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理生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病理生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118505.jpg)
- 肖献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4575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57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病理生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病理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任务及特点1
二、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
三、病理生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2
思考题3
第一章 疾病概论4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4
一、健康4
二、疾病4
三、亚健康5
第二节 病因学5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5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6
第三节 发病学6
一、疾病发生的普遍规律7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8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康复与死亡9
第五节 疾病模型10
一、疾病模型的分类10
二、疾病模型制备的基本方法10
三、疾病模型制备的基本要求11
第六节 疾病谱的变化11
第七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疾病12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学12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疾病研究12
思考题13
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4
第一节 水、钠代谢的生理学基础14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14
二、体液的渗透压15
三、水、钠平衡及调节16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18
一、体液容量减少——脱水18
二、体液容量增多21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25
一、钾的生理功能、钾平衡及其调节25
二、低钾血症27
三、高钾血症31
第四节 镁代谢紊乱31
一、镁平衡及其调节32
二、低镁血症32
三、高镁血症33
思考题34
第三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35
第一节 正常酸碱平衡35
一、酸碱的概念35
二、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36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36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41
一、pH与H+浓度41
二、动脉血CO2分压41
三、实际碳酸氢盐与标准碳酸氢盐42
四、缓冲碱42
五、碱剩余42
六、阴离子隙43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43
一、代谢性酸中毒43
二、代谢性碱中毒46
三、呼吸性酸中毒48
四、呼吸性碱中毒51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52
一、二重酸碱平衡紊乱52
二、三重酸碱平衡紊乱53
思考题54
第四章 缺氧55
第一节 概述55
第二节 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的特点56
一、乏氧性缺氧56
二、血液性缺氧57
三、循环性缺氧58
四、组织性缺氧59
第三节 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60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60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61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62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63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63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64
第五节 氧疗和氧中毒65
一、氧疗65
二、氧中毒65
思考题66
第五章 发热67
第一节 概念67
第二节 病因和机制68
一、发热激活物68
二、内生致热原69
三、体温升高的机制70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72
一、体温上升期72
二、高温持续期72
三、体温下降期73
第四节 功能和代谢变化73
一、生理功能的变化73
二、代谢变化74
三、免疫功能变化74
四、其他74
第五节 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74
一、发热的生物学意义74
二、发热的处理原则75
思考题75
第六章 应激76
第一节 概述76
一、应激的概念76
二、应激原76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77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77
二、机体代谢变化80
三、机体功能变化80
第三节 应激的细胞反应81
一、热休克蛋白81
二、急性期反应蛋白83
第四节 应激与疾病84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84
二、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85
第五节 临床处理原则86
思考题86
第七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87
第一节 概述87
第二节 原因和条件87
一、原因87
二、条件87
第三节 发病机制88
一、活性氧的作用88
二、钙超载92
三、白细胞的作用93
四、高能磷酸化合物生成障碍95
第四节 机体主要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95
一、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95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96
三、肺缺血-再灌注损伤96
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97
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97
六、肠缺血-再灌注损伤97
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7
第五节 防治原则97
一、尽早恢复血流,减少缺血时间97
二、采用低压、低温、低钙再灌注液97
三、清除活性氧97
四、钙阻断剂的使用98
五、抗白细胞疗法98
六、补充能量及促进能量生成98
七、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98
思考题99
第八章 细胞凋亡100
第一节 概述100
一、概念100
二、生物学意义100
三、分期101
四、主要变化101
第二节 发生机制103
一、细胞凋亡相关因素103
二、主要信号传导通路104
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05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106
一、细胞凋亡不足106
二、细胞凋亡过度107
三、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108
