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书系 优势突围 论中国优势与金融改革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书系 优势突围 论中国优势与金融改革 中
  • 徐诺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7747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418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714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金融事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书系 优势突围 论中国优势与金融改革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篇 经济理论1

主流经济学的迷误与反思3

论中国优势13

警惕轻视增长的危险29

降税降息降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36

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稳定投资的重要性49

坚定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信心和决心66

投资是平衡我国人口红利与负债的最好办法71

再论消费、储蓄与投资的关系83

中国经济杠杆率研究94

中国经济仍有适度加杠杆的空间113

怎样看待我国的低消费123

怎样看待我国的高储蓄133

怎样看待我国的高投资142

怎样看待我国国际收支的高顺差149

怎样运用木桶原理159

高储蓄格局下的宏观经济平衡162

高储蓄格局下的宏观经济平衡方法193

回归恒等式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均衡的根本途径200

重视松紧搭配 力促总量平衡结构转换207

物价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实证213

货币超发是经济失衡的根源还是结果215

对我国“池子理论”的一点认识228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通胀形势234

对当前通货膨胀的一点看法243

当前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256

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及政策趋向262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判断283

关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认识与思考288

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保持谨慎的乐观302

我们没有更多的选择305

对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及经济金融形势的一点看法31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和改善金融调控329

外贸持续大额顺差的因素分析:广东案例339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346

房贷新政及房地产调控353

当前房地产政策宜适度微调358

建议开征住房特别消费税366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市场化改革372

东莞农民工状况调查385

改革农民工制度 加快现代经济发展408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情况调查413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措施及实施情况424

美国再度宽松政策的实质及对我国的影响441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启示448

钱借给我国地方政府比借给美国政府安全454

全球金融危机处置中的中国策略457

第二篇 金融理论465

金融生态研究综述(国外)467

金融生态研究综述(国内)487

如何理解金融生态493

我国金融生态问题500

论我国的金融生态主体问题512

论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525

论金融生态平衡及其调节原理536

论金融生态平衡及调节547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法制问题583

怎样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分析考察金融592

金融生态指数的设计600

金融生态评估611

农信社金融生态问题624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广东金融强省建设627

论科学的金融发展观641

对我国货币供应量调控适度性的研究651

我国货币供应量理论及实践应用656

怎样看待我国的货币信贷高投放689

货币政策形势及其面临的问题695

(中册)715

对央行基准利率的一点认识715

当前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空间分析720

关于过剩流动性的管理问题725

关于“池子理论”的认识与思考733

中央银行是否过度调控738

用好用活信贷 促进储蓄向投资和消费方面转化748

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以广东农信社为例753

树立大金融理念 提高货币政策执行水平760

优化金融宏观调控的新思路762

我国金融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772

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787

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及路径815

怎样看待当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827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833

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为杠杆撬动农村金融步入繁荣发展轨道840

关于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的建议844

银行业利润分析849

小额贷款公司的前世、今生与未来855

从经济学角度看诚信文化建设863

从郁南模式看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管理功能877

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需要明确的六个问题886

加快推进粤港澳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892

建立与“走出去”战略相适应的外汇管理模式896

治理影子银行906

把财富管理市场引向正确有序的方向912

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十大挑战与冲击918

中国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与处置923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及存在的问题935

美国80年代银行危机952

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链条966

论美国金融业体制及其对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启示977

美国处置金融危机的政策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982

第三篇 实践应用991

广东省金融情况汇报提纲(2000年)993

广东银行业的优势与不足999

广州分行辖区的经济金融情况1008

对粤北农村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1017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情况调查1029

关于信贷限额管理条件下商业银行应对情况的报告1037

关于2008年外汇管理政策变动对企业经营影响的调查报告1043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强化人民银行县支行的职能作用1052

进一步深化农信社产权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1065

关于深化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几点意见1069

近期广东物价走势特点分析1072

从贷款增长结构看广东行业复苏势头1079

从存贷比、资本充足率及资产质量看广东金融对经济的支持1083

广东省银行上半年净利润情况及下半年盈利预测1089

关于广东省2005年房地产金融运行情况的报告1094

2005年广东经济金融形势与2006年展望1105

2006年第一季度广东金融运行情况1128

当前广东信贷形势分析报告1134

当前广东经济金融形势及问题1143

美国金融危机和当前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1159

把握形势 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货币信贷工作新局面1182

把握形势积极进取 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1193

在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扶持中小企业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1206

