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Mastercam入门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Mastercam入门指导](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871195.jpg)
- 李杰臣,金湖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6100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Mastercam 9.1
PDF下载
下载说明
Mastercam入门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1章 Mastercam基础1
1.1 Mastercam简介1
1.2 Mastercam 9.1模块介绍1
1.3 Mastercam 9.1运行环境2
1.4 Mastercam 9.1的安装3
1.5 Mastercam 9.1的启动8
1.5.1 从“开始”菜单启动8
1.5.2 桌面快捷方式启动8
1.6 Mastercam 9.1工作界面10
1.7 退出Mastercam 9.113
1.7.1 通过快捷按钮退出程序13
1.7.2 通过菜单命令退出程序13
1.8 使用Mastercam 9.1的帮助14
1.9 本章小结14
第2章 Mastercam 9.1基本操作16
2.1 文档操作16
2.1.1 新建文档(New)17
2.1.2 编辑文档(Edit)17
2.1.3 打开文件(Get)21
2.1.6 保存文件(Save)24
2.1.5 插入文件(Merge)24
2.1.4 文件列表(List)24
2.1.7 部分保存(Save some)26
2.1.8 浏览(Browse)26
2.1.9 转换(Converters)27
2.1.10 属性(Properties)29
2.1.11 进入DOS(DOS shell)30
2.1.12 释放内存(RAM-Saver)30
2.1.13 打印(Hardcopy)31
2.1.14 通信(Communic)32
2.2 系统常用配置33
2.1.16 退出(Exit)33
2.1.15 重定行号(Renumber)33
2.2.1 Allocations(内存分配)设置34
2.2.2 Files(文件)设置35
2.2.3 Toolbar/Keys(工具栏/快捷键)设置37
2.2.4 Start/Exit(启动/退出)设置40
2.2.5 Screen(屏幕)设置42
2.3 本章小结45
第3章 二维图形绘制46
3.1 点的输入方式46
3.1.1 自动光标输入点46
3.1.2 输入点子菜单47
3.2.1 Position(位置)52
3.2 点的绘制52
3.2.2 Along ent(等分点)53
3.2.3 Length(指定长度)54
3.2.4 Grid(网格点)54
3.2.5 Bolt Circle(圆周点)56
3.3 绘制直线57
3.3.1 Horizontal(水平线)57
3.3.2 Vertical(垂直线)59
3.3.3 Endpoint(任意线段)59
3.3.4 Multiple(连续线)60
3.3.5 Polar(极坐标线)61
3.3.6 Tangent(切线)62
3.3.7 Perpendicular(垂线)64
3.3.8 Parallel(平行线)66
3.3.9 Bisect(分角线)69
3.3.10 Closest(近距连线)70
3.4 绘制圆弧和圆70
3.4.1 Polar(极坐标)绘制圆弧71
3.4.2 Endpoints(两点画弧)73
3.4.3 3 points(三点画弧)74
3.4.4 Tangent(切弧)74
3.4.6 Circ 3 pts(三点画圆)80
3.4.7 Circ pt+rad(点半径圆)80
3.4.5 Circ 2 pts(两点画圆)80
3.4.8 Circ pt+dia(点直径圆)81
3.4.9 Circ pt+edg(点边界圆)81
3.5 矩形的绘制82
3.5.1 1 point(一点)82
3.5.2 2 points(两点)83
3.5.3 Options(参数设置)83
3.6 本章小结85
第4章 二维平面复杂图素绘制86
4.1 Spline(样条)曲线命令86
4.1.1 曲线概述86
4.1.2 Spline(样条)曲线绘制命令87
4.1.3 文件转换的使用93
4.1.4 Spline(样条)曲线的控制点生成与编辑94
4.1.5 NURBS Spline(样条)线形状的控制95
4.1.6 Spline(样条)线的类型转换96
4.2 绘制椭圆96
4.3 多边形97
4.4 C-Hooks功能98
4.4.1 绘制参数方程曲线99
4.4.2 齿轮轮廓101
4.5 绘制文字103
4.6 本章小结105
5.1.1 图层106
第5章 二维图形编辑基础106
5.1 图形属性的组织106
5.1.2 颜色的应用113
5.2 图素的选择115
5.2.1 撤销选择(Unselect)116
5.2.2 串联方式选择图素(Chain)116
5.2.3 Windows(窗口方式选择图素)119
5.2.4 Area(封闭轮廓选择图素)122
5.2.5 Only(选择一类图素)122
5.2.6 All(选择全部某特征的图素)124
5.2.7 Group(设定某些图素为一个选择集)124
5.3 图素的删除125
5.2.8 Result(选择上次构造命令生成的新图素)125
