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骨与关节损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骨与关节损伤](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072321.jpg)
- 王亦璁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697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491页
- 文件大小:500MB
- 文件页数:1536页
- 主题词:骨损伤;关节损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骨与关节损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骨与关节损伤的病理生理&付小兵 衷红宾3
第一节 骨软骨与肌肉组织的结构4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4
二、骨的血液供应7
三、软骨的组成8
四、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质与损伤8
五、肌肉的构成9
六、肌肉损伤10
第二节 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10
一、基本概念10
二、关节生物力学概论14
三、髋关节生物力学14
四、膝关节生物力学15
五、踝关节与足生物力学17
六、脊柱生物力学17
七、肩关节生物力学18
八、肘关节生物力学19
九、腕关节及手部生物力学19
第三节 骨关节创伤后的全身反应21
一、严重创伤后的神经内分泌反应21
二、严重创伤后的代谢变化23
第四节 骨折损伤的病因与修复26
一、骨组织的构造26
二、骨损伤病理及愈合28
三、骨损伤修复中的基因学改变30
四、影响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及促愈合措施30
五、促进骨折愈合的主要措施31
第五节 软骨组织创伤的病理及修复32
一、透明软骨的组织结构与分布32
二、软骨损伤后的修复与促修复措施32
三、影响软骨生长与损伤修复的主要因素33
第六节 肌腱与韧带创伤的病理及修复34
一、肌腱与韧带的基本结构34
二、肌腱与韧带损伤后的修复34
第七节 骨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病理及修复34
一、皮肤的损伤与修复34
二、外周神经的损伤与修复40
三、外周血管的损伤与修复43
四、肌肉组织损伤与修复44
第八节 脊髓损伤的病理与修复44
一、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实验观察)44
二、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损伤和生化改变50
三、人体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50
四、脊髓损伤的修复(实验观察)52
第二章 骨与关节损伤的创伤解剖&王亦璁55
一、了解创伤解剖的目的55
二、骨折的创伤解剖56
三、对创伤机制的分析62
四、对骨折发展趋势的判断和估计62
五、关节稳定性的维持70
六、关节脱位的创伤解剖77
第三章 骨与关节损伤的影像学诊断&程晓光82
第一节 X线平片82
一、骨折的X线平片82
二、关节损伤的X线平片84
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摄影86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88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93
第五节 超声诊断94
第六节 合理选择应用影像学诊断95
第四章 骨折的非手术治疗&王亦璁96
第一节 选择合理治疗的依据首先在于确切的诊断97
一、询问病史的要点97
二、主要体征和典型体征97
三、了解损伤形成的全过程98
四、不要忽略多发损伤、合并损伤及损伤并发症99
五、诊断既要及时,又要作为一个过程99
六、把误诊和漏诊率减少到最低限度100
第二节 骨折复位104
一、骨折是否需要复位104
二、把复位的要求与可能统一起来105
三、手法复位109
第三节 骨折的保护与固定117
一、骨折固定的理由117
二、石膏外固定117
三、牵引122
第五章 骨折内固定&张殿英127
第一节 骨折固定的理由127
第二节 内固定手术的适应证128
第三节 AO内固定技术128
一、加压作用的固定129
二、支撑作用的固定136
第四节 骨折治疗从AO到BO的进展137
一、生物学固定的原则138
二、对骨干骨折的复位138
三、对骨干骨折的固定139
四、BO新概念140
第五节 髓内钉固定141
一、髓内钉的类型142
二、髓内多钉固定142
三、带锁髓内钉144
四、关于扩髓145
第六节 特殊部位骨折的内固定146
第六章 骨外固定技术&夏和桃150
第一节 骨外固定概念及简况151
一、现代骨外固定概念151
二、现代骨外固定简况151
三、骨外固定器结构与性能的改进152
第二节 组织再生与应力法则153
第三节 外固定器的力学生物学原理155
一、外固定器构型及要求155
二、外固定器构型的力学特点156
三、外固定器力学作用方式157
