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年心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年心理
  • (日本)藤永保,三宅和夫,山下荣一,依田明,空井键三,伊泽秀而编;李民,李琦,言放译 著
  • 出版社: 吉林省技工教师进修学校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青年心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青年期的全面特征2

第一章 怎样理解青年期2

1—1 青年期是什么样的时期2

发展阶段2

什么是青年期3

1—2 理解青年期的几种立场3

生物学的立场3

社会学的立场4

综合的看法5

人格再形成时期5

1—3 青年期的开始和结束6

青年期的开始6

青年期的终了7

社会制度的影响9

延长的青年期9

第二章 青年期的基本特征11

2—1 第二次诞生11

了解心理学11

青年期心理的整体特征12

自我的发现13

生活设计的逐步形成14

进入各个生活领域14

2—2 青年期是一个过渡期15

“场”的理论15

所属集团的变化16

时间展望的变化16

青年——边缘人17

青年期的特征18

2—3 围绕“同一性”的矛盾19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19

同一化和同一性20

自我同一性的感觉21

同一性的扩散21

否定的同一性22

第三章 青年期发展的意义24

3—1 人的一生和发展24

在发展问题上的两种观点24

发展课题的意义25

发展“渐成”说25

人生的周期和发展的课题26

人格(自我)的坚强性26

3—2 青年期的发展与发展课题28

心理断乳28

依附和独立的矛盾29

青年期的发展课题30

哈维格斯特的学说30

从病理法看青年期的课题31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33

心理、社会的缓冲期33

3—3 人格的成熟35

成熟的人格35

成熟的人格特征35

Ⅱ青年期的人格形成38

第四章 自我的觉醒38

4—1 关于自我的新体验38

自体和客体尚未分化38

对外界的关心39

自我与非我的分化39

4—2 孤独感和憧憬41

孤独感41

不满和焦躁42

憧憬45

4—3 发现自己的尝试48

探求自我形象48

自卑感和自我厌恶48

第五章 青年和性50

5—1 第二次性征和性意识50

第二次性征的发现50

伴随第二次性征的“体感”变化52

对性的强烈兴趣53

5—2 性行为和性道德54

现代青年的性行为54

性道德56

5—3 “性的任务”与性的同一性58

“性任务”的意义58

性任务”的形成59

性同一性的确立61

第六章 青年和社会63

6—1 社会当中的青年期63

青年期的历史性63

延长了的青年期65

6—2 社会意识的发展66

对于社会的自觉和意识66

对社会问题关心的萌芽67

社会态度69

6—3 青年人迈进社会74

所属集团与青年运动74

第七章 自我矛盾76

7—1 反抗与抵抗76

郁积的不满76

动荡不定的情绪77

各种反抗形态77

反抗和抵抗80

7—2 自我同一性及其扩散82

同一化与同一性82

看不到“真正的自我”84

7—3 不安与罪责85

不安的意义85

逃避不安87

隐藏在深处的罪恶意识88

第八章 青年和神经官能症91

8—1 青年期是危机时期91

何谓危机91

青年期危机的问题92

挫折和崩溃时期92

8—2 “适应障碍”和青年期94

何谓适应障碍94

青年期出现的精神病理现象95

8—3 适应障碍和谈心101

苦于挫折和崩溃的“我”与朋友相逢101

“谈心”的观点101

第九章 青年与不良行为104

9—1 “不良行为”的含义104

9—2 青年时期不良行为的意义105

成长发展和不良行为105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最新动向106

6—3 理解现代不良行为的观点108

重视心理方面的观点108

重视社会方面的研究109

9—4 对不良行为的预测和指导111

预测不良行为的目的111

预测方法112

不良行为的发现和指导113

9—5 不良行为的预防115

家庭环境和不良行为115

自我形成和不良行为116

地区环境和不良行为116

第十章 青年的人事关系118

10—1 亲子关系和心理断乳118

青年的亲子关系特征118

亲子间的矛盾119

趋向情绪上的自立122

10—2 同教师的关系123

青年期学校的意义123

中小学生眼中的教师124

师生关系127

10—3 朋友关系127

朋友关系的意义127

朋友关系的类型129

同异性的关系130

第十一章 学生和职业132

11—1 学校生活和考试制度132

升学、就业的实际情况132

学历观132

升学、就业的意义134

11—2 青年的苦闷135

满足感135

生存意义的对象136

苦闷的具体内容136

青年期的长期化、价值的多样化和苦闷138

11—3 选择前途139

学业观139

职业观142

第十二章 青年和闲暇146

12—1 对闲暇的要求146

劳动和闲暇146

对劳动的疏远147

倾向闲暇148

12—2 现代青年的闲暇生活151

生活时间151

青年的生活时间151

闲暇的利用方式153

12—3 闲暇、青年文化和游戏154

青年文化154

凯约洼的游戏理论156

闲暇和消遣157

消遣和生存空虚159

12—4 人的生活和闲暇160

现代社会中闲暇的作用160

个性的扩大161

第十三章 “生存意义”的探索162

13—1 丧失“生存意义感”的情况162

“生存意义论”的时代背景162

“生存意义”的含义163

“生存意义感”的丧失状况164

13—2 现代青年的生存意义感166

青年期的生活感情——“青年期感伤性”166

生活的空虚感168

现代青年的萎靡不振和麻木不仁169

13—3 生存意义感和生活态度172

挫折和苦恼172

探索生活的意义173

人生的责任性——“态度的价值”174

第十四章 价值观的形成176

14—1 价值思想与同一性176

确立同一性的条件176

价值和生活感情177

规范意识和价值观179

14—2 现代青年的价值思想181

价值的类型181

莫里斯的类型183

规范思想和价值的根据184

14—3 价值观的形成185

未成熟的价值思想185

价值观的成熟形态187

价值观的形成过程188

第十五章 自我的确立191

15—1 从激动趋向稳定191

内心的激动191

有了自信心192

加深对现实的认识192

15—2 发现真正的自我193

探索“本身的作用”193

符合本身特点的生活方式194

新模范的发现195

15—3 自己的责任感197

自由思想的扩大197

容纳自己197

能够做出决断198

责任感2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