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与新技术应用实务全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与新技术应用实务全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868893.jpg)
- 赵卫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90000779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与新技术应用实务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污水处理概述3
第一章 污水处理的来源、分类及水质水量3
第一节 城市污水的来源与分类3
一、城市污水的来源3
二、城市污水的分类3
第二节 城市污水的水量与水质4
一、城市污水量及其变化规律4
二、城市污水的水质6
第三节 城市污水排放标准9
第二章 污水处理系统11
第一节 城市污水治理方法11
一、加快我国城市排水管网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11
二、开发应用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技术11
三、大力发展城市污水资源化12
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12
第二节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组成13
一、城市排水管道系统13
二、污水无害化处理系统13
三、污水深度处理和再利用系统13
第三节 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系统14
一、格栅15
二、沉砂池15
三、初次沉淀池18
四、一级处理的强化及应用20
第四节 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系统21
一、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系统组成21
二、城市污水二级处理技术21
三、城市污水二级强化处理22
第五节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23
一、排水系统的分类23
二、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26
三、排水管道系统的特性29
第三章 污水处理的管理与发展33
第一节 城市排水许可管理33
一、排水许可管理的意义与要求33
二、城市排水许可的审批程序36
第二节 城市排水监测管理37
一、城市排水监测站工作职责37
二、城市排水监测站的日常工作内容38
三、城市排水监测站计量认证39
第三节 城市污水水质监测分析42
一、水质监测对象42
二、水质监测的目的42
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监测项目42
四、水质监测分析方法44
第四节 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经济、管理政策46
一、基本原则47
二、重点支持范围和政策47
三、经济、管理研究方向48
第五节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48
一、城市污水处理发展历史48
二、污水处理工艺发展49
三、污水处理设备发展51
四、污水处理工程材料发展51
五、污水处理工程过程控制发展52
第二篇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立项与管理55
第一章 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立项程序55
第一节 基本建设的程序55
第二节 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立项程序56
一、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示例57
二、项目建议书的审批58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59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与程序59
一、基本任务和要求59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程序59
第二节 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编制62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6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内容6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65
四、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的区别66
第三节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评估与审批67
一、项目评估概论67
二、项目评估的内容和方法69
三、项目评估的程序70
四、项目的审批72
五、可行性研究阶段常见的方案论证问题73
第三章 污水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78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78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78
二、基本建设程序和环境管理程序的关系78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的工作程序80
一、业主的工作程序80
二、环评单位环评工作程序81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与报告书的内容与审查83
一、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内容和审查83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和审查84
第四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经济评价87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概述87
一、项目经济评价的概念87
二、项目经济评价的必要性88
三、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89
第二节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常用概念、指标与方法90
一、投资与资产90
二、总成本与经营成本91
三、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图、表92
四、资金时间价值95
五、绝对经济评价方法96
六、相对经济评价方法97
第三节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98
一、财务评价98
二、国民经济评价101
第三篇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与前期准备105
第一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管理105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程序105
一、初步设计程序105
二、施工图设计程序105
三、设计后期工作107
第二节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内容与深度要求109