四、骨外固定器刚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157
第四节 骨外固定的优、缺点159
第五节 骨外固定适应证与禁忌证159
第六节 创伤骨科常用外固定器构型160
一、外固定器构型的选择160
二、组合式外固定器常用构型161
第七节 骨外固定基本操作技术163
一、术前准备163
二、操作要点164
三、术后治疗165
四、外固定器的拆除165
第八节 骨外固定微创概念及原则166
一、骨外固定微创概念166
二、骨外固定微创原则166
三、骨外固定微创意识168
四、疗效评估标准169
第九节 骨外固定的个性化原则169
第十节 骨外固定同期治疗原则170
第十一节 骨外固定并发症防治170
第七章 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王亦璁 王安庆174
第一节 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174
一、骨关节损伤康复的重要意义174
二、树立早期康复的观念和意识175
三、骨关节损伤后康复原则与作用175
四、骨关节损伤后引起的重要功能障碍与原因176
五、评定在骨关节康复中的地位177
六、康复协作组是骨科康复的组织形式177
七、骨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178
八、骨关节功能障碍的后期手术处理180
九、矫形器的应用181
第二节 康复的基础——自身功能锻炼181
一、功能锻炼的主要目标181
二、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184
三、有利的和不利的主动活动184
四、肢体重力作用的利用185
五、过渡阶段的锻炼186
六、效果的检验186
第八章 骺板损伤&郭源189
一、长骨骨骺的发育与组织结构189
二、骺板损伤的分类192
三、骺板损伤的诊断198
四、骺板损伤的处理原则202
五、骺板损伤并发症及其处理204
第九章 开放骨折&付中国208
一、正确辨认开放骨折的皮肤损伤209
二、充分清创是治疗开放骨折的关键214
三、骨折的有效固定215
四、闭合伤口、消灭创面222
五、合理地使用抗生素230
六、开放骨折感染的早期处理231
第十章 火器伤&王正国 李兵仓234
一、影响和决定伤情的因素234
二、火器伤的病理特点237
三、火器伤的救治原则239
第十一章 皮肤损伤与创面修复&方绍孟241
第一节 皮肤损伤的分类241
第二节 开放性骨折皮肤损伤的处理原则242
第三节 闭合性骨折皮肤损伤的处理原则243
第四节 一期闭合伤口修复创面243
一、无张力下的直接缝合243
二、游离植皮243
三、皮瓣转移244
四、带蒂组织瓣移位术246
五、常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术273
第五节 延迟一期闭合伤口、消灭创面及VAC治疗276
第六节 晚期闭合伤口、消灭创面279
第十二章 骨折愈合&姜保国 王天兵282
第一节 骨折愈合的分期283
一、撞击期283
二、诱导期283
三、炎症期283
四、软骨痂期284
五、硬骨痂期284
六、重建期285
第二节 骨折愈合过程286
一、具有外骨膜的长管骨的愈合286
二、松质骨的愈合287
三、绝对稳定内固定中的骨折的愈合287
第三节 骨折愈合新概念287
一、引导性骨再生287
二、骨折渗液288
三、初始骨痂反应288
第四节 骨生长因子与骨折愈合289
第五节 骨折愈合的类型292
一、直接愈合292
二、间接愈合293
第六节 骨折愈合的条件294
一、不同固定及生物力学条件294
二、血供296
三、氧分压299
第七节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299
一、全身因素300
二、局部因素300
第八节 促进骨折愈合的物质301
一、脱钙骨基质、骨基质明胶及骨形态发生蛋白301
二、生长因子复合物302
三、骨髓302
第九节 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303
一、骨移植303
二、骨替代物305
三、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307
四、骨折愈合的电刺激及超声治疗307
五、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308
第十三章 组织再生与自然重建理念&李刚311
第一节 组织再生与自然重建理念311
第二节 再生重建的生物学基础313
一、牵拉成骨理论313
二、牵拉成组织理论314
三、骨再生理论315
第三节 再生重建的应力法则315
第四节 微创意识316
第五节 个性化原则317
第六节 同期治疗原则319
第七节 再生重建的临床意义321
一、临床应用321
二、使用策略321
三、再生重建对医疗模式的启示322
第八节 小结322
第十四章 骨折不愈合&刘沂325
一、影响骨折不愈合的因素326
二、骨折的病理分型328
三、骨折不愈合的治疗329
四、作者推荐的治疗方法343
第十五章 骨折畸形愈合&王亦璁348
一、骨折畸形愈合——非功能位愈合349
二、充分估计儿童的发育矫形能力349
三、骨折畸形愈合引起的功能障碍350
四、功能障碍的代偿351
五、与畸形愈合有关的晚期并发症352
六、矫形术的应用354
七、其他改进功能的方法359
八、防止畸形愈合的发生362
第十六章 多发骨关节损伤&张殿英365
一、概况365
