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城疫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城疫](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921984.jpg)
- 王志亮,刘华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7382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新城疫-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城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新城疫的定义和流行历史1
一、新城疫的定义1
二、新城疫的流行历史2
三、新城疫的流行现状10
第二节 新城疫的危害12
一、对禽类的危害12
二、对哺乳动物的危害14
三、对人的危害15
四、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6
参考文献16
第二章 病原学18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18
一、分类地位18
二、毒株命名22
第二节 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23
一、形态学23
二、化学组成23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24
一、生物学特性24
二、对环境和理化因子的抵抗力26
第四节 毒株分类28
一、抗原性分类28
二、致病性分类30
三、遗传学分群31
第五节 实验室宿主系统32
一、鸡33
二、鸡胚33
三、细胞培养物34
第六节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35
一、基因组组成35
二、病毒结构蛋白分布及功能36
第七节 基因组的转录与复制47
一、新城疫病毒的吸附、融膜和脱壳47
二、转录与翻译49
三、病毒粒子的装配与释放52
第八节 病毒的遗传演变53
一、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突变53
二、新城疫病毒的重组57
第九节 病毒的受体60
一、受体及其作用60
二、新城疫病毒的受体60
三、受体结合对抗病毒药物机制研究62
第十节 致病性分子基础63
一、F蛋白的致病作用63
二、HN蛋白致病作用69
三、其他基因的致病协同作用72
参考文献73
第三章 生态学和流行病学81
第一节 传染源81
第二节 传播途径82
第三节 宿主83
一、禽类83
二、人和哺乳动物84
第四节 流行规律84
第五节 流行特点和发病原因分析85
一、流行特点86
二、发病原因分析88
参考文献96
第四章 分子流行病学98
第一节 分子流行病学简介98
一、概念98
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特点99
三、在新城疫研究方面的应用100
第二节 分子流行病学常用研究方法101
一、寡核苷酸图谱分析101
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102
三、基因探针和核酸杂交103
四、聚合酶链式反应103
五、DNA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105
第三节 遗传进化分析105
一、进化树构建的常用方法105
二、进化树构建步骤106
三、进化树构建常用软件107
四、MEGA构建进化树的基本步骤108
第四节 新城疫的分子流行病学109
一、谱系分类方法109
二、基因型分类方法116
参考文献133
第五章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140
第一节 临床症状140
第二节 病理变化142
一、剖检病变142
二、组织学病变143
参考文献148
第六章 诊断151
第一节 临床诊断151
一、主要临床症状151
二、主要剖检病理变化151
第二节 鉴别诊断152
一、与常见高致死率禽病的鉴别诊断152
二、与引起神经症状禽病的鉴别诊断153
三、与引起呼吸道症状禽病鉴别诊断155
四、与引起产蛋下降禽病的鉴别诊断157
五、与引起肠道炎症禽病的鉴别诊断158
六、与其他引起出血性变化禽病的鉴别诊断159
第三节 实验室诊断160
一、常规病原学诊断160
二、血清学诊断162
三、分子生物学诊断167
第四节 新城疫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172
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73
二、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173
三、设施和仪器设备174
四、材料174
五、国际国内标准的查新175
六、培训175
七、记录控制175
八、文件档案管理176
九、质量控制176
第五节 新城疫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176
一、新城疫病毒特性177
二、实验室实验活动及其危险性和预防措施179
参考文献182
第七章 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185
第一节 基本概念185
一、兽医流行病学定义185
二、流行病学研究的目标任务186
三、常用术语186
四、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87
第二节 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189
一、调查目的189
二、调查的分类189
三、调查的基本步骤191
四、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191
五、暴发调查193
第三节 流行病学监测197
一、概念197
二、一般原则和方法197
三、监测的目的197
四、监测分类198
五、监测内容198
六、监测体系的组成199
七、监测步骤199
八、监测活动中的质量控制200
九、保障措施201
第四节 抽样设计201
一、基本概念201
二、抽样的必要性202
三、抽样的概念202
四、总体、样本、估计值与特征值203
五、抽样步骤204
六、两种抽样方法206
参考文献213
第八章 预防与控制215
第一节 防控策略215
一、全球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策略216
二、国外新城疫防控策略218
三、我国防控新城疫策略222
第二节 综合防控措施224
一、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224
二、严格执行和完善养禽场经常性生物安全措施225
三、发生疫情时的紧急控制措施230
第三节 新城疫疫苗232
一、正确认识疫苗的作用232
二、疫苗的种类233
三、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236
四、提高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措施238
五、新型疫苗研制策略240
参考文献249
附件Ⅰ 新城疫防治技术规范252
附件Ⅱ 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6550—2008)263
附件Ⅲ 新城疫检疫技术规范(SN/T 0764—2011)275
附件Ⅳ 2012版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290
附件Ⅴ 2012版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318
附件Ⅵ OIE新城疫参考实验室及其专家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