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闻事业史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新闻事业史纲
  • 刘泱育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11620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新闻事业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新闻事业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前言1

绪论 为何及如何学习新闻史1

第一节 问题:什么是新闻史1

一、什么是新闻史——众说纷呈1

二、什么是新闻史——本书观点3

第二节 价值:新闻史有何用6

一、新闻史对于新闻业界有何用6

二、新闻史对于新闻学界有何用7

三、新闻史对于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有何用8

第三节 方法:怎样学新闻史10

一、“价值中心”的思维10

二、“三位一体”的学法11

第一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开启14

第一节 溯源:中国新闻事业始自何时14

一、中国新闻事业始自“唐朝”的判据14

二、中国新闻事业始于“宋代”的理由16

第二节 鸟瞰:宋代至清代中期新闻事业的特点17

一、政府为维护统治建立了制度化的信息传播渠道17

二、民间获取利润驱动其进行信息传播18

三、政府对信息传播的内容进行控制19

第三节 聚焦:邸报、小报、京报21

一、邸报21

二、小报22

三、京报23

第二章 传教士中文报刊25

第一节 溯源:如何认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5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的背景25

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刊名、形式和内容27

三、《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办报经验及历史遗产28

第二节 鸟瞰:传教士中文报刊变化的特点30

一、创刊地点的变化:境外、沿海与内地30

二、传播内容的变化:中国现代新闻事业的若干源头31

三、影响力的变化:一条不规则的抛物线34

第三节 聚焦:《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和《万国公报》35

一、《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5

二、《万国公报》37

第三章 中国的商业报纸40

第一节 溯源:《香港船头货价纸》的出现40

一、《香港船头货价纸》出现的原因41

二、《香港船头货价纸》的主要内容42

三、《香港船头货价纸》上的“新闻”及其来源43

第二节 鸟瞰:中国商业报纸的特点45

一、集中在商业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城市45

二、如实记录中国社会的变迁46

三、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艰难权衡47

第三节 聚焦:《申报》、成舍我办报、《扬子晚报》48

一、《申报》48

二、成舍我办报50

三、《扬子晚报》51

第四章 中国的论政报纸55

第一节 溯源:王韬与中国“报人论政”时代之开启55

一、王韬其人55

二、《循环日报》的论政文章57

三、王韬与中国知识分子“报人论政”时代之开启59

第二节 鸟瞰:中国论政报纸的特点60

一、除旧性——批评的声音是主调60

二、布新性——成为知识分子表达政见的舞台61

三、理性与情感的双重奏——“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62

第三节 聚焦:《时务报》、“竖三民”报、《大公报》64

一、维新人士论政:《时务报》64

二、革命家论政:“竖三民”报66

三、文人论政:新记《大公报》67

第五章 中国国民党党报70

第一节 溯源:“革命党机关报之元祖”《中国日报》70

一、《中国日报》的创办背景70

二、《中国日报》的创办宗旨、出报形式及主要负责人72

三、《中国日报》的内容分析75

第二节 鸟瞰:中国国民党党报变迁的特点77

一、数量上:由少到多,基本建成了遍布全国的党报网络77

二、内容上:由倡言革命的舆论机关向为党国服务的信息传播机构转变78

三、经费上:由完全依靠拨款、捐款到追求报纸自身通过经营“造血”自济80

第三节 聚焦:《民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81

一、《民报》81

二、《民国日报》83

三、《中央日报》84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党报87

第一节 溯源: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87

一、为何及如何创办和出版《向导》87

二、《向导》的主编88

三、如何评价《向导》89

第二节 鸟瞰:中国共产党党报的特点90

一、“红色”的命名90

二、更替的频繁91

第三节 聚焦:《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95

一、《新华日报》95

二、《解放日报》96

三、《人民日报》98

第七章 中国的新闻期刊100

第一节 溯源:中国新闻期刊的源头《点石斋画报》100

一、《点石斋画报》的创办背景101

二、《点石斋画报》的新闻特色102

三、《点石斋画报》的编辑与广告策略103

第二节 鸟瞰:中国新闻期刊的特点105

一、新闻(新鲜)性105

二、综合(精选)性106

三、分析(深入)性106

第三节 聚焦:《新青年》《观察》《南风窗》107

一、《新青年》107

二、《观察》109

三、《南风窗》110

第八章 中国的广播事业113

第一节 溯源:广播在中国出现于何时113

一、非法的“空中传声法”113

二、奥斯邦广播电台的节目114

三、奥斯邦广播电台的影响115

