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抗衰老中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抗衰老中药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179672.jpg)
- 陈可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0130967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抗衰老中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章 中国传统延缓衰老药物及方剂发展的历史概况1
第一节 概念和发展简史1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对延缓衰老药物的贡献9
第三节 《本草纲目》对延缓衰老医药的贡献11
第四节 宫廷医学与延缓衰老药物及方剂15
第二章 中国传统延缓衰老理论和方药的应用18
第一节 中医学衰老理论概述18
第二节 延缓衰老药物及方剂的应用21
第三节 中医延缓衰老药物的现代研究概况24
第四节 延缓衰老方剂的现代研究概述28
第三章 延缓衰老药物及方剂的研究方法35
第一节 古代研究方法35
第二节 临床药理学研究37
第三节 生存试验和细胞传代39
第四节 抗氧化作用研究45
第五节 生理老化程度的测定48
第六节 生物化学方法研究50
第七节 免疫学研究57
第八节 形态学研究65
第九节 微量元素研究69
第十节 毒理学研究75
第一章 传统延缓衰老植物药77
第一节 多孔菌科药物77
灵芝77
各论77
茯苓79
猪苓80
第二节 银耳科、木耳科、侧耳科药物82
银耳82
木耳84
香菇85
冬虫夏草86
第三节 麦角菌科药物86
第四节 天然含细菌药物88
红茶菌88
酸牛乳89
附:牛奶90
酸马乳90
第五节 蚌壳蕨科、水龙骨科药物91
狗脊91
石韦91
海松子仁92
第六节 松科、柏科药物92
松脂93
松叶94
柏子仁95
柏叶95
第七节 泽泻科药物96
泽泻96
第八节 禾本科药物97
薏苡仁97
淡竹沥98
香附子99
第九节 莎草科药物99
第十节 天南星科药物101
石菖蒲101
第十一节 百合科药物103
百合103
黄精105
玉竹107
天冬108
麦冬110
韭苗112
薤白113
大蒜114
蚤休118
第十二节 石蒜科药物119
仙茅119
第十三节 薯蓣科药物121
山药121
萆薢122
第十四节 兰科、姜科药物124
石斛124
天麻125
生姜127
兰花草127
姜黄128
益智仁129
第十五节 香蒲科药物130
蒲黄130
第十六节 桑科药物132
桑椹132
薜荔133
火麻仁134
楮实135
细辛136
第十七节 马兜铃科药物136
第十八节 蓼科药物138
何首乌138
夜交藤143
大黄143
第十九节 苋科药物146
牛膝146
第二十一节 睡莲科药物149
莲子149
太子参149
第二十节 石竹科药物149
荷叶150
芡实150
第二十二节 毛莨科药物151
附子151
黄连153
芍药154
牡丹皮155
威灵仙156
第二十三节 小蘖科药物157
淫羊藿157
五味子159
第二十四节 木兰科药物159
第二十五节 樟科药物160
肉桂160
桂枝162
第二十六节 景天科、杜仲科药物165
景天165
杜仲166
第二十七节 蔷薇科药物167
金樱子167
杏仁168
桃仁169
山楂170
营实(刺玫果)172
覆盆子173
第二十八节 豆科药物174
黄芪174
决明子177
甘草178
槐实180
鸡血藤181
补骨脂182
黑大豆183
黑?豆184
沙苑蒺藜185
葛根186
第二十九节 芸香科药物188
蜀椒188
黄柏188
第三十节 远志科药物189
远志189
第三十一节 鼠李科药物190
大枣190
酸枣仁192
第三十二节 葡萄科药物193
葡萄193
第三十三节 锦葵科药物194
冬葵子194
草棉195
第三十四节 五加科药物198
人参198
人参子202
参芦203
人参茎叶204
昭参(三七)207
西洋参211
五加212
第三十五节 伞形科药物215
北沙参215
当归216
川芎218
防风220
羌活221
鲤鱼222
独活222
柴胡223
蛇床子224
第三十六节 山茱萸科药物226
山茱萸226
第三十七节 菱科药物227
菱227
第三十八节 使君子科药物227