二、伤因及损伤特点366
三、并发症及合并损伤367
四、容易发生延迟诊断或漏诊的几种情况369
五、治疗上存在的矛盾369
六、骨折内固定的地位374
七、严重开放骨折的治疗特点374
八、严重多发伤中骨折的治疗方针375
第十七章 交通伤&王正国382
一、流行病学382
二、伤情特点386
三、急救和治疗386
四、个人防护387
第十八章 骨质疏松性骨折&张殿英389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概论390
一、骨质疏松症的定义390
二、骨质疏松症病理学特点390
三、骨质疏松症的生物力学特点393
四、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394
五、骨质疏松症的诊断395
六、骨质疏松症的治疗396
七、骨质疏松症的社会经济学399
第二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399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399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400
第三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401
一、髋部骨折的治疗401
二、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404
三、桡骨远端骨折408
四、肱骨近侧端骨折409
第四节 术后康复及治疗骨质疏松410
第十九章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周乙雄 吕明412
一、历史背景412
二、发病率413
三、病因413
四、临床特点414
五、分型414
六、治疗方法416
七、治疗方案的制订419
第二十章 关节损伤及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王天兵424
第一节 关节的基本结构与功能425
一、关节囊和韧带425
二、滑液425
三、关节软骨425
四、关节的其他结构426
第二节 关节的运动427
一、关节运动的基本形式427
二、影响关节运动的因素427
第三节 关节损伤的分类及病理改变428
一、关节损伤的分类428
二、关节损伤的病理改变429
第四节 关节损伤的诊断原则430
一、病史采集与分析430
二、关节的物理检查430
三、关节的辅助检查431
第五节 关节损伤的治疗431
一、开放性损伤的治疗431
二、闭合性损伤的治疗431
第六节 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432
一、关节软骨表层损伤的治疗432
二、全层软骨损伤的治疗432
第七节 其他关节结构损伤的治疗434
一、韧带损伤的治疗434
二、关节软骨盘损伤的治疗435
三、关节内骨折436
第八节 关节损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436
一、早期并发症436
二、晚期并发症437
第九节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438
第二十一章 关节镜技术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侯筱魁441
第一节 关节镜外科的概念及历史沿革442
第二节 急性关节损伤与关节内骨折的关节镜手术442
一、急性关节损伤的早期关节镜手术443
二、关节内骨折的关节镜手术445
第三节 关节软骨损伤的关节镜手术452
一、骨软骨骨折的关节镜手术453
二、骨髓刺激技术453
三、骨膜移植454
四、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成形术455
五、异体骨软骨移植457
六、细胞治疗457
第四节 膝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458
一、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458
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459
三、关节镜下半月板移植术461
四、关节镜下应用生物学技术修复半月板缺损462
第五节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手术463
一、前交叉韧带(ACL)的关节镜下重建464
二、后交叉韧带(PCL)的关节镜下重建465
三、应用人工韧带重建交叉韧带466
第六节 肩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466
一、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466
二、肩关节前脱位修复术468
三、上盂唇损伤修复术468
第二十二章 创伤骨科的微创意识及微创术式&刘沂 郭晓忠 张力丹470
第一节 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与展望470
第二节 微创观念的认识471
一、骨科固定技术观念的改变和微创技术的发展471
二、如何认识微创外科技术472
三、微创外科技术在骨与关节损伤中的应用473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483
