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菏泽市古石刻调查与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菏泽市古石刻调查与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0010818.jpg)
- 孙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5319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石刻-研究-菏泽市-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菏泽市古石刻调查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菏泽古石刻概述1
第一节 我国石刻的起源与发展1
一、岩画1
二、碣2
三、碑3
第二节 菏泽古石刻的形制4
一、碑首4
二、碑身10
三、碑座14
第三节 菏泽古石刻的分类17
一、宗教类17
二、墓葬类17
三、记事类17
四、游记艺术类17
五、摩崖类18
第四节 菏泽古石刻的纪时18
一、纪年19
二、纪月20
三、纪日22
第五节 菏泽古石刻的价值23
一、补史正史之价值23
二、艺术之价值24
第二章 宗教类古石刻25
第一节 元代之前石刻26
一、皇建元年造像碑26
二、卜道雅造像碑27
三、河清三年造像刊经碑27
四、大唐开元圣神神武皇帝供养造像碑29
五、天宝二年造像碑30
六、大宋国单州单父县仁教乡白第村乐安郡镌经造像碑31
七、曹州左山兴化禅院重修宝乘塔碑32
八、兴化禅院重修水陆大殿记碑34
九、高良太清观碑35
第二节 明代石刻37
一、重修善法寺碑37
二、重修寿宁寺记碑38
三、重修广福寺记碑39
四、重修昭庆寺记碑41
五、重修明教寺记碑42
六、柏林寺万人缘记碑44
七、巨野县安兴墓集重修东岳庙记碑45
八、赵府重修龙骨寺碑46
九、重建真武宝殿碑48
十、重修梁丘庙记碑49
十一、重修龙王庙记碑51
十二、重修二郎关圣庙记碑52
十三、重修贺村堽黄家庙碑53
十四、统纪修庙善人于后碑55
十五、重修兴化禅院印造大藏经碑56
十六、重修王赵寺碑58
十七、邑西观音寺记碑59
十八、重修黄堆集五圣庙记碑60
十九、重修三官神庙碑62
二十、大营观音碑63
二十一、大明曹州重修济渎庙碑64
二十二、青闱村重修泰山行宫碑68
二十三、裴子岩创建明阳寺记碑69
二十四、重修碧霞元君行宫记碑70
二十五、创建白衣观世音阁记碑72
二十六、重修天仙圣母大殿落成碑73
二十七、曹县重修安乐堌观世音大士祠堂碑74
二十八、重修护岗堂碑76
二十九、观音碑77
三十、仿山创建玉皇祠记碑78
三十一、新建观音祠碑79
三十二、泰山圣母行宫碑80
三十三、观音碑81
三十四、白衣大悲观世音菩萨碑83
三十五、创建玄帝庙记碑84
三十六、东关创建白衣阁碑85
第三节 清代石刻86
一、创建白衣菩萨堂碑86
二、创建弥陀禅院记碑87
三、重修泰山行宫殿前东西廊关帝庙土地祠碑89
四、重修王赵寺碑90
五、广福寺创建昆庐阁序碑91
六、重修圣母娘娘碑92
七、观音菩萨庙重修碑93
八、重修泰山行宫碑94
九、单奇铎进供三元祠碑95
十、重修清丘寺碑96
十一、重修观音堂记碑98
十二、重修玉皇庙碑99
十三、重修观圣帝君庙记碑100
十四、黄家庙重修观音堂碑101
十五、黄军营重修玄帝行宫碑103
十六、祖师殿三载皇经序碑103
十七、重修五圣神祠碑105
十八、重修天齐寝宫阁碑106
十九、顾家村重修泰山行宫碑107
二十、东明县李家庄玉皇庙演戏碑109
二十一、张家村玄帝庙重修碑110
二十二、关圣帝君碑111
二十三、王家庄重修观音堂记碑112
二十四、重修草寺佛殿碑113
二十五、重修碧霞元君殿前两廊二祠碑115
二十六、泰山行宫进香圆满记碑116
二十七、泰山会碑117
二十八、双井村重修玉皇殿记碑118
二十九、重修关帝二郎牛王马王财神龙王土地诸神碑119
三十、仿山重修山门玉皇阁百神阁关帝庙碑120
三十一、广福寺重修山门金塑天王记碑122
三十二、重修青冢寺后殿告成记碑123
三十三、重修火神庙碑124
三十四、武家楼重修泰山行宫碑125
三十五、龙王庙碑126
三十六、重修观音大殿碑128
三十七、吕家庄重修五神庙碑129
三十八、重修寿宁寺碑130
三十九、邑西南六里许李家庄重修玉皇庙碑131
四十、长太里重修玄天观碑132
