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学家的经线 历史心理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学家的经线 历史心理文集
  • (美)孙隆基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4515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学家的经线 历史心理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一 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1

目录1

(一)孔教天下主义的终场曲3

(二)戊戌年代的种族思想7

(三)大亚洲主义与“黄祸论”10

(四)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14

(五)民族始祖的发明:黄帝18

(六)结语21

(一)前言23

二 两个革命的对话:1789 191123

(二)“盖大地万千年之政变,未有宏巨若兹者”25

(三)维新派与革命派争夺的“法国大革命”28

(四)法国大革命与国民性32

(五)中华民国与法兰西共和国39

(六)法国剧本,中国演员43

(七)以法为师的中国启蒙运动49

(八)“群众心理”与“暴民政治”55

(九)法国革命史成为中国“反革命”的灵感62

(十)尾声65

三 南与北68

(一)汉满矛盾变成南北对立69

(二)民国时代的南北战争72

(三)“南北论”学术传统的形成76

(四)外国人的“南北中国”说80

(五)南北地形与人种的关系83

(六)优生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结合85

(七)北温带说88

(八)亨廷顿与潘光旦92

(九)逆境、人种退化与“选民”95

(十)人地学史观的流行101

(十一)张君俊之人族改良纲领103

(十二)林语堂似是而非的南北对立论111

(十三)区域类型学的风行一时117

(十四)黄与蓝:大陆中国与海洋中国121

(十五)尾声124

四 历史学家的经线:编织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一些问题127

(一)文化解体与意识危机128

(二)启蒙与革命135

(三)启蒙与民粹主义145

(四)结论151

五 “世纪末”的鲁迅155

(一)何谓“世纪末”?157

(二)更广义的“世纪末”163

(三)鲁迅创作生涯之始开宗明义的宣言171

(四)鲁迅的“无政府个人主义”问题175

(五)把“民族偶像”与“在外面的人”混为一谈186

(六)过于早熟的“大众人”批判193

(七)天才、疯子、庸众198

(八)世纪末病:梅毒202

(九)文明没落论208

(十)人种退化的梦魇212

(十一)本能衰退说216

(十二)家族败亡史221

(十三)非理性主义思潮的鼎盛期223

六 是否该被“吃”掉?——鲁迅承担政治的难局233

(一)“吃人”意象的阶级性问题236

(二)鲁迅的“群众”观237

(三)皮肤敏感症和幽闭恐惧症245

(四)力拒庸愚的“复仇”母题250

(五)鲁迅与卡夫卡254

(六)无边的黑暗和思想的绝路259

(七)鲁迅加入左翼文艺运动前后265

(八)在左翼阵营里268

(九)结束语273

七 当代中国文化:结构与情感构造275

(一)“一人”与“二人”的文法275

(二)在符号学层次上社会对个人的极权279

(三)中国人情感构造的形态学283

(四)号称高情感环境里的收敛型情感构造287

(五)中国人情感构造的失控和“躁狂”成分297

(六)从牺牲学(victimology)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306

(一)《沉默的羔羊》之解码319

八 飞蛾的沉默:美国大众文化里的“第三性”与东方人319

(二)和男性争夺“阳具”的女权321

(三)从笼里到笼外323

(四)精神病杀手的家谱学328

(五)此“第三性”不同于彼“第三性”332

(六)“后殖民地主义”的迷惘334

九 缺乏“性”与“暴力”:非美国式人格336

(一)美国人性别的两极分化337

(二)“当代文化研究”如何看中国人性格341

(三)弗洛伊德化的中国国民性345

(四)中国式人格无法正当处理攻击性352

热门推荐