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深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深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987599.jpg)
- 李太淼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9106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制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深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恩所有制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1
二、基本经济制度之中国特色2
三、基本经济制度的诸种功能3
四、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对策措施6
基础理论篇1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恩所有制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13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所有制理论概述13
一、马恩指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但同时并没有否定私有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14
二、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15
三、论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整个社会所有制关系尤其是在分配关系中的决定性地位,它不仅决定分配的内容,而且决定分配的形式16
四、对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关系的揭示、分析和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最重要的理论内容之一17
五、对未来社会的所有制进行了设计1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马恩所有制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21
一、依据马恩的所有制原理和阶级分析方法,正确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提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21
二、遵循马恩所有制革命理论,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23
三、按照马恩对未来社会的设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24
四、坚持生产力标准,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26
第三节 几点启示30
一、要科学对待马恩的所有制理论30
二、要科学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所有制革命31
三、要把生产力标准作为判断所有制制度优劣的最根本标准31
四、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31
第二章 正确认识基本经济制度的中国特色32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单一公有制的联系与区别32
一、基本经济制度与传统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联系33
二、基本经济制度与传统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区别35
第二节 基本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联系与区别39
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联系39
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41
第三节 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42
一、从理论的角度看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辩证关系43
二、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实践中看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辩证关系46
三、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看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辩证关系49
四、正确认识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51
第三章 基本经济制度的经济功能53
第一节 基本经济制度的利益驱力功能53
一、基本经济制度承认公私产权并鼓励追求和发展个人产权53
二、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形成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54
第二节 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54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55
二、有利于限制私人垄断,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55
三、有利于克服市场失灵,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58
第三节 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搞好宏观调控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58
一、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宏观调控会更加有力有效59
二、基本经济制度更有利于实现国家发展战略60
第四节 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61
一、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抑制分配不公62
二、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保障国家再分配调节能力63
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并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各种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63
第四章 基本经济制度的政治功能66
第一节 经济与政治的一般辩证关系67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67
二、所有制对政治的一般作用69
第二节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71
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保持我国国体的人民民主性质71
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坚持和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1
三、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72
第三节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72
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所实行的所有制结构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73
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所拥有的制度绩效有利于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73
第四节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保障和发展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74
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所制约的资源占有和财富分配关系有利于保障广大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74
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所拥有的制度绩效,有利于保障和发展公民的政治权利75
第五节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75
一、要构建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76
二、要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85
三、要大力加强法治建设,建设法治中国89
第五章 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功能90
第一节 基本经济制度制约着社会大的分配格局90
一、基本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决定了不允许社会财富过多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91
二、基本经济制度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利益需求的同时允许收入分配的合理差距92
第二节 基本经济制度制约着社会阶层结构变化94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94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随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而变化96
三、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下社会阶层结构具有特殊性98
第三节 基本经济制度制约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100
一、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社会教育事业发展100
二、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103
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106
第四节 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108
一、基本经济制度间接制约着人们的社会权利109
二、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保障和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110
第五节 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115
一、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115
二、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善治117
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应对自然灾害事件119
四、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121
第六章 基本经济制度的文化功能123
第一节 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123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价值取向制约着文化上的价值观123
二、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126
第二节 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129
一、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130
二、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134
第三节 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135
一、经济上相对公平的分配,可以使人民群众都能获得享受文化生活的经济支持135
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可以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文化生活权利136
第七章 基本经济制度的生态文明建设功能137
第一节 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制定和实施138
一、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38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139
三、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制度的制定实施141
四、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实施145
第二节 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建设大型生态工程152
一、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治污工程建设152
二、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大型生态保护项目建设155
实践对策篇163
第八章 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163
第一节 逐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的理论原理依据164
一、理论原理依据之一164
二、理论原理依据之二165
三、理论原理依据之三166
第二节 逐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的现实依据166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极端紧缺性166
二、农村建设用地集体所有的历史局限性169
三、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的必然性175
第三节 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178
一、要正确认识土地所有制改革问题。179
二、正确认识“农民上楼”问题185
三、正确认识“土地财政”问题185
四、正确认识农民利益与全民利益的关系问题188
第四节 逐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的主要路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189
一、近年来我国推进农村土地国有化的主要措施及存在的问题189
二、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的主要路径190
三、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需要注意的问题191
第九章 城乡建设用地“双挂钩”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194
第一节 “双挂钩”政策是破解人地矛盾的必然选择195
一、国内人地矛盾突出195
二、城乡建设土地使用不均衡197
三、采取“双挂钩”政策可适当满足建设用地需求199
第二节 河南“双挂钩”政策实施的实践成效201
一、河南省实施“双挂钩”政策的探索实践201
二、河南省实施“双挂钩”政策的主要成效204
第三节 统筹利用城乡建设用地的思考建议207
一、加强对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208
二、严格社区建设用地使用标准213
三、要从宏观上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建设用地215
四、依法盘活利用农村建设用地220
五、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措施222
六、完善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和人地挂钩政策223
第十章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225
第一节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225
一、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225
二、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226
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226
四、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27
第二节 影响和制约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分析227
一、土地流转的总体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228
二、社会保障体系及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影响土地流转228
三、土地分散,制约土地流转229
四、经济比较收益低,制约着土地流转并影响着土地流转的方向229
五、配套支持政策措施不到位,影响着规模经营主体的积极性229
六、流转服务和管理体系不健全,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规范有序230
七、部分农户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不愿进行土地流转230
第三节 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230
一、进一步认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230
二、要明确农地流转制度的目标取向231
三、要明确农地流转的基本原则231
四、要进一步搞好承包土地“确权”工作232
五、要强化对土地流转的服务和监管232
六、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232
七、要努力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233
八、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233
九、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土地流转234
十、出台优惠奖励政策驱动土地流转234
十一、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形式234
第十一章 深化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改革236
第一节 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取得的成就236
一、确立了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指导意见237
二、扩大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经营自主权限237
三、改革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238
四、调整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制度238
五、加强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法制化管理238
第二节 当前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38
一、改革缺乏长远目标239
二、改革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239
三、改革缺乏整体配套的政策措施239
四、改革深入度不够239
第三节 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问题产生的原因240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起步较晚240
二、改革始终缺乏一个权威性的整体规划240
三、改革缺少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241
四、与改革配套的事业性法制建设滞后241
五、对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认识存在误区241
第四节 公益性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41
一、当前公益性事业单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241
二、加快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42
第五节 深化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改革,提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243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244
二、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体制创新244
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外部管理体制创新246
四、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提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248
附录250
河南的国企改革之路(研究报告)250
一、扩权让利250
二、实行承包制、租赁制251
三、试行股份制、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52
四、“抓大放小”、“有进有退”253
五、改制重组、做大做强255
百舸争流——河南民营经济发展之路(电视文献片解说词)258
信阳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追踪调研(调研报告)272
一、明确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预期目标和重点领域272
二、着力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273
三、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277
四、几点启示280
主要参考书目283
后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