四十一、高家庄真武庙重修碑134
四十二、重修草寺中殿兼补后殿碑135
四十三、嘉庆四年重修普明寺碑136
四十四、广福寺重修昆庐阁序碑137
四十五、重修龙骨寺碑138
四十六、西溪村重修二圣祠记碑139
四十七、重修关帝与观音韦驮庙碑140
四十八、重修三元庙碑142
四十九、重修波罗庵碑142
五十、重修观音大殿碑143
五十一、重修槐玉寺碑145
五十二、重修草寺碑145
五十三、长泰里重修玄天观碑147
五十四、许家堂重修观音堂记碑148
五十五、彭家店重修白衣堂并禅室垣墙碑149
五十六、重修寿宁寺记碑150
五十七、百神殿玉皇阁暨诸庙群祠碑151
五十八、重修善法寺碑153
五十九、重修土地神祠记碑154
六十、重修关帝庙碑155
六十一、重修火神庙碑156
六十二、重修泰山行宫并两廊十二司碑158
六十三、白衣观音堂碑159
六十四、重修礼拜寺碑160
六十五、重修七神堂碑161
六十六、重修玉皇阁两大殿等碑162
六十七、重修广福寺碑163
六十八、彭家店重修白衣堂碑164
六十九、北亭寺重建四大天王殿碑165
七十、重修元帝庙碑166
七十一、重修赵陂堂吉祥寺碑167
七十二、薛家庄重修三官庙碑168
七十三、关帝庙碑169
七十四、重修菩萨殿碑171
七十五、重修火神庙碑172
七十六、三修碑174
七十七、重修菩萨堂碑176
七十八、濮州城南五十里重修清凉寺碑177
七十九、仁普轮回碑178
八十、重修槐玉寺碑179
八十一、重修普明寺序碑180
八十二、沙堽都重修真武庙记碑181
八十三、观音堂香火会碑182
八十四、重修泰山行宫碑183
第三章 墓葬类古石刻185
第一节 元代之前石刻187
一、故行事渡君碑187
二、张寿碑188
三、唐故人张茂墓志191
四、宋赠尚书祝惟岳神道碑192
五、河东郡薛尹葬坟碑193
六、中书省右丞塔出夫妇墓碑194
七、廉访苗公先茔碑195
八、兵部侍郎张成墓碑197
九、中书右丞必宰牙夫妇墓碑199
第二节 明代石刻200
一、明故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田登墓志200
二、明瓠南刘君墓表202
三、吕烨夫妇合葬墓志204
四、明故监察御史路音夫妇合葬墓志206
五、路新庄夫妇合葬墓志208
六、明故兖州府庠生北川先生张公墓志210
七、明侍御张公虚庵孺人郭氏合葬墓志213
八、明故处士贾天爵夫妇墓志215
九、明故金公武丰墓志217
十、明故鲁府典膳先考妣路公尹氏合葬墓志219
十一、明敕赠山西道监察御史张文举夫妇墓志221
十二、明监察御史马应梦夫妇墓志223
十三、马功所夫妇合葬墓志227
十四、明义官田济民墓志229
十五、明故寿官三槐张公墓志231
十六、明阳士邵练墓志233
十七、李含宇墓志234
十八、王林峰夫妇合葬墓志237
十九、李含宇夫妇合葬墓志240
第三节 清代石刻242
一、刘氏祖茔碑242
二、田惟珵墓表243
三、宋绩元夫妇墓碑245
四、刘氏祖茔碑246
五、宋彝公墓志247
六、张永苍夫妇墓碑249
七、皇清贡生张君淑淹墓志250
八、刘梦驌夫妇合葬墓志251
九、郭氏始迁祖母墓碑253
十、刘延祺夫妇合葬墓志254
十一、范县古义士左伯桃表墓碑256
十二、周长立墓志257
十三、元指挥使周氏始祖神道碑261
十四、刘振都夫妇墓志262
十五、程彦忠夫妇墓碑264
十六、胡氏先茔神道碑265
十七、祝开泰夫妇墓碑267
十八、侯氏始祖墓碑268
十九、王楫神道碑269
二十、冯复兴夫妇墓碑270
二十一、张恂夫妇墓碑271
二十二、张道传夫妇合葬墓碑272
二十三、张邱李祖茔碑273
二十四、陕西汉中府知府周显宗碑274
二十五、孔祖广夫妇合墓碑275
二十六、孔世显夫妇合墓碑276
二十七、孔德安夫妇合墓碑277
二十八、胡复性墓碑278
二十九、刘金鉴夫妇墓碑279
第四章 记事类古石刻281
第一节 元代之前石刻281
一、大周任史君屏盗碑281
二、孔子庙堂碑284
三、济宁路总管府记碑288
四、大德十一年文庙圣旨碑290
五、大元重修单州庙学碑291
第二节 明代石刻294
一、弘治二年敕封张宾夫妇碑294
二、成化元年和弘治三年敕命刘忠碑295
三、成化年间和弘治六年诰封刘忠及家人碑296
四、都察院致仕右副都御史刘忠碑299
五、成化年和弘治年敕谕秦纮碑301
六、正德十三年祭祀张宾碑303
七、山东曹州新作教场记碑304
八、奉文分境碑306
九、袁旗营重修河桥碑309
十、梳洗楼施茶碑310
十一、北王赵集司马桥记碑311
十二、更增左丘明像记碑313
十三、全公生祠遗爱碑314