第四节 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108
一、合理利用凋亡诱导因素109
二、干预凋亡信号转导109
三、调节 凋亡相关基因109
四、控制凋亡相关的酶109
五、防止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109
思考题109
第九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111
第一节 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111
一、凝血系统111
二、抗凝血系统112
三、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调节113
第二节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114
一、血栓形成115
二、止、凝血功能障碍115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6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6
一、DIC的病因和诱因116
二、DIC的发病机制117
三、DIC的分型119
四、DIC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20
五、DIC的诊断与防治原则121
思考题122
第十章 休克124
第一节 病因和分类125
一、休克的病因125
二、休克的分类125
第二节 休克的发生发展机制126
一、微循环机制127
二、细胞分子机制134
第三节 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136
一、物质代谢紊乱136
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37
三、器官功能受损137
第四节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137
一、失血性休克137
二、感染性休克137
三、过敏性休克138
四、心源性休克139
第五节 防治原则139
一、病因学防治139
二、发病学防治139
思考题140
第十一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142
第一节 概述142
第二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43
一、病因143
二、始动环节143
三、诊断标准144
四、SIRS的分期145
五、发病机制145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149
一、分型149
二、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和代谢障碍150
第四节 防治原则152
一、防治感染和创伤152
二、及时补足血容量,防治休克和缺血-再灌注损伤152
三、阻断炎症瀑布反应152
四、尽可能由胃肠道进食153
五、代谢支持153
思考题153
第十二章 肿瘤154
第一节 病因154
一、外源性因素154
二、内源性因素155
第二节 发病机制156
一、癌基因与肿瘤157
二、抑癌基因与肿瘤158
三、DNA修复基因与肿瘤160
四、代谢酶基因与肿瘤160
五、凋亡基因、抗凋亡基因与肿瘤161
六、肿瘤发生是多基因改变的多阶段过程161
第三节 肿瘤转移162
一、与肿瘤转移过程有关的因素162
二、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基因164
三、肿瘤转移多步骤过程165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66
一、局部影响166
二、全身影响166
思考题166
第十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168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168
一、危险因素168
二、病灶形成的机制170
三、对机体重要器官的影响173
四、防治原则174
第二节 高血压174
一、概述174
二、病因175
三、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176
四、对机体的影响179
五、防治原则179
思考题180
第十四章 心脏功能不全181
第一节 病因和分类181
一、病因181
二、诱因182
三、分类183
第二节 机体的代偿适应反应184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184
二、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生成增多186
三、心肌改建与心室重构187
第三节 发病机制189
一、心肌收缩成分减少和排列改变190
二、心肌能量代谢障碍191
三、兴奋-收缩耦联障碍192
四、心肌纤维化与顺应性降低193
五、心肌舒张负荷减小与舒张被动阻力增大194
六、心室壁舒缩协调障碍194
第四节 对机体的主要影响194
一、低排出量综合征195
二、静脉淤血综合征196
第五节 防治原则197
一、防治原发病197
二、消除诱因198
三、改善心脏泵血功能198
四、干预心肌改建198
五、促进心肌生长或替代衰竭的心脏198
思考题198
第十五章 呼吸功能不全200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200
一、病因200
二、发病机制201
第二节 主要代谢与功能变化207
一、酸碱平衡紊乱208
二、呼吸系统的变化208
三、循环系统的变化208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209
五、肾功能的变化210
六、胃肠道变化210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0
一、病因210
二、发病机制211
第四节 防治原则212
一、防治原发病212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肺通气212
三、氧疗212
四、改善内环境紊乱和支持重要器官功能213
思考题213
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214
第一节 病因和分类214
一、病因214
二、分类215
第二节 肝功能不全综合征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216
一、物质代谢障碍216
二、激素代谢障碍217
三、胆汁代谢障碍217
四、凝血功能障碍218
五、生物转化功能障碍218
六、免疫功能障碍219
七、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219
八、器官功能障碍219
第三节 肝纤维化219
一、发生机制220
二、防治原则221
第四节 肝性脑病222
一、概念、分类及分期222
二、发病机制222
三、常见诱因227
四、防治原则227
第五节 肝肾综合征228
一、概念及分类228
二、发生机制228
三、防治原则229
思考题229
第十七章 胃肠功能障碍230
第一节 胃肠动力障碍230
一、原因和发病机制230
二、主要表现231
三、防治原则232
第二节 吸收不良232
一、病因和发生机制232
二、对机体的影响234
三、防治原则234
第三节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234
一、病因和发生机制235
二、对机体的影响236
三、防治原则236
思考题236
第十八章 肾功能不全237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237
一、病因与分类237
二、发病机制238
三、临床经过与功能、代谢变化240
四、防治原则243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243
一、病因243
二、发病过程及其机制244
三、功能代谢变化245
第三节 尿毒症247
一、功能代谢变化248
二、发病机制249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尿毒症的防治原则251
思考题251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252
第一节 意识障碍252
一、原因252
二、机制252
三、表现254
四、防治原则254
第二节 疼痛254
一、原因254
二、产生疼痛的组织及其疼痛的特点255
三、机制255
四、防治原则258
第三节 阿尔茨海默病258
一、临床表现特征259
二、危险因素259
三、发病机制259
四、防治原则260
思考题261
索引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