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朝礼治体系研究 下 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 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朝礼治体系研究 下 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 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125780.jpg)
- 黄枝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2006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朝礼治体系研究 下 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 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朝礼治体系”下,明王朝与朝鲜王朝在女真人问题上的复杂斗争:礼治主义体系对于边疆民族挑战“反应模式”的研究1
前言:农耕文明及其礼治主义体系所遭遇到的来自“非我族类”的挑战问题1
第一节 起飞前夕的女真人的部落社会3
1.1 女真人正在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3
1.2 朝鲜人要防止女真人迅速进入“铁器时代”7
1.3 举兵驱逐,朝鲜人要把女真人赶出文明世界12
第二节 先进民族与后进民族在文明开展上的激烈斗争17
2.1 女真人对朝鲜边区社会所施加的压力17
2.2 筑城守城,朝鲜人对其农耕社会的防卫之道21
2.3 禁止“文明社会的人”同“野蛮社会的人”进行交流协作24
第三节 朝鲜对女真推行的“自古帝王待夷狄之道”28
3.1 “小天朝”概念下女真人被看作是“犬羊之辈”28
3.2 “南蛮北狄,来附者甚众,皆愿为我子孙;俱为我藩篱”32
3.3 朝鲜人心目中的“藩胡”亦不过是受“羁糜之禽兽”而已36
3.4 “文明人”对“野蛮人”的徒劳无功之杀伐42
3.5 战争使“野蛮人”加速学得“文明人”的科学技术和组织之道47
第四节 “大天朝”和“小天朝”在处理女真人问题上的矛盾52
4.1 大、小天朝在女真人问题上的明争暗斗52
4.2 “大天朝”要求“小天朝”和女真人均“秉守礼法”58
4.3 朝鲜亦要求女真部落对它“不废事大之礼”61
4.4 明廷警告朝鲜:“谨守法度,以绝私交:恪秉礼法,以全令德”69
第五节 突破大小天朝的牵制,在建州卫崛起的努尔哈赤73
5.1 明王朝未能把建州卫女真人纳入礼治体系的架构之内73
5.2 努尔哈赤曾在“壬辰倭乱”中要求“渡江征杀倭奴”77
5.3 朝鲜人看到建州卫女真人“桀骜雄强,中国之所畏也”81
第六节 朝鲜人对于努尔哈赤的崛起,具有卓越的“先见之明”86
6.1 中国的衰败,已使它失去“驾驭夷狄”之能力86
6.2 朝鲜君臣有了预感:“老乙可赤事亦大可忧也”90
6.3 “西方有老酋,非寻常之贼,有意于南牧久矣”93
6.4 努尔哈赤正在成功地建立一个农耕文明的新社会96
6.5 朝鲜人始终把女真人和日本人视同“夷狄禽兽”100
6.6 “北虏强盛矣”,朝鲜半岛又进入风雨飘摇之中了105
后语:“天朝礼治体系”应付界外挑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所存在的严重缺陷114
注释与书目115
第二章 “天朝礼治体系”下,明王朝和朝鲜王朝在建州卫女真人问题上的混乱反应:主观—客观系统僵化对于应付新生力量挑战的干扰作用136
