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标小学生实用知识大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课标小学生实用知识大全](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108754.jpg)
- 高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致公出版社
- ISBN:978780179700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941页
- 文件大小:157MB
- 文件页数:1053页
- 主题词:语文课-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数学课-小学-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课标小学生实用知识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汉语拼音23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求2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和内容2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2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3
三、汉语拼音的相关知识3
(一)语言、语音、音节、音素(元音和辅音)3
1.语言3
2.语音4
3.音节4
4.音素(元音和辅音)4
(二)普通话和方言有什么不同4
(三)声母的发音和分辨5
(四)韵母的发音和分辨9
1.韵母的发音9
2.韵母的分辫12
3.押韵14
(五)普通话的声调和变调14
1.声调14
2.变调16
3.语气词“啊”的音变17
(六)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18
1.轻声18
2.儿化19
(七)普通话音节的结构20
(八)拼音应注意的问题22
1.声母要用本音22
2.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22
3.要念准韵头22
(九)拼音的方法22
1.两拼法22
2.三拼法23
3.声介合拼(声母、介母→韵母)23
(十)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律24
(十一)普通话音节的拼写规则25
1.y、w的使用25
2.隔音符号的用法25
3.省写26
4.标调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6
5.音节连写27
(十二)整体认读音节27
(十三)怎样才能朗读得好28
1.要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27
2.掌握朗读所需要的表达技巧28
第二部分 汉字35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识字与写字”的学习要求31
二、什么叫文字?文字有哪些种类31
三、汉字的特点和构造方法32
(一)汉字的特点32
(二)汉字的构造32
1.象形33
2.指事33
3.会意33
4.形声34
5.转注35
6.假借35
四、汉字的形体是怎样演变的35
(一)甲骨文35
(二)金文36
(三)大篆36
(四)小篆36
(五)隶书36
(六)楷书37
(七)草书37
(八)行书37
(九)汉字形体演变表38
五、现行汉字的形体39
(一)笔画39
(二)汉字笔画表40
(三)笔画易错汉字表41
(四)汉字的笔顺42
(五)汉字的偏旁和部首42
(六)汉字偏旁名称表43
五、现行汉字的形体39
(一)笔画39
(二)汉字笔画表40
(三)笔画易错汉字表41
(四)汉字的笔顺42
(五)汉字的偏旁和部首42
(六)汉字偏旁名称表43
(七)汉字的结构46
(八)汉字间架结构表47
六、同音字和多音字48
(一)同音字:读音相同的一组字叫同音字48
(二)小学生最容易读错的字48
(三)小学生易错的同音词辨析53
(四)多音字59
(五)小学语文常用多音多义字61
(六)108个常用多音多义字造句74
(七)成语中的难读字81
(八)容易读错的姓82
七、纠正错别字83
(一)什么是错别字83
(二)常见的错别字现象83
(三)消灭错别字的方法84
1.记准笔画、偏旁84
2.辫别形体相似的字84
3.辫别方言中容易相混的字84
4.注意词语的本来意义85
(四)100个常见错别字85
(五)小学生最易写错的词86
八、怎样查字典89
(一)音序查字法89
(二)部首查字法89
(三)数笔画查字法90
第三部分 词语93
一、语素、词和字的关系91
二、词的构成92
(一)单纯词92
(二)合成词93
1.复合式93
2.附加式93
3.重叠式94
4.名量式94
三、词义95
(一)词义的性质95
(二)词义的发展95
1.词义的扩大95
2.词义的缩小96
3.词义的转移96
(三)单义词和多义词96
1.单义词与多义词的区别96
2.多义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96
(四)怎样巧解词义97
1.串字成句法97
2.突破难字法97
3.引申理解法98
4.重新组合法98
四、词类的划分98
(一)实词98
(二)虚词102
(三)“的”、“地”、“得”的用法区别104
(四)“着”、“了”、“过”的用法区别105
(五)“和”、“跟”、“同”、“与”的用法区别106
(六)词的分类表107
五、同义词109
(一)什么是同义词109
1.等义词109
2.近义词109
(二)怎样辨析同义词109
1.从词义方面辫析109
2.从感情色彩方面辫析110
3.从用法方面辫析110
(三)同义词的作用110
