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与农业昆虫研究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与农业昆虫研究技术
  • 李正跃主编;陈斌,桂富荣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2176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88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昆虫-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与农业昆虫研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昆虫的采集、处理与饲养1

第一节 采集昆虫的主要工具1

一、捕虫网2

二、采集瓶、采集管、采集布和毒瓶2

三、吸虫管和吸虫器3

四、诱虫灯4

五、贝氏漏斗4

六、采集袋4

七、其他常用工具5

第二节 采集昆虫的方法5

一、网捕法5

二、观察法5

三、搜索法5

四、击落法6

五、引诱法6

第三节 采集调查中的标本处理6

一、标本浸渍液7

二、三角纸包7

三、棉层纸包7

第四节 昆虫标本的制作9

一、针插标本的制作9

二、浸液标本的制作10

三、微小昆虫玻片标本的制作10

第五节 昆虫的科学绘图12

一、目的与要求12

二、工具与材料13

三、绘图步骤13

第六节 昆虫的饲养14

一、饲养昆虫的工具14

二、几种植食性昆虫的饲养方法15

参考文献25

第二章 昆虫行为学研究方法与技术26

第一节 昆虫行为学概述26

一、取食行为26

二、繁殖行为28

三、通讯行为29

四、种间竞争行为30

五、昆虫防御行为30

六、本能行为31

七、学习行为32

八、研究昆虫行为学的意义33

第二节 影响昆虫行为的因素33

一、内部状态33

二、遗传与昆虫行为34

三、发育和跨代影响34

四、以往的经历和学习行为34

五、外部刺激35

六、综合作用35

第三节 昆虫行为的调查研究35

一、室内实验36

二、田间观察36

三、视觉刺激37

四、实体模型38

五、化学刺激38

六、声音的刺激39

七、飞行和移动行为39

八、取食行为40

九、繁殖行为40

第四节 昆虫行为的观察与记录40

一、选择观察重点40

二、设计观察内容41

三、记录数据资料41

四、统计和实验设计43

第五节 昆虫行为测定实例44

一、印楝素对西花蓟马的忌避作用44

二、棉铃虫雌蛾对小麦花挥发性气味的触角电位反应46

三、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对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47

