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呼吸危重病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呼吸危重病学 下
  • 俞森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72967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486页
  • 文件大小:213MB
  • 文件页数:747页
  • 主题词:呼吸系统疾病:险症-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呼吸危重病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第一篇 呼吸危重病学的基础知识第一章 呼吸系统的解剖3

第一节 传导气道3

第二节 肺和肺泡7

第三节 肺的循环系统11

第四节 肺的淋巴13

第五节 肺的神经支配13

第六节 胸膜14

第七节 呼吸道的防御机制14

第二章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16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清洁过滤功能16

第二节 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17

第三节 呼吸系统的免疫及内分泌代谢功能18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21

第三章 心肺的相互关系24

第一节 生理状态下心肺的相互关系24

第二节 病理状态下心肺的相互影响25

第三节 机械通气状态下的心肺关系28

第四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心肺的相互关系34

第二篇 呼吸危重病学的诊断、治疗和监护技术第一章 呼吸危重病患者的床旁检查和临床评价39

第一节 床旁检查的重要性及其困难39

第二节 危重患者的床旁检查40

第三节 危重患者的临床评价45

第四节 对危重病预后的临床评分51

第二章 危重病患者的胸部X线影像学53

第一节 阅片原则及床边胸片的观察53

第二节 各种置入导管的评估53

第三节 肺水肿55

第四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7

第五节 肺炎58

第六节 肺不张60

第七节 肺栓塞61

第八节 气压伤62

第九节 胸腔积液63

第三章 血气分析和酸碱失衡65

第一节 血气分析和酸碱失衡的测定65

第二节 动脉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73

第三节 酸碱失衡82

第四章 临床常用肺功能检查92

第一节 肺容积和肺气量92

第二节 肺的通气功能95

第三节 流速-容量曲线98

第四节 气道阻力测定101

第五节 气道反应性测定101

第六节 肺顺应性104

第七节 弥散功能测定105

第八节 呼吸肌功能测定106

第九节 运动试验107

第十节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111

第五章 围手术期的肺功能检查及其评价115

第一节 手术的重要肺部并发症及其病理生理学特点116

第二节 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18

第三节 手术前的肺功能评价121

第四节 肺以外大手术的术前肺功能检查和综合评价123

第五节 肺切除术患者的术前评价126

第六节 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性129

第六章 危重病患者的呼吸功能监护132

第一节 概述132

第二节 通常的呼吸功能监测133

第三节 氧合的测定135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测定139

第五节 压力、容量和流量的测定144

第六节 机械通气时内生呼气末正压(PEEPi)的监测149

第七节 顺应性和阻力的监测158

第八节 机械通气时压力-容量(P-V)曲线的描记和应用162

第九节 呼吸功的监测166

第十节 呼吸神经肌肉功能的监测173

第十一节 呼吸监护项目的选择和应用183

第七章 呼吸危重患者的各重要脏器功能监测186

第一节 心脏血管功能的无创监测186

第二节 神经系统功能监测193

第三节 肝和胃肠道功能的监测198

第四节 肾功能监测201

第五节 多系统器官衰竭的监测指标和诊断标准204

第八章 呼吸危重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护208

第一节 心肺循环及其相互作用的生理基础208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监护213

第三节 氧动力学监测229

第四节 常见的呼吸危重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护234

第九章 呼吸危重病患者的体温监测262

第一节 呼吸危重病患者监测体温的意义262

第二节 监测体温的装置和技术262

第三节 温度监测的部位264

第十章 水和电解质失衡267

第一节 前言267

第二节 水代谢失衡268

第三节 钠代谢失衡275

第四节 钾代谢失衡283

第五节 钙代谢失衡290

第六节 镁的代谢失衡293

第十一章 RICU的常用床旁操作296

第一节 气管内插管296

第二节 气管切开和环甲膜切开298

第三节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301

第四节 胸腔穿刺术303

第五节 胸腔引流管的放置和监护306

第六节 胃镜下经皮胃造瘘术308

第七节 肺活检311

第十二章 氧气疗法314

第一节 组织氧合和缺氧的危害314

第二节 组织缺氧的识别和评价317

第三节 氧疗的实施318

第四节 氧疗的临床应用327

第五节 氧中毒及氧疗的其他副作用333

第六节 家庭氧疗337

第十三章 气道湿化疗法340