一、初步设计文件内容与深度109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113
第三节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资料116
一、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基础资料116
二、现场查勘118
三、污染源调查119
四、现场勘测121
第四节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一般规定123
一、污水厂设计原则123
二、污水厂厂址选择123
三、污水厂的总体布置124
四、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规定129
五、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规定136
第五节 污水处理工程节能设计140
一、污水处理中的能耗140
二、污水处理的节能技术140
第六节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程序143
一、设计管理程序143
二、业主设计管理内容144
三、业主设计管理工作纲要145
第七节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参考资料147
一、常用水质标准索引147
二、污水排入下水道水质标准148
三、常用设计与施工规范索引149
四、常用标准图索引149
五、劳动定员150
六、附属建筑与设备151
七、厂区道路与绿化151
八、各种管线允许距离151
九、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温度的溶解氧量154
十、消防间距154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管理155
第一节 自筹资金155
一、自筹资金的原则155
二、自筹资金的来源155
第二节 国内贷款156
一、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管理程序156
二、建设银行贷款程序159
第三节 利用外资162
一、借用国外资金的渠道162
二、吸收国外资本直接投资的渠道164
第四节 财政预算投资166
一、项目投资支出预算的编制166
二、项目投资拨款及拨改贷的管理166
第五节 利用有价证券市场筹措建设资金167
一、债券167
二、股票169
第三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概预算管理171
第一节 工程建设程序与费用构成171
一、工程建设程序171
二、工程建设费用构成175
三、工程项目计价特点与造价管理183
第二节 建设工程定额187
一、定额概述187
二、工程定额的种类189
三、工程概预算定额基价200
第三节 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与概算的编制209
一、工程项目投资估算209
二、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216
第四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招标与合同管理228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招标概述228
一、招标方式228
二、招标人的法律条件230
三、工程项目招标的条件230
四、工程项目招标的形式231
五、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232
六、工程招标承包范围233
第二节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招标管理234
一、勘察、设计招标概述234
二、招标的组织和准备工作237
三、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238
四、评标、定标241
第三节 建设项目物资、设备采购的招标管理242
一、物资设备的采购方式242
二、分标原则243
三、资格审查245
四、评标方法246
第四节 招标标底的编制249
一、标底的概念249
二、标底的作用249
三、标底造价的编制依据250
四、标底造价的编制原则251
五、标底计价方法252
六、编制标底需要考虑的因素252
七、编制标底的注意事项254
八、应用工程量清单编制标底的说明257
九、标底的审查257
第五节 开标评标及规定258
一、开标程序及参加人员258
二、评标过程260
第六节 国际承包工程竞标268
一、竞标的条件268
二、竞标的方法269
第七节 中标271
一、发送中标通知书271
二、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效力272
三、中标的其他规定272
第八节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273
一、建设工程合同的基本概念273
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278
三、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和实施的基本原则280
四、合同履行分析282
五、索赔309
第四篇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357
第一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施工准备357
第一节 建立施工管理机构357
一、建立业主组织管理机构357
二、建立施工项目部357
三、建立监理项目部358
第二节 开工前的准备工作358
一、技术准备358
二、原始资料调查分析359
三、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359
四、编制施工组织设计360
五、物资准备360
六、劳动组织准备360
七、施工现场准备361
八、施工场外协调362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内容与分类控制363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管理内容363
一、污水管网工程363
二、工艺构筑物及其他附属设施土建工程363
三、设备安装及电气自控系统安装工程365
四、污水处理工程示例365
第二节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分类控制366
一、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366
二、污水管道开槽施工378
三、污水管道不开槽施工381
四、污水处理设备及管道安装工程386
五、电气系统安装工程390
六、自控系统安装工程395
第三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401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进度控制401
一、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概念401
二、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401
三、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402
第二节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体系及其控制过程403
一、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体系403
二、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过程403
第四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405
第一节 质量控制的原则和要求405
第二节 质量控制的措施406
一、施工前质量控制406
二、施工中质量控制407
三、施工后质量控制408
