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价值的深处 道德价值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向价值的深处 道德价值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1205810.jpg)
- 牟永生著 著
- 出版社: 世界华人艺术出版社
- ISBN:962824663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价值的深处 道德价值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建构道德价值学之尝试1
一、道德价值学: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2
1.道德:作为价值学之范畴2
2.价值:作为伦理学之概念3
3.道德价值:作为交叉研究的问题4
二、道德价值学:从德国到前苏联、中国6
1.德国:道德价值学之故乡6
2.前苏联:道德价值学之曲折发展7
3.中国:道德价值学之艰苦探索9
三、道德价值学:研究对象与内容11
1.道德价值:道德价值学研究之对象11
2.事实、价值与评价:道德价值学之核心问题12
3.核心问题的系统化、理论化:道德价值学之内容14
第一章 道德价值的理论预制17
一、中国:道德价值思想源远流长18
1.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多种取向18
2.善恶之争:道德价值的不同评价21
3.中庸之道:道德价值的客观尺度23
4.天人之合:道德价值的最高理念26
二、西方:道德价值思想系统完善28
1.人:道德价值的目的28
2.自由:道德价值的前提30
3.知识:道德价值的基础33
4.合乎需要:道德价值的根据35
三、比较:两笔价值遗产交融互补37
1.客体性与主体性合璧38
2.整体性与个体性交融40
3.道义性与功利性互补42
四、借鉴:三重研究视角综合创新44
1.元价值法与反元价值法44
2.理性分析法与直觉体悟法45
3.主客体法与超主客体法47
第二章 道德价值的本质特征49
一、本质:道德事实的价值含量49
1.求真与趋益:道德价值之向度50
2.道德事实:道德价值之泉源52
3.人的本质:道德价值之归依55
二、特征:道德价值的内质外化58
1.以实践—精神之方式58
2.以功利—道义之方式59
3.以个人—社会之方式61
4.以自律—他律之方式62
5.以相对—绝对之方式63
三、辨析:与相关概念之异同65
1.与道德原则、规范65
2.与人生价值、人的价值67
3.与道德的价值、功能69
4.与道德评价71
四、述评:几种流行定义之得失72
1.“需要”说73
2.“衡量”说75
3.“应该”说77
4.“情感”说80
5.“意义”说82
第三章 道德价值的多维结构85
一、纵向维度:生命价值、和谐价值、发展价值86
1.生命价值86
2.和谐价值88
3.发展价值90
二、横向维度: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自我价值92
1.生态价值93
2.社会价值94
3.自我价值96
三、主体维度:伦理价值、自由价值、效益价值98
1.伦理价值98
2.自由价值101
3.效益价值102
四、客体维度:正价值、负价值、非价值105
1.正价值105
2.负价值107
3.非价值109
五、中介维度:工具价值、目的价值、准目的价值112
1.工具价值113
2.目的价值115
3.准目的价值117
第四章 道德价值的科学评价120
一、价值认知与价值评判互动:科学评价的本质120
1.认知:科学评价的前提121
2.评判:科学评价的关键123
3.价值认知与价值评判互动:科学评价的本质126
二、事实价值化与价值事实化同构:科学评价的对象128
1.事实价值化:科学评价的直接对象129
2.价值事实化:科学评价的间接对象131
3.异向同构:科学评价的普适对象133
三、规范性与合理性统一:科学评价的任务136
1.制约因素:提出科学评价任务的必要性136
2.规范性:科学评价的根本任务139
3.合理性:科学评价的评价142
第五章 道德价值的基本尺度146
一、价值尺度与评价尺度146
1.道德与人:价值尺度的秘密147
2.评价尺度:价值尺度的观念把握149
3.价值尺度:评价尺度之尺度151
4.实践尺度:价值尺度之元尺度153
二、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155
1.主体尺度155
2.客体尺度157
3.主、客体尺度之对立统一159
三、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161
1.内在尺度162
2.外在尺度164
3.内、外在尺度之有机统一166
四、动机尺度与效果尺度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