1.可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110
2.可使语体色彩鲜明111
3.可使语句生动活泼,富于紊华111
4.可使语气委婉111
5.同义词连用,可加强语势,强调语意,使语意完美111
6.同义词在构词上也有积极的作用111
(四)小学生常用同义词112
六、反义词126
(一)什么是反义词126
(二)反义词的类型127
1.绝对反义词127
2.相对反义词127
(三)反义词的作用128
(四)怎样找反义词129
1.造句寻找法129
2.先加“不”字再换词129
3.从词的音节去找130
4.从词的范围去找130
5.从词的性质去找130
6.结合上下文去找130
(五)小学语文常用反义词131
七、同音词144
(一)什么是同音词144
1.同形同音词144
2.异形同音词144
(二)同音词的作用144
八、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145
九、成语146
(一)成语的特点146
1.意义的整体性146
2.结构的凝固性146
(二)成语的来源146
1.神话寓言146
2.历史故事146
3.诗文语句147
4.口头俗语147
(三)成语的构造147
(四)成语的作用148
(五)成语的运用148
(六)小学生常用成语归类149
1.描写人物容貌体态的成语149
2.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149
3.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成语149
4.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149
5.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149
6.描写学习的成语150
7.描写谦虚的成语150
8.描写骄傲的成语150
9.描写说的成语150
10.描写高兴的成语150
11.描写友情的成语151
12.描写花的成语151
13.含有云的成语151
14.含有雨的成语151
15.描写山的成语151
16.描写水的成语151
17.描写颜色的成语151
18.描写稀少的成语152
19.描写繁华或安静的成语152
20.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152
21.寓言故事类成语152
22.历史故事类成语153
23.含有数字的成语153
24.可倒用的成语154
25.成语的字数155
26.趣味成语之最156
十、谚语159
十一、小学生常用谚语160
十二、格言181
十三、小学生常用名人名言182
(一)理想182
(二)知识186
(三)学习188
(四)智慧190
(五)志向192
(六)信心194
(七)时间196
(八)人生200
(九)逆境204
(十)勇敢206
(十一)谦逊207
十四、歇后语209
(一)喻意的歇后语210
(二)谐音的歇后语210
十五、小学生常用歇后语210
十六、怎样解释词语218
(一)准确性218
(二)针对性218
(三)通俗性218
十七、小学生易混词语的用法辨析219
(一)“什么”的用法有哪些219
1.表示疑问219
2.表示反桔219
3.表示强调219
4.表示泛指219
5.表示虚指219
6.表示列举219
7.表示复指220
8.表示蔑视220
9.表示惊讶220
10.表示借指220
(二)“二”、“两”、“俩”的用法区别220
(三)“像”和“象”是怎样分工的221
(四)“相”和“像”的用法有什么不同221
(五)“做”和“作”有什么区别222
(六)“辞”“词”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23
(七)“此致敬礼”是什么意思224
(八)“沾”、“粘”、“蘸”三字音义辨析224
(九)“终生”与“终身”的用法辨析225
第四部分 短语与句子227
一、短语227
(一)并列短语227
(二)偏正短语227
(三)动宾短语228
(四)补充短语228
(五)主谓短语228
(六)介宾短语228
(七)连动短语228
(八)兼语短语229
(九)其他短语229
1.复指短语229
2.方位短语229
3.量词短语229
4.“的”字短语230
5.“所”字短语230
6.能愿短语230
7.趋向短语230
二、句子230
(一)句子的分类231
(二)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231
1.陈述句231
2.疑问句232
3.祈使句232
4.感叹句232
(三)句子成分232
(四)复句234
1.什么是复句234
2.复句中常用关联词语234
(五)造句236
1.造句的原则236
2.造句的方法238
(六)扩句239
1.扩句方法239
2.扩句的原则240
3.扩句的形式240
(七)缩句241
1.缩句的方法242
2.缩句的原则242
(八)句式的变换243
1.把陈述句改成“把”字句244
2.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244
3.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244
4.把陈述句变为感叹句245
5.把陈述句变成比喻句245
6.“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245
7.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换245
8.因果关系的句式变换246
9.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246
10.移动句子的附加成分,改变句式246
(九)修改病句247
1.修改病句的步骤247
2.常见的病句类型247
3.修改病句的方法250
(十)文章中数字的用法是怎样的251
1.必须使用汉字的251