一、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484
二、工作程序484
三、导航方式与进展485
四、在骨与关节损伤中的应用485
五、问题和展望486
第四节 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486
一、微创技术概述486
二、微创技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488
三、计算机导航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490
第二十三章 疲劳性骨膜炎和疲劳骨折&田得祥497
一、病因497
二、损伤机制和病理498
三、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的影像学诊断498
四、常见的疲劳性骨膜炎和疲劳骨折499
第二十四章 病理性骨折&杨荣利512
一、导致病理性骨折的原因512
二、诊断513
三、病理性骨折的治疗518
第二十五章 外伤性截肢及矫形器&崔寿昌534
第一节 外伤性截肢534
一、截肢概论535
二、各部位截肢术的特点545
第二节 矫形器556
一、矫形器的分类与名称557
二、矫形器的基本作用558
三、矫形器治疗的适应证558
四、常用矫形器的品种和性能559
五、矫形器在骨关节损伤治疗中某些特殊病例的应用565
第二十六章 创伤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刘沂567
第一节 创伤性休克568
一、创伤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568
二、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571
三、实验室检查57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73
五、治疗573
第二节 脂肪栓塞综合征577
一、发病原因577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578
三、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583
四、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586
第三节 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挤压综合征588
一、骨筋膜室综合征588
二、挤压综合征599
第四节 特异性感染604
一、破伤风604
二、气性坏疽606
第五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607
一、病理特点607
二、临床表现和分类608
三、诊断608
四、预防609
五、治疗609
六、后遗症611
第二十七章 肢体骨与关节损伤局部并发症&刘沂613
第一节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613
一、发病率614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614
三、临床表现614
四、诊断615
五、鉴别诊断616
六、治疗616
七、预后及预防617
第二节 关节僵直617
一、创伤病理特点618
二、诊断和分类619
三、治疗620
第三节 异位骨化622
一、病因622
二、临床表现和分类623
三、治疗624
第二十八章 周围神经损伤&王澍寰 王树锋629
一、周围神经的显微结构630
二、神经损伤后的退变与再生631
三、神经损伤的种类632
四、神经损伤的原因632
五、临床症状及检查法633
六、神经损伤的处理原则635
七、神经损伤的修复635
八、移植神经的来源638
九、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原因638
十、麻痹肢体的处理639
十一、常见的神经损伤639
十二、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662
第二十九章 血管损伤&王澍寰 王树锋670
一、血管损伤处理的发展概况671
二、血管的组织结构671
三、血管损伤机制671
四、血管损伤的病理变化672
五、血管损伤诊断的主要依据672
六、急救措施673
七、手术治疗674
八、术后处理679
九、四肢血管损伤的结果680
十、上肢动脉损伤680
十一、下肢动脉损伤682
十二、医源性动脉损伤682
十三、四肢静脉损伤683
十四、假性动脉瘤683
十五、动静脉瘘683
十六、血管移植物的选择684
第三十章 创伤评分&周志道685
下篇 各论697
第三十一章 肩部损伤&姜保国 陈建海697
第一节 肩关节的生理运动位置699
一、肩关节的位置699
二、肩关节的运动699
三、盂肱关节运动的基本形式700
四、盂肱节律701
五、肩胸运动702
六、肩峰下关节的运动703
七、肩锁和胸锁关节运动704
第二节 肱骨近端骨折705
一、解剖706
二、损伤机制707
三、骨折分型707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709
五、治疗711
六、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716
