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家训与现代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传统家训与现代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 刘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319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家庭道德-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家训与现代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为什么选择中国传统家训1

二、家的意蕴与道德人格的界说3

(一)家的意蕴3

(二)道德人格界说6

三、本书的研究视角和基本思路11

第一章 道德人格塑造:从传统家训到现代家教14

一、何为中国传统家训?14

(一)中国传统家训的起源与发展脉络14

(二)中国传统家训的称谓和表现形式18

(三)中国传统家训的内涵与特点20

二、现代家庭教育的内涵与特征21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萌芽与发展21

(二)现代家庭教育的意蕴与特征23

三、提升人格境界:传统家训的优良传统和现代家庭教育的愿景取向25

第二章 中国传统家训的教化理念、原则和内容29

一、孝亲忠君:道德人格培养的价值目标29

(一)百善孝为先:为子第一要30

(二)敬亲贵在精神赡养30

(三)兄友弟悌,尽孝父母31

(四)家国一体:“忠臣出于孝子之门”32

二、重义轻利:道德人格培养的基本原则33

(一)生民之本的道德价值34

(二)秉持公心的基本要求34

(三)义以为上的人格之境35

三、教子成人:中国传统家训的主要意蕴36

(一)勉学知义以修身36

(二)勤俭隆礼以齐家39

(三)宽以待人而范世45

(四)立志高远以治平47

(五)诚信无妄助成人50

四、中国传统家训的方法特点52

(一)端蒙养,重早教53

(二)重言教与身教54

(三)慈而威,爱有教56

(四)知子莫若父,因材施教57

五、封建家长制:中国传统家训的局限性59

第三章 中国传统家训的教化机制70

一、家国同构:中国传统家训运行的社会基础70

二、伦理与教育互动:儒家伦理与家训文化的辩证关系74

(一)儒家伦理与传统家训的大、小传统之别74

(二)中国传统家训:儒家伦理的家庭教科书78

三、传统教化的动力:用人取士制度促进家训文化繁荣发展86

(一)崇德尚才是传统社会用人制度的一个总体价值取向86

(二)中国传统的用人制度培育了家庭道德教育的生态环境88

四、人格教化的保障:传统家庭的社会功能与家庭教育的效果89

(一)传统社会家庭功能“负担重重”90

(二)传统家庭经济功能与家庭道德教育92

五、传统家法族规:宗法社会家教的制度机制94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的现代变迁101

一、变迁的逻辑基础:家的内涵、结构与历史嬗变101

(一)第一个阶段以“五四”运动为标志102

(二)第二个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施行103

(三)第三个阶段以十年“文革”的结束为主要标志103

二、变迁的社会背景104

(一)政治民主化与现代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106

(二)经济市场化与现代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107

(三)文化多元化与现代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107

三、变迁的主要内容108

(一)传统家庭父子伦理观的变革与近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变迁109

(二)母亲解放运动与近现代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的特点110

(三)近现代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在内容上的两个重要转向112

第五章 中国传统家训现代映照的实证调研及其原因分析116

一、传统家庭道德人格培养价值目标基本被摒弃117

二、传统家庭道德人格培养基本原则的半继承120

三、传统家庭道德人格培养中心内容的变化123

(一)最重视健康,道德人格培养次之123

(二)道德情感培养状况不理想126

(三)诚信与否视自身利益而定131

(四)传统农业劳动致生观瓦解133

(五)家庭关系趋于民主平等136

四、中国传统家训与现代家教的两大偏差:重智轻德与知行不一139

(一)不同意“考试分数”与“未来成才”正相关,却又唯分数第一139

(二)重智轻德与知行不一141

五、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现代认知145

(一)知晓率:“50后”家长和“科学文化”职业领域家长对“传统家训文化”的知晓率最高146

(二)储备率:“50后”家长和“政府机关工作”的家长“传统家训文化”储备状况最好147

(三)认同率:“50后”家长和“政府机关工作”的家长对“传统家训文化”认同度最高148

(四)践行率:“50后”家长和“科学文化”职业领域家长表现最突出151

(五)“传统家训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力与家长学历正相关152

第六章 中国传统家训现代转换的思考157

一、传统德育应对全球化语境的理论辨析157

(一)道德人格境界理论与泛道德英雄主义的虚假158

(二)道德悖论的解悖与道德智慧的培育161

二、传统家训现代转换的实践性可能165

(一)现代家庭仍旧是一个秩序性伦理实体166

(二)现代家庭仍旧是能动的社会基本单位168

三、传统家训之于现代家教可资借鉴的主要内容170

(一)力主自立自强的耕读传家教育171

(二)孝亲忠君思想里的感恩责任美德172

(三)惩戒性教育的行为规范他律作用174

(四)循序渐进的品德涵养方法176

(五)道德理想主义的应然价值177

四、促进传统家教亲职教育现代化179

(一)父职母职能力专门化的必要性180

(二)中国传统家训中的父职母职思想理念182

(三)现代家教亲职职业化的理论与实践190

(四)创新现代家教亲职能力专门化194

结语203

参考文献206

后记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