5.2.9 Done(执行)125
5.3.1 删除选择图素126
5.3.2 删除重叠图素126
5.3.3 恢复删除127
5.4 本章小结127
第6章 图形的修整129
6.1 倒圆角(Fillet)129
6.1.1 Radius(圆角半径)129
6.1.2 Angle<180(倒圆角度数)130
6.1.4 Chain(串联)131
6.1.3 Trim(修剪)131
6.1.5 CW/CCW(逆时针/顺时针)133
6.1.6 Clearance(清角)133
6.2 修剪(Trim)133
6.2.1 1 entity(一个图素)134
6.2.2 2 entity(两个图素)136
6.2.3 3 entity(三个图素)137
6.2.4 To point(修剪至一点)137
6.2.5 Many(多个图素)137
6.2.6 Close arc(封闭圆弧)138
6.2.7 Divide(分割图素)138
6.3 打断(Break)139
6.2.8 Surface(曲面修剪)139
6.3.1 2 pieces(打断成两个图素)140
6.3.2 At length(指定长度打断)140
6.3.3 Mny pieces(打断为几段)141
6.3.4 Atinters(在交点打断图素)141
6.3.5 Spl to arcs(Spline曲线打断成线段或弧段)142
6.3.6 Draft/line(将标注分解成线或弧)142
6.3.7 Hatch/line(将剖面线分解成线或弧)142
6.3.8 Cdata/line(用于处理IGES转换生成的图素)143
6.3.9 Breakcir*(将圆打断成为数段)143
6.4 连接(Join)143
6.5.2 Reverse(反向)和Dynamic(动态)144
6.5 法线方向(Normal)144
6.5.1 Set(设置)144
6.6 编辑NURBS曲面、曲线的控制点(Cpts NURBS)145
6.7 线、圆弧、Spline曲线和曲面转换成NURBS曲线(X to NURBS)146
6.8 延伸(Extend)146
6.9 拖动(Drag)147
6.10 转换为圆弧(Cnv to arcs)148
6.11 本章小结149
第7章 图形的转换150
7.1 图形转换命令150
7.1.1 镜像(Mirror)150
7.1.2 旋转(Rotate)152
7.1.3 比例(Scale)153
7.1.4 压扁(Squash)155
7.1.5 平移(Translate)156
7.1.6 偏移(Offset)158
7.1.7 轮廓偏移(Ofs ctour)158
7.1.8 排样(Nesting)160
7.1.9 拉伸(Stretch)166
7.1.10 滚动(Roll)168
7.2 本章小结169
第8章 图形尺寸标注170
8.1 尺寸标注参数设置170
8.1.1 尺寸因子设置171
8.1.2 尺寸标注属性设置172
8.1.3 尺寸标注文字设置177
8.1.4 尺寸线/箭头/界线设置182
8.2 智能尺寸标注方式187
8.3 一般标注方式189
8.3.1 Horizontal(水平)标注190
8.3.2 Vertical(垂直)标注191
8.3.3 Parallel(平行)标注192
8.3.4 Baseline(基线)标注192
8.3.6 Circular(圆弧)标注194
8.3.5 Chained(串联)标注194
8.3.7 Angular(角度)标注196
8.3.8 Tangent(切线)标注196
8.3.9 Ordinate(坐标)标注197
8.3.10 Point(点)标注199
8.4 本章小结199
第9章 注释以及其他标注200
9.1 文字注释200
9.1.1 注释属性设置200
9.1.2 添加注释201
9.2 编辑文字203
9.4.1 剖面线设置204
9.4 剖面线204
9.3 绘制尺寸界线和引线204
9.4.2 绘制剖面线205
9.5 重构标注206
9.6 本章小结208
第10章 三维造型基本概念与三维线框造型209
10.1 三维造型基本概念209
10.1.1 三维造型的优点209
10.1.2 空间坐标系与视角切换210
10.2 Mastercam中的构图平面与坐标系概念212
10.3 构图平面与坐标系的设定214
10.4.1 三维环境下的绘制命令217
10.4 三维造型中的线框绘制217
10.4.2 三维环境下的编辑命令218
10.5 吹风机线框模型实例220
10.6 本章小结222
第11章 绘制曲面223
11.1 曲面的基本概念223
11.2 曲线创建曲面223
11.2.1 举升曲面224
11.2.2 直纹曲面的绘制228
11.2.3 旋转曲面的绘制229
11.2.4 扫描曲面231
11.2.5 昆氏曲面235
11.2.6 牵引曲面239
11.2.7 挤压曲面240
11.3 基本曲面242
11.3.1 圆柱面242
11.3.2 圆锥面243
11.3.3 长方体面243
11.3.4 球面244
11.3.5 圆环面245
11.4 创建实体曲面245
11.5 本章小结247
第12章 实体造型248
12.1 曲线创建实体249
12.1.1 挤压实体249
12.1.2 旋转实体251
12.1.3 扫描实体252
12.1.4 举升实体253
12.2 基本实体的创建255
12.3 曲面生成实体255
12.4 实体布尔运算257
12.4.1 实体求和258
12.4.2 实体求差259
12.4.3 实体求交259
12.5.1 实体倒圆角260
12.5 实体编辑260
12.5.2 实体倒直角261
