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千年经典绝妙诗文 美文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千年经典绝妙诗文 美文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0886190.jpg)
- 金元浦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886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古典散文-作品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千年经典绝妙诗文 美文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明德修身明明德于天下——《礼记》3
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4
大学之法——《礼记》5
晏子辞赐——刘向6
不能治身,焉能治国——墨子7
克己复礼——《论语》8
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9
致诚养心——荀子11
反诸己——吕不韦13
慎言行——《易》14
君子三戒——《论语》15
鉴不能——吕坤15
修己以安百姓——《论语》16
为身之道——刘向17
正静——管子18
无愧——曾国藩19
君子所贵乎道——《论语》20
浩然之气——孟子21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范晔22
智者乐水——韩婴24
宋人献玉——左丘明25
二、励志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29
志不立则气昏——王阳明2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30
嗟来之食——《礼记》3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32
不食周粟——司马迁3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34
晏子之御感妻言而自抑损——晏子36
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37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38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39
世态炎凉——班固41
死而不朽——左丘明42
前倨后卑——刘向44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46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子47
三、为学之道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5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52
知愚而师圣——韩非子53
君子之教——《礼记》54
学以益才——刘向54
师旷论学——刘向55
孺子可教——司马迁56
纪昌学射——列子58
杨子之邻人亡羊——列子60
劝学——荀子61
知略——刘安62
一人之身,众人之身也——叶适6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65
一暴十寒——孟子66
尊师——吕不韦67
画虎不成反类狗——范晔69
轮扁论书——庄周70
读书之味——张履祥71
四、慎思明辨见微知萌——韩非子75
棘刺母猴——韩非子76
郢书燕说——韩非子77
直躬之信——吕不韦78
见微知著——吕不韦79
闻言熟论,验之以理——吕不韦80
明辨是非——吕不韦81
三石为九石——吕不韦82
知不知——吕不韦83
小察不通大理——吕不韦85
三人言而成虎——刘向86
眩于名而不知其实——刘向87
似是而非——刘向88
季文子论妾马——《国语》90
狙公赋芧——庄周92
礼义法度,应时而变——庄周93
五、处事箴言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97
恃人不如自恃——韩非子98
子产不毁乡校——刘向99
毛遂自荐——司马迁101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商鞅102
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商鞅104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老子106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孙子108
狗彘之勇——荀子109
求志达道——《论语》111
安本丰末——墨子112
天下之行术——荀子113
公道——武则天114
君子贫穷而志广——荀子116
君子之所不至者——王安石117
功遂身退——老子119
不矜不伐——《尚书》119
天下器——墨子120
《李将军列传》赞——司马迁121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韩婴122
六、交游往来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125
曾子之教——韩非子126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127
巧言令色——《论语》129
见贤思齐——《论语》130
反求诸己——孟子130
隆师亲友——荀子131
察谀——袁采133
制怒——许衡134
不可骄人——吕坤135
与人为善——孟子135
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荀子136
先有诸己——《礼记》137
慢伪妒疑——袁采138
事后论人——魏禧140
止谤莫如自修——陈寿140
三罪三术——荀悦141
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礼记》143
恭俭——孟子144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司马迁144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丘明145
七、知人任人狗猛酒酸——韩非子151
求士务博——吕不韦152
善人以人——吕不韦153
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刘 向154
千金市马骨——刘 向155
叶公好龙——刘 向157
