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有限性的悲剧 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有限性的悲剧 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088262.jpg)
- (荷)约斯·德·穆尔著;吕和应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3801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狄尔泰,W.(1833~1911)-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有限性的悲剧 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1.1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1
1.2探究的目标和方法3
1.3本书内容的概览7
第一部分 背景13
第一章 狄尔泰:他的生平、作品和被接受的情况13
1.1狄尔泰的生平(1833—1911)13
1.1.1学生和报刊撰稿人14
1.1.2巴塞尔的教授生涯18
1.1.3两部未完成的平生之作20
1.1.4欧洲文化的危机23
1.1.5狄尔泰与政治26
1.1.6爱情和友谊28
1.1.7《历史理性批判》29
1.2狄尔泰的哲学:活的结构vs.体系化34
1.2.1总体性与片段34
1.2.2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全集》的出版36
1.2.3生命的多面性和思想的矛盾性38
1.3狄尔泰作品的接受史41
1.3.1截至1945年的狄尔泰接受史42
1.3.2 1945年至1960年这段时期46
1.3.3 1960年之后“狄尔泰的复活”47
1.3.4 1970年代末以来的狄尔泰接受史50
1.4当前解释的出发点53
第二章 康德的先验哲学56
2.1先验探究56
2.2理论理性58
2.2.1感性的先天综合60
2.2.2知性的先天综合60
2.2.3先验演绎61
2.2.4理性的先天综合64
2.3实践理性67
2.4反思的理性68
2.4.1鸿沟与桥梁69
2.4.2反思性判断力70
2.4.2.1美的分析72
2.4.2.2崇高的分析75
2.4.2.3从自然美到美的艺术:天才的创造76
2.4.2.4自然的合目的性77
2.4.2.5历史的合目的性81
2.4.3审美和目的论:作为一种艺术作品的历史82
2.4.4先验的和反思的想象力85
2.5对康德先验哲学的批判性评论88
2.5.1超越独断论和怀疑论:批判的转向89
2.5.2先验哲学的存在论主体主义92
2.5.3时间深不可测的一面98
第三章 世界观的历史化102
3.1 1800年之前的发展103
3.2后康德哲学中世界观的历史化106
3.2.1费希特和黑格尔的观念论107
3.2.1.1费希特将先验观念论绝对化107
3.2.1.2黑格尔的总体主义精神史109
3.2.1.3对克罗诺斯的压制111
3.2.2孔德和密尔的实证主义112
3.2.2.1孔德的思想阶段说113
3.2.2.2密尔与人类心灵的规律116
3.2.2.3实证主义在德国的影响116
3.2.3施莱尔马赫的浪漫主义释义学118
3.2.3.1施莱尔马赫那里的泛神论和个体性119
3.2.3.2历史、语言和释义学120
3.2.3.3施莱尔马赫对理解的先验分析123
3.2.4兰克和德罗伊森的历史主义126
3.2.4.1兰克的客观性理想127
3.2.4.2德罗伊森关于历史学实践的叙事观129
3.2.4.3认识论相对主义和伦理相对主义的威胁131
第二部分 生命存在论135
第四章 生命中的历史性先天之物135
4.1《历史理性批判》的先验出发点135
4.1.1“精神科学”的存在论奠基136
4.1.2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之间的存在论区分140
4.1.3精神科学之间的融惯性和心理学的优先性142
4.1.4对观念论和实证主义的批判144
4.2狄尔泰对先验哲学的改造148
4.2.1从形式范畴到生命范畴148
4.2.2先天之物的历史性155
4.2.3“对康德的发展”162
第五章 生命的结构Ⅰ:描述心理学的进路170
5.1描述心理学的必要性:其性质和任务170
5.1.1描述心理学与说明心理学172
5.1.2描述心理学与认识论的关系175