2.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的252
3.可用汉字,也可用阿拉伯数字时,按局部协调一致的原则统一252
(十一)数字表述中常见的错误253
1.要认清数字的实与虚253
2.计数要准确254
3.要分清基数和序数254
4.概数和确数不能并用254
5.概数不必重复254
6.数字减少不能用倍数254
7.“增加了”和“增加到”255
8.“以上”和“以下”255
第五部 分标点符号259
一、标点符号的含义和它的来历257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和作用257
(一)表示停顿258
(二)表示语气259
(三)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259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260
(一)点号的用法260
(二)标号的用法263
四、标点符号的活用267
五、标点符号的位置269
第六部分 修辞271
一、修辞和修辞格271
二、常用的修辞手法273
(一)比喻271
(二)借代272
1.特征代本体272
2.以专名代泛称273
3.具体代抽象273
4.抽象代具体273
5.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273
(三)夸张273
(四)比拟274
1.拟人274
2.拟物274
3.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274
(五)对偶274
1.正对275
2.反对275
3.串对275
(六)对比275
1.两种事物对比275
2.一物两面对比275
(七)衬托276
1.旁衬276
2.反衬276
(八)排比277
(九)层递277
(十)反复277
1.连续反复277
2.间隔反复278
(十一)设问278
(十二)反问278
(十三)双关278
1.谐音双关279
2.语义双关279
(十四)拈连和仿词279
1.拈连279
2.仿词280
(十五)顶真和回环280
1.顶真280
2.回环280
(十六)反语280
(十七)引用281
(十八)通感281
三、夸张的种类281
1.扩大夸张282
2.缩小夸张282
3.超前夸张282
四、明喻、暗喻、借喻辨析283
五、比拟、比喻辨析284
1.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284
2.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285
3.表达的效果不同285
六、对比同对偶的区别285
七、衬托和对比的区别286
1.从地位来讲286
2.从隐现来说286
3.从类属来讲286
八、排比和层递的区别287
九、设问和反问的区别288
十、顶真、回环辨析288
第七部分 阅读与朗诵289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学习的要求289
二、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90
(一)怎样提高阅读兴趣290
(二)读书要有选择291
(三)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92
1.要养成多读的习惯292
2.要养成专心读书的习惯292
3.要养成努力读懂的习惯292
4.要养成思考和质疑的习惯292
5.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293
6.要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293
三、怎样预习课文293
四、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294
1.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294
2.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94
3.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295
4.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295
5.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295
五、怎样给课文分段295
1.按时间顺序分段296
2.按地点的转换分段296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296
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段296
六、概括段意的方法29
(一)概括段意的要求297
(二)概括段意的方法297
1.摘句法297
2.层意归并法298
3.取主舍次法298
4.抓要素298
5.抓过渡句298
七、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299
(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299
1.先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299
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中找出中心思想299
3.从文章的标题找中心299
4.从中心句找中心300
5.通过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找中心300
(二)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300
八、怎样提高阅读速度301
