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声学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声学手册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0876294.jpg)
- 马大猷,沈〓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545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844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866页
- 主题词:声学-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声学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定义1
1.1一般术语1
1.2振动和冲击5
1.3声波6
1.4传声系统8
1.5声学仪器、设备12
1.6水声学16
1.7超声学17
1.8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19
1.9语言声学21
1.10音乐声学22
1.11音质和噪声控制23
第二章 单位,级26
2.1国际单位制SI26
2.2声学单位30
2.3单位转换30
2.4级和分贝31
第三章 常用符号和常数37
3.1常用符号37
3.2基本物理常数(括弧内为标准偏差)39
3.3声学常数40
第四章 振动和冲击41
4.1简单振动系统(质量弹簧系统)41
4.2叠加定律44
4.3多共振系统50
4.4分布系统53
4.5近似方法64
4.6振动的评价标准72
4.7隔振77
4.8振动阻尼材料83
4.9包装问题89
4.10振动试验91
4.11随机过程93
5.1概述100
5.2阻抗类比100
第五章 动力类比100
5.3阻抗类比的应用106
5.4导纳类比108
5.5导纳类比的应用112
5.6阻抗类比与导纳类比的转换113
第六章 气体的声学特性114
6.1密度114
6.2大气压力和温度114
6.3比热115
6.4黏滞系数117
6.5热导率118
6.6传播速度118
6.8特性阻抗121
6.7高度121
6.9衰减122
第七章 大气中的声传播132
7.1大气结构和特性132
7.2声波方程135
7.3声波传播的基本现象138
7.4大气中的声衰减141
7.5大气中声波传播的方式146
7.6大气中声波传播的射线理论147
7.7爆炸波的次声传播149
7.8等离子体声学150
8.2弛豫机理154
8.3正常液体154
第八章 液体的声学特性154
8.1概述154
8.4Kneser液体156
8.5缔合液体159
8.6混合液体163
第九章 固体的声学特性164
9.1固体声波164
9.2固体的性质170
9.3其他性质176
第十章 换能材料178
10.1压电晶体178
10.2电致伸缩和磁致伸缩材料183
10.3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等效电路185
第十一章 非线性声学186
11.1大振幅声波186
11.2流体的非线性190
11.3固体中的大振幅波196
11.4冲击波197
11.5爆炸波200
11.6轰声208
11.7声辐射压力209
第十二章 流动媒质声学211
12.1流体动力声源211
12.2多普勒效应213
12.3调制气流声源215
12.4偶极子声源217
12.5喷注和火箭噪声221
12.6附面层压力起伏227
12.7燃烧噪声228
12.8气流中的声学材料232
第十三章 声辐射和传输元件236
13.1基本辐射声源236
13.2活塞声源239
13.3微穿孔吸声体246
13.4声元件252
13.5喇叭256
14.1换能器的基本原理262
第十四章 电声学和数字声频262
14.2传声器270
14.3扬声器285
14.4耳机312
14.5拾振器318
14.6录声320
14.7立体声339
14.8杜比环绕声系统346
14.9声频视频系统355
14.10数字声频基本原理360
14.11光盘录声366
14.12数字声频信号的压缩编码378
14.13数字录音机383
14.14视盘和视盘机389
14.151bit技术和SACD系统399
14.16电声设备405
第十五章 测量与分析414
15.1概述414
15.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415
15.3测量仪表基本单元的特性420
15.4数字测量技术430
15.5声学和振动测量仪表437
15.6快速分析系统442
15.7实验误差445
16.1波动测量450
第十六章 校准450
16.2传声器的校准451
16.3标准声源460
16.4加速度计校准462
16.5标准频率源464
16.6频率源的校准464
第十七章 水声学467
17.1声呐方程467
17.2换能器468
17.3水下声传播,传输损失471
17.4目标强度482
17.5环境噪声484
17.6混响486
17.7检测阈488
第十八章 声能学和超声学491
18.1总论491
18.2超声发生器494
18.3声对物质的影响508
18.4在检测、光学和电子学中的应用515
18.5特超声522
第十九章 语言声学525
19.1发声器官和语声525
19.2语声的物理特性527
19.3语声的统计特性532
19.4语言传递系统的质量评价537
19.5语言机器554
第二十章 听觉560
20.1听觉器官560
20.2听阈、感觉阈561
20.3耳聋561
20.4差阈567
20.5响度、响度级568
20.6音调570
20.7掩蔽、临界频带572
20.8双耳定位、听觉住留和积分574
20.9测听技术575
第二十一章 建筑声学578
21.1室内声场578
21.2混响和最佳混响579
21.3吸声材料592
21.4隔声612
21.5物理声学627
21.6几何声学633
21.7脉冲测量638
21.8房间音质模拟643
21.9扩散与音质647
21.10调制转移函数和语言传输指数652
21.11声学实验室656
第二十二章 音质控制系统662
22.1引言662
22.2放声662
22.3扩声669
22.4人工混响680
22.5.1扩声系统的组成691
22.6声场控制系统695
22.7会议室扩声系统698
第二十三章 噪声和噪声控制702
23.1常见噪声源的特性702
23.2噪声的危害709
23.3噪声暴露引起的听力损失711
23.4噪声评价参数712
23.5噪声控制标准736
23.6护耳器和听力保护744
23.7噪声源的测量751
23.8消声器760
23.9声疲劳与损伤778
23.10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782
第二十四章 音乐声学804
24.1乐律804
24.2乐器的基本构造和特性808
24.3电乐器814
附录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