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0917384.jpg)
-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财政厅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584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227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能源工业-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研究-陕西省;化学工业-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研究-陕西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报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
一、引论2
1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范围与区位条件2
2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阶段性发展3
3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在全国所处的地位4
4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性5
5 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5
6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基本要求6
7 研究框架7
二、基地发展的自然基础与产业环境8
1 结构特征突出的自然资源基础8
2 自然脆弱性与人类调适性并存的生态基础10
3 总体敏感性与局部破坏性并存的自然环境基础12
4 尚显薄弱但不断改进的生态环境基础工作13
5 产品市场需求总体上行的市场环境15
6 市场规则主导的产业政策17
7 基地产业结构问题突出20
三、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与问题22
1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现状22
2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可持续性评价25
3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般问题27
4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问题清单28
四、基地能源资源开发模式及其创新34
1 能源资源合理开发强度及其控制34
2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模式及其实现36
3 煤炭资源开发加工路径及其选择与设计40
五、基地资源环境制度及其创新42
1 国家自然资源政策及其对陕北基地的影响42
2 现行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45
3 现行资源经济利益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47
4 现行生态环境管理与利益制度存在的问题49
5 改革和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及利益分配制度50
6 改革和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及利益分配制度53
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计与政策建议55
1 基地发展要实现四个根本转变55
2 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选择56
3 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设计58
4 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设计59
5 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62
6 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设计66
7 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69
七、结论与建议73
1 主要结论73
2 主要建议76
专题报告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研究80
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建设概况80
1 资源与生态环境80
2 社会经济状况83
3 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情况86
二、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环境分析89
1 世界能源供求状况89
2 中国能源发展状况95
3 国家能源产业政策99
4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目前在全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101
三、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建设中的主要问题102
1 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瓶颈制约严重102
2 产业发展问题104
3 基础设施支撑和社会综合服务问题105
4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问题107
5 体制机制问题108
四、能源化工基地发展思路、目标评价及调整111
1 发展思路与目标评价111
2 基地可持续发展评价116
3 基地可持续发展目标调整121
五、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123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制约瓶颈123
2 发展民营经济,解决产业失衡问题124
3 加强城乡互动,解决城乡失衡问题124
4 加强规划布局,解决南北失衡问题124
5 推动管理创新,克服体制机制障碍125
6 完善相关财税政策125
专题报告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128
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现状128
1 陕北生态环境状况128
2 陕北生态环境问题130
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135
1 陕北生态足迹计算135
2 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分析139
3 生态赤字对比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效益分析142
4 生态安全制约因素分析143
5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适度规模144
三、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构想与布局147
1 陕北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构想147
2 陕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战略构想与布局153
3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建设的战略构想155
4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基本思路166
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体系169
1 生态型政府的建设169
2 准入法则的设计173
3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176
4 监督与监控体系的建设182
专题报告三:统筹陕北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196
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机制及其问题分析196
1 机制创新取得的显著成效196
2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突出198
二、资源开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际国内借鉴及目标204
1 资源开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性及其后果204
2 国内外资源开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206
3 对促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启示210
4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目标212
三、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创新路径214
1 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214
2 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创新215
3 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机制219
4 创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机制221
四、政策建议224
1 对中央政府的政策建议224
2 对陕西省政府的政策建议225
专题报告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228
一、水资源现状分析228
1 河流水系228
2 水资源量229
3 水质状况233
4 河流泥沙235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239
1 供水工程与供水量239
2 用水情况分析243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利用效率分析246
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50
三、煤炭与石油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253
1 煤炭开发对水资源影响的定性分析253
2 石油开发对水资源影响的定性分析255
3 煤炭开发对水资源影响的定量分析256
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需求预测258
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258
2 水资源需求预测261
五、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267
1 节约用水267
2 水资源保护措施272
六、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275
1 榆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275
2 延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276
七、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对策措施278
1 合理布局水资源工程278
2 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能源化工基地278
3 加强水资源保护,建设防污型能源化工基地278
4 加强水土保持,提高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和防治非点源污染279
5 有效利用非传统水资源279
6 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宏观合理配置水源,尽快兴建必要的供水工程279
7 煤炭开采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国家应予以补偿,增加陕西省黄河分水量280
专题报告五:陕北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及深加工转化机制研究282
一、陕北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和现状282
1 煤炭资源状况282
2 煤炭工业生产283
3 煤炭加工转化284
4 存在主要问题286
二、陕北煤炭开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288
1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288
2 资源保障能力评价292
3 煤炭开发的适度规模分析299
三、陕北煤炭开发深加工转化的路径选择305
1 市场需求分析305
2 技术经济评价309
四、陕北煤炭开发及深加工转化规模布局324
1 开发模式324
2 规模与布局328
五、陕北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措施332
1 完善资源保护政策体系332
2 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333
3 建立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334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335
5 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336
6 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337
专题报告六:陕北石油资源开发与延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340
一、问题的提出340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340
2 亟待分析和解决的现实突出问题341
3 研究的思路、框架和主要内容341
二、陕北油气资源分布、潜力与开发模式及现状343
1 陕北油气资源分布343
2 陕北油气资源潜力的综合评价343
3 陕北油气资源开发模式344
4 陕北油气资源开发炼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46
三、陕北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及国内外经验启示350
1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与“荷兰病”机理350
2 对陕北地区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的实证351
3 资源诅咒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352
4 资源诅咒的区域评价及其结果分析353
5 克服资源诅咒效应的相关区域经验借鉴355
四、陕北地区发展接替产业的方向和基本途径359
1 陕北地区优化开发模式和发展接替产业的主导思想359
2 陕北接替产业的选择原则和方法360
3 陕北接替产业的选择362
五、陕北石油资源开发强度分析367
1 石油资源开发强度及其影响因素367
2 石油开发强度的资源约束368
3 石油资源开发强度的其他资源与环境约束368
4 提高采收率——维持和延续油气开发的重要途径369
5 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情景分析370
六、陕北油气资源开发的利益协调和生态补偿机制371
1 造成陕北油气资源利益冲突日益加剧的成因分析371
2 基于税收政策的中央和地方利益协调机制371
3 生态补偿机制372
4 地方政府和石油开采企业的利益关系373
5 地方政府和地方居民的利益协调关系373
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375
1 对陕北地区增长类型转变的政策建议375
2 积极申请陕北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75
3 进一步发挥陕北油气资源的潜力376
4 发展接替产业的政策建议376
5 确定恰当的开采强度,提高石油采收率378
6 促进油气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建议379
7 开征可持续发展基金379
8 收回长期不进行油气勘查企业的油气勘查、开采权380
9 建立资源永久基金和进行社会分红380
10 建立财政(预算)稳定基金和能源平准基金380
11 加快科技创新,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区域创新战略381
八、结语382
附件384
参考文献390
编者语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