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发展模式:广东经济发展30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广东发展模式:广东经济发展30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214693.jpg)
- 舒元等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5996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建设-成就-广东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东发展模式:广东经济发展30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崛起1
一、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绩效2
二、广东经济发展的历史眼光5
(一)逐渐走向一口通商的广东:公元前221—1840年6
(二)多口通商下的广东经济趋于停滞:1840—1949年9
(三)改革开放前30年,广东经济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949—1978年12
(四)改革开放30年,广东迅速崛起:1978年至今14
三、经济体兴衰之谜15
(一)国家的兴衰15
(二)广东的兴衰18
四、全国视野下的广东经济体制变迁20
(一)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23
(二)“先行一步”、培育新体制的生长点,广东进入了试验期25
(三)“空间渐进改革”、全国经济体制双轨并存,广东进入了扩散期27
(四)“特区不特了”,全国跨越新旧体制的分水岭,广东进入了趋同期29
五、全国视野下的广东改革和发展前瞻31
六、本书导航32
第一部分 改革开放的模式37
第一章 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37
一、引言39
二、中国经济特区的诞生41
(一)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一个突破口41
(二)广东创造性地提出“先行一步”的建议43
(三)设立经济特区本身就是一个试验45
三、经济特区的试验47
(一)经济特区的经济体制改革试验47
(二)经济特区建设初期的经济绩效50
(三)经济特区建设引发的争议52
四、中央对经济特区试验的监管54
(一)政策的提供者54
(二)过程的纠偏者和成效的鉴定者55
(三)经验的推广者56
五、经济特区试验的推广57
(一)中央对特区模式、经验的推广57
(二)各级地方政府对特区模式、经验的自发学习59
(三)推广特区模式、经验对特区的影响60
六、理论分析62
(一)中国出现了经济增长市场62
(二)特区试验是在提供公共物品64
(三)特区试验的内在机制65
(四)初步的证据67
七、我们已知道什么?还要知道什么?70
第二章 小珠江三角洲:地方积极性73
一、引言75
二、东莞:吸引外资为核心的增长76
(一)鼓励吸引香港的直接投资的各种行为77
(二)构建市—镇“分权”体系,鼓励各级政府的创新实践79
(三)建立官员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80
三、顺德: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增长81
(一)80年代:政府参股办企业,投身地方经济建设82
(二)90年代:政府退出市场,改革企业产权制度85
(三)21世纪:政府服务企业,打造顺德地区品牌89
四、南海:六个轮子一起转89
五、中山:以市属企业为起点的增长92
六、理论分析94
(一)中央政府:改革开放制度集合的提供者95
(二)地方政府: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体96
(三)学习和结合本地实际:制度变迁的路径与起点98
七、小结103
第三章 广州:省会城市的经济重建105
一、引言106
二、广州经济改革的启动108
(一)放开物价109
(二)搞活商品流通环节110
(三)开放农贸市场111
(四)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111
三、广州经济改革的若干关键时期113
四、广州经济建设30年的成就118
(一)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在省内国内经济地位稳中略升119
(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重化工业支柱产业作用日益呈现122
(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并日益发挥主导作用126
(四)中心城市地位和功能得到恢复和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130
五、广州经济建设30年的启示134
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的推动者143
第四章 创业者: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143
一、引言144
二、创业的历史背景148
(一)创业离不开历史148
(二)广东的创业背景150
三、党政创业者:敢为天下先151
(一)创业本身就是一场解放思想的活动151
(二)创业者需要具备企业家的精神155
四、企业创业者:敢饮“头啖汤”157
(一)企业创业者与党政创业者的关系157
(二)“三来一补”、贴牌(OEM)、创牌158
(三)在产业集群中创造效益160
(四)创业既要解放思想,也要实事求是162
五、个体户创业者:时势所迫到造势英雄163
(一)党政创业者、企业创业者与个体户的关系163
(二)街市中无奈的起步:生存型创业165
(三)当成长的欢愉与阵痛集于一身:万元户167
(四)专业市场中的共舞169
(五)个体户创业:永恒的创业之路?171
六、广东创业者的贡献、经验及展望173
第五章 劳动者:农民工和职业经理人177
一、引言179
二、广东经济繁荣的基础:农民工180
(一)百万民工下广东:那里的世界很精彩181
(二)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到了广东也需要改变的时候188
三、广东职业经理人风云录: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194
(一)广东的三资企业:中国最早的职业经理人培养基地196
(二)是激情还是浮躁:“高薪聘帅内幕”197
(三)成长和反思:广东职业经理人的未来发展之路199
四、从就业保障到社会保障:广东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205
(一)广东的就业制度改革:把就业问题当作经济问题来抓206
(二)工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博士的价值”在哪里体现?209
(三)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从一般劳动者到“社会边缘人”的“全面安全网”210
五、小结213
第六章 以开放促发展217
一、引言218
二、广东对外开放前的历史背景222
(一)广州:历史上的东方世贸中心222
(二)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外贸体制223
(三)1978年之前广东对外开放的尝试:出口商品基地224
三、广东先行一步的对外开放:体制变迁与渐进式改革226
(一)渐进式的吸收外资历程226
(二)自上而下的贸易体制变迁230
四、广东对外开放30年的一些事实233
(一)广东外向型经济程度高235
(二)广东充当全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236
(三)广东对外开放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237
(四)广东FDI主要来源于港澳、华侨投资239
(五)广东的贸易主要是香港和欧美国家241
(六)广东对外开放是渐进式推进的过程241
五、为什么广东对外开放先行一步?242
(一)新的理论解读242
(二)广东吸引大量FDI的新视角246
六、广东在对外开放中获得什么?248
(一)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解读248
(二)对外开放找到了促进广东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战略250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的绩效与前瞻259
第七章 经济结构变迁259
一、引言261
二、产业结构变迁262
(一)三大产业结构改善263
(二)支柱产业结构不断升级267
(三)企业规模扩大,产品竞争力增强271
三、所有制结构变迁273
(一)国有经济274
(二)外资经济275
(三)民营经济277
四、广东金融业的变迁280
(一)银行业280
(二)证券业281
(三)保险业283
(四)“大而不强”的广东金融业285
(五)先行者的风险286
(六)新的征程288
五、广东经济结构变迁的理论启示289
六、小结293
第八章 区域协调发展294
一、引言295
二、广东省内经济发展差距296
(一)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状况296
(二)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状况303
(三)地区发展差距从侧面反映全省经济成就305
三、今天的差距缘何而来?307
四、科学发展观催生协调发展311
五、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还需要做什么?314
六、小结319
第九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23
一、引言324
二、发展遭遇资源环境瓶颈325
三、社会觉醒327
四、整治环境污染328
(一)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329
(二)综合治理珠江331
(三)环保提升广东产业竞争力333
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335
(一)可持续发展实验区338
(二)清洁生产联合行动340
(三)工业产业结构调整342
(四)绿色广东344
(五)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346
六、小结:“广东拐点”352
第十章 广东经济发展的前瞻性思考355
一、引言356
二、政策优势趋同,关注思想解放357
三、人均水平落后,关注民生建设359
四、产业结构优化,关注创新合作361
五、人力资本滞后,关注科教投入364
六、能源环境趋紧,关注节能减排366
七、区域差距过大,关注公平协调368
八、小结370
参考文献372
后记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