12.5.3 实体取壳262
12.6 本章小结263
第13章 绘制三维曲线以及对象分析264
13.1 常参数曲线264
13.1.1 常参数曲线设置264
13.1.2 创建曲面常参数曲线265
13.2 曲面片的边界曲线267
13.3 曲面流线267
13.4 动态点曲线268
13.5.1 切片曲线设置269
13.5 切片曲线269
13.5.2 创建切片曲线271
13.6 曲面交线272
13.6.1 曲面交线设置272
13.6.2 创建曲面交线273
13.7 投影曲线274
13.7.1 投影曲线设置274
13.7.2 创建投影曲线275
13.8 分模线276
13.9 单边界曲线277
13.9.1 单边界曲线设置277
13.9.2 创建单边界曲线278
13.10 边界曲线279
13.11 对象分析279
13.11.1 分析点280
13.11.2 分析外形轮廓280
13.11.3 分析并编辑图素281
13.12 本章小结282
第14章 机械加工基础283
14.1 刀具设置283
14.1.1 直接调用系统刀具283
14.1.2 选用外形后设置参数283
14.1.5 刀具库管理287
14.1.4 刀具参数设置287
14.1.3 自定义刀具外形后设置参数287
14.2 材料设置288
14.2.1 调用系统材料库288
14.2.2 自定义材料289
14.2.3 材料库管理290
14.3 工件设置291
14.3.1 工件尺寸定义291
14.3.2 工件原点设置291
14.3.3 安全区域292
14.3.4 其他功能按钮项目设置292
14.4 操作设置295
14.5 刀具加工路径模拟296
14.6 加工模拟299
14.7 后处理301
14.8 本章小结302
第15章 二维加工303
15.1 Contour(轮廓)铣削303
15.1.1 加工高度参数设置305
15.1.2 刀具补偿306
15.1.3 Multi Passes(多层铣削)308
15.1.4 Depth cuts(切削深度)308
15.1.5 Filter(过滤)309
15.1.6 Lead in/out(进刀/退刀)310
15.1.7 加工类型312
15.1.8 铣削矩形四周实例314
15.2 Drill(钻孔)加工319
15.2.1 点的选择320
15.2.2 钻孔参数321
15.2.3 钻孔实例323
15.3 Pocket(挖槽)加工328
15.3.1 挖槽参数329
15.3.2 粗加工参数331
15.3.3 精加工参数335
15.3.4 挖环形槽实例335
15.4 Face(面)铣削341
15.4.1 面铣削参数342
15.4.2 铣削岛屿平面344
15.4.3 圆弧加工352
15.5 本章小结358
第16章 曲面加工359
16.1 曲面加工类型359
16.1.1 曲面粗加工类型359
16.1.2 曲面精加工类型360
16.2 共同参数设置361
16.3 Paralle(曲面平行铣削粗/精加工)363
16.3.1 平行铣削粗加工参数设置363
16.3.3 曲面平行铣削实例367
16.3.2 平行铣削精加工参数设置367
16.4 Radial(放射状加工)376
16.4.1 放射状粗加工参数设置376
16.4.2 放射状精加工参数设置377
16.4.3 曲面放射状铣削加工377
16.5 Project(投影加工)382
16.6 Flowline(曲面流线加工)383
16.7 Contuor(等高轮廓加工)386
16.8 曲面粗加工专用方式388
16.8.1 Restmill(残料粗加工)388
16.8.2 Pocket(挖槽加工)389
16.9.1 Par.Steep(陡斜面加工)390
16.8.3 Plunge(插铣加工)390
16.9 曲面精加工专用方式390
16.9.2 Shallow(浅平面加工)391
16.9.3 Pencil(清角加工)391
16.9.4 Leftover(残料精加工)392
16.9.5 Scallop(环绕等距加工)394
16.10 本章小结394
第17章 多轴加工395
17.1 五轴曲线加工396
17.1.1 图素设置396
17.1.2 空间曲线五轴加工实例398
17.2.1 图素设置402
17.2 五轴钻孔402
17.2.2 球面上任意位置钻孔403
17.3 五轴侧壁铣削416
17.3.1 图素设置416
17.3.2 侧壁铣削加工417
17.4 五轴曲面加工424
17.4.1 图素设置424
17.4.2 五轴曲面加工实例425
17.5 五轴流线加工428
17.6 四轴旋转加工434
17.7 本章小结437
18.1 直纹加工438
第18章 线架加工438
18.2 旋转加工440
18.3 2D扫描加工441
18.4 3D扫描加工443
18.5 昆氏加工444
18.6 举升加工445
18.7 本章小结445
第19章 车削加工446
19.1 快速车削(Quick)447
19.1.1 Rough(粗车)447
19.1.2 Finish(精车)451
19.1.3 Groove(切槽)452
19.2 端面车削(Face)455
19.3 粗车(Rough)456
19.4 精车(Finish)457
19.5 切槽(Groove)457
19.6 钻孔(Drill)457
19.7 车螺纹(Thread)459
19.8 切断(Cutoff)461
19.9 固定循环车削(Canned)463
19.10 点车削(Point)463
19.11 本章小结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