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价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巨乃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61990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技术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技术价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的意义5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7
(一)国内研究情况8
(二)国外研究情况12
三、本书研究的视角定位19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19
1.关于“技术”19
2.关于“价值”21
3.关于“技术价值”25
(二)技术价值论研究的五维系统视角31
(三)技术价值论研究的基本阈面31
1.技术价值与技术的价值31
2.技术价值本体论、实践论、认识论33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34
(一)研究方法34
(二)主要创新点35
第一章 技术价值的生成基础37
第一节 技术价值活动系统及其特点37
一、技术价值活动的五维结构系统37
二、技术价值活动系统的基本特征39
(一)作用的系统性、非线性39
(二)系统的自为性、自主性40
(三)环境的改造性、适应性42
第二节 主体技术实践活动——技术价值生成的源头活水43
一、科技专家的技术研发:技术潜在价值之源44
二、技术专家的技术发明:技术内在价值之基44
三、技术工人的技术生产:技术交换价值之库45
四、群众技术使用与消费:技术现实价值之本46
第三节 技术系统运动发展——技术价值生成的基本条件46
一、技术活动是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动态转化过程47
二、技术活动是技术价值形态创生转化的实践过程48
三、技术活动是技术价值总量积累增长的历史过程49
第四节 两种本质力量共舞——技术价值生成的深层基础50
一、自然本质力量与技术价值生成50
(一)技术价值的生成基于客观的自然条件50
(二)技术价值的生成源于必然的自然规律51
二、人的本质力量与技术价值生成54
(一)技术价值的生成缘于人的社会需要54
(二)技术价值的生成依于人的理性能力55
(三)技术价值的生成出于人的自由创造57
第五节 两大环境系统促逼——技术价值生成的重要因素58
一、自然环境系统对技术价值生成的强制作用58
(一)自然资源稀缺迫使人类踏上技术价值追寻之路59
(二)生态资源稀缺要求人类开辟技术价值创生新路60
二、社会环境系统对技术价值生成的推动作用61
(一)社会资源稀缺导致技术手段的广泛采用61
(二)人文资源稀缺要求技术的合理健康发展61
第二章 技术价值的多样存在64
第一节 技术的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64
一、技术的普遍价值64
二、技术的特殊价值65
第二节 技术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67
一、技术的内在价值67
二、技术的外在价值68
第三节 技术的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69
一、技术的主体价值69
(一)技术的生存价值70
(二)技术的发展价值70
(三)技术的认识价值71
(四)技术的道德价值75
(五)技术的审美价值78
(六)技术的理性价值80
(七)技术的文化价值86
(八)技术的自由价值89
二、技术的客体价值96
(一)技术的解蔽和建座价值96
(二)技术的教育和塑造价值98
(三)技术的社会规范价值106
(四)技术的自然生态价值108
第四节 技术的真实价值与虚假价值113
一、技术的真实价值113
二、技术的虚假价值114
第三章 技术价值的本质透析116
第一节 共时互动性与历时转化性的有机统116
一、多维互动与连锁延迁相统一的时空展开过程116
二、“潜在价值→内在价值→现实价值”的转化实现过程119
第二节 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有机统一122
一、自然本质力量的非对象化123
二、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124
三、客体本质力量的主体化125
第三节 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有机统一126
一、技术:“自然向人生成”的人化之路126
(一)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的思想126
(二)技术:“天道价值”向“人道价值”转化的桥梁128
