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裴斐《论语》讲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裴斐《论语》讲评](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213269.jpg)
- 裴斐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80729108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儒家;论语-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裴斐《论语》讲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学而第一1
一、人生两件事1
二、儒家仁道之根本5
三、巧言令色好不好?9
四、严于律己12
五、当官须知14
六、道德与文章16
七、道德第一的偏颇与如何看待女性20
八、自尊与谦逊24
九、重丧祭是为了活人26
十、儒家人格理想28
十一、孝之一解31
十二、儒家社会理想33
十三、与人交要讲原则37
十四、物质与精神、言与行、学与问40
十五、教学相长与精益求精42
十六、知己与知人44
为政第二46
一、美好的空想46
二、孔子重大失误48
三、王道与霸道50
四、孔子晚年的自白52
五、释孝之一54
六、释孝之二56
七、释孝之三57
八、释孝之四58
九、孔子喜欢内向型性格59
十、知人不难61
十一、温故与知新的关系63
十二、专与博的关系64
十三、做了再说66
十四、合而不从67
十五、学与思的辩证关系68
十六、关于排斥异端70
十七、为学切忌不懂装懂72
十八、多闻多见与谨言慎行74
十九、用人唯贤76
二十、居上位者须以身作则77
二十一、孔子自我解嘲79
二十二、人无信则事无以成81
二十三、承传与变革82
二十四、合情合理(礼与义)84
八佾第三85
一、对僭礼者怒斥85
二、对僭礼者讽刺86
三、礼乐与仁的关系88
四、仁与礼之本90
五、孔子感叹周天子名存实亡92
六、孔子维护君主制又一例94
七、争与让95
八、教学相长又一例98
九、言而有征,无征不信100
十、不欲观之礼101
十一、至仁至孝者可治天下103
十二、孔子重祭祀但不相信鬼神之实在104
十三、有求无媚105
十四、温故知新又一说106
十五、敬谨以求实107
十六、尚礼不尚力109
十七、虚应故事也比荡然无存好110
十八、孔子感叹世无知己112
十九、维护君主制又一例113
二十、中庸之为美114
二十一、既往不咎117
二十二、孔子贬管仲119
二十三、孔子知音者121
二十四、天涯何处无知己123
二十五、孔子的审美理想125
二十六、孔子又在发牢骚127
里仁第四128
一、择邻而居128
二、安仁与利仁129
三、好好,恶恶131
四、志于仁则无恶行132
五、君子须时时处处守仁不违133
六、世无仁者的感慨135
七、观过亦可知其人品137
八、生命不息,闻道不止138
九、有志于道者不讲究吃穿139
十、无可无不可,但以义为从140
十一、德治与刑治141
十二、孔子对“利”之偏见142
十三、礼主敬而以让为实144
十四、首先要有真才实学145
十五、忠恕即仁146
十六、重义轻利148
十七、贤与不贤皆可为师149
十八、敬而无违乃孝道之根本150
十九、孝道箴言151
二十、无标题152
二十一、孝子之至情153
二十二、言不轻出,恐行之不及154
二十三、以约自守则少失155
二十四、强调慎言过了头156
二十五、孔子自叹自励之辞158
二十六、谏而不数159
公治长第五161
一、孔子择婿161
二、孔子择婿其二163
三、君子必有良师益友164
四、对子贡的评价166
五、口才无关紧要,太会说话反而不好168
六、为何弟子不听话反而高兴?169
七、孔子欲浮海171
八、当官的好找,仁人难觅173
九、孔子偏爱颜渊175
十、孔子发脾气177
十一、个人欲望与刚毅可得兼乎178
十二、仁恕岂易181
十三、孔子不言性与天道182
十四、子路惟恐有闻184
十五、不耻下问185
十六、称美子产186
十七、称美晏婴187
十八、孔子不信占卜188
十九、就事论事与全面评价有别189
二十、再思可矣191
二十一、“愚不可及”乃夫子自道193
二十二、孔子思归195
二十三、关于不念旧恶197
二十四、枉即不直199
二十五、做人要有节概200
二十六、师生言志202
二十七、孔子说话过头204
二十八、孔子以好学自诩205
雍也第六206
一、孔子极许冉雍206
二、居敬而行简208
三、只有颜渊好学211
四、周急不继富212
五、当与即与214
六、犁牛之子不妨做牺牛216
七、颜渊三月不违仁218
八、孔子以弟子自傲220
九、闵子骞有庄子之风222
十、孔子与弟子诀别224
十一、贤者安贫乐道225
十二、不为与不能有别226
十三、学有小大之分227
十四、用人先看人品228
十五、“不伐”谈何容易229
十六、深叹世之但重佞与色230
十七、怪叹道之不行231
十八、文质并重232
十九、直与罔233
二十、知不如好,好不如乐234
二十一、中人分上下235
二十二、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237
二十三、智者动,仁者静239
二十四、鲁须一变,齐须再变240
二十五、叹世风之不古241
二十六、仁者不愚242
二十七、博学不易,反约尤难244
二十八、孔子发誓245
二十九、中庸之德247
三十、圣(博施济众)与仁(推己及人)249
述而第七251
一、述与作251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53
三、孔子四忧254
四、闲暇中的孔子形容255
五、孔子叹老256
六、分辨道、德、仁与艺257
七、孔子收学生的条件258
八、启发式教育与举一反三260
九、吊丧食不甘味,哭不复歌262
十、行与藏,勇与谋264
十一、孔子比颜渊有人情味266
十二、孔子之所慎,敬而远之268
十三、孔子陶醉在音乐之中270
十四、争国与让国271
十五、孔子想当隐士273
十六、孔子年将五十还想重新学起275
十七、孔子讲课用雅言277
十八、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279
十九、孔子承认有天才但不以天才自居281
二十、孔子反对力与乱,不信怪与神283
小结285
附录:《论语》原文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