四、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408
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与确认410
第五章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413
第一节 现场管理的内容413
第二节 现场管理的措施413
一、合理规划施工用地413
二、科学设计施工总平面413
三、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组织414
四、建立文明施工现场414
第六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管理416
第一节 监理目标和依据416
一、监理目标416
二、监理依据416
第二节 监理组织机构及职能分工417
一、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任务及工作方法417
二、监理工程师职责418
三、监理员职责418
第三节 监理的主要工作419
第四节 监理工作制度420
一、会议制度420
二、监理日记制度420
三、监理月报制度421
第五节 施工质量控制421
一、质量控制的原则421
二、质量控制措施422
第六节 施工进度控制423
一、进度控制的原则423
二、进度控制内容423
三、进度控制的措施423
第七节 投资控制424
一、投资控制的原则424
二、投资控制的内容424
三、投资控制的措施425
第八节 合同及信息管理425
一、合同管理措施425
二、信息管理措施426
第五篇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与后期评价429
第一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程序429
第一节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程序429
第二节 验收后的收尾与交接430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内容及管理431
第一节 验收前的准备工作431
一、竣工验收条件431
二、竣工验收准备432
第二节 验收依据432
一、竣工验收依据432
二、竣工验收标准433
第三节 工程实物验收433
一、工程资料验收433
二、水池工程验收435
三、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验收439
四、管道安装工程验收448
第四节 工程环境保护验收450
一、环境保护验收程序450
二、环境保护验收应编写的报告453
三、环境保护验收监测455
四、环境保护现场检查和验收457
第五节 竣工验收的组织459
一、验收权限的划分459
二、验收委员会组成及主要工作460
第三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移交461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程移交461
一、工程移交461
二、技术资料的移交461
三、其他移交工作461
第二节 移交后的清算工作462
一、做好合同清算工作462
二、工程价款的竣工结算462
第四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后期评价463
第一节 后期评估的依据和内容463
一、前期工作评价463
二、建设实施的评价463
三、效益的评价464
第二节 后期评价的程序和管理464
第三节 项目效益的鉴评464
第五章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467
第一节 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意义和编制要求467
一、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意义467
二、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要求468
第二节 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内容和编制方法469
一、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内容469
二、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方法470
第三节 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审查和分析481
一、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审查481
二、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分析482
第六篇 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运行与管理493
第一章 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概述493
第一节 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内容和意义493
一、污水处理试运行管理493
二、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内容494
三、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意义494
四、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基本要求495
五、水质管理495
六、运行管理人员的职责502
第二节 污水处理技术经济评价和运行报表504
一、技术经济指标504
二、基本建设投资506
三、生产成本估算507
四、经济评价方法508
五、运行记录与报表509
第二章 污水排放管渠管理510
第一节 污水排放系统综述510
一、城市污水排放系统管理510
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管理511
三、雨水排放系统管理512
四、管渠水力计算512
五、应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废水管道系统523
六、料渣污泥输送的水力计算529
第二节 污水排放管渠材料、接口及基础的管理532
一、排水管渠的材料管理532
二、排水管道的接口管理535
三、排水管道的管理538
第三节 污水排放管渠构筑物的管理540
一、雨水口、溢流井540
二、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542
三、倒虹管547
四、出水口549
五、污水提升泵站551
第四节 污水排放管渠运行管理553
一、管理、养护的任务、周期553
二、泵站的管理553
三、管网的管理555
四、运行、维护工作的安全管理558
五、GIS在排水系统中的应用558
六、污水输配系统的监控管理562
七、管道的运行维护565
第三章 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568
第一节 预处理的运行管理568
一、格栅间568
二、沉砂池569
三、污水提升泵房570
第二节 沉淀池的运行和管理570
一、沉淀池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570
二、沉淀池的运行管理571
三、沉淀池的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572
四、初沉池的运行管理574
五、曝气池和二沉池的运行管理574
六、混凝沉淀系统的运行管理576
七、滤池的运行管理577
八、消毒系统的运行管理579
九、流量计量装置的运行管理580
第三节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581
一、运行调度581
二、异常问题对策584
三、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588
