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051856.jpg)
- 唐欣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4132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246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1节 微生物世界1
1 形形色色的微生物世界1
2 微生物的一般特征1
3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位置3
4 微生物的作用4
第2节 微生物学5
1 微生物相关类群6
2 基础理论研究6
3 微生物与医药6
4 应用领域6
5 微生物与环境6
6工程实验技术6
第3节 微生物世界揭秘简史6
1 人类早期对微生物的利用6
2 列文虎克——揭秘微观世界第一人7
3 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奠基人7
4 科赫——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设计者8
5 贝杰林克——病毒学之父9
6 维诺格拉斯基——土壤微生物学的拓荒者9
7 弗莱明和瓦克斯曼——抗生素工业的启动者9
8 德尔布瑞克——分子生物学奠基人10
9 沃森和克里克——开创分子生物学新纪元10
第4节 现代微生物学进展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影响12
1 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12
2 微生物学对生命科学的贡献12
3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13
4 未来微生物学研究的热点13
本章小结15
复习思考题16
第2章 真细菌17
第1节 细菌18
1 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特征18
2 细菌的基本形态19
3 细菌的大小21
4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2
5 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32
6 细菌的繁殖及群体特征40
第2节 放线菌41
1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41
2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43
3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43
4 放线菌的代表属43
第3节 蓝细菌44
1 蓝细菌的形态与构造45
2 蓝细菌的繁殖46
3 蓝细菌的生理和生态特征46
4 蓝细菌的类群46
第4节 其他类型的原核微生物47
1 立克次氏体47
2 支原体48
3 衣原体49
4 螺旋体50
5 黏细菌50
6 鞘细菌51
7 蛭弧菌52
本章小结52
复习思考题53
第3章 古细菌54
第1节 古细菌的主要特征54
1 细菌的形态特征54
2 古细菌的生理特征55
3 古细菌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55
第2节 古细菌的细胞结构56
1 细胞壁56
2 细胞膜57
3 细胞质及内含物58
4 核区58
5 S层58
6 鞭毛59
第3节 古细菌的生态分布59
1 嗜热古细菌59
2 嗜盐菌60
3 嗜碱古细菌61
4 极端嗜酸菌61
5 产甲烷细菌61
本章小结61
复习思考题62
第4章 真核微生物63
第1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63
1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64
2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65
3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66
第2节 真菌75
1 真菌的形态和细胞构造76
2 菌丝的特化结构79
3 真菌的无性繁殖81
4 真菌的有性繁殖83
5 真菌的菌落85
第3节 黏菌86
1 黏菌的形态结构87
2 黏菌的生活史88
3 黏菌的主要类群88
第4节 原生动物90
1 营养吸收90
2 代表类型91
第5节 藻类92
1 藻细胞的形态结构93
2 藻类的繁殖94
本章小结94
复习思考题95
第5章 病毒96
第1节 病毒97
1 病毒的一般特征97
2 病毒的形态与大小98
3 病毒的结构99
第2节 噬菌体104
1 烈性噬菌体105
2 温和噬菌体108
第3节 植物病毒114
1 植物感染病毒的症状114
2 植物病毒侵染周期116
第4节 动物病毒117
1 动物病毒与动物疾病117
2 动物病毒侵染周期117
3 代表性病毒122
第5节 亚病毒126
1 类病毒127
2 拟病毒128
3 朊病毒128
4 卫星病毒129
5 卫星RNA130
第6节 病毒与实践130
1 噬菌体与发酵工业130
2 生物防治130
本章小结132
复习思考题132
第6章 微生物的营养133
第1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134
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34
2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136
第2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41
1 光能无机自养型142
2 光能有机异养型142
3 化能无机自养型143
4 化能有机异养型144
5 其他营养类型144
6 营养类型的多样性144
第3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144
1 被动扩散145
2 促进扩散145
3 主动运输146
4 基团转位148
第4节 培养基149
1 培养基类型149
2 培养基配制原则152
本章小结155
复习思考题155
第7章 微生物代谢156
第1节 生物的能量157
1 生物能量的形式158
2 ATP的生成方式159
3 能量的利用163
第2节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164
1 底物脱氢的4条主要途径164
2 递氢和受氢171
第3节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182
1 化能自养微生物182
2 光能营养微生物184
第4节 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187
1 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187
2 固氮作用188
3 肽聚糖的生物合成191
4 微生物次级代谢及其产物194
本章小结197
复习思考题197
第8章 微生物生长与环境199
第1节 微生物的纯培养200
1 稀释法200
2 平板划线法201
3 亨盖特滚管技术202
4 单细胞(孢子)分离202
5 组织分离法202
6 选择培养分离202
第2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203
1 生长量的测定203
2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204
第3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207
1 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207
2 细菌的二峰生长210
3 连续培养210
4 同步生长212
5 高密度培养213
第4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215
1 基本概念215
2 温度216
3 水分和渗透压220
4 酸碱度220
5 氧222
6 辐射223
7 超声波224
8 液体静压强224
9 化学杀菌剂和消毒剂225
10 化学治疗剂227