5.1.3对描述心理学的进一步规定178
5.2生命范畴:结构和发展182
5.2.1结构182
5.2.2发展184
5.3为获得性心理关联总体中的各种规范奠基188
5.4结构、类型和个体性190
第六章 对描述心理学的批判197
6.1关于狄尔泰转向的误导性观点197
6.2艾宾豪斯对《描述和分析的心理学的观念》的评论199
6.3新康德主义者对狄尔泰的科学分类的批判201
6.3.1文德尔班对狄尔泰的划分标准的批判201
6.3.2李凯尔特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对狄尔泰的批判205
6.4胡塞尔对自然主义的现象学批判208
6.4.1《逻辑研究》:作为描述心理学的现象学209
6.4.2胡塞尔对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的评价217
6.5尼采对狄尔泰的内省方法的批判219
6.5.1尼采的生命哲学220
6.5.2内省、历史性和谱系学223
6.5.3狄尔泰与尼采的相互批评228
6.5.4从内在的——审美的角度对实在的解释231
第七章 生命的结构Ⅱ:释义学的补充234
7.1 1900年之后的《历史理性批判》234
7.2《构造》中精神科学的奠基237
7.3生命:作为体验、表达和理解的结构性关联总体241
7.3.1体验242
7.3.1.1体验的共时性结构245
7.3.1.2体验的历时性结构252
7.3.2表达258
7.3.2.1对象化、客观精神和生产性关联总体259
7.3.2.2三种类型的表达262
7.3.3理解265
7.3.3.1内省vs.间接理解267
7.3.3.2对不同种类的表达的理解270
7.3.3.3理解的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271
7.3.4作为科学的释义学276
7.3.4.1理解、解释和释义学276
7.3.4.2释义学理解:客观性vs.普遍有效性280
7.3.4.3理解的客观性和无限性282
7.4对形而上学的释义学解释284
7.4.1回顾: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导论》中的形而上学安乐死287
7.4.2狄尔泰的世界观理论:一种哲学的哲学290
7.4.2.1宗教的、艺术的和哲学的世界观294
7.4.2.2哲学世界观的类型学297
7.4.2.3先验哲学与世界观;有限性与相对主义301
第三部分 狄尔泰与后起的释义学309
第八章 对释义学进路的批判309
8.1李凯尔特和胡塞尔对狄尔泰的世界观理论的批判309
8.1.1李凯尔特对狄尔泰的规范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批判310
8.1.2胡塞尔对狄尔泰的怀疑论和相对主义的批判313
8.2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德里达将有限性极端化318
8.2.1海德格尔318
8.2.1.1从存在的意义问题出发改造现象学318
8.2.1.2海德格尔将狄尔泰的探究极端化322
8.2.1.3转向与拒绝:后期海德格尔对狄尔泰的批判329
8.2.1.4对海德格尔的批判的评价336
8.2.2伽达默尔351
8.2.2.1伽达默尔将理解的有限性极端化351
8.2.2.2对伽达默尔的批判的评价357
8.2.3德里达365
8.2.3.1解构主义将理解的有限性极端化366
8.2.3.2评价德里达对狄尔泰的未成文解构370
第九章 狄尔泰的释义学的话题性378
9.1释义学:作为先验的—历史的生命哲学379
9.2矛盾性、偶然性和有限性381
9.2.1矛盾性381
9.2.1.1狄尔泰哲学中的矛盾性381
9.2.1.2生命的矛盾性384
9.2.2偶然性386
9.2.2.1狄尔泰哲学的偶然性387
9.2.2.2生命的偶然性388
9.2.2.3偶然性、叙事性以及叙事性精神科学的意义390
9.2.3有限性396
9.2.3.1狄尔泰哲学的有限性396
9.2.3.2生命的有限性397
9.3释义学存在的必然性401
9.3.1释义学对矛盾性、偶然性和有限性的回应401
9.3.2重构/解构/建构的释义学403
附录: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的图表式概览(基于“柏林计划”)408
参考文献410
人名索引433
译后记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