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潘懋元高等教育论述精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潘懋元高等教育论述精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992228.jpg)
- 潘懋元,刘丽建,魏晓艳选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6552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潘懋元高等教育论述精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原理3
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一)3
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二)5
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区别形成的主要原因7
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主要区别7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性教育9
高等教育以及有关概念的辨析——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大学教育11
学科与专业13
课程、教学计划、科目15
高等教育的结构16
高等教育学的定位17
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19
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21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关系22
教育规律同教育工作方针、教育目的的关系23
教育规律与教育实践的矛盾关系25
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27
论高等教育的主体功能与社会功能28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30
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31
高等教育的社会属性——兼论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32
制约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追求的基本思想——兼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33
学术性与职业性: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视角35
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质量观36
高等教育研究的多学科视角41
作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多学科观点与方法41
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44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46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48
如何理解高校“去行政化”50
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51
“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53
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55
关于教育产业57
关于教育产权58
文化与高等教育60
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61
高等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62
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64
高等教育宏观问题研究69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改革问题69
关于高等教育地方化问题的探讨70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性71
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思考与对策72
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可行性分析74
关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预测76
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77
高等教育改革:立足现实,面向未来79
如何看待教育发展中数量、结构与质量的关系81
为什么高等教育只能减缓增量而不能停止扩招82
大学不应只比“大”不比“学”84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真实下降和虚假下降的原因与对策86
精英教育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标准89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的多样化90
大众化进程的规模速度问题92
大众化教育资金投入问题94
大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合理配置问题95
大众化毕业生就业问题96
高等学校如何合理分类98
普通高校的分类100
特色是高校形象的重要标志102
高校的定位与特色103
关于本科教育105
关于研究生教育106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108
地方本科院校的若干特征110
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高校的依据111
地方高校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112
如何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促进高等学校特色办学114
独立学院的前景预测116
关于专科教育118
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的构想121
高职应该建成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12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国际比较125
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127
民办高校投资办学的公益性129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131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133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135
发展继续教育的未来展望136
国际论坛与国际话语138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141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143
高等教育微观问题研究147
什么是合理的科类——专业结构147
关于创建一流大学149
一流大学的特征151
大学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异同152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的特点153
教学与生产劳动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基本原则155
产学研三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157
产学研结合的时代性159
产学研的矛盾统一161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若干原则163
关于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的设想164
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165
间接经验与理论的区别166
论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167
少而精的教学原则169
教学改革是核心171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73
高等学校教学要突出自觉性、创造性和独立性175
高等学校教学要注重科学研究176
高等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78
全面发展与发挥专长应结合起来180
必须培养同学独立钻研精神182
如何理解创新、创新精神、创新能力183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185
高校毕业生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86
大学生互助学习187
世界教师教育理念的演变189
大学教师发展的内涵190
大学教授是学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引领者192
职称回归学衔,提高学术权力194
高校校园文化作用195
大学认同196
我对招生考试的基本看法198
高考:从选拔性考试到适应性考试200
从科学发展观看高考改革201
高等教育研究反思205
高等教育研究要重视科学性与可行性205
高等教育研究应负什么社会责任207
必须加强教学理论研究209
关于高校教学研究210
关于高校课程研究211
教育史是教育理论的源泉213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215
院校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方法216
定量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上的重要性与局限性218
依附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220
“协同创新”的高等教育研究222
元教育学与元高等教育研究224
附227
要第一,不要唯一227
敢为天下先228
九十感言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