第5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230
1 固体培养法230
2 液体培养法231
3 厌氧培养法233
本章小结235
复习思考题236
第9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237
第1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238
1 微生物遗传学三个经典实验238
2 病毒的遗传物质和基因组241
3 原核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和基因组242
4 古细菌的遗传物质和基因组243
5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和基因组244
6 微生物基因组学246
7 微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247
第2节 质粒250
1 质粒的特性250
2 质粒的类型251
3 质粒与基因工程254
第3节 转座因子254
1 插入序列254
2 转座子255
3 转座噬菌体256
4 转座机制256
5 基因的水平转移256
第4节 基因突变257
1 基因符号257
2 基因突变的类型258
3 基因突变发生的规律259
4 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260
5 诱变剂261
6 DNA损伤的修复263
7 DNA损伤修复的生物学意义266
本章小结267
复习思考题267
第10章 微生物的基因重组269
第1节 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269
1 转化269
2 接合272
3 转导278
第2节 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281
1 有性生殖281
2 准性生殖284
第3节 微生物菌种保藏285
1 菌种的衰退286
2 菌种的复壮286
3 菌种的保藏方法287
本章小结289
复习思考题289
第11章 微生物生态291
第1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292
1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292
2 土壤微生物生态系293
3 空气中的微生物296
4 水域中的微生物297
5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300
6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302
第2节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305
1 共处关系305
2 偏利关系305
3 互生关系306
4 共生关系306
5 寄生关系306
6 竞争关系307
7 颉颃关系307
8 捕食关系308
第3节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308
1 根圈微生物308
2 共生微生物310
3 附生微生物314
4 植物内生菌314
5 植物病原微生物315
第4节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316
1 人体正常微生物区系316
2 瘤胃微生物318
3 动物病原微生物319
4 生物农药320
本章小结321
复习思考题321
第12章 微生物与地球生物化学循环322
第1节 碳素生物循环323
1 碳素循环途径323
2 淀粉的分解324
3 果胶质的分解325
4 纤维素的分解325
5 半纤维素的分解327
6 脂肪的分解328
7 木质素的分解329
第2节 微生物与氮素循环330
1 氮素循环途径330
2 含氮有机物质的分解与氨化作用331
3 硝化作用333
4 反硝化作用334
5 生物固氮作用335
第3节 硫、磷等元素的循环341
1 硫素循环341
2 磷素循环345
3 钾的转化347
4 铁的转化348
5 锰的转化349
第4节 微生物与甲烷形成349
1 沼气形成350
2 甲烷形成的生化机制351
3 甲烷形成过程的产能反应352
4 沼气发酵的意义352
本章小结353
复习思考题353
第13章 传染与免疫355
第1节 传染356
1 传染与传染病356
2 影响传染结果的因素359
3 传染的结果360
第2节 非特异性免疫362
1 表皮和屏障362
2 吞噬细胞363
3 炎症反应364
4 抗菌物质365
第3节 特异性免疫366
1 抗原和抗体366
2 免疫细胞372
3 免疫应答375
第4节 变态反应380
1 Ⅰ型变态反应380
2 Ⅱ型变态反应381
3 Ⅲ型变态反应382
4 Ⅳ型变态反应383
5 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384
第5节 免疫学技术386
1 抗原抗体反应的规律386
2 凝集反应387
3 沉淀反应388
4 免疫标记技术389
第6节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392
1 人工自动免疫类制品392
2 人工被动免疫类制品394
本章小结396
复习思考题396
第14章 微生物分类397
第1节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398
1 分类单元398
2 命名法则400
第2节 生物分类系统401
1 林奈二界系统401
2 哈克三界系统401
3 魏塔克五界系统402
4 奥斯三域学说402
第3节 微生物系统分类纲要404
1 伯杰原核生物分类系统404
2 安斯沃思真菌分类系统406
第4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408
1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经典技术409
2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现代技术414
本章小结418
复习思考题419
第15章 微生物的多样性420
第1节 古细菌的多样性422
1 泉古细菌门422
2 广古细菌门424
第2节 真细菌的多样性427
1 产液菌门428
2 栖热袍菌门428
3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429
4 绿屈挠菌门429
5 蓝细菌门429
6 绿菌门432
7 变形杆菌门433
8 厚壁菌门442
9 放线菌门445
10 螺旋体菌门449
11 衣原体门450
第3节 真菌的多样性450
1 鞭毛菌亚门452
2 接合菌亚门453
3 子囊菌亚门454
4 担子菌亚门456
5 半知菌亚门457
本章小结460
复习思考题461
第16章 应用微生物学462
第1节 工业微生物学463
1 微生物与酶制剂的生产463
2 微生物与有机溶剂和有机酸的生产464
3 微生物与氨基酸的生产467
4 微生物与酒类的生产469
5 微生物与发酵调味品生产470
6 微生物在矿业上的应用471
第2节 农业微生物学473
1 微生物肥料473
2 微生物农药475
3 微生物饲料477
第3节 环境微生物学479
1 微生物对化学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479
2 废水的微生物处理480
3 其他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486
4 生物修复技术487
5 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对环境的污染488
第4节 能源微生物学488
1 甲烷的生产489
2 燃料酒精的生产489
3 清洁能源氢气的产生489
4 产油微生物491
5 用于能源生产的其他微生物491
本章小结492
复习思考题492
附录1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版的分类大纲494
附录2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版的分类纲要495
附录3 微生物学名500
附录4 微生物学名词术语英汉对照508
主要参考文献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