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剑桥中国文学史 上 1375年之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孙康宜,(美)宇文所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4468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42页
- 文件大小:241MB
- 文件页数:758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文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剑桥中国文学史 上 1375年之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本卷作者简介1
中文版序言&孙康宜1
英文版序言&孙康宜、宇文所安6
致谢&宇文所安11
上卷导言&宇文所安12
第一章 早期中国文学:开端至西汉&柯马丁27
Ⅰ汉语及其书写系统27
Ⅱ甲骨文与青铜器铭文33
Ⅲ《诗经》44
Ⅳ《国风》与早期阐释传统55
Ⅴ《尚书》中的王室诏令68
Ⅵ战国时期的叙事文学与修辞72
Ⅶ读写能力的问题85
Ⅷ战国文本谱系的汉代建构89
Ⅸ战国哲学、政治话语文本96
Ⅹ《楚辞》106
Ⅺ早期帝国的诗歌117
Ⅻ 西汉的历史叙事与杂史叙事132
ⅩⅢ秦与西汉的政治、哲学论著140
ⅩⅣ经典的地位143
第二章 东汉至西晋(25—317)&康达维149
Ⅰ东汉文学149
概述149
班氏家族及其同时代人152
崔氏家族163
杜笃与冯衍164
桓谭与王充167
两种新兴的散文文体:铭、箴170
东汉中期173
张衡174
马融与崔瑗180
两位南方人:王逸与王延寿182
东汉末年183
东汉末年的“论”185
赵壹186
蔡邕187
东汉诗歌193
Ⅱ 建安时期198
概述198
邺城文学“沙龙”202
曹植与曹丕205
Ⅲ 正始时期208
概述208
竹林七贤209
阮籍210
嵇康213
Ⅳ西晋文学215
概述215
潘岳219
陆机与陆云221
张协、左思、左棻223
西晋赋226
刘琨、卢谌,向东晋过渡229
第三章 从东晋到初唐(317—649)&田晓菲232
Ⅰ四世纪的文学232
东晋(317—420):概述232
文学的社会用途236
记叙243
内省的山水:诗与文246
其它的诗歌题材和赋250
乐府251
文学批评252
陶渊明253
十六国文学256
Ⅱ五世纪的南方文学260
概述260
写作与社会生活267
谢灵运269
颜延之273
鲍照和江淹274
刘义庆及其文学集团277
绝句的兴起279
永明一代280
Ⅲ 六世纪的南方文学286
梁武帝的统治和文化精英的崛起286
文学生产:目录、类书、选集290
文学批评294
宫体诗299
其它文学形式301
“北方”和“南方”的文化建构304
创伤和离散:书写江南的没落306
余烬308
Ⅳ 五世纪初到七世纪初的北方宫廷310
概述310
五六世纪的北方文学316
从隋炀帝到唐太宗321
第四章 文化唐朝(650—1020)&宇文所安325
概述325
Ⅰ武后时期(650—712)333
Ⅱ玄宗时期:“盛唐”(712—755)345
Ⅲ佛教写作359
Ⅳ安史之乱后(756—791)362
Ⅴ中唐一代(792—820)373
Ⅵ最后的繁荣(821—860)391
Ⅶ唐朝的没落和地方政权时期(861—960)403
Ⅷ新朝(960—1020)412
Ⅸ敦煌叙事文学 伊维德419
第五章 北宋(1020—1126)&艾朗诺427
概述427
Ⅰ梅尧臣、欧阳修与新诗风的出现431
Ⅱ欧阳修与文艺散文440
Ⅲ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政治改革家446
Ⅳ苏轼459
Ⅴ黄庭坚和江西诗派468
Ⅵ佛教与诗歌476
Ⅶ题画诗483
Ⅷ宋词485
张先、晏殊490
柳永:有争议的综合492
欧阳修494
苏轼与远离女性化495
词论的肇始499
周邦彦502
Ⅸ “非文艺”散文504
笔记与小说506
诗话512
鉴赏文学513
非正式书信515
第六章 北与南:十二与十三世纪&傅君劢 林顺夫518
Ⅰ “中国转向内在”时代的文学&林顺夫518
北宋亡于女真518
中国转向内在519
北宋覆亡对学术与文学的冲击521
Ⅱ 文与道:道学的冲击&傅君劢528
道学对缘饰语言的批判529
内在性的文学与转向外在的反向运动532
初期:美学与哲学议题在杨万里和陆游身上会合534
初期:朱熹与文本的透明性539
十三世纪初叶:“理”的各种立场542
南宋后期:道德自我的诗学546
Ⅲ 文学的社会世界:团体与结社,以及印刷术的影响&傅君劢551
印刷与考试文化551
南宋的官刻与私刻552
诗歌风格与文学精英555
诗人团体:风格的社会组织558
Ⅳ 截止到1214年的金朝精英文学&傅君劢560
金朝初叶:“借才异代”561
中期:世宗与章宗朝,历史与文化语境563
世宗与章宗朝的文学566
Ⅴ 专业性与艺术手法&林顺夫572
古典诗歌572
词575
散文582
Ⅵ 城市生活之乐&林顺夫584
南宋的都市发展584
文学中的都市生活刻画585
宋朝都市里的娱乐590
Ⅶ 南宋覆亡&林顺夫593
蒙古征服南宋593
文人转为战士595
宋朝遗民作家风格多样597
对南宋文化的怀念与批评599
第七章 金末至明初文学(约1230—约1375)&奚如谷605
概述605
Ⅰ 1300年之前的北方创作613
Ⅱ 1300年之前的南方创作623
Ⅲ 元诗四大家633
Ⅳ 外族作家639
Ⅴ 1375年之前的诗歌647
Ⅵ 辞赋660
Ⅶ 元代白话文学666
Ⅷ 散曲:诗歌混合的新形式679
Ⅸ 尾声693
英文版参考书目695
索引709
致谢&孙康宜11
下卷导言&孙康宜13
第一章 明代前中期文学(1375—1572)&孙康宜22
第二章 晚明文学文化(1573—1644)&吕立亭83
第三章 清初文学( 1644—1723)&李惠仪178
第四章 文人的时代及其终结(1723—1840)&商伟278
第五章 说唱文学&伊维德391
第六章 1841—1937年的中国文学&王德威462
第七章 1937—1949年的中国文学&奚密619
英文版参考书目656
索引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