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IC单片机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PIC单片机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881039.jpg)
- 李学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7453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单片微型计算机,PIC系列-基础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IC单片机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1 学习单片机意义何在1
第9章 定时器/计数器TMR1
目 录1
第0章 概 述1
0.2单片机究竟是何物4
0.3 单片机到底有何用5
0.4单片机有何特点6
0.5 PIC单片机有何优越之处7
0.6 P1C16F87X单片机有何特色12
思考题与练习题13
第1章 PIC16F87X硬件系统概况14
1.1 PIC16F87X内部结构简介14
1.1.1 PIC16F87X的核心区17
1.1.2 PIC16F87X的外围区20
1.2 PIC16F87X封装形式和引脚功能21
1.3程序存储器和堆栈26
1.4 RAM数据存储器(文件寄存器)27
1.4.1通用寄存器32
1.4.2特殊功能寄存器34
1.5 复位和时钟外接电路简介36
1.6 输入/输出端口的基本功能37
1.6.2输入/输出端口的基本结构38
1.6.1 与输入/输出端口相关的2个寄存器38
1.6.3基本输入/输出端口的工作原理40
思考题与练习题43
第2章 指令系统45
2.1 指令时序45
2.2指令系统概览46
2.3面向字节 操作类指令47
2.4面向位操作类指令51
2.5 面向常数操作和控制操作类指令52
2.6指令功能分类55
2.7寻址方式56
2.7.1 立即寻址56
2.7.2 直接寻址57
2.7.3 间接寻址57
2.7.4位寻址58
2.8数据传递关系59
2.9“内核—寄存器—外围模块”相互关系59
思考题与练习题60
第3章 汇编器和汇编程序设计基础63
3.1 汇编器MPASMTM简介63
3.2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65
3.3常用伪指令67
3.4程序格式和程序流程图69
3.5 RAM数据存储器的体选寻址问题71
3.6顺序程序结构73
3.7分支程序结构75
3.8循环程序结构77
3.9子程序结构78
3.10程序跨页跳转和跨页调用问题80
3.11延时程序设计83
3.12查表程序设计85
思考题与练习题88
第4章 定时器/计数器TMR90
4.1 定时器/计数器模块的基本用途90
4.2 PIC单片机中定时器/计数器TMR0模块的特性91
4.3 与定时器/计数器TMR0相关的寄存器92
4.4 定时器/计数器TMR0模块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93
4.4.1 分频器95
4.4.2 TMR0累加计数寄存器96
思考题与练习题97
第5章 中断系统98
5.1 中断的基本概念98
5.2 PIC16F87X的中断源100
5.3 PIC16F87X的中断硬件逻辑101
5.4与中断相关的寄存器104
5.5中断的处理109
5.5.1 中断的延时响应和延时处理问题109
5.5.2 中断的现场保护问题111
5.5.3需要注意的问题114
5.6 端口RB电平变化中断116
5.6.1 端口RB的中断功能电路117
5.6.2电路工作原理117
5.6.3 端口RB中断的处理方法118
5.7外部中断的扩充方法123
5.7.1 用TMR0外部时钟源扩展法123
5.7.2用RB端口扩展法124
思考题与练习题126
第6章 应用系统性能的优化设计127
6.1 系统配置字以及特殊存储器单元127
6.1.1 系统配置字129
6.1.2用户识别码ID131
6.1.3器件识别码133
6.2时钟系统133
6.2.1 外接晶体振荡器/陶瓷谐振器(LP/XT/HS)134
6.2.2外接阻容器件(RC)135
6.2.3 引入外来时钟源(LP/XT/HS)136
6.3 复位系统136
6.3.1 几种不同的复位方式137
6.3.2单片机内部的复位操作处理137
6.3.3复位系统硬件逻辑141
6.3.4 内部上电延时复位(POR)功能144
6.3.5外部上电延时复位电路145
6.3.6外部人工复位开关电路148
6.3.7 内部掉电锁定复位(BOR)功能148
6.4 看门狗定时器WDT151
6.4.1 程序失控的回复152
6.4.2 WDT的电路结构154
6.4.3 WDT的工作原理155
6.4.4 WDT相关寄存器156
6.4.5使用WDT的注意事项156
6.5.1睡眠状态的进入157
6.5睡眠与唤醒157
6.5.2睡眠状态的唤醒158
思考题与练习题161
第7章 输入/输出端口的复合功能163
7.1 与输入/输出端口相关的寄存器163
7.2 RA端口165
7.2.1 与RA端口相关的寄存器165
7.2.2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166
7.2.3编程方法167
7.3 RB端口168
7.3.1 与RB端口相关的寄存器168
7.3.2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169
7.3.3编程方法171
7.4 RC端口171
7.4.2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172
7.4.1 与RC端口相关的寄存器172
7.4.3编程方法174
7.5 RD端口175
7.5.1 与RD端口相关的寄存器175
7.5.2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176
7.5.3 编程方法176
7.6 RE端口177
7.6.1 与RE端口相关的寄存器177
7.6.2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178
7.6.3 编程方法178
7.7 PSP并行从动端口178
7.7.1 与PSP端口相关的寄存器179
7.7.2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180
思考题与练习题182
第8章 EEPROM数据存储器和Flash程序存储器184