第二节 鸟瞰:中国广播事业变迁的特点116

一、体制与管理的变迁:从“官办”到“官办与民营并存”再到“国营”117

二、功能的变迁:从谋利到发布新闻、社会教育和文化娱乐117

三、发射与接收设备数量的变迁:从少到多,从多到少119

第三节 聚焦: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20

一、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121

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23

第九章 中国的电视事业126

第一节 溯源:北京电视台与中国电视事业的开端126

一、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126

二、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128

三、北京电视台与中国电视事业的若干“第一”128

第二节 鸟瞰:中国电视事业变迁的特点130

一、技术层面:从机器稀缺到互动点播131

二、商业运营:从只经营广告到从事多种经营132

三、节目层面:从“有什么播什么”到想方设法提升“收视率”132

第三节 聚焦:中央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凤凰卫视133

一、中央电视台134

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135

三、凤凰卫视137

第十章 中国的网络媒体140

第一节 溯源:中国网络媒体的诞生140

一、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140

二、中国四大骨干互联网的建设142

三、中国首家进入互联网的纸媒:《神州学人》143

第二节 鸟瞰: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特点144

一、数据的变迁:网民与带宽的增加144

二、阶段的变迁: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145

三、技术的变迁:从互联网到“三网融合”147

第三节 聚焦:“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148

一、人民网148

二、腾讯网150

三、新浪网151

第十一章 中国的新闻通讯社153

第一节 溯源:新闻通讯社在中国的出现153

一、路透社为中文报纸供稿153

二、国人创办新闻通讯社及其对新闻通讯社的认识155

第二节 鸟瞰:中国通讯社变迁的特点157

一、体制上:从多种所有制变成一种所有制157

二、功能上:从提供新闻到新闻与宣传并重158

三、经营上:从只经营资讯到多种经营158

第三节 聚焦:“新华社”与“中国新闻社”159

一、新华通讯社159

二、中国新闻社161

第十二章 中国的新闻教育163

第一节 溯源:圣约翰大学与中国新闻教育163

一、一位杰出的校长:卜舫济163

二、两位系主任:武道、黄嘉德165

三、新闻界“圣约翰三杰”:曾虚白、邹韬奋、范敬宜166

第二节 鸟瞰: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的特点170

一、学校院系的变迁:从一家到数百家170

二、学科专业的变迁:从报学到新闻学与传播学173

三、学历学位的变迁:从本科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175

第三节 聚焦:中国新闻教育目的及实现路径的思想史资源177

一、新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178

二、实现新闻教育目的的路径在哪里180

第十三章 中国的新闻学术184

第一节 溯源:任白涛与中国新闻学系统研究的开端184

一、中国最早系统研究新闻学的人:任白涛184

二、《应用新闻学》的出版时间为什么迟至1922年185

第二节 鸟瞰:中国新闻学术史研究的成果特点186

一、世纪回顾:对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进行总结187

二、以人为主:为“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写史187

三、分段聚焦:博士论文是“中国新闻学术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88

第三节 聚焦:从事新闻学研究的兴趣和方法189

一、方汉奇:以兴趣为职业——“不要选不是自己优势的东西”189

二、孙旭培:“改进方法,讲究规范”190

第十四章 中国的新闻团体193

第一节 溯源: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前世今生193

一、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与活动193

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两大导师194

三、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停办与复兴195

第二节 鸟瞰:中国新闻团体的特点196

一、新闻工作团体的所在地与报业发达程度紧密相连196

二、新闻学术团体的出现与学术研究进展密切相关199

第三节 聚焦:“中国记协”和中国新闻史学会202

一、“中国记协”202

二、中国新闻史学会205

第十五章 中国的新闻案件210

第一节 溯源: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案210

一、“苏报案”何以发生210

二、导致“苏报案”发生的“激烈言论”是怎样的211

三、“苏报案”到底结束于何时213

第二节 鸟瞰:中国新闻案件的特点218

一、多重主体:个人、群体、媒体与政府218

二、两类原因:“违法”报道与“利益”冲突220

第三节 聚焦:“九一记者节”的由来、“中国博客第一案”221

一、群体维权:“九一记者节”的由来222

二、个人维权:“中国博客第一案”224

后记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