赵括之母——刘 向158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刘 向160
为政之患——刘 向161
王之所好者士——刘 向162
知人善任——司马迁163
物各有畴——刘 向165
骥服盐车——刘 向167
树之难而去之易——刘 向168
伯牙善鼓琴——列 子169
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墨 子171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班 固173
君子先择而后种——韩 婴174
高阳酒徒——司马迁175
匠石运斤——庄 周177
八、讽喻劝戒莫三人而迷——韩非子181
樊姬说楚庄王——刘 向182
王者贵天——刘 向183
政以教为务——刘 向184
水广则鱼大——刘 向186
孟尝君将入秦——司马迁187
米珠薪桂——刘 向188
不死药——韩非子190
南辕北辙——刘 向191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论语》193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 子194
景公猎逢蛇虎以为不祥——晏 子196
踊贵屦贱——左丘明197
知者谋之,不知者败之——刘 向199
五十步笑百步——孟 子200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 子201
九、玄思哲理敬细以远大——韩非子205
物各有短长——刘 向206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老 子207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 子209
大音希声——老 子21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 子212
杞人忧天——列 子214
负日之暄——列 子216
天行有常——荀 子217
人之性恶——荀 子219
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 子221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班 固222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班 固223
贵五谷而贱金玉——班 固224
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范 晔226
小大之辩——庄 周227
埳井之蛙——庄 周228
痀偻承蜩——庄 周230
以天合天——庄 周232
材与不材——庄 周233
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庄 周235
月攘一鸡——孟 子236
十、寓言典故滥竽充数——韩非子239
买椟还珠——韩非子239
郑人买履——韩非子240
网开三面——吕不韦241
假道伐虢——吕不韦242
四面楚歌——司马迁243
田忌赛马——司马迁245
围魏救赵——司马迁246
魏王遗楚王美人——刘 向247
惊弓之鸟——刘 向249
小国寡民——老 子251
晏子使楚——晏 子252
杨朱见梁王——列 子254
明珠暗投——班 固256
曲突徙薪——班 固257
改弦更张——班 固258
合浦珠还——范 晔260
树欲静而风不止——韩 婴261
涸辙之鲋——庄 周263
破痈舐痔——庄 周264
十一、骋怀畅意登楼赋——王 粲269
与吴质书——曹 丕270
思旧赋——向 秀273
酒德颂——刘 伶275
陈情表——李 密277
兰亭集序——王羲之278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280
别赋——江 淹282
秋月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 勃284
祭十二郎文——韩 愈286
祭小侄女寄寄文——李商隐288
赤壁赋——苏 轼290
十二、钟山慕水三峡——郦道元295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296
与朱元思书——吴 均297
滕王阁——王 勃298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 维299
右溪记——元 结300
西山宴游——柳宗元302
小石潭记——柳宗元303
岳阳楼记——范仲淹304
石钟山——苏 轼306
醉翁亭——欧阳修307
湖心亭看雪——张 岱309
游大龙湫——戴名世310
焦山——王士祯312
十三、书趣笔意画鬼易而画犬马难——韩非子315
书肇于自然——蔡 邕315
传神写照——刘义庆316
畅神——宗 炳317
惟观神彩——张怀瓘318
评张旭草书——韩 愈319
四时山水——郭 熙320
山有三远——郭 熙321
传神——邓 椿32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 轼322
书必有神——苏 轼323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324
写物——汤 垕324
不须安排——傅 山326
书法递变——梁 巘326
计白当黑——包石如327
十四、诗韵文心发愤著书——司马迁331
诗以教化——毛 苌332
文气说——曹 丕333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 机334
神与物游——刘 勰335
知音有路——刘 勰337
诗味在“兴”——钟 嵘338
风骨兴寄——李子昂340
韵外之致——司空图341
别材别趣——严 羽342
童心说——李 贽343
文运时变——袁宏道344
情景交融——王夫之345
十五、闲情逸致七不堪——嵇 康349
琴趣——屠 隆351
避暑——陈继儒352
雪令人旷,剑令人悲——陈继儒354
鸟性之悦山光,人心之空潭影——王思任355
清赏——袁宏道356
歇庵记——陶望龄358
题懒园记——黄汝亨359
会友——金圣叹360
意园记——戴名世362
随园——袁 枚364
雅趣——郑板桥365
十六、状物赋形雄风——宋 玉369
观涛——枚 乘370
地动仪——范 晔373
雕——杜 白374
荔枝——白居易375
莲——周敦颐376
秋声——欧阳修377
记菊——苏 轼378
核舟——魏学洢379
梅——钟 惺380
芙蕖——李 渔381
十七、品德藻神张衡——范 晔385
光武帝——范 晔386
班昭——范 晔386
诸葛亮——陈 寿387
关羽——陈 寿388
王粲——陈 寿389
五柳先生——陶渊明390
契若金兰——刘义庆391
吕光——房玄龄393
王绩——吕 才394
唐寅——祝允明395
徐渭——徐 渭396
孙觌——朱 熹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