第一节 湿化疗法的生理和病理基础340

第二节 湿化疗法的适应证和湿度要求341

第三节 湿化装置和湿化方法343

第四节 湿化疗法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350

第十四章 雾化吸入疗法353

第一节 有关雾化吸入疗法的基础知识353

第二节 雾化装置及其应用技术355

第三节 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应用367

第四节 雾化吸入治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375

第十五章 抗菌药物在RICU的应用379

第一节 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379

第二节 抗菌药物在RICU临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396

第十六章 重症监护患者的镇静与镇痛408

第一节 疼痛的病理生理学408

第二节 常用镇静、镇痛药的使用409

第三节 镇静镇痛的评估和患者的管理421

第十七章 纤维支气管镜在RICU中的应用425

第一节 在RICU应用支气管镜操作的意义及其适应证425

第二节 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中的应用426

第三节 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行气管插管428

第四节 支气管镜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431

第五节 支气管镜检查在诊断上的应用433

第六节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时的监护和并发症的防治435

第十八章 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441

第一节 咽部气道的建立441

第二节 气管插管的常用方法442

第三节 非插管的通气方法446

第四节 气管插管和通气的并发症447

第五节 困难气道448

第六节 人工气道的管理450

第七节 拔管453

第十九章 通气机的相关知识及其功能上的进展456

第一节 通气机的相关知识456

第二节 当代高品质通气机的某些功能上的改进463

第三节 自动导管补偿470

第二十章 常规正压通气474

第一节 机械通气的目的474

第二节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适应证476

第三节 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和调整479

第四节 常规正压通气的生理学效应489

第五节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491

第六节 撤机和拔管499

第二十一章 机械通气的模式511

第一节 常用通气模式511

第二节 自主呼吸支持模式515

第三节 双重控制模式519

第四节 闭合环通气模式523

第五节 通气模式的比较和选择528

第六节 有关机械通气模式的几个问题535

第二十二章 通气机相关肺损伤和肺保护通气策略538

第一节 通气机相关肺损伤的概念和发生率538

第二节 VALI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539

第三节 VALI的危险因素和发生机制545

第四节 VALI的防治551

第五节 机械通气的肺保护策略554

第二十三章 无创性正压通气558

第一节 无创性正压通气的适应证558

第二节 无创性正压通气的方法560

第三节 无创性正压通气的益处和缺陷564

第四节 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的选择和比较566

第二十四章 呼吸危重病患者的营养支持570

第一节 营养不良的后果和常见呼吸危重病患者的营养不良570

第二节 营养状况的评定、营养需要的测定和营养支持的检测571

第三节 营养支持的途径和方法573

第四节 常见呼吸危重病患者的营养支持591

第五节 营养支持的并发症592

第二十五章 呼吸危重病患者的运输595

第一节 危重病患者运输的适应证595

第二节 患者运送过程中的生理学改变596

第三节 呼吸危重病患者运输的总原则597

第四节 危重病患者运输的实施600

第五节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转运601

第六节 其他系统疾病患者的转运604

第七节 运输的并发症604

第八节 适用于院内运输的通气机特点607

第二十六章 肺的康复医疗611

第一节 肺康复医疗的定义和目标611

第二节 肺康复医疗方案的制订613

第三节 肺康复医疗方案的实施618

第四节 肺康复医疗的好处及未来发展方向629

第三篇 呼吸危重病各论第一章 急性呼吸衰竭635

第一节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和常见原因635

第二节 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640

第三节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642

第二章 急性呼吸衰竭的并发症648

第一节 肺部并发症648

第二节 心血管并发症658

第三节 消化系统并发症661

第四节 肾脏并发症664

第五节 感染并发症666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668

第七节 营养支持的并发症669

第八节 血液系统并发症671

第九节 内分泌方面的并发症671

第三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73

第一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常规治疗673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规机械通气680