第三节 锁骨骨折717
一、解剖与功能717
二、损伤原因及外伤机制718
三、骨折分类718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720
五、合并损伤722
六、鉴别诊断722
七、治疗722
八、晚期并发症728
第四节 肩胛骨与肩胛盂骨折729
一、肩胛骨骨折的临床表现729
二、肩胛骨骨折的治疗729
三、肩盂骨折730
四、肩胛骨脱位736
五、肩胛胸壁分离736
第五节 盂肱关节脱位737
一、解剖及盂肱关节的稳定机制737
二、盂肱关节脱位的分类及外伤机制738
三、临床诊断740
四、治疗743
五、盂肱关节脱位的并发症745
第六节 肩关节不稳定750
一、肩关节前方不稳定750
二、肩关节后方不稳定754
三、肩关节不稳定的鉴别诊断755
第七节 肩锁关节脱位756
一、解剖756
二、损伤机制757
三、诊断及分型757
四、治疗758
第八节 胸锁关节脱位760
一、解剖与功能760
二、损伤原因及机制760
三、损伤类型760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761
五、治疗761
第九节 肩峰撞击综合征与肩袖损伤762
一、肩袖的解剖学特点762
二、病因763
三、病理及分类764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765
五、治疗及预后768
六、肩袖间隙分裂771
第三十二章 上臂损伤&沈惠良774
第一节 肱骨干骨折774
一、应用解剖774
二、损伤机制776
三、骨折的分类776
四、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776
五、治疗方法777
六、并发症782
第二节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断裂784
一、肱二头肌断裂784
二、肱三头肌断裂785
第三十三章 肘部损伤&张殿英787
第一节 肘关节的解剖与生物力学788
一、肘关节的骨性标志788
二、肱骨远端789
三、桡骨近端789
四、尺骨近端789
五、关节囊及韧带结构789
六、肘关节的屈肌790
七、肘关节的伸肌790
八、肘关节的运动及受到的应力790
九、肘关节的提携角791
十、肘关节稳定性解剖和四柱学说792
十一、活动性解剖793
十二、损伤病理解剖793
十三、手术解剖793
十四、内固定与外固定解剖794
第二节 肱骨远端骨折795
一、肱骨髁上骨折795
二、肱骨髁间骨折798
三、肱骨内髁骨折810
四、肱骨外髁骨折812
五、肱骨小头骨折814
六、肱骨内外上髁骨折816
七、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816
第三节 尺骨鹰嘴骨折818
一、骨折分类818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820
三、治疗820
四、预后和并发症824
第四节 尺骨冠状突骨折824
一、骨折分类824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824
三、治疗825
第五节 桡骨小头骨折826
一、生物力学及发生机制826
二、骨折分型827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827
四、治疗原则828
五、手术入路831
六、手术方法及技巧832
七、康复锻炼836
八、并发症837
第六节 肘关节脱位837
一、肘关节后脱位837
二、肘关节前脱位839
三、肘关节内侧和外侧脱位839
四、肘关节爆裂性脱位840
五、单纯尺骨脱位840
六、单纯桡骨头脱位840
七、桡骨小头半脱位840
第七节 复杂的近端尺桡关节骨折脱位841
一、严重的肘关节三联损伤841
二、经鹰嘴的肘关节骨折脱位844
三、Essex-Lopresti损伤844
第八节 肘部损伤的并发症845
一、肘关节异位骨化845
二、创伤性骨化肌炎846
三、创伤性肘关节强直位846
四、肘关节骨性关节炎847
五、骨筋膜室综合征847
六、前臂缺血性肌挛缩848
七、肘内翻畸形849
八、肘外翻畸形850
九、肘部骨折迟延愈合、不愈合850
十、其他并发症852
第三十四章 前臂骨折&雍宜民 曹立860
第一节 前臂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861
一、桡骨861
二、尺骨861
三、前臂骨间膜862
四、上尺桡关节863
五、下尺桡关节863
六、前臂的旋转肌864
七、前臂的旋转运动864
第二节 前臂双骨折866
一、受伤机制866
二、症状和体征867
三、分型867
四、治疗867
五、预后871
第三节 桡骨干骨折872
第四节 尺骨干骨折872
第五节 Monteggia骨折873
一、分型873
二、受伤机制874
三、症状和体征874
四、X线检查874
五、治疗方法874
六、预后875
第六节 Galeazzi骨折875
一、受伤机制876
二、骨折分型876
三、症状和体征876
四、X线表现876
五、治疗方法876
六、预后877
第七节 前臂开放性骨折877
第八节 前臂骨折的合并症879
一、迟缓愈合和不愈合879
二、畸形愈合880
三、交叉愈合881
四、神经、血管损伤882
五、筋膜间隔区综合征882
六、感染882
七、再骨折882
第九节 创伤后前臂旋转功能障碍883
一、发生原因883
二、手术治疗883
第十节 桡骨远端骨折884
