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工原理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工原理 下
  • 大连理工大学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3161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化工原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工原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6章 蒸馏1

6.1概述1

6.1.1蒸馏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

6.1.2蒸馏过程的分类及特点2

6.2溶液的气液相平衡3

6.2.1气液相平衡与系统自由度4

6.2.2溶液气液相平衡的条件及表达方法4

6.2.3理想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5

6.2.4非理想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15

6.3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16

6.3.1简单蒸馏16

6.3.2平衡蒸馏18

6.4精馏过程原理20

6.4.1精馏过程原理20

6.4.2精馏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23

6.4.3精馏过程衡算关系的求解31

6.5简单塔双组分连续精馏过程计算33

6.5.1精馏过程的操作线方程34

6.5.2进料热状态对精馏过程的影响35

6.5.3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计算36

6.5.4精馏过程回流比的选择42

6.5.5理论板数的简捷计算法46

6.5.6精馏过程的操作型计算48

6.5.7精馏操作过程操作条件的选择与优化50

6.5.8实际塔板数及塔板效率52

6.6复杂塔精馏过程分析55

6.6.1水蒸气直接加热的精馏55

6.6.2带侧线采出的精馏56

6.6.3多股进料58

6.6.4回收塔59

6.6.5冷回流和塔顶加设部分冷凝器(分凝器)60

6.7间歇精馏过程61

6.7.1恒定回流比的间歇精馏62

6.7.2恒定馏出液组成的间歇精馏64

6.8多组分精馏过程67

6.8.1多组分精馏分离序列的选择67

6.8.2全塔物料衡算68

6.8.3多组分精馏过程的回流比74

6.8.4多组分精馏过程的理论板数计算75

6.8.5多组分精馏过程的节能技术80

6.9特殊蒸馏过程简介85

6.9.1恒沸精馏过程86

6.9.2萃取精馏过程87

6.9.3反应精馏过程88

6.9.4加盐精馏和加盐萃取精馏93

6.9.5分子蒸馏过程93

习题94

本章符号说明98

参考文献100

第7章 吸收101

7.1概述101

7.1.1吸收过程及其应用101

7.1.2工业吸收过程102

7.1.3吸收过程的分类103

7.1.4吸收剂的选择103

7.1.5吸收过程的技术经济评价104

7.2均相混合物内的质量传递104

7.2.1传质的基本方式105

7.2.2组分运动速度与传质通量105

7.2.3分子扩散107

7.2.4涡流扩散113

7.3相际间质量传递114

7.3.1相际传质的应用114

7.3.2气液相平衡114

7.3.3对流传质117

7.3.4相际传质速率方程121

7.3.5相界面浓度及传质推动力122

7.3.6传质速率方程的其他形式123

7.3.7相际传质速率分析124

7.3.8传质单元法和平衡级法126

7.4低浓度气体吸收127

7.4.1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特点128

7.4.2吸收过程的数学描述129

7.4.3传质单元数的计算134

7.4.4理论级法在气体吸收过程计算中的应用139

7.4.5吸收过程几个关键参数的选取142

7.5高浓度气体吸收147

7.5.1高浓度气体吸收的特点147

7.5.2高浓度气体吸收的计算148

7.6多组分吸收过程153

7.6.1多组分吸收的特点153

7.6.2多组分吸收的计算154

7.7化学吸收154

7.7.1化学吸收的数学描述156

7.7.2化学吸收传质高度的计算159

7.8解吸160

7.8.1气提解吸法160

7.8.2其他解吸方法162

习题163

本章符号说明168

第8章 气液传质设备170

8.1气液传质设备概述170

8.2板式塔171

8.2.1板式塔结构171

8.2.2板式塔内的流体力学性能及操作限制172

8.2.3塔板类型177

8.2.4溢流塔板结构183

8.2.5板式塔工艺设计189

8.3填料塔205

8.3.1主要塔内件简介205

8.3.2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215

8.3.3填料塔的传质性能219

8.3.4填料塔工艺设计简介222

本章符号说明224

第9章 液-液萃取225

9.1萃取过程概述225

9.1.1萃取过程原理225

9.1.2萃取过程的分类与应用226

9.2液液相平衡关系227

9.2.1三角形坐标和杠杆定律228

9.2.2三角形相图230

9.2.3分配曲线及分配系数233

9.3部分互溶物系的萃取235

9.3.1单级萃取235

9.3.2多级错流萃取239

9.3.3多级逆流萃取241

9.3.4微分接触式逆流萃取248

9.4完全不互溶物系萃取250

9.4.1单级萃取250

9.4.2多级错流萃取251

9.4.3多级逆流萃取254

9.5萃取剂的选择和其他萃取过程简介258

9.5.1萃取剂的选择258

9.5.2其他萃取过程简介260

9.6浸取和超临界萃取261

9.6.1浸取261

9.6.2超临界萃取261

9.7液-液传质设备265

9.7.1混合-澄清槽265

9.7.2塔式萃取设备266

9.7.3离心萃取器269

9.7.4萃取设备的选择271

习题272

本章符号说明275

参考文献275

第10章 干燥277

10.1干燥过程概述277

10.1.1物料干燥过程的应用277

10.1.2干燥过程分类277

10.1.3对流干燥过程原理278

10.2干燥介质279

10.2.1常用干燥介质简介279

10.2.2湿空气的状态参数279

10.2.3湿空气的湿球温度282

10.2.4湿空气的湿度图284

10.3物料干燥过程的相平衡288

10.3.1湿物料中湿含量的表示方法288

10.3.2湿分在气-固相之间的相平衡288

10.4干燥过程速率292

10.4.1影响干燥过程速率的因素292

10.4.2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292

10.4.3湿分在物料内的传递机理296

10.5干燥过程计算297

10.5.1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297

10.5.2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299

10.5.3干燥时间计算303

10.6干燥设备312

10.6.1工业上常用的对流干燥器313

10.6.2其他类型的干燥技术及干燥器320

10.6.3干燥器的选择326

10.6.4干燥器设计简介327

习题333

本章符号说明336

参考文献337

第11章 膜分离和吸附分离过程338

11.1概述338

11.2膜分离338

11.2.1膜的定义和分类339

11.2.2膜分离过程340

11.2.3膜的形态结构342

11.2.4反渗透与纳滤344

11.2.5超过滤与微孔过滤过程347

11.2.6渗析和电渗析349

11.2.7气体膜分离过程350

11.2.8渗透蒸发过程352

11.2.9 其他膜过程354

11.3吸附355

11.3.1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356

11.3.2吸附分离过程的分类356

11.3.3吸附剂357

11.3.4吸附分离的应用359

本章符号说明360

参考文献360

附录361

附录A部分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361

附录B部分物质的安托因常数362

附录C气体的扩散系数363

附录D部分气体稀水溶液的亨利系数365

附录E部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366

附录F某些三元物系的液液平衡数据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