(一)要默读,不要朗读301
(二)集中注意力,看得快,想得快301
(三)不要重读,减少回视301
(四)加速理解,学会浏览302
九、背诵课文的方法302
(一)化整为零,步步为营302
(二)以写助读,感官兼用302
(三)互读互背,合作“经营”303
(四)按图索“意”,读图背文303
(五)角色表演,情趣背书303
(六)录音录像,辅助背诵303
十、怎样阅读分析写人类的文章303
(一)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304
(二)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304
(三)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特点,把握文章内容305
(四)分析写作目的,深化认识理解305
十一、怎样阅读分析记事类的文章306
(一)把握记事文章中叙述的“六要素”306
(二)理清叙述的线索306
(三)把握叙述的顺序306
(四)注意综合表达方法307
十二、怎样阅读分析写景类的文章307
(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307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308
(三)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308
(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09
十三、怎样阅读分析状物类的文章309
(一)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309
(二)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310
(三)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310
十四、怎样阅读分析类的小说311
(一)了解时代背景311
(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一定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311
(三)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312
(四)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312
(五)探讨主题思想312
十五、怎样阅读诗歌313
(一)了解作者,读懂题意313
(二)读顺读通诗句313
(三)充分调动想象力314
(四)体会诗人的情感314
十六、怎样阅读童话315
(一)了解童话的类型和特点315
(二)正确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生活真谛316
十七、怎样阅读寓言316
(一)把握寓言中的“故事”316
(二)领会寓言的寓意317
(三)掌握艺术手法,体会寓言的生活哲理317
十八、怎样做读书笔记317
(一)摘录式318
(二)提要式318
(三)心得式318
(四)索引式319
十九、什么是朗诵320
二十、怎样把握朗诵的停顿技巧320
(一)语法停顿321
(二)逻辑停顿321
(三)感情停顿322
二十一、怎样把握朗诵时的重读音节322
(一)语法重音322
(二)逻辑重音323
(三)感情重音324
二十二、怎样控制朗诵的节奏和速度325
(一)轻快型325
(二)凝重型325
(三)低沉型326
(四)高亢型326
(五)舒缓型326
(六)紧张型326
二十三、朗诵时如何运用好升降技巧326
(一)上扬调327
(二)下抑调327
(三)平直调327
(四)曲折调328
第八部分 小学生口语交际知识与技巧331
一、说话的七大忌讳329
(一)忌兜圈子329
(二)忌重复锣嗦330
(三)忌急不择言331
(四)忌急功近利331
(五)忌考虑不周332
(六)忌做“急先锋”333
(七)忌心口不一333
二、怎样做自我介绍334
(一)切忌自吹自擂334
(二)主次分明335
(三)俏皮风趣335
三、自我介绍的五条言行及礼仪336
四、如何在班团会上即兴致辞337
五、提问的技巧有哪些338
(一)一般提问338
(二)选择提问339
(三)真诚提问339
(四)续接提问339
(五)因时提问339
(六)因人提问340
(七)适当提问340
(八)诱导提问340
(九)启示提问340
(十)攻击提问340
六、哪些口语习惯需要纠正341
(一)用多余的套语341
(二)有杂音342
(三)谚语太多342
(四)滥用流行的字句342
(五)特别爱用一个词342
(六)太琐碎343
(七)过分使用夸张的手法343
七、怎样与老师交流344
(一)多用幽默话题344
(二)多问问题344
(三)不要议论老师345
八、与同学交流的技巧346
(一)语气要平和346
(二)要用声音打动人347
1.让声音充满热情与活力347
2.语速要适中347
3.声、气与内容完美结合348
4.学会倾听348
5.巧用赞美349
6.学会包容350
7.学会拒绝350
8.学会批评351
9.学会回答352
10.避免不必要的争论353
11.学会道歉354
12.学会大胆表达355
九、口才应变十大方法355
(一)做出意外反应356
(二)转移话题356
(三)移花接木357
(四)含糊其辞357
(五)装聋作哑357
(六)委婉含蓄357
(七)善于联想358
(八)可方可圆358
(九)正反相生359
(十)引经据典359
十、怎样赞美别人360
(一)到什么样的山,你就唱什么样的歌360
1.听者的文化知识水平361
2.听话者的个性特点361
3.听话者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361
4.听话者的性别特征362
5.听话者的年龄特征362
6.听话者的心境特征362
(二)“拍马屁”别拍在马腿上363