十四、抚台大司马赵公屏盗碑316
十五、整理孟庙庙貌碑317
十六、重修历山舜祠记碑318
第三节 清代石刻320
一、康熙六年敕封刘济美夫妇碑320
二、乡贤祠卧碑321
三、麟塚碑324
四、郭氏本族世系记碑325
五、创修石少保祠堂记碑326
六、张氏节孝坊327
七、乾隆五十六年诰封王宾碑329
八、周家堂庙地碑330
九、管族家乘序碑331
十、重修李氏始祖祠堂碑332
十一、重修华佗庙碑333
十二、曹邑大义里韩氏三世先祠记碑334
十三、侯氏祠堂碑335
十四、钦加五品衔知东明县事邹公士民感恩戴德碑337
十五、重修起元桥碑338
十六、祭田志碑339
十七、郓城县侯家林河工合龙碑341
十八、侯家林大王庙告示碑342
十九、张氏重修家祠记碑343
二十、高村合龙处碑344
二十一、刘氏奉先思孝碑346
二十二、张氏家祠碑346
二十三、吴绎钦德行碑347
二十四、玉壶冯先生德泽碑351
二十五、重修黄氏家祠碑352
二十六、菏泽岁进士顾瑞符先生教泽碑353
二十七、德被曹郡碑354
二十八、郡廪生陈西辉先生碑355
二十九、陈丰德教碑357
三十、禹王碑358
三十一、诰封毕星辉夫妇碑359
三十二、诰封毕景高夫妇碑360
三十三、重修高氏家祠条例碑360
三十四、苏氏重修始祖祠堂与族谱碑361
三十五、五品花翎候选知县周老先生德行服众碑363
三十六、汶上集玉帝庙设立骡马会行碑364
三十七、先贤仲子庙堂记碑365
三十八、新筑障东堤记碑367
三十九、添设牲口行碑368
四十、牛士法教泽碑370
四十一、孙格德孝碑371
四十二、光绪二十七年税政碑373
四十三、直隶大名府东明高村新筑土寨碑374
四十四、李氏修祠堂碑376
四十五、李氏节孝可风碑378
四十六、张金锡德教碑379
四十七、张世本孝义碑380
四十八、时氏节孝碑382
四十九、吴瑞占德医兼优碑383
五十、李之华教泽碑384
五十一、杨富春德教碑385
五十二、皇清处士王先生讳宗朋字兰居众州县思慕碑387
五十三、刘贯甲德望碑388
五十四、王永修德望碑389
五十五、刘廉豹德教碑391
第五章 游记艺术类古石刻393
第一节 元代之前石刻393
一、重和二年游左山寺七律诗碑393
二、赵孟頫书《永嘉证道歌》碑394
第二节 明代石刻395
一、游左山兴化禅院寺记碑395
二、创建藏经阁石匾396
三、穆文西雪后过东台寺赋诗四首碑398
四、钱达道游左山寺记碑399
第三节 清朝石刻401
一、琴台十咏碑401
二、两岸风清碑403
三、何绍基书苏轼散文集句四条屏403
四、松年诗画四条屏405
第六章 摩崖类古石刻407
第一节 元代之前石刻408
一、清凉洞记408
二、秦王洞记410
三、敕赐大明禅院411
四、移五十三佛记412
五、济州嘉祥县秦王洞新赐大明禅院记413
六、邓御夫德望记414
七、梁干题记415
八、皇帝圣旨里中书户部416
第二节 明代石刻417
一、汤节游金山五律一首417
二、黄鼐等游金山大洞题诗418
三、宋沧游秦王避暑洞七律一首421
四、江廷藻游金山洞诗一首421
五、虞俊登金山洞诗并引423
六、金山清凉洞赋425
七、重修清凉洞弥勒佛记426
八、陈光世游金山避暑洞七律一首426
九、心渊等游金山洞五律联句427
十、张廷佐游清凉洞七律一首428
十一、小河游秦王避暑宫诗一首429
十二、殷汝孝书麟台第一峰430
十三、王士性过秦皇避暑宫七律一首430
十四、金山洞金饰佛像记432
十五、金山洞善护佛像告禀432
十六、侯成公去思德政金山洞纪文433
十七、萧翱凤等游秦王避暑宫五律联句435
十八、金山洞五绝一首436
十九、春日集饮金山洞诗七首437
二十、吕鹏云游避暑洞七律四首439
二十一、宋承荫等游金山洞七律二首440
二十二、陶唐佐寓秦皇避暑宫七律一首441
二十三、陶唐佐洞中怀古诗一首442
二十四、井济闲游金山洞七律一首442
二十五、姚黄重游避暑洞五律一首443
第三节 清代及民国石刻444
一、重修金山大洞佛殿序444
二、黄维翰题别有洞天445
三、右世美秦王避暑宫题记446
四、刘希禹游始皇避暑宫七律三首447
五、宗奎文两日同游金山洞记448
六、武位中夜游金山洞七律一首449
七、丘山重游秦皇避暑洞七绝一首449
八、吕成乐过金山洞七绝一首450
九、章世美游金山洞留志451
十、耿桢游金山洞七律一首452
十一、题巨野金山洞诗一首452
十二、吴履泰游秦王洞诗一首453
十三、辛荣春游秦王洞诗一首454
附表 荷泽古石刻一览表455
跋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