诃黎勒227
第三十九节 山茶科药物228
茶228
第四十节 猕猴桃科药物233
猕猴桃233
龙眼肉234
第四十一节 无患子科药物234
荔枝235
第四十二节 漆树科,蒺藜科药物236
干漆236
漆叶237
刺蒺藜238
第四十三节 玛齿苋科、桑寄生科药物239
马齿苋239
桑寄生240
第四十四节 胡桃科、金缕梅科药物241
胡桃仁241
苏合香242
乳香244
南烛枝叶244
第四十五节 杜鹃花科、橄榄科药物244
第四十六节 木樨科药物246
女贞子246
秦皮248
第四十七节 龙胆科、夹竹桃科药物249
龙胆草249
罗布麻250
第四十八节 萝藦科药物256
徐长卿256
第四十九节 旋花科、马鞭草科药物257
菟丝子257
蔓荆实258
第五十节 唇形科药物259
丹参259
紫苏260
茺蔚子260
第五十一节 茄科药物261
枸杞子261
枸杞叶263
地骨皮263
干地黄264
第五十二节 玄参科药物264
茜草267
第五十三节 茜草科药物267
巴戟天268
第五十四节 忍冬科药物269
忍冬藤269
忍冬花270
第五十五节 葫芦科药物271
白瓜子271
栝蒌根271
栝蒌272
第五十六节 桔梗科药物273
南沙参273
党参274
第五十七节 菊科药物278
菊花278
豨莶草279
茵陈蒿281
佩兰282
白术283
苍术285
木香286
蒲公英288
苍耳草289
旱莲草289
漏芦290
青蒿291
飞廉292
苦菜292
延寿果292
第五十八节 鹿蹄草科药物293
第五十九节 胡麻科药物293
胡麻仁293
第六十节 车前科、商陆科药物295
车前子295
商陆296
第六十一节 列当科、壳斗科药物298
肉苁蓉298
栗299
第六十二节 川续断科药物300
续断300
第六十三节 复合植物药物301
蜂花粉301
蜂蜜302
第一节 蜜蜂科药物302
第二章 传统延缓衰老动物药302
蜂乳(蜂王浆)304
蜜蜡306
蜂房307
第二节 蚕蛾科药物308
白僵蚕308
第三节 蚁科药物310
蚂蚁310
桑螵蛸311
第四节 拟步虫科药物311
第五节 螳螂科药物311
洋虫311
第六节 刺参科药物312
海参312
第七节 珍珠贝科药物314
珍珠314
珍珠层粉316
第八节 牡蛎科药物317
牡蛎317
第九节 帘蛤科药物319
海蛤319
第十节 鲍科药物320
石决明320
海马321
第十一节 海龙科药物321
第十二节 鲤科药物322
第十三节 龟科、鳖科药物323
龟甲323
鳖甲324
牛黄325
第十四节 蛇科药物326
白花蛇326
蝮蛇328
第十五节 雨燕科药物329
燕窝329
第十六节 雉科药物330
乌骨鸡330
160种传统抗衰老药物备录331
鹿茸332
第十七节 鹿科药物332
鹿角胶333
鹿胎334
麝香334
第十八节 牛科药物335
醍醐338
羊肉338
羚羊角339
第十九节 马科药物341
阿胶341
第二十节 人科药物344
人胞344
口津唾346
人乳348
钟乳石351
第一节 少量有益、多量有害的金石药物351
第二十一节 哺乳动物化石类药物351
龙骨351
第三章 金石类药物351
秋石352
姜石353
滑石353
石硫黄354
雄黄354
第二节 矿泉水355
乳穴水355
禹余粮356
第三节 其它金石药物356
矾石357
胆矾357
麦饭石358
附论360
第一章 中国传统性医学概述360
第一节 中医性医学的概念和发展简史360
第二节 性生活与延缓衰老361
第三节 性功能障碍及传统治疗措施362
一、男性性功能障碍362
二、女性性功能障碍364
三、不育365
一、兴奋性功能的药物和食物366
第四节 治疗性功能障碍的传统药物和膳食366
二、抑制性功能的药物和食物369
三、调理性功能的药物和食物369
第二章 延缓衰老食养、食疗述要372
第一节 食养、食疗对老年保健的重要意义372
一、营养与衰老372
二、营养与老年病的关系372
二、药食相助373
第二节 延缓衰老食疗的特点373
一、遵循中医理论着眼于补虚抗老373
三、营养与寿命373
三、烹调注意保持药物效能和营养成分374
四、区别对待,四因施膳374
五、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374
第三节 食疗方剂举隅375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383
药名笔画索引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