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资本流动 分析、比较与监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田宝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3194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资本流动 分析、比较与监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1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格局的特征分析1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格局及特征的简述与总结2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起源2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获取国际资本的主要方式3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格局及特征4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的格局及特征8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的格局及特征8
(二)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内的格局及特征10
(三)两个世界体系交错中的格局及特征11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末格局的特征分析12
一、20世纪70年代的格局及特征12
(一)20世纪70年代格局的演变形成12
(二)20世纪70年代格局的主要特征14
二、20世纪80年代的格局及特征16
(一)20世纪80年代格局的演变形成16
(二)20世纪80年代格局的主要特征18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格局的特征分析20
(一)国际贸易自由化步伐在不断加快21
一、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格局的形成背景21
(二)资本账户开放步伐在不断加快22
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格局的主要特征24
(一)成熟市场国家体系格局的主要特征26
(二)新兴市场国家体系格局的主要特征36
第四节 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43
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及国别差异44
(一)理论分析44
(二)实际考察45
(一)理论分析47
二、各国利率水平及国别利差47
(二)实际考察48
三、各国汇率制度和汇率变化51
(一)理论分析51
(二)实际考察54
四、资本管制和资本自由化程度56
(一)理论分析56
(二)实际考察57
五、国际市场融资变化与跨国公司发展60
(一)理论分析60
(二)实际考察63
(一)理论分析66
六、金融创新能力和金融监管水平66
(二)实际考察68
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历史发展与简要评析73
第一节 早期与近代相关理论及简要评析74
一、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及简要评析74
(一)重商主义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74
(二)古典学派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77
二、近代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及评析82
(一)马克思、列宁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83
(二)马歇尔、维克塞尔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86
(三)俄林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89
(四)金德伯格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92
第二节 现代相关理论及简要评析102
一、勒纳、米德和缪尔达尔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103
(一)勒纳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103
(二)米德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105
(三)缪尔达尔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107
二、马柯洛普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110
(一)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分析111
(二)国际投资乘数模型的建立及其含义114
(三)资本输出国的补偿问题118
三、讷克斯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119
(一)关于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120
(二)关于不发达国家的偿债能力122
四、现代利率平价理论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125
(一)理论发展的大体过程125
(二)有关原因分析的基本观点128
(三)现代利率平价理论的简要评析133
五、现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有关论述及简要评析134
(一)克鲁格曼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及简要评析134
(二)货币危机预期模型及简要评析140
(三)克鲁格曼道德风险模型及简要评析145
第三章 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与效应148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方式的重新审视149
一、国际资本流动方式的历史演变149
(一)早期所使用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149
(二)近代所使用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149
(三)现代所呈现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151
二、目前流行使用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153
(一)国内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界定和方式划分153
(二)国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界定和方式划分156
(三)对国际资本流动概念和方式的分析和总结158
第二节不同国际资本流动方式的特征比较166
(一)从动机方面看私人资本与官方资本的不同特征167
一、私人资本与官方资本的特征比较167
(二)从流动性方面看私人资本与官方资本的不同特征168
(三)从相关性方面看私人资本与官方资本的不同特征169
二、国际长期资本与国际短期资本的特征比较172
(一)从期限方面看国际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不同172
(二)从动机方面看国际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不同174
(三)从安全方面看国际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不同176
三、国际投机资本与国际非投机资本的特征比较181
(一)从动机方面看国际投机资本与国际非投机资本的不同特征182
(二)从来源方面看国际投机资本与国际非投机资本的不同特征184
(三)从效果方面看国际投机资本与国际非投机资本的不同特征185
第三节 不同国际资本流动方式的效应分析187
一、私人资本与官方资本流动方式的效应分析189
(一)私人资本流动的效应分析189
(二)官方资本流动的效应分析196
二、国际长期资本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方式的效应分析203
(一)国际长期资本流动的效应分析203
(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效应分析211
第四章 国际资本流动监管政策的国别比较220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动监管政策221
(一)早期的监管政策:取向、背景与效果223
一、主要发达国家监管政策的历史演变223
(二)近代的监管政策:取向、背景与效果227
二、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监管政策233
(一)资本管制的理论含义233
(二)1945~1980年间的监管政策:取向、背景与效果236
(三)1980年以来的监管政策:取向、背景与效果245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动监管政策253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监管政策254
(一)20世纪40~70年代“亚洲样本国家”的监管政策:取向、背景与效果255
(二)20世纪40~70年代“拉美样本国家”的监管政策:取向、背景与效果263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监管政策270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样本国家”的监管政策:取向、背景与效果271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样本国家”的监管政策:取向、背景与效果285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监管政策的总结与启示295
一、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趋势难以改变,势不可挡296
(一)实证分析297
(二)理论分析298
二、立足国情,坚持实施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300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300
(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教训302
三、实施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要注意把握速度302
(一)理论基础303
(二)实践基础304
四、必然面临各种金融风险,要注意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305
(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与金融危机紧密相连306
(二)国际资本流动结构与金融危机紧密相连307
五、要注意维护国家主权和捍卫国家安全308
(一)总体分析309
(二)样本考察309
六、要注意加强国际合作和维护本国利益311
(一)组织保证和法律保证311
(二)国际要求和国家实践312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格局下中国的选择:政策取向与金融思考315
第一节 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监管政策318
一、政策制定与政策演变320
(一)有关直接投资的监管政策320
(二)有关外汇及其交易的监管政策330
(三)有关外债的监管政策334
(四)有关股票投资的监管政策339
二、政策效果与政策取向342
(一)政策效果的基本评价343
(二)政策取向的基本框架358
第二节 与此相关的中国金融问题思考372
一、加强与完善我国银行调控监管机制374
(一)我国银行调控监管机制的历史演变375
(二)目前我国银行调控监管机制的问题与方向379
二、切实搞好国有商业银行相关改革386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回顾387
(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问题390
(三)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思路395
三、积极培育国内证券商以及机构投资者400
(一)国内证券商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基本现状401
(二)积极培育国内证券商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基本思路407
四、尽快构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良性互动关系413
(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理论内涵与辩证关系414
(二)积极协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关系的基本思路415
五、吸取国外教训,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监管措施417
(一)美国会计欺诈事件及其原因的简要分析418
(二)美国会计欺诈事件的市场反应及应对措施421
(三)美国会计欺诈事件对完善我国证券监管措施的几点启示428
六、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432
(一)我国股票市场功能及其效果的简要分析432
(二)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若干思路436
参考文献442
后记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