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银行学 理论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南光著 著
- 出版社: 双叶书廊
- ISBN:986601845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211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货币银行学 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4
序13
1导论16
1.1本书的架构17
1.2本书的特色19
1.3给教师的建议20
2金融体系综览22
2.1金融体系的功能23
2.2金融市场的结构26
债权与权益市场26
初级与次级市场27
交易所与柜枱买卖28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28
2.3金融市场交易工具29
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29
LIBOR价格操纵事件30
资本市场工具33
2.4金融中介机构35
金融中介的功能36
金融中介的类型38
2.5 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成长44
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的因果关系45
以银行或金融市场为主体的金融体系45
3货币与支付清算系统50
3.1货币的意义50
3.2货币的功能与特质51
交易媒介51
计价单位52
交易媒介与计价单位54
价值储藏54
货币的特质55
3.3交易媒介与几个相关的概念56
交易媒介与支付工具56
交易媒介与无限法偿57
3.4货币的起源57
货币是一种发明57
硬币的法偿效力58
货币是演化的结果58
货币出现是市场均衡的结果59
3.5货币的演进过程59
商品货币59
泥板的票据功能60
纸钞60
电子货币61
美国自由银行时期与山猫银行62
货币与魔鬼64
3.6货币的衡量65
新台币的故事69
3.7支付及清算系统70
支付及清算系统与经济活动70
中央银行在支付系统中扮演的角色71
支付及清算系统的清算机制73
4利率的概念与衡量78
4.1实质利率与名目利率78
4.2名目利率的衡量80
一般放款81
固定付息放款82
付息债券82
折价债券84
4.3预期通货膨胀率的衡量87
密西根大学通膨预期调查87
专业预测者调查87
美国联邦准备绿皮书88
抗通膨债券88
4.4报酬率与利率91
5资产选择与利率的决定96
5.1资产选择理论97
财富97
相对预期报酬98
相对风险100
相对流动性102
5.2债券的供给与需求102
债券需求线102
债券供给曲线104
债券市场均衡104
5.3均衡利率的变动105
债券需求线的移动106
债券供给线的移动108
预期通货膨胀率与经济景气的变动109
5.4资产组合的选择111
分散投资的效果112
可分散风险与系统性风险114
系统性风险的衡量116
附录117
6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122
6.1利率的风险结构122
信用风险122
流动性风险125
中央政府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券127
主权债券违约与违约损失率128
风险溢酬与景气变动的关系129
6.2利率的期限结构129
预期理论132
流动性溢酬理论133
理论如何解释观察到的收益曲线134
收益曲线与景气变动的关系134
7资产定价与资产「泡沫」138
7.1房地产市场的特性139
房屋净值、房屋净值贷款与「泡水屋」141
7.2卢卡斯资产定价模型144
台湾房价、房租、与消费者物价指数145
模型145
资产定价公式与「泡沫」147
7.3市场效率假说150
7.4股价过度波动与非基本面因素152
7.5历史上三大「泡沫」事件154
郁金香狂热(1637年2月)154
南海泡沫事件(1720年8月)155
密西西比泡沫事件(1720年6月)156
附录157
8金融摩擦与借贷市场162
8.1逆选择163
8.2道德危险167
股权契约下的道德危险问题167
债权契约下的道德危险问题171
银行要求担保品真的能降低信用风险吗?174
8.3有限执行力175
台湾企业与购屋贷款的贷款成数知多少?176
9银行经营与管理180
9.1银行的基本业务180
9.2本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82
本国银行的负债与资本182
本国银行的资产185
台湾银行业的存放款利差187
9.3银行管理的原则188
流动性管理188
财务杠杆操作与资本适足管理189
9.4信用风险的管理192
筛选与监督192
与客户维持长期的关系193
放款承诺193
担保品与补偿性存款193
信用分配194
9.5利率风险的管理195
利率风险的来源195
利率风险对银行净利息所得的影响196
本国银行如何订定放款利率?198
利率风险对银行净值的影响199
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202
9.6市场风险的管理203
9.7资产负债表的表外业务204
贷款债权出售204
承诺业务205
保证业务206
衍生性金融商品业务206
10银行挤兑、金融恐慌与金融中介的转变210
10.1银行挤兑理论211
银行挤兑发生的机制211
一个随机提领的银行挤兑模型212
10.2挤兑传染的途径与金融恐慌217
挤兑蔓延与传染的途径217
过去银行挤兑与金融恐慌的起因218
暂停中止兑现与金融恐慌219
现代金融体系的挤兑与恐慌220
10.3影子银行体系221
影子银行体系的主要成员223
Reserve Primary跌破面额事件224
门口的野蛮人226
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商品226
合成CDO228
10.4证券化与再证券化229
信用违约交换与AIG230
房屋贷款证券化230
证券化的道德危险与逆选择问题以及次级房贷232
房贷担保证券层级与鍊金术233
房贷证券化过程的结构性转变234
10.5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挤兑235
11金融安全网:金融机构的管制与监理240
11.1最终借贷者241
11.2存款保险242
美国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结构243
美国FDIC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清理方案244
