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解构与超越 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哲学革命路向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解构与超越 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哲学革命路向比较研究
  • 李包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894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马克思,K.(1818~1883)-哲学思想-研究;维特根斯坦,L.(1889~1951)-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解构与超越 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哲学革命路向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哲学的革命与革命的哲学1

一 西方哲学革命的历史谱系1

(一)第一次哲学革命:从“始基”向“存在”飞跃2

(二)第二次哲学革命:“形而上学”的独立与完善4

(三)第三次哲学革命:哲学向思辨道路迈进7

二 哲学的四重禀性9

(一)哲学具有时代性9

(二)哲学具有间接性10

(三)哲学具有方法性11

(四)哲学具有阶级性12

三 哲学的革命与革命的哲学14

(一)维特根斯坦之前的西方现代哲学脉络14

(二)维特根斯坦哲学是“哲学的革命”,但不是“革命的哲学”15

(三)马克思哲学既是“哲学的革命”,又是“革命的哲学”18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与维氏哲学比较之意义21

一 马克思哲学与维氏哲学之可比较性21

(一)就二者比较研究的必要性而言22

(二)就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行性而言24

二 相关研究文献概览25

(一)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研究26

(二)关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研究28

(三)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维特根斯坦哲学革命的比较研究31

三 本书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32

(一)厘清马克思哲学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关系32

(二)廓清马克思哲学和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32

(三)探究现代西方哲学危机的根源33

(四)探究中、西、马“三驾马车”携手共进的可行性路向33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逻辑路径35

一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背景与条件35

(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背景35

(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论起点39

二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逻辑进程42

(一)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初步超越42

(二)马克思走出书斋后开始批判黑格尔哲学47

(三)马克思由费尔巴哈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53

(四)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现:交往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场65

第四章 维特根斯坦哲学革命的逻辑路径76

一 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历史起点77

(一)维特根斯坦走进哲学的时代背景77

(二)维特根斯坦走进哲学的理论起点83

(三)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目的和任务85

二 前期维氏哲学的语形学思想及其反形而上学性88

(一)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88

(二)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的逻辑结构91

(三)前期维特根斯坦论命题与实在的关系93

(四)对“语言图像论”的评析96

三 后期维氏哲学的语用学思想及其反形而上学性97

(一)思想转变的原因98

(二)“语言游戏说”的提出99

(三)“语言游戏说”作为反形而上学的语用学武器100

四 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102

(一)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之间的差别性102

(二)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一致性107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和维氏哲学之同109

一 两者都是对传统哲学的反叛109

(一)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反叛性109

(二)维特根斯坦对传统哲学的反叛性110

二 两者都重视“实践”111

(一)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111

(二)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实践”概念113

三 两者都拒斥形而上学114

(一)马克思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114

(二)维特根斯坦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117

四 两者都属于批判性哲学118

(一)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批判性118

(二)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119

第六章 马克思哲学和维氏哲学之异121

一 马克思和维氏哲学革命的根本路向不同121

(一)传统哲学的路向121

(二)马克思哲学的路向121

(三)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路向122

二 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类型不同123

(一)从形式上看,马克思哲学不是体系哲学,而维特根斯坦哲学属于体系哲学123

(二)从内容看,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哲学,而维氏哲学没有超出理论哲学的范畴125

(三)从哲学的学科倾向或属性来看,马克思哲学是政治哲学或历史哲学,而维氏哲学则是语言哲学127

三 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不同129

(一)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是语言分析法129

(二)马克思的哲学方法是历史与逻辑统一的阶级分析法129

四 对传统哲学超越的彻底性不同131

(一)马克思哲学全面超越传统哲学131

(二)维特根斯坦哲学没有彻底超越传统哲学的范式133

五 根本性目的任务不同135

(一)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资产阶级改良性哲学135

(二)马克思哲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哲学138

六 后续影响不同140

(一)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影响140

(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影响143

第七章 基本结论与启示149

一 基本结论149

(一)从维特根斯坦看分析哲学的成败149

(二)对马克思哲学的合理评价158

二 几点启示159

(一)所谓哲学问题与哲学危机159

(二)社会主义事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162

(三)关于马哲与西哲对话的问题164

参考文献166

附录1 哲学的革命与革命的哲学——基于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的比较视角177

附录2 解构与超越: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哲学革命的价值论考察184

附录3 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成就与缺陷——兼论分析哲学的得失196

后记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