第三节 通气机所致肺损伤681

第四节 ARDS的肺保护通气新策略682

第五节 ARDS的通气模式688

第六节 ARDS机械通气的辅助方法690

第七节 机械通气时对各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693

第八节 ARDS恢复期的治疗693

第九节 ARDS诊治的进展和争论694

第四章 危重型哮喘700

第一节 危重型哮喘的分型和不同临床特征700

第二节 危重型哮喘的治疗706

第三节 危重型哮喘的机械通气712

第四节 镇静剂、肌肉松弛剂和麻醉剂的应用722

第五节 危重型哮喘的非常规治疗725

第六节 并发症的治疗726

第七节 机械通气的撤离和拔管728

第八节 长期后果和随访729

第五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32

第一节 COPD的定义732

第二节 COPD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733

第三节 COPD的病理学及发病机制734

第四节 COPD的临床表现736

第五节 COP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738

第六节 COPD的预防740

第七节 COPD稳定期的治疗741

第八节 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745

下册755

第六章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755

第一节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755

第二节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流行病学759

第三节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761

第四节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764

第五节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评估措施和临床分组特征766

第六节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药物应用768

第七节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呼吸支持772

第七章 医院获得性肺炎776

第一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因及发病学776

第二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780

第三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784

第四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788

第八章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医院内感染790

第一节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医院内感染(概述)790

第二节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行感染798

第三节 尿路感染803

第四节 通气机相关肺炎804

第五节 脓胸和肺炎旁胸腔积液828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性脑膜炎)829

第七节 难辨梭菌感染及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830

第九章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834

第一节 病原学834

第二节 流行病学835

第三节 发病机制和病理836

第四节 临床特征837

第五节 胸部影像学检查838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841

第七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845

第八节 治疗847

第九节 恢复期患者的追踪和处理850

第十章 器官移植后的肺感染853

第一节 总论853

第二节 骨髓移植后的肺感染855

第三节 肾移植后的肺感染858

第四节 心脏移植后的肺感染860

第五节 肝移植后的肺感染861

第六节 心肺和肺移植后的肺感染862

第七节 器官移植后肺感染的诊断和治疗864

第十一章 免疫抑制患者的肺感染867

第一节 免疫抑制类型及其常见感染867

第二节 免疫抑制患者肺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常见的肺感染868

第三节 免疫抑制患者肺感染的诊断873

第四节 免疫抑制患者肺感染的治疗874

第十二章 艾滋病的肺表现877

第一节 细菌性肺炎877

第二节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878

第三节 分枝杆菌感染880

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882

第五节 肺真菌感染883

第六节 卡波济肉瘤885

第十三章 难治性肺炎和常见致病菌耐药现状及防治对策889

第一节 难治性肺炎的原因889

第二节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和预防耐药的发生891

第三节 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耐药的现状及防治对策895

第四节 难治性肺炎的治疗903

第十四章 肺炎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对策916

第一节 ICU内肺炎的死亡率和抗生素治疗失败的标准916

第二节 肺炎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原因920

第三节 肺炎治疗失败的表现方式926

第四节 肺炎初始治疗失败后的对策928

第十五章 老年肺炎932

第一节 老年肺炎的流行病学932

第二节 老年肺炎的病因学932

第三节 老年肺炎的发病机制935

第四节 老年肺炎的诊断937

第五节 老年肺炎的治疗和预防941

第十六章 间质性肺疾病947

第一节 间质性肺疾病概述947

第二节 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像学检查955

第三节 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959

第十七章 肺栓塞978

第一节 概述和病因978

第二节 肺栓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979

第三节 肺栓塞的预防985

第四节 肺栓塞的治疗988

第五节 老年人肺栓塞995

第十八章 肺动脉高压1005

第一节 肺动脉高压的病理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1005

第二节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1007

第三节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方法1008

第四节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1010

第十九章 上气道阻塞1014

第一节 上气道阻塞的基础知识1014

第二节 上气道阻塞的病因1016

第三节 上气道阻塞的诊断1017

第四节 上气道阻塞的治疗原则1019

第五节 鼻和鼻咽部阻塞的诊断和治疗1021

第六节 口咽部阻塞的诊断和治疗1023

第七节 喉和气管阻塞的诊断和治疗1025

第八节 上气道阻塞的预后和预防1032

第二十章 气胸和支气管胸膜瘘1035

第一节 气胸的基础知识1035

第二节 各类气胸的临床表现1036

第三节 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042

第四节 自发性气胸的常规治疗1044

第五节 自发性气胸的胸腔内给药1049

第六节 支气管胸膜瘘的基本概念和常规诊治1051

第七节 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机械通气1056

第八节 支气管胸膜瘘的特殊治疗1058

第二十一章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胸膜疾病1062

第一节 胸膜疾病的影像学征象1062

第二节 胸腔积液患者的评估1065

第三节 胸腔积液的病因1070

第二十二章 体温调节功能异常:低体温和热病1083

第一节 体温调节功能异常:低体温1083

第二节 体温调节功能异常:热病1092

第二十三章 淹溺1095

第一节 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1095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1098