四、活性污泥的观察和述评591
五、污泥浓缩池的运行管理596
六、厌氧消化池的运行管理597
七、污泥脱水机的运行管理601
八、生物膜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602
九、厌氧生物处理的运行管理606
第四章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运行管理616
第一节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管理概述616
一、污水处理厂的设备616
二、设备管理内容616
三、设备的完好标准和修理周期617
四、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618
五、污水处理厂专用设备的运行管理618
第二节 污水处理通用机械设备管理622
一、闸门与阀门管理622
二、离心泵管理646
三、潜水式离心泵管理652
四、螺旋泵管理657
五、罗茨式鼓风机662
六、离心式鼓风机管理664
第三节 污水处理专用机械设备管理665
一、格栅除污机665
二、除砂与砂水分离设备669
三、水下推进器673
四、刮泥机676
五、表面曝气设备与推流器680
六、吸泥机684
七、滗水器686
八、污泥浓缩设备689
九、螺旋输送机691
十、可调堰与套筒阀692
十一、污泥脱水机房设备694
第四节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705
一、正确使用机械设备705
二、执行巡视制度和交接班制度706
三、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706
四、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707
五、设备的完好标准和修理周期707
第五节 污水处理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管理709
一、概念综述及电工仪表709
二、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修721
三、污水处理厂设备的电气控制方式742
四、电气设备的巡检和管理749
五、电气设备易发故障分析及解决办法755
第六节 污水输配设备技术管理758
一、设备的初期管理759
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761
三、设备的点检764
四、设备的润滑管理765
五、设备的计划维修管理766
六、故障分析和维修资料的整理769
第五章 污水处理自动化与测量仪表管理770
第一节 污水处理自动化管理770
一、污水自动化管理基本知识770
二、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770
三、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发展777
三、PLC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781
四、城市污水处理厂常用自控方案805
五、城市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816
第二节 污水处理测量仪表管理822
一、测量仪表的基础知识822
二、污水处理运行工艺参数的在线测量825
三、测量仪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846
第六章 污水处理的运营管理849
第一节 污水处理管理部门职责849
第二节 污水处理运行考核与统计850
一、运行考核的主要指标850
二、记录与统计853
三、管理制度855
第三节 污水处理成本核算与管理862
一、污水处理成本的构成与分类862
二、污水处理成本的核算865
三、污水处理成本的管理870
第四节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安全生产878
一、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概述878
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责任制881
三、安全生产教育和目标管理884
四、安全防范的主要内容和措施885
五、安全技术管理889
六、事故报告制和调查程序894
第七篇 污水处理新技术应用901
第一章 污水厌氧处理技术901
第一节 污水厌氧处理概述901
一、早期厌氧处理工艺901
二、传统厌氧工艺的缺陷902
第二节 厌氧处理低浓度污水技术903
一、有机物的厌氧降解903
二、厌氧消化动力学905
三、厌氧处理的优势907
四、低浓度城市污水处理的理论分析907
第三节 温和气候条件的厌氧处理新技术915
一、水解与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串联技术915
二、污泥稳定化问题921
三、厌氧后处理工艺研究925
第二章 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929
第一节 湿式空气氧化技术929
一、概述929
二、湿式空气氧化的原理930
三、湿式空气氧化反应动力学932
四、湿式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936
五、湿式氧化系统及应用936
第二节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938
一、概述938
二、均相催化湿式氧化法938
三、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法939
第三节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943
一、概述943
二、基本原理944
三、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动力学949
四、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工艺及装置952
五、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应用及评价954
第四节 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958
一、影响催化效果的因素959
二、技术应用960
第五节 光化学氧化技术961
一、光化学氧化原理962
二、羟基自由基的性质963
三、光化学氧化系统964
第六节 光化学催化氧化技术973
一、均相光化学催化氧化974
二、非均相光化学催化氧化977
三、光化学和光催化的比较984
第七节 新型高效催化氧化技术986
一、概述986
二、新型高效催化氧化技术原理987
三、氧化剂制备990
四、催化氧化法的优点990
五、设计与应用990
六、催化氧化法适用范围991
第三章 氧化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992
第一节 氧化沟技术的发展和特点992
一、氧化沟的技术发展992
二、氧化沟的技术特点995
三、氧化沟与其他生物处理工艺的比较997
四、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1000
第二节 氧化沟的基本构成1001
一、曝气装置1001
二、进出水装置1009
三、导流装置1011
第三节 氧化沟的设计计算1012
一、氧化沟经验设计参数1013
二、动力学设计方法1014
三、氧气需求1018
四、沉淀池和回流污泥系统1019
五、常规氧化沟的设计1020
六、三沟式氧化沟的设计1025
第四节 常用的氧化沟1026
一、采用立式表曝机的氧化沟1026
二、交替工作式氧化沟1035
三、奥贝尔氧化沟1040
四、一体化氧化沟1044
第四章 SBR污水生物处理技术1050
第一节 SBR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概述1050
一、SBR的工作原理1050
二、SBR基本性能及运行模式1054
四、SBR的技术经济比较1056
第二节 SBR工艺类型和发展1059
一、经典SBR的特点分析1059
二、SBR工艺类型和发展1066
