的理解150
对企业信誉的理解151
企业品牌信誉时代来临155
4.4企业信誉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58
企业信誉管理的内涵158
企业信誉管理的特征和原则159
企业信誉管理模型160
企业信誉评价方法162
企业信誉管理体系163
企业信誉管理的流程和要素171
第五章 特殊主体的信誉管理184
5.1地域信誉及其管理184
地域信誉的基本概念184
从地域形象工程到地域信誉工程186
促进地域信誉机制的形成191
城市信誉的构建194
5.2政府信誉管理198
特殊信誉主体——政府198
政府信誉的形成203
我国政府信誉建设的回顾与展望205
第六章 信誉机制的形成与作用212
6.1信誉与信誉机制212
信誉机制是一种激励约束机制213
信誉机制与法律机制215
产权是信誉机制建立的基础217
用信誉机制约束信誉主体的行为219
WTO催化中国信誉机制的建立221
6.2信誉机制的形成条件222
产权明晰与契约自由222
市场竞争224
有效的信息反馈与传递226
政府行为228
公司治理机制229
文化与道德建设230
6.3信誉机制的作用发挥233
信誉机制对失信者的惩罚233
信誉机制对守信者的奖励236
第七章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239
7.1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的信用危机与治理239
不同经济制度下的信用239
我国体制转型时期信用危机的原因分析244
我国信用危机的根本治理——信用制度建设251
7.2中外信用机制比较及中国信用体系构建261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加强信用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261
未来中国信誉社会的特征26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信誉建设264
国外信誉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269
构建我国信誉体系的路径思考272
信誉机制促进诚信原则的构建275
运用信誉机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277
参考文献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