前言:边疆民族兴起对中国人和朝鲜人的主观—客观世界所造成的冲击问题136
第一节 社会体系和思想意识僵化对于形势适应(应变能力)的干扰作用138
第二节 光海君的“通虏约和”政策遭到“义理派”的猛烈抨击140
2.1 在“壬辰倭祸”中历尽沧桑的光海君李珲140
2.2 光海君在明廷对建州卫女真的“诛讨”中,“不欲应征兵”之举145
2.3 “援明抗金”行动中,朝鲜军队“投戈释甲,诣虏阵降”154
2.4 努尔哈赤对光海君“约以通和息兵,备及结好缓祸之意”159
2.5 “羁糜派”和“义理派”在“帝王待夷之道”上的激烈斗争163
第三节 “父母之邦”的保守主义加速了光海君的“脱明政策”166
3.1 徐光启以“鲜、奴之交已合”.主张“遣使宣谕,因以监护其国”166
3.2 “义理派”仗明室之威发动反攻:“宁以国毙,不负大义”173
3.3 明王朝将领曾吩咐光海君:“多读周、孔之书,以为他日治国之策”179
3.4 明廷以“世及立长,乃有国之常经”.曾多次拒封光海君为世子186
3.5 “十年血奏,未降恩典”,使得光海君“失礼于家国,不容于天下”196
3.6 “忘恩背义,罔畏天命”的光海君,终于被“义理派”所罢黜201
第四节 “义理派”大力推行其“宁以国毙”的“亲明反虏”政策206
4.1 仁祖国王集团指责光海君“阴怀二心.输款奴夷”206
4.2 宫廷政变后,朝鲜新统治集团答应“当与天朝协力讨虏”209
第五节 “丁卯虏祸”之后,朝鲜成为后金的“兄弟之国”215
5.1 这个“虏祸”、那个“虏祸”.是朝鲜君臣“咎由自取”的吗?215
5.2 皇太极数说朝鲜的“罪行”:“何为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216
5.3 仁祖国王要求皇太极:“臣以诚信事陛下,陛下亦以礼义待小邦”228
5.4 朝鲜“以义不可为”,不能断绝对明王朝的关系235
第六节 礼治体系内外,朝鲜与后金关系的混乱与不安238
6.1 朝鲜王朝将“虏祸”事“奏闻于皇朝”238
6.2 朝鲜只肯同后金礼尚往来而不肯开市贸易240
6.3 朝鲜君臣还要协助明王朝对后金大张挞伐246
6.4 不能“与此贼共戴一天”,朝鲜不肯协助后金对明廷的“通情和解”253
第七节 “丙子虏祸”后,后金与朝鲜的关系辗转地进入了“天朝礼治体系”的轨道256
7.1 “小中华”不肯“助虏称帝,劝进尊号”256
7.2 仁祖国王告诫清太宗:“劫以非礼其国自败!”260
7.3 清使告诉朝鲜人;“尔国君臣自令汝辈遭殃耳!”265
7.4 清太宗以朝鲜“违天背盟”,第二次“统兵来征”269
7.5 朝鲜王朝终于向后金“奉表称臣,愿为藩邦,世事天朝”273
后词 :满清政权的建立给东亚礼义世界带来的最后一次自我更新275
注释与书目276
第三章 “羁麋派”和“义理派”斗争下的朝鲜王朝对满清关系的曲折发展:“天朝礼治体系”与中国改朝换代时期期中关系的研究296
前言:“天朝礼治体系“下,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关系形态确立的曲折过程296
第一节 “丙子虏祸”后两国关系依然处于一种抗争状态298
1.1 清太宗骂朝鲜人,不肯大力助兵攻明是“不能践言;不惟负联,乃负天也!”298
1.2 满清的压迫政策,使朝鲜的“义理派”,得以成为“义正心无怍”的孤臣304
1.3 “反和派”还在向没落中的明王朝出主意:“速发偏师,捣其巢穴”310
1.4 “义理派”痛斥“主和派”:“不明大义,必加以王法!”316
1.5 分裂的“小天朝”:一派人“大义凛然”;一派人掌握对华政策320
第二节 入关之后,满清开始对朝鲜采用“字小以仁”的政策324
2.1 朝鲜君臣对清室的红白大事,还是依礼行事的324
