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202655.jpg)
- 赵家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1830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组编前言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
编者的话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1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1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1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发展1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1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1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1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21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23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23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25
三、努力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27
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30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0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及其意义30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3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36
四、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的物质性39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41
一、意识的起源41
二、意识的本质44
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46
四、意识和人工智能48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51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51
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54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56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60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60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60
二、联系的多样性62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64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67
一、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7
二、两种对立的发展观69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71
一、对立统一规律72
二、质量互变规律81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87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2
一、原因和结果92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94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98
四、内容和形式100
五、本质和现象102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106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106
一、实践的性质和基本形式106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09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112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115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16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17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18
第三节 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120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120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22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4
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28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128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129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31
第五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36
第一节 人与自然谐调发展136
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36
二、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138
三、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141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44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44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48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53
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形态的更替156
第一节 社会基本结构156
一、社会的经济结构156
二、社会的政治结构162
三、社会的意识结构167
第二节 社会形态的划分173
一、经济社会形态174
二、技术社会形态175
第三节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177
一、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177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179
三、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82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188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88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88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92
第二节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96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196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99
三、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201
第三节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2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2
二、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6
第四节 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211
一、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211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213
三、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216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18
第五节 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20
一、科学的本质221
二、科学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和科学的社会功能222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23
第六节 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28
一、交往概念的含义和界定228
二、交往形式和交往类型230
三、交往的社会作用232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235
第一节 社会进步235
一、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235
二、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和复杂性236
三、社会进步的标准238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23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对人的本质的探索23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242
三、人的社会性244
第三节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247
一、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247
二、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途径250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51
第四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253
一、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53
二、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254
三、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256
后记26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265
出版前言265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265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266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6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6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26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267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267
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269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70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270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70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272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273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273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273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274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277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277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278
第三节 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278
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78
第五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81
第一节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281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81
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形态的更替282
第一节 社会基本结构283
第二节 社会形态的划分283
第三节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283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285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86
第二节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86
第三节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86
第四节 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287
第五节 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87
第六节 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87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290
第一节 社会进步290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291
第三节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291
第四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291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293
附录:题型举例295
后记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