十一、怎样让你的声音更动听364
(一)注重自己说话的语调364
(二)注意你的发音365
(三)不要让发出的声音尖刻刺耳365
(四)不要用鼻音说话365
(五)控制说话的音量366
(六)充满热情与活力366
(七)注意说话的速度366
十二、说服别人的技巧有哪些367
(一)利用语言的组织排序367
(二)修建语势滑梯367
(三)话题突转368
(四)巧妙利用逻辑368
(五)莫须有的“大家”369
(六)语言限制行动369
(七)先发制人,没有回旋余地369
十三、说理的技巧和策略370
(一)用事实说话370
(二)有关事实的话题371
(三)运用事实说话应注意什么371
十四、怎样进行电话交谈375
(一)发音要清晰376
(二)音量要适中376
(三)表达要有情感376
(四)要言简意赅376
十五、演讲语言的四个重要法则377
(一)规定主题范围377
1.选定主题之后,就要围绕主题选择、组织语言,不能超出主题所需的范围377
2.要点宜精而少377
(二)主题的选择应精益求精377
(三)多举生动的实例379
1.要有人情味379
2.使用真实姓名380
3.交代要清楚分明380
4.利用对话,演说更生动381
(四)使用具体真切的语言382
十六、演讲开头的语言技巧383
(一)开宗明义式383
(二)幽默式384
(三)故事式384
(四)自我介绍式384
(五)提问式385
(六)引用式385
十七、演讲结尾的语言技巧385
(一)总结式385
(二)高潮式386
(三)余韵式386
(四)祝颂式387
十八、演讲时身体语言的五大技巧388
(一)姿态要挺直,要抬起下巴388
(二)站如松,双足要有力388
(三)慎重地、适当地动一动388
(四)双手要自然地垂在两侧388
(五)手势要与信息同步389
第一部分 写人400
外貌392
悲402
惧404
怒405
情406
言谈408
才能411
志气413
意志414
助人416
第二部分 记事节日417
劳动418
文艺420
体育421
学习423
工作425
生活427
集市428
离别429
聚会430
第三部分 写景432
春432
夏434
秋436
冬437
天空438
风雨440
雷电441
霜雪442
晨昏443
夜晚444
日月446
星辰447
江河湖海448
瀑布450
山峰450
云雾452
第四部分 状物454
花454
草456
树457
鸟459
兽461
虫462
鱼463
建筑464
园林465
一、怎样选材470
最佳座位472
没有老师的一节课473
捉黄鳝475
喝“竹笋汤”476
童年趣事477
傻事478
偷喝酒479
雾481
二、走好第一步—取个好标题483
同学们叫我“烦得很”484
杰作485
“抢”饭486
作业的“悲剧”488
三、独辟蹊径,水到渠成—从侧面着笔490
爸爸的一组照片491
外国人来到乡村小镇492
彩色的奇花493
精彩的六年级494
四、下笔如有神—用童心写真事,写感受较深的事496
对打497
捉月亮499
电话的故事500
捉野兔502
网鱼503
捅马蜂窝504
五、不怕人物“旧”—只要抓住人物特点,用事实刻画人物506
我的“恶”妹妹,507
弟弟的“经济观点”508
“笨蛋大王”509
一个有趣的人511
妈妈爱吃鱼头512
调位风波514
我们班的“名将”515
六、典型事例在写人记事中的作用518
如此老师520
我522
老师的“绝技”,523
七、该略则略,该详则详526
古怪的武老师527
背影528
我当“打工妹”530
我的“死党”们531
毕业留言533
八、巧设悬念,引人入胜536
叔叔找家537
爸爸的算卦术538
买衣服539
选“班长”541
九、过河巧架桥544
巧手的妈妈545
老师的笑546
十、怎样写活动或比赛—抓场面描写突出特点(或紧张,或有趣……)548
一堂有趣的体育课—夜过岗哨549
意外550
摆擂台552
一次特别的游戏554
十一、怎样联想和想象556
李白求职557
假如我有魔法558
猫和鱼的故事560
残孩子斗恶狼561
小女孩到了中国562
十二、叙述要定好基调564
难忘的一天566
梨,长到邻居院子里567
医生阿姨568
十三、顺序而叙,自然成章570
捉泥鳅571
两次说谎572
互换574
十四、怎样写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576
老师离开教室后578
这件事使我后悔579
烧毛豆581
我跟哥哥去打猎583
骑猪585
我第一次走夜路586
恶梦588
国界线589
假货王国591
十五、怎样写以人为主的记叙文593
“万人迷”老师595
爱打架的弟弟596
一个爱养鱼的人597
我们班的四大金刚599
我喜欢“雷声”601
班上的活宝602
我的苦恼604
十六、怎样写以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606
春天607
秋游*608++家乡的沪沽湖609
家乡的“小山”611
十七、怎样写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613
校园里的老榆树614
仙人掌615
逗人喜爱的小蚂蚁616
两只螃蟹617
十八、作文精评专栏619
鼠战619
老顽童621
初识茅宁623
越剧迷625
我爱家乡的辣椒627
“大怪物”629
一、日记634
(一)日记的写法634
(二)日记的分类634
(三)范文635
二、申请书636
(一)申请书的写法636
(二)范文637
三、决心书637
(一)决心书的写法637
(二)注意事项638
(三)范文638
四、倡议书639
(一)倡议书的格式639
(二)范文640
五、书信640
(一)书信的格式640
(二)书信的分类642
(三)范文643
六、感谢信644
(一)感谢信的格式644
(二)范文645
七、表扬信645
(一)怎样写表扬信645
(二)范文646
八、慰问信647
(一)怎样写慰问信647
(二)范文647
九、请假条648
(一)请假条的格式648
(二)范文648
十、留言条649
(一)留言条的格式649
(二)范文649
十一、借条、收条和领条650
(一)借条的格式650
(二)范文650
(三)收条和领条651
十二、启事651
(一)启事的种类651