2.2 朝鲜昭显世子也参与了多尔衮进军北京的行动326
2.3 满清统治集团从明王朝那里取得了中华道统330
2.4 朝鲜君臣哀叹:“大明天下,曾无一个男子!”337
第三节 “义理派”干扰下,朝鲜王朝对满清王朝政策的反反复复342
3.1 满清王朝抢封凤林大君为世子,让他当上朝鲜国王342
3.2 在“义理派”挟持下,孝宗国王走上了“反清复明”的道路346
3.3 对于孝宗国王的“失礼之处”,清廷进行“六使诘责”349
第四节 关于“天下正统”的争论,困扰着朝鲜王朝的满清政策352
4.1 顺治皇帝致力干把满清统治集团纳入礼治主义的规范352
4.2 上下数十年了,朝鲜君臣还是不肯接受满清的“天下大统”358
4.3 孝宗国王居然要“替天行道”:“伸大义于天下为已任”361
后语:“天朝礼治体系”的局限性,使朝鲜人不能在对满清政策上转弯抹角365
注释与书目366
第四章 礼义世界里登峰造极的酬酢活动:皇帝与国王特殊关系对“天朝礼治体系”推进的扭曲作用385
前言:家长作风和德治主义对于“天朝礼治体系”推进的扭曲作用385
第一节 康熙的“勘罪行查”活动,使朝鲜君臣的反清意识张而不驰385
1.1 康熙指责朝鲜人“犯越”及“与倭人密约”385
1.2 朝鲜人对清王朝的无礼咒骂:“其败可立而可待也!”392
1.3 “义理派”说要进行武装斗争。“共天下之忧,以扶天下之义”398
1.4 大清政权巩固过程中,朝满关系的暗流汹涌405
第二节 天下已定,朝鲜王朝对满清王朝关系的“迷途知返”407
2.1 情绪发泄的联日一联台的“反清复明”议论407
2.2 台湾问题解决后、“天朝大国”形态的完成412
2.3 中国一统格局前、朝鲜王朝发现还是“藩邦”地位最可取416
2.4 朝鲜王朝决定在“天朝礼治体系”框架里处理朝—中—日等关系420
2.5 康熙慷慨救灾、朝鲜“凋瘵尽起、举国忭庆”425
2.6 康熙皇帝给肃宗国王御笔题词:“藩封世守,柔远恪恭”427
2.7 康熙也十分赞赏肃宗:“安静守法,人民爱戴”431
第三节 进入“就事论礼、就礼论事”状态的朝中关系432
3.1 康熙“顾恤我东”、有“朝鲜皇帝”之美誉432
3.2 朝鲜君臣要“忻服夷虏,以为初见礼乐文物也!”439
3.3 “小邦世世服事,恪勤侯度”,要求清廷改正仁祖国王发动“宫廷政变”说444
3.4 放弃“久远仇嫌”,使朝鲜和满清的关系,不再“事多掣碍”,难干开展447
3.5 “凡事极为文明”的清王朝,朝鲜要对它减少“仇嫌厌恶”了448
第四节 在“天朝礼治体系”内,乾隆皇帝和正宗国王的互相吹捧、心心相印451
4.1 乾隆对朝鲜的“宗统继序”,格外开恩,准予所请451
4.2 正宗对乾隆说:朝鲜“拱北之诚、根于秉彝之天”454
4.3 乾隆十分赞赏正宗,说他“遇事知儆,恭顺自将”457
第五节 “洋洋东土久怀仁,东瀛风雅属贤王”:中国人把朝鲜人带进“礼义世界”461
5.1 朝鲜君臣对于“分限”和“礼节”概念的强化461
5.2 “春秋尊攘之义”和朝鲜王朝对满清王朝的“恪守贡职,届应贡时”468
5.3 “朝鲜于藩服最恭顺”,乾隆把朝中关系特殊化472
5.4 朝鲜使臣参加了乾隆“亲行释典祭,辟雍讲学”的活动476
第六节 “礼义世界”里,国事家事公事私事的合二为一479
6.1 “厚往薄来,无非加惠”,乾隆随意改变“天朝礼治体系”的规矩479
6.2 大写“福”字:乾隆把中朝关系变成他的个人游戏483
6.3“天朝礼治体系”变成乾隆皇帝和正宗国王私人应酬的工具486
6.4 朝鲜君臣和乾隆皇帝对“天朝礼治体系”的扭曲487
后语:“天朝礼治体系”到底应付不了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挑战488
注释与书目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