四、利用风洞技术研究昆虫的定向飞行行为48

五、华北大黑鳃金龟性信息素组分的分离与鉴定50

参考文献51

第三章 昆虫种群量化估计与参数确定方法52

第一节 一般方法52

一、昆虫的限制52

二、温度的控制53

第二节 繁殖53

一、生殖力53

二、产卵率54

三、生物因素对产卵率的影响54

四、非生物因素对产卵率的影响55

第三节 发育和生长56

一、温度的影响56

二、恒定和变化温度58

三、测量野外温度59

四、选择开始计算有效积温的固定生物时间59

五、相对的生长速率59

六、总的实验要求60

七、发育和其他非生物因子60

八、寄主和食物的影响61

第四节 存活率与死亡率61

一、指数、Gompertz和Weibull函数62

二、非生物因素对存活的影响64

三、生物因素对存活的影响64

四、频次数据的取样和分析65

第五节 自然内禀增长率68

一、内禀增长力的计算70

二、rm的应用72

三、生命表、关键因子和密度依存73

参考文献79

第四章 昆虫迁飞的定量研究技术81

第一节 昆虫迁飞研究概况81

一、昆虫迁飞的概念81

二、迁飞和扩散82

三、迁飞和滞育83

第二节 昆虫迁飞系统84

一、昆虫迁飞场和种群轨迹84

二、昆虫迁飞行为的环境调控86

三、昆虫迁飞行为的生理、生态机制88

四、昆虫迁飞行为的遗传和进化92

第三节 昆虫迁飞的研究方法95

一、昆虫飞行能力的测定技术95

二、昆虫迁飞行为规律的研究100

参考文献109

第五章 田间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111

第一节 昆虫种群与环境111

第二节 田间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113

一、实验设计一般步骤113

二、实验误差的概念114

三、实验误差的估计与控制115

第三节 方差分析基本原理118

一、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118

二、双因子方差分析(two-way ANOVA)121

三、均值多重比较124

第四节 田间实验处理方法设计126

一、单因素实验设计126

二、双因素实验设计144

第五节 田间实验抽样设计155

一、抽样设计的基本要素155

二、抽样设计方法157

参考文献162

第六章 害虫种群治理的经济决策163

第一节 经济决策水平的概念163

一、经济损失和损失边界163

二、经济为害水平164

三、经济阈值166

第二节 经济为害水平的动态167

一、市场价格168

二、治理成本169

三、昆虫的为害169

四、作物对害虫为害的易感性171

五、判断植物损失反应的实验技术174

第三节 经济为害水平的计算175

第四节 经济指标的应用177

一、应用类型177

二、经济为害水平概念的局限性179

三、结论179

参考文献180

第七章 媒介昆虫研究技术181

第一节 媒介昆虫及其种类182

一、传毒昆虫及其种类182

二、传粉昆虫及其种类186

第二节 传毒媒介昆虫研究技术189

一、昆虫介体-病毒-寄主植物的生态互作关系189

二、媒介昆虫的传毒方式190

三、媒介昆虫传毒实验的一般程序与方法191

四、媒介昆虫传毒特性研究技术194

五、其他研究技术在传毒媒介昆虫中的应用196

第三节 传粉媒介昆虫研究技术200

一、传粉昆虫-虫媒植物的生态互惠关系201

二、传粉昆虫种类、数量及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202

三、传粉昆虫访花行为研究技术203

四、影响昆虫访花行为因素的研究方法205

五、传粉昆虫传粉效率、授粉效果研究技术208

六、传粉昆虫的利用211

参考文献213

第八章 杀虫剂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实验技术214

第一节 化学杀虫剂的室内生物测定214

一、生物测定标准试虫214

二、农药浓度稀释的计算215

三、杀虫剂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215

第二节 昆虫病原体的毒力测定222

一、虫生真菌的毒力测定222

二、昆虫病原细菌的毒力测定227

三、昆虫病原病毒的毒力测定228

四、昆虫病原线虫的毒力测定229

五、昆虫病原原生动物229

第三节 植物源农药的生物活性测定230

第四节 杀虫剂的联合作用与评价230

一、杀虫混剂联合作用测定与评价230

二、联合毒力的计算与判定231

三、杀虫剂对虫生真菌的增效作用231

第五节 杀虫剂室内生物测定的统计分析231

一、毒力表示方法231

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232

第六节 杀虫剂田间药效实验及评价技术234

一、农药田间药效实验设计234

二、药效实验调查与记录239

三、杀虫剂田间药效的评价方法242

参考文献267

第九章 天敌利用效果评价的方法与技术269

第一节 生物防治法概述269

第二节 利用寄生率、捕食量的间接评价法270

一、田间观察270

二、实验室饲养观察271

三、田间采样273

四、捕食率/寄生率的获得方法273

第三节 利用害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评价法278

一、主要的调查方法278

二、局限性278

第四节 生命表的分析279

一、生命表的类型279

二、构建生命表的参数及计算279

参考文献282

第十章 昆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284

第一节 抗体技术284

一、单克隆抗体技术284

二、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289

三、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比较294

第二节 电泳技术295

一、酶电泳296

二、在农业昆虫学和生态学应用的酶电泳296

三、免疫电泳技术298

第三节 DNA技术299

一、线粒体DNA299

二、核糖体DNA(rDNA)300

三、处理DNA样本的一般方法305

第四节 抗药性检测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306

参考文献307

第十一章 昆虫种群生态学数学模型构建309

第一节 从现实对象到数学模型309

一、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309

二、数学模型分类和一般建模方法311

三、昆虫生态学与数学模型313

第二节 昆虫种群生态学常用建模技术简介314

一、基本种群增长模型314

二、具有空间结构的种群推测模型326

三、非线性模型329

四、基于布尔逻辑关系的模型340

参考文献341

附录343

附录Ⅰ:随机数表343

附录Ⅱ:拉丁方设计表347

附录Ⅲ:平衡分格设计(BLS)基本设计表348

附录Ⅳ:死亡率概率值换算表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