(二)启事的特点652
(三)启事的格式652
(四)范文652
十三、通知653
(一)通知的格式653
(二)范文653
第一部分 文化常识657
一、天文历法656
(一)公历656
(二)农历656
(三)干支历657
(四)二十四节气657
1.二十四节气表(按公元月日计算)657
2.二十四节气歌658
(五)农历月份的别称658
(六)十二生肖659
(七)世纪和年代如何算起、如何称呼660
(八)月份的大、小是怎样确定的661
(九)一周从星期几开始662
(十)一日为何从半夜始663
(十一)一天到底有多长663
(十二)一刹那有多久664
(十三)北京时间664
(十四)四季开花有时间665
二、节俗文化666
(一)元旦666
(二)除夕667
(三)春节668
(四)元宵节668
(五)“三八”妇女节669
(六)清明节669
(七)“五一”国际劳动节670
(八)“五四”青年节671
(九)母亲节671
(十)“六一”国际儿童节672
(十一)端午节673
(十二)父亲节673
(十三)教师节674
(十四)中秋节675
(十五)重阳节675
(十六)国庆节676
(十七)圣诞节676
三、其他文化常识678
(一)“中国”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678
(二)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678
(三)中国的别称是怎样得来的679
(四)世界十大语言680
(五)古代对教师的别称681
(六)中国的二十四史682
(七)中国的三大国粹683
(八)中国十大古典名曲683
(九)中国的第一部684
(十)历史名人美誉686
(十一)我国敬称汇总687
(十二)科举考试分几级689
(十三)交友习语690
(十四)人体名称妙喻690
(十五)文房四宝692
(十六)岁寒三友692
(十七)花中四君子692
第二部分 文学知识693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693
(一)上古时期:神话传说693
(二)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诗歌)693
1.儒家经典693
2.历史散文694
3.诸子百家散文694
4.先秦诗歌694
(三)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695
1.两汉散文695
2.乐府民歌和赋695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696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696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697
(五)唐代文学698
1.唐诗699
2.散文699
3.传奇700
4.词700
(六)宋代文学700
1.宋词和宋诗700
2.散文701
3.话本701
(七)元代文学701
1.元曲四大家701
2.十大悲剧占其六701
3.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702
(八)明清文学702
1.明清小说702
2.明清诗文702
二、中国近现代文学简介702
(一)近代文学(1840~1918)702
(二)现代文学(1919~1949)703
1.现代小说703
2.诗歌、散文、戏剧703
三、中国当代文学简介(1949~2000)704
(一)小说704
(二)诗歌、散文、戏剧704
四、外国文学简介705
(一)外国古代文学705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705
(三)17~19世纪的欧洲文学705
(四)19世纪欧洲美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706
(五)早期无产阶级文学706
五、中国文学名家名著707
(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707
(二)屈原和“楚辞”709
(三)孔子和《论语》710
(四)《孟子》711
(五)《荀子》711
(六)《老子》712
(七)《庄子》713
(八)《孙子兵法》714
(九)《墨子》714
(十)《韩非子》715
(十一)《春秋》716
(十二)《左传》716
(十三)《国语》717
(十四)《战国策》717
(十五)司马迁和《史记》718
1.司马迁的生平718
2.《史记》的成就719
(十六)班固和《汉书》720
(十七)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721
(十八)“初唐四杰”及陈子昂、张若虚722
(十九)“山水诗人”孟浩然和王维724
(二十)“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725
(二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726
(二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727
(二三)人民诗人白居易729
(二四)“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730
(二五)韩愈和柳宗元731
1.韩愈731
2.柳宗元732
(二六)苏轼733
(二七)欧阳修735
(二八)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735
(二九)爱国词人辛弃疾736
(三十)柳永和李清照737
(三一)元曲四大家738
1.关汉抑739
2.王实甫739
3.白朴一740
4.马致远740
(三二)施耐庵和《水浒传》741
(三三)罗贯中和《三国演义》742
(三四)吴承恩和《西游记》744
(三五)曹雪芹和《红楼梦》745