一、分型885
二、治疗方法885
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890
四、Colles骨折891
五、Smith骨折896
六、Barton骨折898
七、桡骨茎突骨折899
第十一节 下尺桡关节脱位899
第三十五章 腕及手部损伤&田光磊 田文 陈山林902
第一节 腕部损伤903
一、功能解剖903
二、腕骨骨折908
三、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912
四、腕骨不稳定915
第二节 手部损伤918
一、拇指腕掌关节脱位918
二、拇指掌骨骨折919
三、拇指掌指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921
四、手指腕掌关节脱位923
五、手指掌骨骨折923
六、手指掌指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925
七、掌指关节交锁927
八、手指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及韧带损伤927
九、远侧指间关节脱位929
十、近节及中节指骨骨折929
十一、远节指骨骨折931
第三十六章 脊柱损伤&姜保国 薛峰935
第一节 脊柱的结构和功能936
一、脊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936
二、椎骨的连接941
三、椎骨与椎间盘的血液供应946
四、椎骨与椎间盘的神经分布947
五、脊髓948
六、脊柱的运动功能951
第二节 颈椎骨折脱位960
一、颈椎损伤的分类961
二、颈椎损伤的诊断和病情评估966
三、颈椎损伤的鉴别诊断967
四、颈椎损伤的急救处理治疗968
五、颈椎损伤的专科治疗968
六、颈椎骨折脱位的常用手术技术973
第三节 胸腰椎损伤980
一、胸腰椎损伤的分类980
二、胸腰椎损伤的诊断986
三、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原则986
四、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技术988
第四节 椎体附件骨折及骶尾骨骨折998
一、横突骨折998
二、颈胸段棘突骨折999
三、骶尾骨骨折999
四、其他附件损伤及骨折999
第五节 脊髓损伤999
一、脊髓损伤的创伤病理和研究进展1000
二、常见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骨折1001
三、脊髓损伤的症状和体征1001
四、脊髓损伤的诊断1003
五、脊髓损伤的评估标准1005
六、脊髓损伤的治疗及进展1010
七、脊髓损伤的并发症1015
第三十七章 胸部创伤&付中国1021
一、总论1021
二、肋骨骨折1024
三、胸骨骨折1024
四、肺损伤1024
五、气胸1025
六、血胸1026
七、气管、支气管损伤1026
八、心脏和大血管损伤1026
九、食管损伤1026
第三十八章 骨盆与髋臼骨折&周东生1028
第一节 骨盆与髋臼的应用解剖1029
一、骨盆骨与骨连接1029
二、盆腔与腔内脏器1033
三、髋臼的应用解剖1034
第二节 骨盆与髋臼生物力学1035
一、骨盆生物力学1035
二、髋臼生物力学1039
第三节 骨盆骨折的急救及合并伤的处理1040
一、抢救生命1040
二、合并伤的处理1042
三、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1044
第四节 骨盆骨折1045
一、骨盆骨折的诊断1045
二、骨盆骨折的分型1048
三、骨盆骨折的治疗1057
第五节 髋臼骨折1071
一、髋臼骨折的诊断1072
二、髋臼骨折分型1075
三、髋臼骨折的治疗1085
第六节 开放性骨盆骨折1109
一、开放性骨盆骨折的分类1110
二、开放性骨盆骨折的临床处理原则1110
三、各级开放性骨盆骨折的处理1111
四、术后处理原则1116
第七节 儿童与老年骨盆髋臼骨折1116
一、儿童骨盆髋臼骨折1116
二、老年骨盆髋臼骨折1118
第八节 骨盆髋臼骨折的微创治疗1119
一、耻骨联合分离的微创治疗1120
二、耻骨支及髋臼前柱骨折的微创治疗1121
三、髋臼后柱骨折的微创治疗1122
四、骶髂关节分离和骶骨纵形骨折的微创治疗1123
第九节 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1125
一、感染1125
二、内固定失败1126
三、骨盆骨折畸形愈合1126
四、骨不连1127
五、异位骨化1127
六、内固定物刺入关节1128
七、骨缺血性坏死1128
八、创伤性关节炎1129
九、静脉血栓1130
第三十九章 髋部损伤&沈惠良1134
第一节 功能解剖与生物力学1135
一、骨骼1135
二、关节囊、韧带和血液供应1136
三、肌肉1138
四、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1139
五、股骨头与髋臼匹配关系1140
第二节 股骨颈骨折1140
一、致伤原因1141
二、分类1141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1144
四、股骨颈骨折的治疗1144
五、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特点1156
第三节 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1156
