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京大学百年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德滋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903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9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京大学百年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三江师范学堂至国立东南大学时期(1902~1927)1
第一章 三江、两江师范学堂(1902~1912)1
一、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建1
二、更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8
三、三江、两江的组织与人事20
四、三江、两江的中日教习24
五、三江、两江的学制、课程与教学31
六、三江、两江的办学经费37
七、李瑞清的办学理念与风格40
八、两江的停办和复校之议44
第二章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1914~1927)45
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开办45
二、东大的组建与南高的归并64
三、管理体制与组织系统77
四、陶行知积极推进学校改革81
五、南高、东大的系科设置88
六、南高、东大的师资力量95
七、活跃的学术研究102
八、郭秉文“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110
九、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党团组织的创建114
第二编 国立中央大学时期(1927~1949)124
第三章 中央大学前期发展(1927~1937)124
一、定名前后125
二、“大学区制”试办始末149
三、“安定、充实、发展”157
四、教学工作及各院概况170
五、蓬勃兴起的反日爱国运动184
第四章 抗战中的中央大学(1937~1945)192
一、举校西迁192
二、校长与行政机构、经费197
三、系科演变与研究院的创立204
四、雄厚的师资与教学、科研212
五、战时校园文化生活217
六、罗家伦的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223
七、从“据点”到“新青社”230
八、从“自然科学座谈会”到“九三学社”234
第五章 沦陷区的南京中央大学(1940~1945)242
一、学校概述242
二、院系设置和教学245
三、反日爱国运动247
四、关于临时大学253
第六章 复员后的中央大学(1946~1949)255
一、复员东还255
二、院、所扩充与图书馆建设260
三、吴有训的办学理念269
四、“五二○”运动与护校迎解放277
第三编 南京大学时期(1949~2002)288
第七章 从接管更名到院系调整(1949~1952)288
一、接管与更名288
二、参加民主革命291
三、思想改造运动294
四、新时期教学秩序的建立297
五、院系调整中的分合301
第八章 探索中的前进与反思(1953~1956)311
一、院系调整后的事业发展311
二、苏联模式的移植与教学改革315
三、科学研究的复苏与活跃317
四、对外学术交流的开展323
五、党的建设与知识分子工作324
六、具有历史意义的反思327
一、“整风反右”中的阶级斗争扩大化334
第九章 教育革命中的曲折发展(1957~1966)334
二、从“教育大革命”到“高教六十条”340
三、“阶级斗争为纲”主导下的教育革命360
四、郭影秋和匡亚明的办学思想368
第十章 “文革”十年(1966~1976)375
一、“大批大斗大迫害”375
二、恢复招生而“风雨依旧”386
三、逆境中的科学研究393
四、义无反顾的斗争395
第十一章 在拨乱反正中振兴(1977~1984)400
一、拨乱反正初见成效400
二、各项工作走上正轨405
三、学校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尝试409
四、学校发展目标的选择与改革的酝酿427
五、匡亚明等的“835建言”及建设“重中之重”431
一、励精图治奋发进取435
第十二章 在改革开放中崛起(1984~1996)435
二、明确办学目标慎选改革方略439
三、突破与重构:建设真正的综合大学448
四、变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457
五、发挥优势 办好研究生院470
六、攀高攻坚 科学研究取得硕果480
七、青蓝相继 队伍建设充满生机503
八、面向世界办学朝国际化方向迈进509
九、办学条件的改善与办学空间的拓展516
第十三章 跨越新的高度(1997~2002)522
一、学校党政领导顺利换届522
二、跻身“985工程”获得国家重点投资524
三、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规划及其实施529
四、学校事业发展形成新的格局534
五、弘扬主旋律端正学风校风554
六、迎接百年校庆560
第四编 金陵大学(1888~1952)563
第十四章 金陵大学的前身——汇文书院(1888~1910)565
一、书院的创办565
二、汇文书院办学概况567
第十五章 金陵大学初创与发展时期(1910~1927)571
一、南京三书院合并 组建金陵大学堂571
二、金陵大学开办概况573
三、系科的演变与发展576
四、学制与教学科研工作583
五、师生的爱国反帝斗争591
第十六章 立案前后的金陵大学(1927~1937)596
一、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主权运动596
二、改组与立案经过600
三、立案后的学校行政603
四、各学院(所)教学科研概况607
五、金大校风619
六、师生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622
第十七章 西迁与复校时期的金陵大学(1937~1949)626
一、举校西迁626
二、西迁后的校务概况629
三、战时教学与科研工作631
四、复校前后637
五、陈裕光的办学思想与实践642
六、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648
第十八章 金陵大学的新生(1949~1952)655
一、建国初期的整顿与改革655
二、公立金陵大学的诞生659
三、院系调整中与南京大学合并663
结束语667
附录673
后记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