(三六)蒲松龄和《聊斋志异》747
(三七)鲁迅748
1.《呐喊》《仿徨》—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748
2.杂文749
3.《野草》和《朝花夕拾》750
4.《故事新编》750
(三八)郭沫若750
(三九)冰心和朱自清751
(四十)巴金、老舍、沈从文752
1.巴金及其《家》752
2.老舍及其《骆驼祥子》753
3.沈从文及其《边城》754
(四一)茅盾754
六、外国文学名家名著756
(一)荷马史诗756
(二)伊索寓言756
(三)圣经757
(四)一千零一夜757
(五)列那狐的故事758
(六)莎士比亚(1564~1616)759
(七)安徒生(1805~1875)760
(八)马克·吐温和《王子与贫儿》762
(九)高尔基和他的《童年》762
(十)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764
(十一)海明威(1899~1961)766
第三部分 小学生必背的70首古诗821
江南&汉乐府768
救勒歌&北朝民歌768
咏鹅&〔唐〕骆宾王769
风〔唐〕&李娇769
咏柳&〔唐〕贺知章770
凉州词&〔唐〕王之涣771
登鹤雀楼&〔唐〕王之涣771
春晓&〔唐〕孟浩然772
凉州词&〔唐〕王翰772
出塞&〔唐〕王昌龄773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773
鹿柴&〔唐〕王维774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77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775
静夜思&〔唐〕李白775
古朗月行&〔唐〕李白776
望庐山澡布&〔唐〕李白777
赠汪伦&〔唐〕李白77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778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778
望天门山&〔唐〕李白779
别董大&〔唐〕高适780
绝句&〔唐〕杜甫781
春夜喜雨&〔唐〕杜甫781
绝句&〔唐〕杜甫782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782
游子吟&〔唐〕孟郊783
江雪&〔唐〕柳宗元784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784
枫桥夜泊&〔唐〕张继785
渔歌子&〔唐〕张志和785
塞下曲&〔唐〕卢纶786
望洞庭&〔唐〕刘禹锡787
浪淘沙&〔唐〕刘禹锡788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788
池上&〔唐〕白居易789
忆江南&〔唐〕白居易789
悯农&〔唐〕李绅790
悯农&〔唐〕李绅790
山行&〔唐〕杜牧791
清明&〔唐〕杜牧792
江南春&〔唐〕杜牧792
乐游原&〔唐〕李商隐793
蜂&〔唐〕罗隐794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794
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795
元日&〔宋〕王安石796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796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797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798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798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799
题西林壁&〔宋〕苏轼800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800
示儿&〔宋〕陆游80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801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802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803
小池&〔宋〕杨万里803
晓出净慈寺透林子方&〔宋〕杨万里804
春日&〔宋〕朱熹805
题临安邸&〔宋〕林升805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806
乡村四月&〔宋〕翁卷807
墨梅&〔元〕王冕808
石灰吟&〔明〕于谦809
竹石&〔清〕郑燮809
所见&〔清〕袁枚810
村居&〔清〕高鼎811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811
第四部分 古诗名句分类集锦813
一、诗中春813
二、诗中夏813
三、诗中秋814
四、诗中冬815
五、诗中山815
六、诗中水816
七、诗中日816
八、诗中月817
九、诗中风817
十、诗中花818
十一、诗中雨819
十二、诗中819
十三、诗中草820
十四、诗中柳820
十五、诗中树821
十六、诗中鸟822
十七、诗中河822
十八、诗中江823
十九、诗中云824
二十、诗中别824
二一、诗中亲情825
二二、诗中乡情826
第一部分 小学数学学习目标828
第一学段(1~3年级)828
知识与技能828
数学思考828
解决问题829
清感与态度829
第二学段(4~6年级)829
知识与技能829
数学思考830
解决问题830
情感与态度830
第二部分 小学数学常用数表832
一、常用数学符号表832
二、20以内加法口诀表833
三、乘法口诀表834
四、1000以内质数表835
五、100以内的平方表836
六、100以内立方表837
