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乡规划系统工程 广义城市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乡规划系统工程 广义城市学
  • 唐恢一,陆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33433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城市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乡规划系统工程 广义城市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城市系统综论3

第1章 城市的起源、本质和城市化3

1.1城市的起源3

1.2城市的本质3

1.3城市化6

1.4城市化发展程度的衡量7

第2章 产业发展与人口分布的基本关系11

2.1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11

2.2产业发展的规律14

2.3产业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其间的关系、发展目标和环境15

2.4产业的空间分布17

2.5工业化浪潮的转移推进——雁阵模式21

第3章 城市发展的规律23

3.1城乡不分-城乡对立和差别-城乡融合23

3.2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产业发展24

3.3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25

3.4小城市文明-大城市文明-小城镇文明25

3.5近、现代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sigmoid):慢-快-慢26

3.6不平衡发展-渐趋于平衡-新的不平衡28

3.7分散-集聚-分散28

3.8自发性-条理性-自发性30

3.9理性-非理性-理性31

3.10个人机动性与社会有序性之间的互动33

3.11结语36

[附录]ROXY指数简介37

第4章 城市发展的机制44

4.1工业化初期的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44

4.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和产业升级机制45

4.3基础设施与环保产业要求一定的集聚效益47

4.4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公用设施的经济性也要求集聚效益48

4.5现代化技术为城市的分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48

4.6经济社会的高度发达促使文明从点向面分布49

4.7结论49

第5章 城市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51

5.1决定城市发展形态趋向(集聚或分散)的动力因素51

5.2影响城市内部布局的动力因素61

5.3利益驱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66

第6章 城市发展的形态模式67

6.1城域发展的形态模式(代号U)67

6.2区域的城市化模式(代号R)70

6.3城域与区域城市化结构的相互关系72

第7章 城市的结构74

7.1城市的职能结构74

7.2城市的经济结构78

7.3城市的社会结构84

7.4城市的人口结构90

7.5城市的空间结构93

7.6城市的有机结构98

第8章 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和特点101

8.1我国建国后的城市化进程概述101

8.2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运动103

8.3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和评论106

8.4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111

第9章 城乡发展对策基础113

9.1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与一元化113

9.2城市的规模及其有机形态模式114

9.3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发展策略116

9.4居住形态的发展与住房政策119

9.5城市的精神风貌122

第10章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途径129

10.1开发新的城市利用空间129

10.2土地改造136

10.3土地管理138

第11章 全球化与新经济时代的城市140

11.1全球化与新经济时代140

11.2面对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城市理论143

11.3信息社会中的城市发展与对策146

11.4智能技术城市147

11.5全球化城市149

11.6帝国主义的全球化149

第12章 现代理想城市151

12.1生态文明的曙光——城市的有机发展151

12.2生态城市154

12.3山水城市155

第13章 城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61

13.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学161

13.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回顾和特点163

13.3荒漠化土地的治理165

13.4水环境的治理166

13.5绿色增长模式167

13.6绿色国民经济核算168

13.7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观169

第二篇 城乡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173

第14章 城市系统的模型抽象173

14.1引论173

14.2城镇体系网络的等级规模分布模型174

14.3拉兹洛·巴拉巴斯-艾伯特无标度网络175

14.4加林-洛里模型176

14.5经济系统的均衡分析法182

14.6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189

第15章 区域与城乡规划系统工程新方法探讨203

15.1引言203

15.2概论203

15.3社会系统与区域系统的优化、协调与制衡207

15.4社会系统与区域系统的能控性209

15.5社会系统的行为科学沙盘推演方法——利益博弈推演法(IGIM)210

15.6机会目标发展估计法(CGDEM)212

15.7自上而下的系统整体建模213

15.8结语216

第16章 城乡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探讨218

16.1引论218

16.2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大成智慧工程方法218

16.3基于系统论分析与综合的系统工程科学方法219

16.4数学模型的构建221

16.5社会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22

16.6社会系统从微观到宏观过渡的理论223

16.7社会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理论223

16.8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实施的初步设想224

16.9结论225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城乡发展229

第17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229

17.1钱学森论社会主义建设229

17.2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231

17.3钱学森论知识密集型草产业233

17.4钱学森论第六次产业革命237

第18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发展239

1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特点239

18.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调整的一个新阶段241

18.3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化的优化途径——惠农式环境友好型城镇化244

参考文献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