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245
我国的金融重建基金247
11.3最终借贷者与存款保险带来的问题248
逆选择249
道德危险249
「大到不能倒」与「多到不能倒」250
11.4金融管制252
资产组合的限制与流动性要求252
日本1990年代的监理宽容与「多到不能倒」253
资讯揭露要求254
限制过度竞争255
金融防火墙与金融整并256
消费者保护260
11.5审慎监理261
设立许可核发与金融检查261
金融监理一元化、权责合一与金融检查一元化262
资本适足要求263
立即纠正措施与退场机制270
金融预警系统272
处理中兴银行的天价赔付273
风险管理评估275
12中央银行的功能与政策目标280
12.1中央银行的源起280
政府的银行280
银行的银行282
12.2中央银行的组织与业务职掌283
我国中央银行的组织与职掌283
美国联邦准备的组织与业务职掌283
12.3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285
物价稳定286
充分就业或经济成长289
利率的稳定290
汇率的稳定290
金融稳定292
12.4央行的独立性、可究责性、与透明度293
独立性293
可究责性296
透明度297
13准备货币与货币的创造302
13.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302
中央银行资产项目303
中央银行负债项目304
中央银行的外汇存底与国外资产305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组成近年来的变化306
13.2准备货币306
13.3影响准备货币变动的因素308
13.4存款货币的创造310
13.5货币乘数的推导314
13.6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316
应提准备率316
超额准备对存款比率317
通货净额对存款比率319
金融恐慌与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影响319
14货币政策的工具324
14.1准备金制度324
我国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制度324
美国联邦准备存款准备金制度327
14.2贴现窗口制度329
我国中央银行的贴现窗口制度329
美国联邦准备的贴现窗口制度331
14.3公开市场操作333
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333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资讯334
美国联邦准备的公开市场操作336
14.4我国中央银行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337
金融机构转存款337
选择性信用融通与管制337
道德劝说339
14.5次贷金融风暴期间的非传统货币政策340
因应流动性危机340
因应偿还能力不足的信用危机341
大规模资产购买计画342
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评价343
15货币政策的目标机制348
15.1名目制约变数的重要性348
时间不一致性的问题349
15.2货币目标机制350
目标变数的「价量不相容」351
我国货币目标机制的执行352
我国货币目标机制实施的效果353
美国联邦准备实施货币目标机制的经验354
货币目标机制的优缺点354
15.3通货膨胀目标机制355
15.4无明示目标机制357
15.5混合式货币政策操作策略359
15.6泰勒法则359
15.7通货发行局与美元化制度361
通货发行局制度的特点362
香港的通货发行局制度363
阿根廷2001-2002年的金融危机364
美元化364
16货币需求368
16.1古典的货币数量学说368
16.2剑桥学派的现金馀额理论370
16.3流动性偏好理论371
包莫-托宾的交易动机货币需求374
16.4傅利曼的现代货币数量学说376
16.5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378
影响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因素379
货币所得流通速度的稳定性381
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383
17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388
17.1利率管道389
17.2其他资产价格管道390
汇率管道391
股价管道391
房价管道391
17.3信用管道392
金融加速效应392
资产负债表管道394
银行放款管道395
信用管道的重要性398
17.4各种传递管道对货币政策的意涵398
利率管道与信用管道对货币政策的意涵398
量化宽松政策的传递机制399
名目利率真的不能低于零吗?400
18金融稳定与总体审慎政策404
18.1银行授信顺循环405
银行授信顺循环的原因406
银行授信顺循环的影响407
18.2贷款成数、保证金比率、扣减率与杠杆比率408
贷款成数408
保证金比率408
扣减率409
杠杆比率410
18.3杠杆循环与总体经济波动411
18.4中央银行维持金融稳定的角色412
18.5中央银行角色的转变415
18.6总体审慎监理政策指标418
18.7总体审慎政策工具419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420
总体审慎监理工具421
19货币政策相关的重要议题426
19.1房屋资产与股票资产的财富效果427
房屋与股票财富效果的差异427
台湾房屋资产与股票资产的财富效果428
19.2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430
19.3财富效果、借贷限制与货币政策:两期模型的应用432
实质利率变动对消费的影响435
财富增加对消费的影响437
加入生产的2期模型437
外生借贷限制对消费的影响438
内生借贷限制对消费与投资的影响441
货币政策443
19.4菲利浦曲线445
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曲线446
适应性预期448
理性预期450
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451
菲利浦曲线平坦化453
附录455
习题解答461
索引与英汉名词对照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