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 教育管理人学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 教育管理人学论纲
  • 杨明宏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767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教育管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 教育管理人学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摘要1

导论1

一 研究缘由及研究现状1

(一)研究缘由3

(二)研究现状综述6

二 研究问题域的界定27

(一)相关概念的说明27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28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30

(一)基本研究思路30

(二)主要研究方法32

四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33

(一)理论价值33

(二)实践意义34

第一章 人性追寻:教育管理的人学品性35

一 人性论:管理的第一要论37

(一)人性释义38

(二)管理:人类的“种的类特性”44

(三)人性假设:管理理论之“硬核”47

二 我国古代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49

(一)儒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51

(二)道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62

(三)法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64

三 西方的人性假设及其教育管理之道67

(一)“政治人”假设及其西方的政治管理思想68

(二)“经济人”假设下的古典管理理论及其教育管理73

(三)“社会人”假设下的人际关系学说及其教育管理84

(四)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需要理论及其教育管理89

(五)基于“复杂人”假设的权变理论及教育管理94

(六)“文化人”假设与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管理之道97

第二章 人性消解:现代教育管理的人学审视103

一 麦当劳化的管理: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105

(一)效率至上的现代教育目标管理106

(二)线性控制的现代教育过程管理112

(三)甄别独尊的现代教育评价管理120

二 生命意义的消解:教育管理现代性危机之结果122

(一)人文的失落和自由的压抑123

(二)个性的丧失和创造的消解126

(三)人格的扭曲和道德的失范127

三 人性假设的偏误:教育管理现代性危机之根源129

第三章 人是目的:教育管理的人学纲领139

一 哲学宣言:“人是目的”140

(一)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国传统哲学视野中的人141

(二)人是万物之尺度:西方古典哲学对人的理解145

(三)“‘人’的消失”: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存在之重新估量151

二 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教育管理之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观照157

三 “人”之生成:教育管理的人学诉求161

(一)人之未确定性:教育管理存在之基162

(二)使人成“人”:教育管理存在之旨165

第四章 范式转换:教育管理的人学理路168

一 范式及人学范式171

(一)范式及范式理论研究171

(二)人学范式:解读人性之哲学思维方式176

二 教育管理的人学范式转换178

(一)从机械论范式到有机论范式179

(二)从本体论思维到实践论人学范式184

三 实践论范式观照下教育管理的人学属性表征189

(一)教育管理自组织系统的生态性190

(二)教育管理中生命生成的混沌性与复杂性192

(三)教育管理中人的发展的非确定性与不可控制性196

第五章 人之回归:教育管理的人学实践200

一 回归个体自主的生活世界200

(一)生活世界:人之生成场域201

(二)尊重生活世界中的个体生命204

二 建构主体间性的管理实践观207

(一)主体间性理论界说207

(二)主体间性的教育管理交往实践观214

三 走向对话交往的教育管理实践215

(一)建立教育管理主体间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216

(二)走向主体间对话性交往的教育管理活动实践217

结语221

参考文献225

后记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