第三节 淹溺的救治1099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烧伤和吸入性肺损伤1102

第一节 呼吸道烧伤1102

第二节 Mendelson综合征和吸入性肺炎1106

第三节 有害气体吸入引起的肺损伤1110

第四节 有害液体吸入性肺损伤1113

第五节 固体异物吸入肺损伤1114

第二十五章 胸部外伤1116

第一节 胸部创伤概述1116

第二节 气管与支气管创伤1121

第三节 胸壁钝性创伤1122

第四节 肺和胸膜损伤1125

第五节 食管、膈肌、胸导管的损伤1130

第六节 胸部穿透性损伤1133

第二十六章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1141

第一节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1141

第二节 高级生命支持(ACLS)1147

第三节 复苏后的治疗1156

第二十七章 休克和复苏1161

第一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1161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1169

第三节 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样反应1177

第四节 神经源性休克1179

第五节 心源性休克1180

第六节 阻塞性休克1184

第二十八章 多脏器功能不全1186

第一节 概述1186

第二节 发病机制1186

第三节 MODS的临床特征与诊断1191

第四节 MODS治疗原则1196

第五节 肾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1200

第六节 肝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1204

第七节 急性胃肠道功能衰竭的支持治疗1208

第八节 脑功能障碍的支持治疗1210

第九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及治疗1216

第二十九章 酒精、海洛因与可卡因的滥用和戒断综合征1222

第一节 乙醇(酒精)1222

第二节 海洛因1226

第三节 可卡因1231

第三十章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左心功能衰竭)1238

第一节 正常心肌和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238

第二节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239

第三节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病理生理和分期1240

第四节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1241

第五节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244

第六节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1245

第三十一章 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1254

第一节 肺水肿的病因和肺水肿时的肺功能改变1254

第二节 肺水肿的诊断1256

第三节 肺水肿的治疗1257

第四节 临床常见的一些非心源性肺水肿1259

第三十二章 大咯血1264

第一节 概述1264

第二节 大咯血的病因1265

第三节 咯血的诊断1271

第四节 大咯血的治疗1276

第三十三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285

第一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基本概念1285

第二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287

第三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1291

第四节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应用1293

第五节 经鼻罩正压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1298

第六节 自动调节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auto-CPAP)1300

第七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其他治疗方法1302

第八节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1304

第九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1306

第三十四章 低通气综合征1309

第一节 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1309

第二节 引起低通气综合征的常见疾病1311

第三节 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1314

第三十五章 肺外疾病所致呼吸衰竭1316

第一节 病因学分类1316

第二节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损害及其监测1318

第三节 临床表现和识别1320

第四节 患者的治疗1325

第五节 机械通气在神经肌肉疾病患者中的应用1327

第三十六章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中的呼吸治疗1332

第一节 重症冠心病的加强医疗和监护1332

第二节 CCU中呼吸治疗的应用1335

第三十七章 外科手术和严重创伤患者的呼吸治疗1341

第一节 术前患者的评估1341

第二节 手术后的肺功能改变1343

第三节 手术后患者的呼吸治疗1344

第四节 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呼吸衰竭1350

第五节 严重创伤后的呼吸治疗和其他特殊治疗1359

第三十八章 呼吸支持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1364

第一节 小儿氧疗1364

第二节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1366

第三节 婴儿型通气机的特性和实施策略1369

第四节 高频振荡通气(HFOV)1370

第五节 一氧化氮吸入疗法1373

第三十九章 妊娠期急性呼吸衰竭1377

第一节 妊娠期心肺功能的改变1377

第二节 妊娠期呼吸衰竭发生的病因1379

第三节 妊娠期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1384

第四十章 恶性肿瘤患者的危重症1391

第一节 上腔静脉综合征1391

第二节 恶性心包积液1393

第三节 颅内压增高症1395

第四节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1396

第五节 恶性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1398

第六节 脊髓压迫症1399

第七节 抗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1401

第四篇 呼吸危重病救治和监护的组织和管理第一章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设置和管理1407

第一节 重症监护医学的基本概念1407

第二节 重症监护病房的发展史1409

第三节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设置1410

第四节 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1414

第五节 重症监护医学协会的几项建设性指南和管理标准1418

第六节 重症监护病房的等级和分类1421

第二章 呼吸治疗师的作用、职责及培养1423

附录一 疾病危重程度评估1427

附录二 常用生理正常值1438

附录三 常用计算公式1441

附录四 机械通气常用缩略语1448

附录五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4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