一、发生率1157
二、症状1157
三、诊断与分级1157
四、治疗1158
第四节 股骨转子间骨折1160
一、伤因1160
二、临床表现1161
三、骨折分型1161
四、治疗1163
五、单纯的大、小转子骨折1174
第五节 髋关节脱位和股骨头骨折1174
一、髋关节前脱位1175
二、髋关节后脱位1176
三、治疗1178
四、并发症1184
五、陈旧性脱位1185
第四十章 股骨干骨折&刘沂1187
第一节 股骨的解剖和生物力学1188
第二节 股骨粗隆下骨折1192
一、损伤机制1192
二、常见的合并损伤1192
三、分类1192
四、诊断1194
五、治疗1195
六、病理性粗隆下骨折1205
七、作者推荐的治疗方法1205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1206
一、损伤机制1206
二、常见的合并损伤1206
三、临床诊断1207
四、股骨干骨折的分类1209
五、治疗1211
六、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特点1227
七、作者推荐的治疗方法1231
第四节 股骨髁上骨折1232
一、受伤机制1232
二、常见的合并损伤1232
三、股骨髁上骨折的分类1232
四、诊断1232
五、治疗1233
六、作者推荐的治疗方法1239
第四十一章 膝关节损伤&敖英芳 王健全 焦晨 王成1243
第一节 膝关节结构及运动特点1244
一、关节结构1244
二、膝关节的运动1247
三、运动膝关节的肌肉及其作用1248
第二节 膝关节的载荷传导1250
一、滑膜关节传导载荷的机制1250
二、膝关节的接触面及其载荷传导1251
第三节 半月板损伤1252
一、半月板的功能1253
二、半月板损伤机制及类型1254
三、诊断1255
四、治疗和预后1257
五、有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研究进展1259
第四节 盘状软骨及其损伤1263
一、盘状软骨形成的原因1263
二、分型1263
三、盘状软骨损伤的诊断1263
四、治疗和预后1264
第五节 膝关节韧带损伤及不稳1265
一、维持膝关节稳定的因素1265
二、韧带损伤引起的不稳定1269
三、临床体征的检查方法1270
四、各向不稳定形成的因素1272
五、诊断1273
六、急性韧带损伤的治疗1276
七、膝关节韧带解剖重建1280
八、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动力学重建1283
九、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选择1286
十、有关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评估1289
第六节 滑膜皱襞综合征1292
一、滑膜皱襞的类型1292
二、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形成1292
三、临床症状和治疗1292
第四十二章 膝关节骨折脱位&沈惠良 刘沂 王亦璁1297
第一节 股骨髁骨折1298
一、股骨髁的解剖特点1298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299
三、分型和损伤机制1299
四、治疗1301
五、合并损伤的治疗1306
六、股骨髁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1306
七、预后和并发症1306
八、术后处理1306
第二节 膝关节软骨和骨软骨骨折1307
一、解剖特点1308
二、损伤机制和分类1308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1311
四、治疗1312
第三节 髌骨骨折1313
一、髌骨的作用及髌股关节的运动1313
二、类型和机制1314
三、诊断1315
四、治疗1316
第四节 胫骨平台骨折1322
一、胫骨髁的解剖特点132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323
三、分类和受伤机制1324
四、治疗1326
五、手术后处理1333
六、并发症1333
七、预后1333
第五节 膝关节外伤性脱位1334
一、分类1334
二、全脱位和韧带损伤之间的关系1336
三、膝关节骨折脱位的特点1337
四、诊断1337
五、治疗1338
六、可能被忽略的问题1340
第六节 创伤性髌骨脱位1340
一、髌股关节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1340
二、损伤机制1341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1341
四、治疗1345
五、关节内脱位1345
六、上脱位1346
七、髌骨垂直脱位1346
八、髌骨翻转脱位1346
第七节 胫腓上关节脱位1347
一、胫腓上关节的解剖1347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347
三、分类1348
四、治疗1349
第八节 浮膝损伤1349
一、临床表现和诊断1349
二、损伤机制和分型1350
三、治疗1350
四、儿童浮膝损伤1352
五、并发症1352
六、治疗结果的评定1352
第九节 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1353