(三)技术:“自然界成为人”的通道129
二、技术:“人向自然亲近”的现实之路131
(一)人类社会器官的形成与人的外化131
(二)人类社会器官的发展与人的体外进化135
三、技术:两种尺度的统一和宇宙发展新阶段的开始138
(一)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138
(二)自然通过人的发展和人通过自然的发展的新阶段140
第四章 技术价值的创造实现144
第一节 技术价值的发现144
一、技术的自然解蔽:技术潜在价值的揭示144
二、技术的自然解码:技术潜在价值的解读147
第二节 技术价值的创造150
一、技的自然编码:技术内在价值的观念构建150
(一)技术自术然编码的任务151
1.解决技术原理可行性问题151
2.解决技术目的设定问题152
(二)技术自然编码的内容154
1.技术自然编码的核心:构思154
2.技术自然编码的关键:设计156
二、技术的自然建座:技术内在价值的实践创造159
(一)技术自然建座的任务159
1.解决技术功能有效性问题159
2.解决实践操作性问题162
3.解决需求功能化问题163
(二)技术自然建座的内容163
1.技术自然建座的基础:采取163
2.技术自然建座的关键:研制166
3.技术自然建座的完成:试验168
第三节 技术价值的生产170
一、技术的社会编码:技术交换价值的观念构建170
(一)技术社会编码要解决的问题171
1.解决经济合理性问题173
2.解决文化协调性问题174
(二)技术社会编码的主要内容175
1.技术社会编码的核心:成本核算175
2.技术社会编码的关键:市场开拓176
二、技术的社会建座:技术交换价值的实践生产177
(一)技术社会建座要解决的问题177
1.解决技术配套问题178
2.解决资金投入问题178
3.解决环境允许问题179
(二)技术社会建座的主要内容179
1.技术社会建座的核心:工艺定型180
2.技术社会建座的关键:生产管理181
3.技术社会建座的完成:市场营销182
三、技术社会建座的实质:价值增值183
第四节 技术价值的实现187
一、技术的社会进驻:技术价值实现的条件188
二、技术的社会表达:技术现实价值的实现192
第五章 技术价值的社会评价196
第一节 技术价值评价的主要内容197
一、明确技术价值效应关系197
二、判断技术价值效应有无197
三、确定技术价值效应性质198
四、评定技术价值效应大小199
第二节 技术价值评价的基本形式199
一、社会个人评价199
二、社会舆论评价200
三、权威机构评价201
第三节 技术价值评价的指标类型202
一、先进性评价203
二、功利性评价204
三、精神性评价205
四、生态性评价205
第四节 技术价值评价的内在矛盾207
一、个人评价与社会评价之间的矛盾207
二、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论之间的矛盾210
三、工程传统的评价与人文传统的评价之间的矛盾213
四、技术“双刃剑”评价中的矛盾217
第五节 技术价值评价科学化的方法论原则220
一、主体明晰化原则222
二、实效最大化原则224
三、系统化原则226
第六章 技术价值的历史进化229
第一节 技术价值进化的历史性229
一、技术进步与技术价值积累229
二、技术革命与技术价值跃升231
三、技术发展与技术价值进化232
第二节 技术价值进化的曲折性235
一、技术价值进化中有异化236
二、技术价值异化主要表现239
(一)自然层面的技术价值异化239
(二)社会层面的技术价值异化241
(三)人本层面的技术价值异化244
三、技术价值异化根源分析246
(一)技术价值异化的物质根源246
(二)技术价值异化的认识根源249
(三)技术价值异化的社会根源251
四、技术价值异化消解防控255
(一)变革传统自然观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价值观255
(二)促进技术转型升级,建设面向大生产观的生态型技术257
(三)确立正确价值目标,构建技术生产与消费的和谐关系259
(四)优化主体需求结构,推动技术与人文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260
第三节 技术价值进化的控制性262
一、技术价值的进化及其控制262
二、技术价值控制的目标对象264
三、技术价值控制的方式方法266
(一)技术价值的直接与间接控制266
(二)技术价值的内部与外部控制267
(三)技术价值的技术控制267
(四)技术价值的主体控制270
(五)技术价值的社会控制274
(六)技术价值的法律控制277
(七)技术价值的文化控制279
第四节 技术价值进化的规律性284
一、技竞人择律284
二、倍积效应律287
三、生态约束律289
第五节 技术价值进化的趋向性291
一、突出生态价值291
二、转向人文价值292
三、追求多样价值293
结语294
参考文献297
附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价值思想308
后记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