三、不同类型SBR的特点1076
四、其他类型的SBR1077
第三节 SBR污水处理设备1082
一、鼓风机设备1082
二、曝气装置1085
三、滗水器1088
四、水下推进器1092
五、溶解氧(DO)自动连续快速在线分析仪1092
六、COD(TOD)自动连续快速在线分析仪1093
七、自动控制系统1093
第四节 SBR工艺及改进1094
一、ICEAS工艺1094
二、DAT-IAT工艺1096
三、GASS(CAST,CASP)工艺1098
四、UNITANK工艺1103
五、MSBR工艺1106
第五节 SBR法的工艺设计计算1110
一、负荷设计方法1110
二、动力学设计方法1111
三、SBR设计方法的简化计算1112
第五章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1114
第一节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概述1114
第二节 污水生物脱氮技术特征1115
一、生物硝化过程1115
二、生物反硝化过程1122
第三节 污水生物脱氮工艺流程1129
一、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1129
二、单级活性污泥脱氮工艺1131
三、生物膜反应器1134
第四节 污水生物脱磷技术特征1134
一、废水生物除磷的机理1135
二、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1137
第五节 污水生物除磷工艺流程1138
一、A/O工艺1139
二、Phostrip工艺1140
第六节 污水同步除磷脱氮工艺1141
一、A2/O工艺1141
二、Phoredox工艺1142
三、UCT工艺1143
四、VIP工艺1144
五、其他除磷脱氮工艺1145
第七节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选择与设计1146
一、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选择1146
二、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计算1147
三、生物除磷工艺的设计计算1150
四、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参数1151
五、设计实例1151
第六章 深井曝气1155
第一节 深井曝气概述1155
一、充氧能力1156
二、生化处理效果1157
第二节 深井曝气技术及运转1158
一、深井曝气的工艺流程及构造1158
二、深井曝气的运转方式1161
三、深井曝气后固液分离方式1162
四、深井曝气装置的循环驱动力1163
四、工艺参数1167
第三节 深井曝气技术运行特性1168
一、上升气量与下降气量比1168
二、气水比1168
三、耐冲击负荷1168
四、污泥产量1169
五、温度影响1169
六、能耗1170
第四节 深井曝气的施工技术1170
第五节 生物膜法新工艺1171
一、生物膜法工艺的原理1172
二、生物膜法工艺的种类1172
三、生物膜法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比较1175
第七章 AB处理技术1177
第一节 AB技术流程1177
一、典型的AB工艺流程1177
二、AB(BAF)工艺1178
三、AB(A/O)工艺1179
四、AB(A2/O)工艺1180
五、AB(氧化沟)工艺1180
六、AB(SBR)工艺1181
第二节 AB技术机理与特点1181
一、AB工艺的机理1181
二、AB工艺的特性1186
第三节 AB技术的适用范围1194
一、AB工艺的运行管理1195
二、污泥处置的问题1195
三、AB工艺的局限性1196
四、AB工艺的使用范围1197
第四节 AB技术运行控制1198
一、曝气系统的运行控制1198
二、污泥回流比与剩余污泥排放控制1199
三、C与N/P比例控制及脱磷除氮1199
第五节 AB技术设计1200
一、AB工艺的一般设计原则1200
二、AB工艺的设计参数1201
三、AB工艺的设计计算1203
第八篇 污水回用1211
第一章 污水回用概述1211
第一节 中国水资源现状1211
第二节 污水回用的巨大潜力1211
一、污水回用的对象1212
二、回用水的技术可行性1212
三、回用水工程的经济性分析1213
四、污水回用问题再思考1214
五、国外污水回用情况1216
六、全面开展污水回用的意义1218
七、污水回用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思路1219
第二章 污水回用技术1223
第一节 回用水水质1223
一、回用水水质指标概述1223
二、回用水水质与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关系1224
三、各种用途回用水水质标准1225
第二节 污水再生工艺流程1239
第三节 化学除磷1246
一、概述1246
二、投加石灰除磷1246
三、投加铝盐除磷1250
四、投加铁盐除磷1253
第四节 污水过滤1254
一、过滤的作用1254
二、滤池分类1255
三、过滤机理1256
四、进水特性1257
五、过滤效果1259
六、滤池设计1259
七、过滤实例1265
第五节 活性炭吸附1266
一、活性炭的性能1267
二、活性炭吸附的应用1268
三、活性炭吸附罐的设计1269
四、生物活性炭1270
五、炭的再生1271
六、活性炭吸附效果1272
第六节 污水脱氨1273
一、污水脱氨的方法1273
二、利用循环水系统脱氨1276
第七节 污水回用反渗透技术1279
一、反渗透介绍1280
二、反渗透系统的设计1280
三、系统设计参数1282
四、废水回用中的反渗透技术1283
第八节 活性滤料生物滤池1288
一、机理1289
二、特点和优点1289
三、工艺流程1290
四、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指标1291
第九节 ClO2发生器在污水回用中的应用1292
第十节 高效纤维过滤技术在污水回用中的应用1295
第十一节 污水回用管道的最优选择1298
一、回用管道应用现状1298
二、玻璃钢管道的构造和特点1299
第十二节 回用工程设计计算举例1301
一、基本情况1301
二、设计计算1302
三、工程设计1306
第三章 污水回用分类1315
第一节 污水农业回用1315
一、污水农业回用概况1315
二、污水农业回用技术基础1319
三、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设计1324
四、污水农业回用与节水灌溉1327
第二节 污水工业回用1328
一、国外城市污水的工业回用概况1328
二、国内城市污水的工业回用概况1330
三、污水作工业冷却水回用1331
四、污水作其他工业用水回用1347
第三节 污水回用作市政用水1351
一、概述1351
二、回用水源及用途1355
三、处理工艺及相应水质1358
四、回用水管道铺设及主要设备1361
五、污水回用方式1363
第四节 污水回用于地层回灌1369
一、回用污水注入地下含水层的自净过程1369
二、用处理后污水控制海水侵入1374
三、污水作为地下水补充1379
第四章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1381
第一节 污水厂污泥的性质与特点1381
一、污泥的分类1381
二、污泥的性质与特点1382
第二节 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与回用类别1393
一、污泥的处理方法1393
二、污泥的处置方法1412
三、污泥的回用类别1414
第三节 污泥资源化1414
一、污泥的堆肥化与农用资源化1414
二、污泥的能源化利用1430
三、污泥的材料化利用1440
第五章 污水处理与回用展望1450
第一节 关于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展望1450
一、污水处理率1450
二、技术政策措施是实现污水处理率的基本条件1451
第二节 关于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的展望1451
一、国外发达国家城市污水回用经验的启示1451
二、污水回用展望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