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海海洋 海洋可再生能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海海洋 海洋可再生能源
  • 韩家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8375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近海-海洋动力资源-再生能源-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海海洋 海洋可再生能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海洋可再生能源概述1

1.1 海洋可再生能源及其分类1

1.1.1 潮汐能和潮流能1

1.1.2 波浪能1

1.1.3 海流能2

1.1.4 温差能2

1.1.5 盐差能2

1.1.6 海洋风能2

1.2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基本特征2

1.2.1 能量密度低,但总蕴藏量大、可再生2

1.2.2 能量随时间、地域变化,但有规律可循3

1.2.3 环境严酷,装置造价高,但无污染,可综合利用4

1.3 我国近海可再生能源资源综述4

第2章 潮汐能资源6

2.1 我国近海潮汐分布6

2.1.1 潮汐性质6

2.1.2 潮差变化6

2.1.3 潮时变化8

2.2 我国近海潮汐能资源调查9

2.2.1 调查内容9

2.2.2 调查方式和方法9

2.3 我国近海潮汐能资源评估10

2.3.1 评估方法10

2.3.2 我国近海潮汐能资源蕴藏量13

2.3.3 各省、市、区近海潮汐能资源16

第3章 潮流能资源29

3.1 我国近海潮流分布29

3.2 我国近海潮流能资源调查34

3.2.1 调查内容34

3.2.2 调查方式和方法34

3.3 我国近海潮流能资源评估35

3.3.1 评估方法35

3.3.2 我国近海潮流能资源蕴藏量42

3.3.3 各省、市、区近海潮流能资源46

第4章 波浪能资源89

4.1 我国近海波浪分布89

4.1.1 波高分布89

4.1.2 周期分布89

4.1.3 波向分布91

4.2 我国近海波浪能资源调查91

4.2.1 调查内容91

4.2.2 调查方式和方法91

4.3 我国近海波浪能资源评估92

4.3.1 评估方法92

4.3.2 我国近海波浪能资源蕴藏量114

4.3.3 各省、市、区近海波浪能资源120

第5章 温差能资源136

5.1 我国海洋表深层温差分布136

5.2 温差能资源调查136

5.2.1 调查内容136

5.2.2 调查方式和方法136

5.3 温差能资源评估137

5.3.1 评估方法137

5.3.2 我国南海温差能资源蕴藏量138

第6章 盐差能资源142

6.1 我国近海入海水量分布142

6.2 我国近海盐差能资源调查142

6.2.1 调查内容142

6.2.2 调查方式和方法142

6.3 我国近海盐差能资源评估143

6.3.1 评估方法143

6.3.2 我国近海盐差能资源蕴藏量144

6.3.3 各省、市、区近海盐差能资源149

第7章 海洋风能158

7.1 我国近海风速分布158

7.2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调查163

7.2.1 调查内容163

7.2.2 调查方式和方法163

7.3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评估164

7.3.1 评估方法164

7.3.2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蕴藏量191

7.3.3 各省、市、区近海风能资源199

第8章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213

8.1 国外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213

8.1.1 潮汐能213

8.1.2 潮流能216

8.1.3 波浪能229

8.1.4 温差能236

8.1.5 盐差能240

8.1.6 海洋风能244

8.1.7 政策与目标247

8.2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249

8.2.1 潮汐能249

8.2.2 潮流能257

8.2.3 波浪能260

8.2.4 温差能268

8.2.5 盐差能269

8.2.6 海洋风能269

8.2.7 激励政策272

8.2.8 科技管理工作272

8.3 国内外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对比274

8.3.1 潮汐能274

8.3.2 潮流能275

8.3.3 波浪能278

8.3.4 温差能279

8.3.5 盐差能279

8.3.6 海洋风能280

8.4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81

8.4.1 潮汐能281

8.4.2 潮流能282

8.4.3 波浪能284

8.4.4 温差能285

8.4.5 盐差能285

8.4.6 海洋风能285

第9章 海洋可再生能源电站环境影响评价287

9.1 海洋可再生能源是环境友好型能源287

9.1.1 不排放有害物质287

9.1.2 影响是局部性的287

9.1.3 因地而异、有利有弊287

9.2 要处理好与其他资源开发的关系288

9.3 要重视对海洋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288

9.4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对策289

9.4.1 潮汐能利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289

9.4.2 波浪能利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291

9.4.3 潮流能(海流能)利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292

9.4.4 温差能利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292

9.4.5 盐差能利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293

第10章 海洋可再生能源电站社会经济效益分析294

10.1 国内外海洋可再生能源电站社会经济效益状况294

10.1.1 成本分析294

10.1.2 经济效益分析295

10.1.3 社会效益分析298

10.1.4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299

10.1.5 小结299

10.2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301

10.2.1 海洋可再生能源电站的社会经济效益优势301

10.2.2 国内外海洋可再生能源电站经济效益比较302

10.2.3 海洋可再生能源电站规模与经济效益关系305

第11章 海洋可再生能源重点开发站址建议310

11.1 潮汐能电站站址选址的建议310

11.1.1 潮汐电站选址应考虑的因素310

11.1.2 潮汐电站规模选择314

11.1.3 可重点开发的潮汐能站址322

11.2 潮流能电站站址选址的建议331

11.2.1 潮流能电站选址应考虑的因素331

11.2.2 潮流能电站规模选择332

11.2.3 可重点开发的潮流能站址332

11.3 波浪能电站站址选址的建议333

11.3.1 波浪能电站选址应考虑的因素333

11.3.2 波浪能电站规模选择339

11.3.3 可重点开发的波浪能站址339

11.4 温差能电站站址选址的建议342

11.4.1 温差能电站选址应考虑的因素342

11.4.2 可重点开发的温差能站址343

11.5 海洋风能电站站址选址的建议344

11.5.1 海洋风电场选址应考虑的因素344

11.5.2 可重点开发的海洋风场345

第12章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与开发利用建议357

12.1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357

12.1.1 装备培育期(2011—2015年)357

12.1.2 规模应用期(2016—2020年)357

12.1.3 产业发展期(2021—2030年)357

12.2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建议358

12.2.1 确立海洋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认真落实《可再生能源法》358

12.2.2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协调发展358

12.2.3 加大基础保障建设力度,尽快形成技术研发支撑与服务体系358

12.2.4 加速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研发,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358

12.2.5 制定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激励政策和措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359

12.2.6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359

12.2.7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海洋可再生能源的认知及关注度359

参考文献360

附录 我国潮汐能资源统计表367

附表1 浙江省潮汐能资源统计表367

附表2 福建省潮汐能资源统计表369

附表3 广东省潮汐能资源统计表372

附表4 广西壮族自治区潮汐能资源统计表374

附表5 海南省潮汐能资源统计表375

附表6 辽宁省潮汐能资源统计表376

附表7 河北省潮汐能资源统计表378

附表8 山东省潮汐能资源统计表379

附表9 长江北支潮汐能资源统计表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