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音韵释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音韵释要
  • 张继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言出版社
  • ISBN:780080488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文艺思潮-文学研究-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音韵释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音概说1

第一节 什么是音韵学1

第二节 古汉语语音的分期4

第二章 音韵学研究的资料7

一、韵文押韵字7

二、连绵词8

三、形声字之谐声系统9

四、异文和重文9

五、古今字 通假字10

六、读若 直音 反切10

七、声训10

八、韵书11

九、韵图11

十、现代方言11

十一、借词12

第三章 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5

第一节 声母15

一、五音和七音20

二、塞音 擦音 塞擦音21

三、鼻音 边音22

四、送气 不送气23

五、清浊23

六、拟音23

第二节 韵母27

一、韵 韵母29

二、韵 韵目31

三、韵类31

四、韵部31

五、韵摄31

六、等呼 洪细音32

第四章 中古音韵35

第一节 中古时期的韵书35

一、李登的《声类》35

二、吕静的《韵集》36

三、陆法言的《切韵》38

四、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40

五、孙愐的《唐韵》42

六、《广韵》44

七、《集韵》和《礼部韵略》47

八、《平水韵》和《诗韵》49

第二节《广韵》研究51

一、《广韵》的体例51

二、《广韵》的声调53

三、《广韵》的声母系统59

四、《广韵》的韵母系统73

第三节 等韵与韵图84

一、等韵的兴起与形成84

二、声韵的组合分布90

三、韵图的制作95

1、韵字编谱96

2、呼法分表97

3、七音构架97

4、同摄拼图98

四、等韵学的价值101

第五章 近古音韵103

第一节 近古韵书简介103

一、《蒙古字韵》103

二、《中原韵韵》104

三、《洪武正韵》106

四、《韵略音通》107

五、其他韵书 韵图108

第二节《中原音韵》研究112

一、《中原音韵》体例112

二、《中原音韵》研究概况115

三、《中原音韵》音系117

1、《中原音韵》韵母117

2、《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119

3、《中原音韵》的声调121

第三节 近古音系123

一、声母系统124

二、韵母系统124

三、声调系统126

第六章 上古音韵127

第一节 上古声母127

一、古无轻唇音128

二、古无舌上音129

三、照三归端131

四、照二归精133

五、娘日二纽归泥说134

六、喻三归匣135

七、喻四归定135

第二节 上古韵部138

一、吴棫 古音通转说138

二、郑庠 古韵六部139

三、顾炎武 古韵十部140

四、江永 古韵十三部140

五、戴震 古音二十五部141

六、段玉裁 古音十七部143

七、孔广森 古韵十八部144

八、王念孙 古韵二十一部145

九、章太谈 古韵二十三部145

十、黄侃 古本韵二十八部146

十一、王力 古韵三十部146

第三节 上古声调147

一、陈第“古无四声”说148

二、顾炎武“四声一贯”说148

三、孔广森“古无入声”说148

四、段玉裁“古无去声”说148

五、黄侃“古无上声”说148

六、王力“长调短调”说148

第七章 远古音韵150

远古复声母简介155

第八章 反切162

第一节 反切以前的注音方法162

一、譬况164

二、读若165

三、直音166

第二节 反切的原理167

第三节 反切的起源169

一、佛教影响说169

二、汉族自身产生说171

三、上古语音事实173

第四节 反切的改进182

一、古今语音差异与反切用字的改换182

二、反切方法的改良184

第五节 反切要注意的语音现象187

一、喉 牙音的洪细问题187

二、精系的洪细音188

三、洪细音与韵188

四、轻唇 重唇的反切190

五、日纽的反切192

六、现代零声母的反切拼读193

七、全浊声母的反切193

八、入声字的反切195

九、其他问题198

第九章 诗词格律202

第一节 格律诗的要求与要素202

一、句数 字数202

二、押韵203

三、平仄205

第二节 格律诗的标准平仄209

第三节 如何区分入声字217

一、谐声偏旁记忆法218

二、现代汉语语音记忆法219

三、排除法220

四、方言221

五、背押入声韵的古诗词221

第四节 拗救222

一、本句自救223

二、对句救224

第五节 绝句228

第六节 对仗231

第七节 词律简介235

一、词调 词牌 词谱236

二、词的用韵238

三、词的平仄和句式239

四、词的对仗239

第十章 古音韵知识的应用241

第一节 以音求义241

一、以“以音求义”的理论基础242

二、“以音求义”的历史概貌245

三、“以音求义”的方法249

第二节 通假252

一、通假的不质252

二、通假字的认定255

第三节 同源字260

一、同源字意义的联系方式261

二、同源字的辨别263

三、研究同源字的意义267

第四节 普通话声母辩证268

结束语274

主要参考书目278

附:《说文》转注新见279

转注 古音及其他304

跋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