8.1 背景知识184
8.1.1 通用型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和特点184
8.1.2 PIC单片机内部的程序存储器185
8.1.3 PIC单片机内部的EEPROM数据存储器186
8.1.4 PIC16F87X内部EEPROM和Flash的操作方法187
8.2 与EEPROM相关的寄存器190
8.3 片内EEPROM数据存储器结构和操作原理193
8.3.1 从EEPROM中读取数据194
8.3.2 向EEPROM中烧写数据194
8.4 与F1ash相关的寄存器196
8.5 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结构和操作原理199
8.5.1 读取Flash程序存储器199
8.5.2烧写Flash程序存储器200
8.6.1写入校验方法203
8.6写操作的安全保障措施203
8.6.2预防意外写操作的保障措施204
思考题与练习题204
9.1 定时器/计数器TMR1模块的特性207
9.2 与定时器/计数器TMR1模块相关的寄存器208
9.3定时器/计数器TMR1模块的电路结构209
9.4定时器/计数器TMR1模块的工作原理211
9.4.1 禁止TMR1工作213
9.4.2定时器工作方式213
9.4.3计数器工作方式213
9.4.4 TMR1寄存器的赋值与复位217
思考题与练习题218
第10章 定时器TMR219
10.1 定时器TMR2模块的特性219
10.2 与定时器TMR2模块相关的寄存器220
10.3定时器TMR2模块的电路结构221
10.4.1 禁止TMR2工作223
10.4 定时器TMR2模块的工作原理223
10.4.2定时器工作方式224
10.4.3 寄存器TMR2和PR2以及分频器的复位225
10.4.4 TMR2模块的初始化编程226
思考题与练习题226
第11章 输入捕捉/输出比较/脉宽调制CCP228
11.1 输入捕捉工作模式228
11.1.1 与输入捕捉模式相关的寄存器229
11.1.2输入捕捉模式的电路结构231
11.1.3输入捕捉模式的工作原理232
11.2输出比较工作模式233
11.2.1 与输出比较模式相关的寄存器233
11.2.2输出比较模式的电路结构234
11.2.3输出比较模式的工作原理235
11.3.1 与脉宽调制模式相关的寄存器236
11.3脉宽调制输出工作模式236
11.3.2脉宽调制模式的电路结构238
11.3.3脉宽调制模式的工作原理240
11.4 两个CCP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245
思考题与练习题247
第12章 模/数转换器ADC249
12.1 背景知识249
12.1.1 ADC种类与特点249
12.1.2 ADC器件的工作原理250
12.2 PIC1 6F87X片内ADC模块253
12.2.1 与ADC模块相关的寄存器254
12.2.2 ADC模块结构和操作原理257
12.2.3 ADC模块操作时间要求260
12.2.4 特殊情况下的A/D转换263
12.2.5 ADC模块的转换精度和分辨率265
12.2.6 ADC模块的操作编程265
思考题与练习题267
第13章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268
13.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268
13.1.1 串行通信的两种基本方式269
13.1.2 串行通信中的数据传送方向271
13.1.3 串行通信中的控制方式272
13.1.4 串行通信中的码型、编码方式和帧结构272
13.1.5 串行通信中的检错和纠错方式273
13.1.6 串行通信组网方式274
13.1.7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和参数276
13.2 PIC16F87X片内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模块278
13.2.1 与USART模块相关的寄存器279
13.2.2 USART波特率发生器BRG282
13.2.3 USART模块的异步工作方式285
13.2.4 USART模块的同步主控工作方式299
13.2.5 USART模块的同步从动工作方式306
思考题与练习题309
第14章 主控同步串行端口MSSP——SPI模式311
14.1 SPI接口背景知识311
14.1.1 SP1接口信号描述311
14.1.2基于SPI的系统构成方式313
14.1.3 SPI接口工作原理315
14.1.4兼容的MicroWire接口317
14.2 PIC16F87X的SPI接口319
14.2.1 与SPI接口相关的寄存器320
14.2.2 SPI接口的结构和操作原理322
14.2.3 SPI接口的主控方式325
14.2.4 SPI接口的从动方式326
思考题与练习题327
第15章 主控同步串行端口MSSP——I2C模式328
15.1 关于I2C总线的背景知识328
15.1.1名词术语329
15.1.2 I2C总线的技术特点332
15.1.3 I2C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333
15.1.4 I2C总线信号时序分析335
15.1.5信号传送格式339
15.1.6 寻址约定340
15.1.7技术参数346
15.1.8 I2C器件与I2C总线的接线方式348
15.1.9 相兼容的SMBus总线350
15.2 与I2C总线相关的寄存器351
15.3典型信号时序的产生方法356
15.3.1波特率发生器356
15.3.2启动信号357
15.3.3重启动信号358
15.3.4应答信号359
15.3.5停止信号360
15.4.1 硬件结构361
15.4被控器通信方式361
15.4.2被主控器寻址362
15.4.3被控器接收——被控接收器363
15.4.4被控器发送——被控发送器364
15.4.5广播式寻址365
15.5主控器通信方式366
15.5.1 硬件结构366
15.5.2主控器发送—— 主控发送器369
15.5.3 主控器接收——主控接收器370
15.6 多主通信方式下的总线冲突和总线仲裁373
15.6.1 发送和应答过程中的总线冲突374
15.6.2启动过程中的总线冲突374
15.6.3重启动过程中的总线冲突376
15.6.4停止过程中的总线冲突377
思考题与练习题379
附录A ASCII码表380
附录B特殊功能寄存器及其复位值一览表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