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口袋书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08 2008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口袋书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08 2008版
  • 张保春,倪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043687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中药鉴定学-药剂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口袋书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08 2008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

一、整体观念1

二、辨证论治1

第二节 阴阳学说2

一、阴阳的属性2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3

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4

第三节 五行学说6

一、五行与五行学说6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7

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8

第四节 藏象10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10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14

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16

四、六腑的生理功能17

五、奇恒之腑19

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20

第五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20

一、气20

二、血22

三、津液22

第六节 经络23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23

二、十二经脉24

三、奇经八脉26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27

第七节 体质27

第八节 病因28

一、六淫28

二、七情31

三、饮食不调32

四、劳逸失常33

五、痰饮33

六、瘀血34

第九节 发病与病机35

一、发病35

二、邪正盛衰病机35

三、阴阳失调病机36

四、气血津液失调病机40

第十节 预防与康复42

一、预防42

二、康复42

第二章 中医诊断基础43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43

一、中医诊断学要点43

第二节 四诊43

一、望诊43

二、闻诊49

三、问诊50

四、切诊53

第三节 辨证55

一、八纲辨证55

二、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病辨证58

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59

第一节 治则与治法59

一、治病求本59

二、扶正与祛邪60

三、调整阴阳60

四、三因制宜61

第二节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62

一、感冒62

二、咳嗽62

三、喘证63

四、不寐64

五、胃痛65

六、呕吐66

七、泄泻67

八、便秘68

九、头痛69

十、眩晕70

十一、淋证70

十二、阳痿71

十三、郁证72

十四、汗证72

十五、虚劳73

十六、痹证(关节痹痛)74

十七、中暑75

十八、疮疖76

十九、乳癖77

二十、瘾疹77

二十一、痔疮78

二十二、跌打损伤80

二十三、月经不调80

二十四、痛经83

二十五、带下病84

二十六、积滞84

二十七、厌食85

二十八、鼻渊85

二十九、口疮86

三十、咽喉肿痛87

第四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89

第一节 藏医药基础知识89

第二节 蒙医药基础知识90

第五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92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92

一、白细胞计数(WBC)92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93

三、红细胞计数(RBC)96

四、血红蛋白(Hb)97

五、血小板计数(PLT)98

六、红细胞沉降率(ESP)99

第二节 尿液检查100

一、尿液酸碱度(pH)101

二、尿比重(SG)101

三、尿蛋白(PRO)102

四、尿葡萄糖(GLU)103

五、尿液隐血(BLD)104

六、尿沉渣白细胞(LEU)105

七、尿沉渣管型105

八、尿沉渣结晶106

九、尿酮体107

十、尿肌酐107

十一、尿尿酸108

第三节 粪便检查108

一、粪外观109

二、粪隐血110

三、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110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111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111

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112

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13

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114

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Globulin)115

第五节 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117

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117

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117

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118

四、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HBeAb)118

五、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cAb)119

第六节 肾功能检查120

一、血清尿素氮(BUN)120

二、血肌酐(Cr)121

第七节 血液生化检查121

一、血清总胆固醇(TC)121

二、三酰甘油(TG)122

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123

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124

第六章 药学服务与咨询125

第一节 药学服务的基本要求125

一、药学服务的目标和基本要素125

二、从事药事服务应具备的素质126

第二节 药学服务的内涵127

一、药学服务的内容127

二、药学服务的对象127

第三节 用药咨询128

一、患者用药咨询128

二、医师用药咨询129

第七章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130

第一节 处方130

处方的常用术语130

第二节 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品名称131

一、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131

二、并开药名132

三、处方应付133

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134

一、配伍禁忌134

二、妊娠禁忌134

三、饮食禁忌135

四、证候禁忌135

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用量136

一、汤剂的用法用量136

二、中成药的用法用量137

三、毒、麻中药的使用139

第五节 中药的调剂140

一、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140

二、中药斗谱排列140

三、中成药调剂141

第六节 中药汤剂142

一、中药汤剂的煎煮142

二、特殊煎药方法143

第八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145

第一节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145

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145

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146

第二节 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147

一、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147

二、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147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149

一、中药材和饮片的储藏149

二、中药材和饮片的养护150

三、中成药的养护151

四、《中国药典》“凡例”贮存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规定152

第九章 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的介绍153

第十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214

第一节 合理用药214

一、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214

二、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后果214

三、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215

第二节 中成药的联合使用215

一、中成药的合理联用215

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216

第三节 中西药的联合使用218

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218

二、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219

三、中西药联用的举例222

四、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224

第十一章 特殊人群中药的使用226

第一节 老年人中药的使用226

第二节 哺乳期患者和婴幼儿患者中药的使用227

第三节 肾功能不全者中药的使用227

第四节 肝功能不全者中药的使用228

第十二章 中药不良反应229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229

第二节 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231

一、皮肤症状231

二、全身症状231

第三节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231

第四节 常用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232

第五节 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235

第十三章 中医药文献与信息238

常用中医药信息238

第十四章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242

第一节 医疗器械242

一、基本质量特性242

二、产品的分类242

三、监督管理243

第二节 家庭常用医疗器械244

一、卫生材料及敷料244

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246

三、体温计247

四、血压计247

五、手持式家用血糖分析仪248

六、制氧机249

七、助听器250

八、避孕套251

九、拔罐器251

十、针具253

十一、灸具255

精选真题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