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句丽王陵通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句丽王陵通考
  • 张福有,孙仁杰,迟勇著 著
  • 出版社: 香港亚洲出版社
  • ISBN:978962492220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句丽王陵通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图表1

高句丽王陵分布图1

高句丽王陵统鉴辑要1

高句丽王陵分期演进图示1

高句丽故国国冈王陵承嗣关系示意图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高句丽王陵的文献记载1

第二节 高句丽王陵的研究状况1

第三节 系统考鉴高句丽王陵的客观条件2

第四节 高句丽王陵的研究对象2

第五节 本次高句丽王陵的研究目标2

第二章 高句丽王陵的地名解读4

第一节 地名解读的依据4

(一)准确地理解文献记载4

(二)科学地判定地理方位4

(三)详尽地了解地貌特征5

(四)具体地掌握地名沿革5

第二节 高句丽时期忽本和国内地区的川、谷、原、冈、壤5

(一)“忽本”与“卒本川”5

(二)“故国”即国内城,包括丸都山城6

(三)“故国”之“谷”“川”“原”“冈”“壤”9

第三节 “豆谷”即“通沟”10

第四节 高句丽京畿地区地名总体解读11

第三章 高句丽王陵的实地调查13

第一节 地貌特征调查14

第二节 补充王陵调查15

第三节 相关遗迹调查15

第四节 王陵遗物调查16

第四章 高句丽王陵的考古编年17

第一节 高句丽王陵的分布特征17

第二节 高句丽王陵的形制与结构18

(一)辽宁桓仁“望江楼”4号墓18

(二)集安禹山0000号墓19

(三)集安麻线0626号墓19

(四)集安麻线石庙子石窟21

(五)集安麻线2381号墓21

(六)集安七星山0871号墓22

(七)集安麻线2378号墓24

(八)集安山城下砖厂片36号墓25

(九)集安禹山2110号墓26

(十)集安禹山0043号墓(临江墓)27

(十一)集安蒿子沟墓地1号墓28

(十二)集安山城下砖厂0001号墓30

(十三)集安七星山0211号墓32

(十四)集安麻线2100号墓34

(十五)集安麻线0500号墓(西大墓)36

(十六)集安禹山0992号墓37

(十七)集安麻线1000号墓(千秋墓)39

(十八)集安禹山0540号墓42

(十九)集安禹山0541号墓(太王陵)44

(二十)集安禹山0001号墓(将军坟)50

(二十一)集安禹山2115号墓58

(二十二)集安禹山2101号墓(五盔坟1号墓)58

(二十三)集安禹山2102号墓(五盔坟2号墓)59

(二十四)集安禹山2114号墓60

(二十五)集安禹山2113号墓(四神墓)60

(二十六)集安禹山2103号墓(五盔坟3号墓)61

(二十七)集安禹山2104号墓(五盔坟4号墓)62

(二十八)集安禹山2105号墓(五盔坟5号墓)63

第三节 高句丽王陵的分期与演进64

第五章 高句丽王陵的定位标准69

第一节 确立高句丽王陵定位标准的必要性69

第二节 高句丽王陵的定位标准69

(一)地理位置符合文献的记载69

(二)通过墓葬形制、结构、遗物所反映的墓葬编年与本王在位的年代相吻合69

(三)墓葬的规模与本王在位时的国力及综合条件相当70

(四)有无瓦与瓦当要具体对待70

(五)陪坟、祭台等相关遗迹关系紧密70

(六)出土器物符合本王特征70

第三节 高句丽王陵定位标准的相对性71

第六章 高句丽王陵的分类比对72

第一节 积石墓王陵的分类比对72

(一)文献有记载、考古有依据、研究意见无分歧的确认5座72

(二)文献有记载、与地名标志吻合、符合考古编年的确认10座72

(三)文献无葬地记载、考古编年与本王在位年代吻合的确认2座72

(四)文献有记载、地名特征不明显、根据考古编年和相关遗迹最后确认2座73

第二节 闵中王葬于石窟73

第三节 将军坟的墓主人长寿王率开回葬故国祖茔之先河73

第四节 迁都平壤后的8位王的王陵确认问题77

(一)集安五盔坟一带是故国祖茔王陵区77

(二)宝藏王葬于西安灞东79

第五节 大阳王80

第六节 封土墓王陵的分类比对80

第七章 高句丽王陵的考证定位81

第一节 28位王之陵81

(一)东明王陵81

(二)琉璃明王陵86

(三)大武神王陵90

(四)闵中王石窟93

(五)慕本王陵95

(六)太祖大王陵97

(七)次大王陵99

(八)新大王陵101

(九)故国川王陵105

(十)山上王陵107

(十一)东川王陵110

(十二)中川王陵116

(十三)西川王陵118

(十四)烽上王陵121

(十五)美川王陵123

(十六)故国原王陵127

(十七)小兽林王陵136

(十八)故国壤王陵138

(十九)好太王陵141

(二十)长寿王陵146

(二十一)文咨明王陵150

(二十二)安臧王陵152

(二十三)安原王陵154

(二十四)阳原王陵156

(二十五)平原王陵158

(二十六)婴阳王陵161

(二十七)荣留王陵164

(二十八)宝藏王陵166

第二节 大阳王陵168

第三节 重要墓葬与重要遗址169

(一)明临答夫墓169

(二)于氏墓171

(三)助多墓172

(四)集安东台子遗址174

(五)集安民主遗址176

(六)集安双安小城177

(七)集安良民古城及古墓群179

第八章 高句丽王陵定位的系统思考182

第一节 工作过程的简要回顾182

第二节 高句丽王陵统鉴辑要183

第三节 高句丽王陵分期演进图示183

第四节 高句丽故国国冈王陵承嗣关系示意图184

第五节 几点带有规律性的新认识184

(一)古文献记载的王陵葬地名称与现代地名必有某种联系184

(二)王陵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和生态性,尽在山之阳、江之阳184

(三)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最好的材料、最新的器物、最高水平的壁画必先用于王陵185

(四)王之封号与葬地具有内在联系和承嗣关系185

(五)王陵分期演进不仅体现在墓葬型制、结构上,同时也体现在分区和相关遗迹中185

第九章 深入研究高句丽王陵的初步展望186

附卷187

好太王碑杂识及碑文考笺&张福有187

集安禹山3319号墓卷云纹瓦当铭文识读与研究&张福有193

集安良民高句丽遗迹调查&孙仁杰 迟勇203

鸭绿江上游右岸考古调查&孙仁杰 迟勇 张殿甲210

高句丽第一个平壤城在集安良民即国之东北大镇——新城&张福有218

高句丽平壤东黄城考&张福有226

洛阳、西安出土北魏与唐高句丽人墓志及泉氏墓地&张福有 赵振华233

唐代泉氏家族墓地不在集安在洛阳令人信服&李健才254

高句丽贵族有回葬旧茔之习俗集安五盔坟应为王陵&李殿福255

高句丽泉氏墓地调查及其价值&耿铁华257

从泉氏墓志墓地看高句丽的回葬&孙仁杰261

泉氏家族世系及其事略&梁志龙264

朱蒙所葬之“龙山”及太王陵铜铃“崚”字考&张福有 孙仁杰 迟勇271

豆谷、豆谷离宫及琉璃明王陵&张福有 孙仁杰 迟勇276

集安蒿子沟墓地调查与东川王陵考&张福有 迟勇 孙仁杰281

主要参考文献286

高句丽王陵考大事记288

后记&张福有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