认清形势 转变思路 努力开创反洗钱工作新局面1210

明确目标 转变思路 着力突破 打造广东省反洗钱工作新局面1215

巩固基础 突出重点 不断提升反洗钱工作水平1221

积极创新 全面提高 深入推进辖区反洗钱工作1229

开拓创新 科学发展 积极推动反洗钱工作迈上新台阶1236

强化风险管理 提升情报质量 扎实推进广东省反洗钱工作深入开展1242

运用绩效评估机制优化反洗钱监管资源配置1250

开拓创新 深化发展 开创广东省信息化建设新局面1256

解放思想 创新发展 实现分行科技工作新突破1263

抢抓机遇 继往开来 力促广东省金融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1269

趁势而上 创新突破 实现广东省金融信息化建设新腾飞1278

借鉴国际经验 深化“三性”认识 加快我国金融IC卡的应用推广1287

以征信应用为突破口 推动广东省征信建设再上新台阶1294

积极探索多方配合 努力提升广东省征信系统应用与服务水平1304

创新运用征信产品 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1313

以信贷征信为核心 以数据质量为根本 全面提升广东征信工作水平1321

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开创辖区人民银行安全保卫工作新局面1328

第四篇 对话演讲1335

珍惜中国优势 突破发展陷阱1337

如何认识与用好中国优势1344

拿什么来稳增长?投资、改革1350

货币政策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和金融改革1356

稳货币不等于控信贷1361

去杠杆之辩1370

理性看待中国的低消费率1377

理性看待中国的高投资率1381

充分认识投资对于稳增长的重要性1383

充分认识我国稳定投资的重要性1389

解决中国经济失衡唯有扩大投资1394

恐“投”症背后的理论辨析1401

“对症”理论的辨识与运用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1405

促进储蓄向投资和消费转化1410

“双顺差”与宏观经济平衡1412

(下册)1419

关于过剩流动性的管理问题1419

回归恒等式是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根本途径1423

中国经济回归平衡发展与良性循环的关键1428

重视宏观调控的松紧搭配 力促总量平衡结构转换1433

关于宏观经济几个热点问题的再认识与新思考1437

金融宏观调控需改革与发展并重1443

警惕过于微观化的行政调控1448

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重在增加供给与引导需求1454

标本兼治 提高治理通胀政策的针对性1461

抑制货币超发在于投资与储蓄平衡1467

理性看待我国货币信贷的高投放1472

利率市场化的中国进度1477

后全球危机时代的“中美国”:脱钩,还是照旧1486

关于金融生态平衡及其调节原理1507

关于金融生态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对话1513

绿色金融(一)1528

绿色金融(二)1532

金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1536

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1546

广东郁南县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新发现1552

融资平台靠信用搭建1559

我们有必要鼓励中国式“尤努斯”的成长1563

重点向小微企业倾斜 服务实体经济1568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道路1573

互联网金融:不要神秘化也不要简单化1584

金融生态方法及研究意义1588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及分析框架1615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1652

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及分析框架1689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1792

充分认识我国高投资的重要性1816

从经济学角度看诚信文化建设1835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1846

中法金融合作1887

抓住改革窗口 突破发展陷阱1905

中国优势·中国梦1920

一个被遗忘了的发现1969

第五篇 其他杂文2015

关于东莞金融发展的一点想法2017

关于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点建议2024

《回归恒等式》书序2029

如何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的放大式均衡2033

《金融生态论》书序2036

《中国优势》前言:从一则幽默故事讲起2044

《中国优势》后记:从伯南克到耶伦2049

《新美国经济》译者序2052

《美国银行危机处置》书序2060

《金融机构的绩效:效率、创新和监管》(书序)2062

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及对中国金融改革发展战略思考(提纲)2067

博士后研究报告开题说明2069

二十年回眸2084

丁鹄金融学说概要2087

回忆丁鹄先生2097

丁鹄先生:一个值得我永远纪念的导师2102

2012年新春贺词2108

2013年新春贺词2110

任重道远 立志弘毅2112

致新闻界朋友们的一封公开信2115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银行家21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