一、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分类及病因1353
二、治疗1355
三、术后康复1357
四、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1358
第四十三章 胫腓骨骨折&刘利民 张双喜 王亦璁1362
第一节 小腿局部解剖1363
一、骨性结构1363
二、骨筋膜间隔室1364
三、胫骨的血液供应1365
四、小腿手术入路1366
第二节 小腿骨折的诊断1367
一、受伤病史1367
二、临床体检1367
三、X线检查1368
四、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问题1369
五、骨折分型1369
第三节 闭合骨折的治疗1370
一、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1370
二、Sarmiento功能支具固定1372
三、牵引1373
四、闭合穿针骨外固定器固定1373
五、切开复位内固定1374
六、术后处理1382
第四节 开放性小腿骨折的治疗1382
一、清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382
二、骨折固定所存在的问题1383
三、固定方法的选择1383
四、闭合伤口应掌握的几项原则1387
第五节 Pilon骨折1389
一、创伤机制1389
二、骨折分类1389
三、诊断1390
四、治疗1391
五、开放性Pilon骨折的治疗1395
六、治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并发症的防治1395
第六节 小腿筋膜间隔综合征1396
一、诊断1396
二、治疗1398
第七节 小腿血管损伤1400
一、临床特点及有关解剖1400
二、诊断1400
三、治疗1401
第八节 小腿骨折的并发症及后遗症1402
一、组织损伤及伤口感染1402
二、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1402
三、感染性骨不连1405
四、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1407
五、爪状趾畸形1408
第九节 跟腱断裂1408
一、应用解剖1408
二、分类1409
三、诊断1409
四、治疗1410
第四十四章 踝关节损伤&付中国 徐海林1415
第一节 踝关节功能解剖1415
一、骨性结构1416
二、韧带1416
三、肌肉及神经1416
四、运动及载荷1417
第二节 踝关节骨折分类1418
第三节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治疗1419
一、踝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断1419
二、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1420
第四节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和下胫腓联合损伤1427
一、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1427
二、下胫腓联合损伤1429
第五节 特殊类型的踝关节损伤1431
一、Maisonneuve骨折1431
二、踝关节损伤合并胫腓上关节脱位1431
三、Bosworth骨折1432
四、Dupuytren骨折1433
五、无骨折的踝关节脱位1433
第六节 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1434
第四十五章 足部损伤&徐海林1436
第一节 足的结构及功能1437
一、足的基本构造1438
二、足部关节及其活动1439
三、控制足部活动的肌肉及其功能1440
四、足稳定性的维持1441
第二节 距骨骨折及脱位1442
一、距骨解剖特点1442
二、分类1443
三、距骨头骨折1444
四、距骨颈部骨折1444
五、距骨体部骨折1446
六、距骨脱位1449
七、距骨的缺血坏死及其治疗1451
八、距骨骨折脱位严重损伤及并发症处理1452
第三节 跟骨骨折1453
一、跟骨解剖和功能1453
二、损伤机制和分类1455
三、损伤分类1455
四、关节外骨折1457
五、关节内骨折1459
六、并发症1464
七、跟骨畸形愈合1465
第四节 中跗关节损伤1466
一、中跗关节损伤1466
二、足舟骨骨折1467
第五节 跖跗关节脱位和骨折脱位1469
一、Listranc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1469
二、损伤机制1470
三、分类1471
四、诊断1472
五、治疗1472
第六节 跖、趾骨骨折及脱位1474
一、跖骨骨折1474
二、跖趾关节脱位1477
三、趾骨骨折1479
四、近侧趾间关节脱位1479
五、籽骨骨折1480
第七节 足部其他损伤1480
一、足舟骨脱位及骨折脱位1480
二、骰骨骨折及脱位1481
三、楔骨骨折及脱位1481
四、足筋膜间隔综合征1482
第八节 外伤性足部皮肤缺损1483
一、足背皮肤缺损的治疗1483
二、足跟近端及内、外踝的皮肤缺损1484
三、足部皮肤撕脱伤1484
四、足部套状皮肤撕脱伤1484
索引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