七、常用百分数、分数、小数互化表838
八、100以内合数分解质因数表839
九、珠算加法口诀表840
十、珠算减法口诀表840
十一、珠算除法九归口诀表841
十二、常用公制计量单位表843
十三、计量单位比较表844
第三部分 小学数学知识归类表845
一、小学数学知识结构表845
二、数的从属关系表846
三、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847
四、整数读法表848
五、整数写法表849
六、多位数改写与省略尾数对比表850
七、小数的分类表850
八、分数分类表851
九、小数、分数基本性质对比表851
十、应用题知识结构表852
十一、简单应用题类型表853
十二、数的大小比较表854
十三、数的整除概念表856
十四、线的有关概念表858
十六、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表860
十七、除法、分数和比的关系表860
十八、正、反比例联系、区别表861
十九、正、反比例应用题比较表861
二十、角的分类表862
二十一、三角形分类表862
二十二、平面图形表863
二十三、四边形从属关系表864
二十四、立体图形表865
二十五、平面图形的长度和面积计算866
二十六、平面图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867
二十七、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868
二十八、时间单位关系表869
二十九、认识时间870
(一)时分秒的认识870
(二)年、月、日的认识870
三十、常用统计图区别表870
三十一、偶数、奇数、合数871
三十二、数的分解、分解因数、分解质因数872
第四部分 小学数学法则公式表873
一、四则运算法则表873
二、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表874
三、计量单位的化法和聚法对比表876
四、最大公约数求法表877
五、最小公倍数求法表878
六、约分方法分类表879
七、通分方法表879
八、假分数、代分数互化表880
九、小数、分数、百分数互化表881
十、常用百分率计算公式表882
十一、比例尺计算公式表883
十二、求比值、化简化、解比例的法则表884
第五部分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885
一、竖式加法方法885
二、竖式减法方法886
三、试商的“断腰法”886
四、验算与核算887
五、四则运算顺序888
六、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888
(一)加法888
(二)减法889
(三)乘法889
(四)除法890
七、简便运算的方法891
八、估算的方法896
九、计算式、等式及方程897
十、简易方程解法898
第六部分 附录900
一、怎样做数学笔记900
二、怎样才能学好数学901
三、怎样培养自己的数学想象力902
四、怎样看数学课外读物903
五、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904
六、生活中常用到的数量905
(一)长度905
(二)速度905
(三)温度906
(四)其他数据906
七、认识货币906
一、校园活动安全知识910
(一)教学楼里的安全910
(二)课间活动注意事项910
(三)上体育课的安全911
(四)参加运动会的安全913
(五)剧烈运动后的注意事项913
(六)意外伤害后如何自救互救913
1.鼻子出血913
2.遇到扭伤或挫伤,马上冷敷914
3.皮肤擦伤,迅速止血914
4.如有骨折不能乱动914
二、交通安全知识914
(一)认识交通标志914
1.交通信号灯914
2.交通标线915
3.隔离设施915
(二)行走时的安全915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915
2.横穿马路注意事项916
(三)乘坐公共汽车的安全知识918
(四)骑自行车的安全知识919
(五)发生了车祸怎么办920
三、校外活动安全知识920
(一)游泳安全知识920
(二)游戏时的安全知识922
(三)郊游、野营活动安全知识922
四、防火安全知识923
(一)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923
(二)家里不慎起火怎么办923
(三)遭遇火灾时如何正确脱险924
(四)火灾现场急救知识925
五、用电安全知识925
(一)怎样防止触电925
(二)触电急救知识927
(三)预防雷击知识927
六、地震安全知识927
(一)什么是地震、震源、震中和地震波927
(二)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928
(三)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929
(四)地震来了怎么办929
1.怎样避震929
2.室内怎样避震929
3.学校怎样避震930
4.公共场所怎样避震931
(五)地震时被重物压住受困了怎么办933
(六)地震后应采取哪些紧急处理措施934
(七)地震后注意预防哪些疾病935
1.肠道传染病935
2.虫媒传染病935
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936
4.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936
5.食源性疾病936
七、其他安全知识937
(一)遇到下列情况怎么办937
(二)小学生上网安全知识938
(三)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怎么办939
1.路上被人抢劫、敲作和勒索939
2.如何报警939
3.怎样预防940
(四)独自在家的安全知识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